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3

【台北】金枝演社黃金海賊王

很久前去看過金枝演社在滬尾砲台的攝影作品展(陳昱宏),在古砲台內放著大尊華麗歐式風情華麗的服裝,在暗紅色燈光與紅磚古蹟內顯得有點幽暗恐怖的高對比,我現在才知道,這就是金枝演社的風格。


「黃金海賊王」定裝照,金枝演社提供,劉振祥攝影

一看到海賊王這三個字,就知道會有卡通般的人物,我很喜歡一種共同記憶的角色。但這齣音樂劇的背景是設定在400年前的台南,當時平埔族還是台灣島的主人,那個大航海的時代,英國、西班牙、閩南人到達台灣這神秘的地方。或許我們很難想像當年的台灣是怎樣的環境,但是想想歐洲那時已經過了文藝復興,荷蘭也早已經炒作鬱金香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也是全球最早泡沫化經濟的一個時代。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台灣的農林業也是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嘉南平原上野生的鹿。

所以,要來福爾摩沙台灣,就必須要有探險的基因,回想明朝鄭芝龍不正就是海盜出身,清國來台的冒險者都是羅漢腳(男人),喜歡到處搶資源械鬥,平埔族西拉雅的母系社會,歐洲世界來的探險者。這樣交織出來的故事,應該比以前小時候看的『北海小英雄』,或是現在的『海賊王』還要更精彩千百倍。



我喜歡混搭的音樂、舞蹈,再加上華麗的服裝,而且還是現場演奏的樂團,令人神往的巨大海盜船在空中旋轉組合,這就是所謂台客歌舞劇嗎?劇中憑藉著一張藏寶圖,拉出了整個冒險故事。台灣歌舞劇的創意源源不斷,重要的還是表演者,再看排練的時候,每個演員對於所扮演角色的『精氣』,簡直可以用『上身』來形容。

台灣少有令人熟知的神話故事,沒有一個共同認同的歷史文化,歐洲有莎士比亞、但丁,也有希臘神話,但台灣就沒有這樣共同的故事。或許是這樣,台灣用全世界的故事融合出來的歌舞劇更適合大家來欣賞。


黃金海賊王排練錄影,可能還會有很多修正,不過可以看到非常多各類戲劇元素融合在裡面。

回頭想想,發生在台灣的歷史事件,每一件事情不都是可以演出壯闊淒美的歷史情懷嗎?我們在國際上尋尋覓覓那麼久,原來這些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自己這塊土地上,原住民對於外來者的態度如何?而外來者如西班牙、荷蘭、中國明代的鄭成功、漢人大量移民、日本人,來的時候抱持資源掠奪、統治,甚至是教化的態度也各有不同。細節如18世紀中就開始的閩客械鬥的這一百多年,多元文化融合一直持續的發生。

從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身為海盜、商人、官員等,精通各國語言,母親是日本人,從日本發跡後,若他的航海帝國能夠成功,搞不好是會比荷蘭,甚至是比大英帝國還要厲害的國家,可惜明朝滅亡後,鄭芝龍投降清國,鄭成功以台灣為根據地繼續對抗清國,最後失敗。我們的歷史在一元化的思考下當然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所以總覺得鄭成功是好人,而鄭芝龍是壞人,父子的歷史論斷差異那麼大!

看了這齣劇,這一類歷史定論的英雄成敗,是很值得令人深思的。

兩廳院售票網址: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x0fZA09nGdcfLIwa6T1rg
黃金海賊王部落格:
http://piratesandformosa.blogspot.com

2011/10/02

【嘉義】嘉義商旅

本來看到嘉義商旅的網站,覺得應該是給商業人士住宿的旅店。又看到是老戲院改建,應該會露出一點老樣子來吸引人。到了這裡之後,以上兩點完全錯誤,具有設計感的外觀,每一個樓層,每一個房間都有不同的設計,簡單大方兼具現代感,是可以徹底放鬆的旅店。



