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4

【桂林】山水甲天下


九馬畫山 2005/12/18 魚兒寄出

看來我已經把小魚訓練成一出國就要寄明信片的人,只是她的飛字,有很多我還是讀不懂。

桂林位於廣西省壯族自治區東北,湘桂走廊的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湘桂鐵路與灕江縱貫,有三條國道穿過,兩江國際機場是廣西最大的國際機場,是自治區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桂林市花是桂花,市樹是榕樹、桂樹,工業以機械、電子、輕紡、橡膠,工藝美術為支柱,目前有高新技術開發區。

秦朝在桂林設郡,漢元鼎六年(西元前221年)設始安縣,東漢有安侯國,三國甘露元年(西元265年)建始安郡,清朝和民國時期一直是廣西的行政中心。桂林有四寶,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西瓜霜。

她說:桂林的好山好水,真的很誘人,有機會應該走一趟。我們也應該看看飛小魚的部落格神遊一下。

【大江南北走一回】在香格里拉遇見的人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2674944

【大江南北走一回】鬼斧神工的陽朔山水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2611998

P.S.對不起小魚,我這張明信片塞在某本書裡面塵封很久,因為要開始寫《城市書選》所以突然就出現了!

2006/07/13

《紐約鬼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3612
《城市書選》寫在最前面:這個專欄的推出,是我去年就計畫的,因為曾有夢想要開一個有特色的書店,逛遍了台大附近的所有商店,看遍了台北市的各大誠品書店,我決定還是先在網路上試行我的理想。剛好《水瓶子精選》滿了一年,我想以我的閱讀的速度與能力,應該還有餘力寫推薦書摘,不敢叫"書評"。

還不敢想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給喜歡城市、旅行、小說、攝影的網友有點參考的依據,我會幫朋友推書打書,可是也會很毒辣的給予意見。或許這專欄作一個月我就會厭倦也說不定,誰又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同時也歡迎喜歡看書寫書摘的朋友,也一起來共筆,雖然我知道可能不會有人主動報名,還是希望有人來幫幫忙。

以前在經營《清澀小說》電子報的時候,每個月會舉辦網路票選,並抽出參與活動者贈書的活動,目前還不會有這個打算,我想等至少一年後才作相關的考量。


紐約鬼城,看完了這本以戰爭為背景的短篇小說的合集,我幾乎無法形容那是怎樣的年代?紐約如今的繁華似乎看不到那樣驚恐的過往。

這三篇短篇小說的第一部是以西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為背景,在紐約市窮困的美國人被外表富裕的英國士兵欺負的故事,因為曼哈頓是個重要的海口,具有戰事重要的地位,所有的男人參戰都死光了,男主角五十年後得傳染病死前的回憶,回憶他母親當年從事美國華盛頓後方與紐約前方的間諜工作,因為被發現而處以絞刑,本來故事的最高潮我覺得描述絞刑的經過,可是作者一個字也沒有寫就結束了,留下了令人恐怖的想像空間。至於男主角從小參與母親的間諜工作,一直到老死都還自責是否自己錯了,這種戰爭背景中對生命價值觀的混亂認知,一輩子都無法磨滅。
P.048 終其一生我良知的那把尺都在衡量我罪惡的程度。沒錯,當我在哈德遜碼頭引起懷疑時,我只是個孩子,年幼在某種程度上市個開罪的理由。......但並不是。那天以及那天之前發生的事,讓我變成了疑神疑鬼的人。......我遇到媽媽的鬼魂,不只一次......

第二篇故事是以1861年開始的南北戰爭描述,也是以紐約為背景,當時紐約市的愛爾蘭裔普遍對徵兵制度不滿,發起了暴動抗議有錢人可以用錢來替代兵役,連續四天軍警鎮壓才平息。而第三篇故事是以2001年的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事件為背景,這是史上除了二次世界戰日本襲擊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外國勢力對美國本土發動的首次襲擊,事件中共有2986人死亡。

我沒有經過戰爭,永遠無法體驗這些小說所寫的真實景況,或許透過閱讀可以略知一二。

2006/07/12

【威尼斯】喬凡尼‧貝利尼的《神聖對話》@學院美術館2

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於西元1487年替教堂製作的《神聖對話》,是早期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呈現詩意和諧感。這作品是從祭壇牆上挖下來的,所以四周還有挖下來的痕跡,平面的畫作看起來卻感覺像是祭壇下立體的圓弧狀,可見已經有文藝復興時期透視法的功力。


喬凡尼‧貝利尼/1487年/聖喬貝教堂祭壇裝飾/神聖對話/威尼斯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中的構圖明顯地可以分為幾組,上面的聖母子,已經沒有以往的高高在上的感覺,聖母坐在寶座上並沒有高這些聖徒多少,而且寶座在神龕下方,兩邊的柱子是教堂實體柱子的樣子,上方的馬賽克有威尼斯型態的鍍金。左右兩邊的六個聖徒,左邊起是聖弗朗西斯(St. Francis)、施洗者約翰、Job。右邊是聖多米尼克(St.Dominic), Sebastian, Louis of Toulouse。被弓箭刺的Sebastian據說當年鼠疫橫行,設立了這個祭壇因而鼠疫受到控制,在威尼斯的宗教繪畫中Sebastian出現非常頻繁。而下方三個則是音樂天使。

