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芳寺入口長廊
巴芳寺是大吳哥城內最高聳的建築,從外面看過去殘破的看不出昔日的光芒,目前法國人在整修,告示牌上說2009年會修復好,看到大型的機具在此重組30萬塊的石塊,真是不可能的任務。
建造巴芳寺的國王是烏德耶載耶跋摩二世,1049-1065年在位,他的前一任國王蘇利耶跋摩一世,1002-1049年在位,在歷史上創造了第二時期的吳哥王朝,多年的征戰中,在1010年才宣告正式取得王位,他的建設主要是把早期的吳哥建築修復,然後再修建新的寺廟,由於這個國王是第一個皈依大乘佛教的人,不知道是否那時就在寺廟建築融入了佛教的神格,但這座寺廟的主神還是印度教的濕婆神。
據說巴芳寺最引人入勝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臥佛,在15世紀才改為佛寺時興建的,那時應該是小乘佛教興盛。
1960年間因為柬埔寨戰亂,法國人本來在這些石頭上都有編號,打算把巴芳寺重新蓋起來,但是戰爭後這些紀錄都被燒毀,所以至今來重建似乎非常困難。

1889年法國人手繪的巴芳寺遺跡,如今完全看不出當時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