嘉義商旅網站:
http://www.dayhotel.com.tw
地址:嘉義市垂楊路 866 號
電話:05-2255999

嘉義有阿里山,日本時代林業開發,造就了高山鐵路的發展,在火車站附近有眾多的日式宿舍。嘉義也是藝術家的聚集地,畫家陳澄波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同時這裡的茶葉多,朋友家人坐下來,就是泡茶聊天。嘉義的三個不同的地理空間,山、平原、海,開車都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接觸的到,市區公園綠帶很多,也是朋友一起散步運動的場所。

記得大學時與同學坐火車上阿里山看日出,然後再安排去澎湖遊玩,去澎湖要在布袋坐船,我們就住在嘉義市區,晚上沒事幹就只好跑到電影院看電影,只記得戲院裡只有小貓兩三隻,還聞著厚重的煙味。嘉義商旅原本是義美戲院改建,不知道二十幾年前,我是否就在這裡看電影?

當年,在旅店入睡前,我想像搭上往澎湖的快船,直奔吉貝島藍天綠海白貝殼的沙灘,但是船因為風浪過大也沒有開成。那次旅行,沒有看到阿里山的雲海與日出,到澎湖也不是很順利,只在嘉義進進出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嘉義應該不只是最為一個旅行的中繼點,而是一個值得停留的地方。

蒜頭糖廠、北門驛、玉山旅社,還有奮起湖老街、老老街、阿榮的店,都是很值得細細了解的老所在。

PS. 此為嘉義商旅活動記錄,水瓶子個人心得。

2011/10/01

【嘉義】老房子之旅遇到的人們@嘉義商旅

到了嘉義,遇到的人都很熱情,但可以感覺那樣的熱情與台南人的熱情又有所不同,嘉義人直接直爽,不過熱。


第一個遇到是蔗埕文化園區的導覽老師黃哲永先生,一坐上小火車,嘴就沒有停下來過,而且隨著小火車走到哪裡講到哪裡,還為了當年阿公阿嬤在甘蔗園約會寫了首打油詩,不但用優美台語念出來,還可以當場吟唱,讓時光好像回到70年前。現在中國、台灣兩岸旅遊都要導覽,中國的多用年輕貌美的大學生,但是在台灣就要聽老先生的導覽,不但可以說出兒時的生活記憶,而且對糖廠的運作瞭如指掌,好像做了趟時光旅行。

黃哲永先生除了導覽解說之外,致力於台語教學與童謠研究,研究台灣文學,家中眾多藏書,也整理編纂台語詩,讓更多人接觸台灣本土古典詩。(上次到西拉雅風景區好像也遇到一個類似經歷的解說員)


北門驛的日式宿舍解說,王弘明老師。他解說日式建築空間用途十分詳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雨淋板(魚鱗)的源由,王老師也有在做創作,展覽館裡面有一櫃是放他的作品。另,這一區很多日式房舍正在施工,蓋好後會開始招商做為一個文創園區。


玉山旅社郭盈良,他說明了玉山旅社承租下來後重新翻修的過程,能保留的他們都想辦法保留,目前當成背包客旅社,也兼營咖啡館。我好喜歡這樣懷舊的情調。


微建築創意整合,山歸來茶旅行,南華大學建築景觀講師,黃韋維。她把嘉義人的生活思維說明的很詳盡,有點像是在課堂上上課,然後進入泡茶聊天的活動,很奇妙的,本來不熟悉的人,透過茶桌設計,短時間變成很熟的朋友。


茶供足,張供足。很堅持有機栽種的茶葉,名字乍聽下很像『公主』,她說她阿公取名的時候是因為小孩已經『供應充足』了。


熱心的建忠帥哥,帶我們逛夜市。帶我們到民主雞肉飯,很奇特的,嘉義的雞肉就特別好吃。也陪我們走了很遠的路到文化路逛夜市。


奮起湖解說員,鄭秉明老師。原本以為老師導覽很不清楚,後來發現不是這樣,他要大家自己思考,我們已經習慣聽到標準答案,所以老師會把原由說明的很清楚,然後最後的答案就自己想。例如老師說到這裡的山勢長的像『畚箕』,雲霧繚繞,後來就沒有繼續講,要讓聽的人思考。雲霧繚繞遠看很像有座湖泊,於是念成畚箕湖,後改名為奮起湖比較好聽。


奮起湖天主堂修女,鄭秉明老師曾經開刀受感染,當年就是修女幫他換藥。在高山上天主堂的診所,修女長年在此服務,我想她應該非常熱愛台灣吧!


