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06/04/04
【羅馬】伏爾泰拉在三一教堂的作品
2006/2/17 12:30 卸下聖體 1545年
進入維修中的三一教堂,敲敲打打的聲音吵的我拍了照片趕快跑出來,不過教堂內仍是十分的陰涼,有別於外面的大熱天。
上面這個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的學生伏爾泰利(Daniele da Volterra)的作品,一看到這些畫上人的肌肉,就可以馬上猜出受到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十分的深遠。伏爾泰利做了一件事,就是在1565年(米開朗基羅死後隔年)接受教皇的指示,把西斯汀教堂牆壁上的『最後的審判』畫中的裸身人物畫上了披巾及遮住生殖器官的布,在1990年代修復這些壁畫的時候學者曾經討論是否要恢復米大師的原畫,後來決定把後來添加上去的布料都去除掉,但只留下伏爾泰利畫上的布,作為那一時代歷史的見證。
2006/2/17 12:30 聖母升天
而這幅聖母聖天的畫作風格又很像拉斐爾的優雅畫風,跟米開朗基羅有很大的差異,可見在大師門下工作很難青出於藍,但是模仿功力就很厲害了。伏爾泰利生於1509年,死於1566年,其實只比米開朗基羅多活了兩年。伏爾泰利簡介
這個教堂屬於法國的,所以一進去就感受到巴黎的氣息,在羅馬似乎法國人的教堂特別多。
2006/04/03
【羅馬】西班牙階梯
2006/2/17 13:00
上方是山上聖三一教堂,法國人建於1495年,在方尖碑後的教堂也是左右對稱的兩個鐘樓,而西班牙階梯是1726年完成連結西班牙廣場的獨特地標。
原本法國人要在教堂前面放置法王路易十四的騎馬雕像,但是教皇反對。而西班牙與法國是敵對的,所以建造西班牙階梯的時候爭議不斷。這裡有高級餐廳、設計師名店,還有觀光客必去的希臘咖啡館,我因為找不到而錯過了。
西班牙階梯上的遊客很多,坐在階梯上曬太陽,有很多觀光客帶著小朋友玩耍,小嬰孩坐在娃娃車裡睡覺,父母在一旁看書,也有一個家族到此吵的面紅耳赤的畫面。紅色的杜鵑花盛開,把這裡點綴的很漂亮,天空很藍,陪伴著很多畫家,我來來回回看了很多藝術小畫作,這裡沒有標示價格的習慣,問了一下,想要擁有的欲望都沒有了。
依依不捨的離開這裡,高級的名店旁,留下我想像古人在此留下的足跡與作品--華格納、里斯特、歌德、拜倫、濟慈等等。
2006/04/02
【羅馬】濟慈雪萊紀念館
2006/2/17 12:15
爬上西班牙階梯,前面有個粉紅色的房子很顯眼,濟慈1820年曾在此養病。
濟慈出生於1795年的倫敦,是傑出英詩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員。1818年夏天在旅行途中得知他的兄弟得了肺結核,濟慈趕回家照顧,但年底時他兄弟湯姆死了,濟慈搬到一個朋友在漢普斯泰德(Hampstead)的房子去住。在那裡,濟慈遇見並單戀上了年輕女鄰居,方妮布朗(Fanny Brawne)。疾病與經濟一直困擾著濟慈,但他卻寫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聖艾格尼絲之夜》、《夜鶯頌》、《致秋天》等。
詩人是不是早逝才會有名?讓我想到了中外一些知名的詩人的例子,搞不好活的久了,年輕時候的創作就不會被人所了解呢?濟慈簡介