喬凡尼的作品精長讓人感到靜止的氣氛,似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無言的思索,而每個人之間確像在作某些對話的感覺,暗地裡透露出某些憂鬱。

文藝復興在佛羅倫斯發跡,羅馬發揚光大後,15世紀中期才傳到威尼斯。而威尼斯畫派的崛起在16世紀初,也就是由喬凡尼奠定下的風格。貝利尼家族父親雅克伯(Jacopo),二個兒子簡提列(Gentile)及喬凡尼(Giovanni)在威尼斯佔有重要的地位。

學院美術館在後面的一些展覽室有不少共和國出資的述事畫,不同於宗教作品,多顯示當代市政功績,人物排排站,在威尼斯似乎特別多,喬凡尼的哥哥簡提列就畫了不少這類畫作,當時雖然簡提列比較有名,可是現在來看喬凡尼的作品似乎比較有靈魂。

大哥→【威尼斯】簡提列貝利尼@學院美術館7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7/blog-post_115410190915338868.html

2006/07/11

【威尼斯】學院美術館1


2006/2/21 8:50 聖母加冕圖

早在要去義大利的前幾個星期,我就在網路訂好了學院美術館的入門票,到了威尼斯才發現,大家都沉浸在嘉年華會的快樂,一早去參觀博物館的人少之又少。

因為參觀的人很少,預約入門時間的我簡直就像傻瓜一樣多付了ㄧ歐元,不過多獲得了很多,我並不知道這裡不能拍照,在管理員睜隻眼閉隻眼下,拍了一些畫作回來。學院美術館的收藏品橫跨了五個世紀,從中世紀拜占庭時期,一直到文藝復興,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呈現了完整的威尼斯畫派面貌。

這裡的展覽館是依照時間的排列,所以第一展覽館是最早在教堂內的裝飾,不但表面全都是鍍金,這幅畫的人物表情呆版,動作死板,是哥德式的基本元素,但中央上方的天父,是唯一有比較豐富的表情,這個1350年左右完成的作品是威尼斯頂尖藝術家保羅‧韋內其亞諾的作品,描繪聖母及耶穌的生平。這幅作品有很多說法,雖然線條基本元素是哥德式,但整體效果和背景則屬拜占庭的,所以被認為是東西方畫風的揉合。

第一展覽館同時還有姜波諾的聖母加冕圖,約是1448年的作品,已經有些跳脫哥德式的樣板,比較寫實的表現手法出現。

2006/07/10

【威尼斯】卡瓦利府@大運河


2006/2/21 卡瓦利‧法蘭克提府

在學院藝術木橋旁,這個府邸旁有個美麗花園,1836年奧地利的腓特列大公過世於此。

這座建於15世紀的府邸是造型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跟隔壁棟的巴巴羅府一樣。這府邸後來改建成銀行,內部裝潢也改成新哥德式風格。

威尼斯於1797年被拿破崙佔領,終結了共和國時代,可是自稱是法國人的拿破崙把威尼斯跟奧地利換了倫巴底省,所以奧地利人在威尼斯有了一些歷史,威尼斯比較古的建築是拜占庭式的,但綜合日耳曼地區盛行的浪漫主義,又可以看到很多威尼斯的新哥德式建築。

府邸網站:http://www.istitutoveneto.it

這個府邸在19世紀重建的時候,窗戶上強烈的哥德裝飾風格變成為大運河旁"浪漫"的裝飾品。

2006/07/09

【威尼斯】學院木橋@大運河


2006/2/21

踏在學院木橋上,讓我想起了巴黎奧賽美術館前的藝術橋,跨在塞納河上與羅浮宮相望。

從聖馬可區跨過有氣質的木橋,就進入威尼斯最有藝術氣息的區域,幾次走在霧濛濛的橋上遠眺教堂的圓頂,幻想自己就是個畫家,很想畫下這一片夢幻美景,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水上巴士、水上計程車、工程船與貢多拉。

在學院美術館附近是有名的藝術學院,看到很多學生坐在河邊聊天,附近也有不少畫家自己開店,在裡面作畫,也兼賣畫作與明信片。威尼斯畫作的特色是色彩鮮豔,感官上華麗的裝飾,加上感性的詩意,我在一家店買下了一個色彩鮮豔的抽象明信片,也在小巷弄看到老師傅用傳統古法作著標價不便宜的面具,這一切為了只是"藝術"。

搭建於1932年,原來只是要暫代一座19世紀奧地利人蓋的鐵橋,後來依大眾的要求保留了下來,1980年整修過。

2006/07/08

【威尼斯】魚市場@大運河


2006/2/21 8:10

一早起床就趕搭水上巴士去學院美術館,經過這個魚市場,人聲鼎沸,海鷗尖細的叫聲吸引了我。

據說這市集從1097年就存在了,從里奧托橋一直延伸到這個哥德式的魚市場,是威尼斯的商業與歷史中心,為了避免水患之苦,還特別鞏固加高的地基。1514年此地發生大火,大部分的建築在16世紀後重建,而這個魚市場是1907年建,為了防止海鳥進入,還經過特別的設計。

