2018/05/08

郭雪湖,1946年,《驟雨》 水墨·紙 53x73cm 第一屆省展參展



這是郭雪湖與其他畫家們籌辦戰後第一屆的省展的作品,主要描述他戰後滯留香港,做生意所賺的錢被英軍沒收,沒有辦法下轉往澳門與朋友搭這艘小船渡過黑水溝回高雄,然後坐火車回台北,回到大稻埕的家,已經是 1946.1.16 (農曆尾牙)。

很多人用後來發生的二二八來論述這幅畫,我覺得不太妥當,以郭雪湖籌辦省展這樣忙碌的情況,應該不會反映太多時政才是,而同期的展覽作品也以描述生活景況為主。

這幅作品應該創作於回台後的夏天,省展舉辦 1946.10.22 之前,看過從日本時代台展、府展郭雪湖的作品,只能說他的風格丕變,以中國山水畫留白的方式處理,但留白之處的多道光線,底下的浪花有如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但船上平靜的樣貌,實在不像是渡過黑水溝的惡浪,反倒是描述了歸心似箭的心情,如同帆上那個人匆忙的外型。

後面簡潔的房子有如夏卡爾的幻夢,有點歪斜的五重塔,也說明了未來的不確定感。戰前以膠彩填滿整個畫布的風格完全消失,而戰爭期間前往南中國做生意賣畫的郭雪湖如此的留白,只用光線與墨染來凸顯,到底是雨過天晴,還是風雨欲來,其實看不出來。

帆船兩側不自然的方向,看著左方好像有點傾斜,但看著右方的船尾,又好像十分靜置,有如立體派的影子,兩個角度融合在一艘船。

這幅畫留下了眾多疑點,也因為後來爆發了二二八事件,有了不同的解讀,從第一次台展1927年到第一次省展1946年,快二十年的時光,從少年到壯年的郭雪湖,畫風一直改變,面對不同的政權,還有國際潮流的演變,郭雪湖有眾多不同角度的試探。

這次畫展報載老蔣購買了四位畫家的作品:郭雪湖水墨《驟雨》、《陳澄波油畫《製材工廠》、李梅樹油畫《星期日》、范天送膠彩畫《七面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