醫生建議羅馬乾燥溫暖的氣候,會對他的病情有幫助,1820年3月,濟慈第一次咳血,迅速惡化的肺結核,1821年2月23日去逝,享年25歲。1906年此屋被安格羅美國協會買下來,改裝成博物館,除了展出濟慈的手稿、繪畫、書籍之外,還有展出雪萊和拜倫的私人物品。
我看著一個油漆工在公寓內辛勤的工作,他的作業模式還是很古老,不像我們會用一些快速的工具來刷油漆,望著出神的我竟然被他發現了,我不好意思的閃躲我的目光。
2006/04/01
【羅馬】聖彼得廣場
2006/2/17 11:00 聖彼得廣場
從梵諦岡博物館的入口沿著城牆走,繞到聖彼得教堂前的廣場,映入眼中的是排列呈橢圓形的對稱柱列,這又是貝尼尼的設計。
來到羅馬天主教的信仰中心又見到排隊的人群,我打算好好的在廣場正中央的方尖碑先拍照。小噴泉、成群的鴿子、乞討零錢的吉普賽人、大批的日本觀光客,還有在教堂牆壁站上幾百年的雕像,一個個面對著大廣場望著,最吸引我的就是聖彼得教堂前穿著鮮豔色彩衣服的守衛了。
來自瑞士的護衛隊,據說制服有米開朗基羅設計,保護教廷的軍隊,從十六世紀開始,因為得到教皇朱利爾斯二世的欣賞,在1506年引進瑞士護衛隊,現在的規定是19-30歲之間的未婚青年,如果可以在梵諦岡境內找到一間夫妻可以居住的公寓,就可以在當地結婚。
有一些吸血鬼的電影把教廷的地位拉的很高,或許是這個地方一直以來就充滿了神秘感吧!
2006/03/31
【羅馬】前往梵諦岡
2006/2/17 10:00 梵諦岡博物館地鐵站旁
從 Barberini 地鐵站坐到梵諦岡博物館站只要五站,旅遊書上說最好在前一站屋大為(Ottaviano)站下車,走過去比較順暢,我鐵齒的多坐了一站。
果然,一出站就嘗到了苦果,雖然地圖上標示的直線距離梵諦岡博物館離這站比較近,可是卻是個上坡,要走許多階梯,而且進入博物館經常要大排長龍,這個方向剛好是排隊的相反方向,氣喘喘的走到博物館門口一看人龍,我想我只好明天一早再來了,改去聖彼得廣場去晃晃好了。
不過能夠遇上這面很長的街頭塗鴉牆也很高興,或許這就是梵諦岡跟羅馬這個城市的邊界,隨處可見的小噴泉,顏色鮮豔的塗鴉,為這個大理石土色系的城市加添了不少的色彩。
2006/2/17 12:00
在梵諦岡的聖彼得廣場前晃了兩個小時,寫了一堆明信片寄出去,乘坐地鐵到 Flaminio 站準備進入大的公園,聽說有美麗的波格澤別墅,長長的電扶梯盡頭,又遇上許多鮮豔的色彩。
2006/03/29
【澳洲】meet凱恩斯
2006/3/2 收到來自澳洲凱恩斯明信片
從義大利返回台北的辦公室,第一眼見到的就是這張明信片,頓時心裏溫暖了起來。
還未看過sophia 的部落格前,我對澳洲的認識就只是雪梨、無尾熊、nemo、冬天很熱、森林失火、澳幣不貶值這種很粗略的認識,看了 sophia 的部落格,才知道凱恩斯是怎樣的地方!她在一個月前問我要去哪度假好的時候,我只想到寒冷的國度。
公關公司出身的 sophia 很懂得包裝自己(我覺得啦!),部落格內的照片也很有趣,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不像水瓶座的人喜歡耍酷假道學,自大自私自以為很有創造力,希望雙魚 sophia 能繼續浪漫的過生活,為我們報導更多生活趣事。
meetsophia 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meetsophia
明信片後有精心挑選的無尾熊郵票,正面是我喜愛的城市鳥瞰圖,謝謝!