這裡的地名很奇怪,用金匠、魚販、蔬菜來命名,是因為同類型的商店會聚集在一起,可能是賣這三種東西的店家都在一起吧!每次走到這個區域,讓我的感覺是非常的混亂,往往錯過一個轉角就漏看了一段歷史,例如財政宮的宮殿、1157年的銀行匯兌商場、聖賈科莫教堂,都在這小小的區域。

位於黃金屋的對面,似乎只有上午熱鬧,到了晚上,魚市場十分的安靜,似乎不曾有賣魚的痕跡。

2006/07/07

【新加坡】天際線


2006/7/1 木馬於新加坡寄出

木馬是個很會利用假期出遊的人,上星期利用短暫的四天假期,又買到便宜的機票就飛去新加坡了。

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史丹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被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在二次戰前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據點,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轉口港。1965年獨立後,在總理李光耀的領導之下,新加坡在短期內從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轉變為一個富裕的已開發國家。新加坡以廉潔的政府、清潔的市容、高效率和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但同時也以政府嚴格的管制著稱。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新加坡

我印象中的新加坡是乾淨的城市,極權與威權的領導方式、馬來半島南端的城市國家、中國式英文、動物園、纜車、李光耀、新加坡交易所等等。除此之外,我對新加坡的印象並不深刻,木馬說:新加坡這裡蠻符合我水瓶子城市旅行的風格!或許也該找個連假去探訪回味一次。

回想上星期假日我在做什麼呢?病厭厭的我在家裡躺了三天,而他卻在另一座城市探險。

木馬部落格:http://red-pony.blogspot.com

2006/07/06

【威尼斯】夜街景


2006/2/20 20:30

威尼斯的夜街在這裡特別的熱鬧,人們從聖馬可廣場步行回車站,走到這裡兩邊都是商店,餐飲、面具、超商、99Cent、攤子等,應有盡有。

街上的燈飾在威尼斯的六個區都有不同的形狀,我喜歡這裡一閃一閃的六角符號,走到這裡就知道住宿的旅店快到了。照片中這家店晚上才開張,即使飄著雨,還是有不少人坐在外面,晚上八點似乎沒有什麼客人光顧,可是到了晚上十一點來看,真是一位難求,悠揚的音樂聲中,讓人忍不住想來杯啤酒。

在旅店同房遇上一個來自挪威南部小國的女人,她很少回房睡覺,不知道她晚上跑去哪裡,有天當我晃回旅店的時候,看他正好在店裡跟男人搭訕聊天。另外有天好巧不巧也遇上她挽著一中年俊男人的手在路上走。我當然不敢問她晚上都去哪裡,但問她下個旅程到哪裡?她自己也不知道,我說我是要到佛羅倫斯的時候,她說她搞不好也會去那邊。真的跟台灣年輕人的想法很不同,由於歐陸的交通發達,年輕人背個背包就到處去流浪,在她的行李箱內,最重要的就是漂亮的衣服及長靴。相較之下,台灣人比較沒有安全感,畢業後就一定要投入工作賺錢,工作穩定後就要結婚生子,然後一輩子變成金錢的奴隸。

這讓我忍不住想起了電影《燦爛時光》的劇情,男主角漫無目的到北歐去旅行,沒錢來就在當地打工,然後在1966年義大利發生大洪水時回來投入救災。這些年輕人是不是就心存這樣的性格?

2006/07/05

【威尼斯】貢多拉


2006/2/20 11:30

貢多拉與船夫,是威尼斯的象徵,也是神話的一部份,它的起源是土耳其,而船夫的工作是父傳子的。

仔細觀察貢多拉,船身是不對稱的用來平衡划槳的力量。船夫通常都穿著條紋上衣,黑色長褲,比較帥氣的還會帶黑色墨鏡,年輕的船夫身材瘦長短綣髮,吃力的划著槳,有時還會在大運河對撞,險象環生。但是年長有經驗的船夫就一付清鬆模樣,但身材比較矮肥。

1562年以前,本來貢多拉的裝飾及顏色千奇百怪,因為比較財富的作風不好,共和議會決定船身一律塗成黑色,這樣的決定,到如今來看卻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托瑪斯曼說:看著貢多拉的船,心頭就浮現死亡的影像,棺材與肅穆的儀式,這是航行時最安靜的船......

貢多拉的造價昂貴,也只有位於威尼斯本島的造船廠製造,所有的尺寸是制式的規定,長36呎,寬5呎,我認為最有特色的是船尾的金黃色裝飾,有人說是海豚尾巴的變形體,有人說這個造型來自羅馬帝國時代的大帆船,有人認為是象徵司法的斧頭,有人認為是埃及靈柩船上的鑰匙圖案,也有人說那六道叉狀代表威尼斯的六個區域。

日本人是最喜歡乘坐貢多拉的一群,看著一堆日本小女生湊錢要坐一遭,然後在小小河道上不斷地驚呼著威尼斯小河道美景,不斷地拿相機猛拍,讓同是觀光客的我內心微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