2006/03/28
【羅馬】四噴泉教堂@探索之旅
2006/2/17 四噴泉之一
走過這個十字路口,交通繁忙的機車族一大堆在此等著紅綠燈,而我則等著這些騎士趕快走,不要擋到我照相的視線。
這四座噴泉在建築物的角落,據說是席斯托五世(Sisto V,1585-1590)在位的時候重整的,這四個噴泉兩男兩女,兩男表示尼羅河、阿涅內河(Aniene),另外兩個女神是朱諾代表力量、黛安娜代表忠貞。
聖卡羅教堂(San Carlino)
旁邊的教堂是波若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67)設計的作品,波洛米尼自盡後,在聖器室旁邊有他遺留下來的十字架,地下墓室還有保留一個小祭堂。他跟之前介紹的貝尼尼都是羅馬巴洛克全盛時期的建築大師。這間教堂也是他最早獨立設計的,不同高度的柱子,在三角形山牆裡有彎曲的山牆,中間有渦卷花樣,以波浪、流動動態來裝飾。
似乎有貝尼尼的地方也就有波若米尼,這兩間教堂距離不到50公尺,在拿佛納廣場貝尼尼設計的四河噴泉旁邊,是波若米尼設計的聖埃格尼斯教堂。
2006/03/27
【寮國】撐傘騎車
2006/2
在寮國的期間,雖是早晚偏涼的冬天,但畢竟是屬於熱帶區域的中南半島,因此太陽愈往天頂懸掛,火傘也愈漸高張。
這時,不管騎腳踏車,或是騎機車的女子,每個人都會撐起一把小洋傘,來遮蔽紫外線的侵襲。這些被撐起的洋傘通常不大,有趣的是還帶有花邊,像極了法國穿著馬甲的貴婦所撐小傘,再加上寮國女子的傳統長裙,也成為街頭上極有特色的一景。
2006/03/26
【北京】摩托出租車
間隔了一年多的時間之後,終於有機會重返北京出差。
北京路上交通距離兩年前而言變化不大,該塞的時候準定塞車,幾個環形快速道路也仍然二十四小時車水馬龍,讓第一次到北京的客戶柞舌不已,沒想到北京是這般的熱鬧。
這次觀察到不一樣的地方,是路上多了圖中這種摩托出租車。原先北京是不讓摩托車入城的,也許是基於環保因素,也許是為了讓紊亂的腳踏車交通少點危險,總之在三年前的北京城內路上,除了極少數那種機車右邊跨著座位箱的老式摩托車供老外玩耍的之外,是看不到類似台北街頭的機車滿街跑的景象。
這種摩托出租車的後箱,座位是朝後方的,有敞篷形式,也有嶄新亮麗的鋁製車廂。只是不知道乘坐這種摩托出租車該當如何收費,感到十分好奇。
http://www.takol.tw
2006/03/25
【羅馬】貝尼尼@探索之旅
2006/2/17 聖安德烈亞教堂
這是貝尼尼設計的教堂,1658-1670年由他的助手完成,耶穌會委建的巴洛克之珠。
早上吃完早餐趕著去梵蒂岡博物館,沒想到剛爬上奎利納雷小山丘後,沿途都是公家機構的樣子,有警察站崗,我盯著這個教堂的外牆看著,想要進去看看,卻還沒有開放。聽說內部是薔薇色大理石,因為基地寬,便將橢圓形長軸朝像側邊,而非祭壇,教堂內的視線牽引很多具有意義,整個教堂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藝術,橢圓形的設計讓人想到貴族的舞廳,利用視覺錯覺手法來完成。
貝尼尼是佛羅倫斯人,後來到羅馬發展,是巴洛克的先驅,充滿著戲劇化、誇張的表象。他與波洛米尼對羅馬的都市景觀,大廈、噴泉、雕像等等帶來了極大的豐富性。貝尼尼得到教宗的賞識,雖然沒有設計到聖彼得大教堂,但是教堂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是他的作品。
貝尼尼簡介
我走到巴爾貝里尼廣場去搭地鐵到梵蒂岡博物館,經過交通要塞的四神噴泉,真是舉目皆是有歷史性的古蹟建築,短短地路程,卻走了一個小時。
2006/2/17 巴爾貝里尼宮(1630年建)也是貝尼尼作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