愛玉伯ㄟ厝,自然風味。用當季的水果入味,目前是用百香果加入愛玉,愛玉伯誠懇用心,環保不用塑膠杯,為了保新鮮也不提供外帶,吃了全部純天然的果類,在二樓欣賞雲霧飄過山景,真是大享受。


阿榮的店,裡面有他的攝影作品,除了賣『臺灣』咖啡外,老闆阿榮還有兩間民宿的房間,這裡的裝設擺飾都是自己動手做,阿榮還自己動手做大底片相機,菸斗也是業界有名的。除此之外,老闆還玩重機。



這是嘉義商旅的活動負責人,應該有潛力成為開心果,只要勤練台語就可以了,目前講的笑話都很冷就是。


年輕但開車很沉穩的司機阿達。

PS. 此為嘉義商旅活動記錄,水瓶子個人心得。

2011/09/27

【嘉義】老房子再利用之旅@嘉義商旅



第一天
1. 蔗埕文化園區吃冰,黃哲永老師說唱俱佳,文史研究真透徹。
2. 蒜頭糖廠內的黑糖園,在地老闆娘,細數老房子過往雲煙。
3. 北門驛的日式單身宿舍,做為展覽空間,這些導覽老師(王弘明)都要十八般武藝。
4. 玉山旅社,終於看到洪雅文化協會的草根力量,郭盈良真用心。(我買錯撲克牌了)
5. 嘉義商旅很有設計感,前身是義美電影院劇院或歌劇院,在此泡茶談天,享受嘉義在地文化(韋維與供足)
6. 民主雞肉飯,文化街夜市酪梨布丁牛奶在濃稠,飽到現在真撐。(建忠帥哥,我沒看到陳澄波故居?)

第二天
1. 奮起湖老街,又一個說唱導覽鄭秉明老師,難道現在台灣的觀光,除了有形的吃喝,無形的介紹都要靠這些老師嗎?吃了奮起湖的圓鋁盒便當。
2. 老老街,只有幾家店,可是我超喜歡這條街的,兩三家店裝飾的很古風。文史工作室,可是沒有甚麼文史,建築物很美。
3. 愛玉伯ㄟ厝,自然風味。
4. 阿榮的店,咖啡民宿製茶攝影與煙斗重機。

PS. 此為嘉義商旅活動記錄,水瓶子個人心得。

2011/09/22

【以色列】雅法古城與海港

雅法與特拉維夫在1950年以色列建國兩年後合併為同一個城市--特拉維夫雅法市。


特拉維夫到雅法的海邊滿滿是休憩的人,有全家大小享受親子之樂,也有年輕男女打情罵俏。

雅法有人類居住的歷史可以反推到西元7500年前,古埃及在西元前1440年前就有提及這裡,一直統治到西元前800年。雅法也曾被大衛和兒子所羅門所統治(古埃及統治的時代有重疊?),成為中轉港,可以從泰爾運送雪松木過來,然後轉運到耶路撒冷建造猶太人的第一聖殿。


左:雅法海港眺望特拉維夫城市
右:雅法一些老建築做為藝術展覽的空間

舊約聖經中提到雅法古城,是取自挪亞的第三個兒子雅弗的名字。也提到一個叫約拿先知的故事,上帝要他去亞述首都尼尼微城(當時亞述是以色列族群的敵人),向城裡的居民宣傳上帝的信息,但是約拿抗命不想去,於是在雅法的海港故意搭錯船要逃走,但是被上帝知道了派了一隻大魚把約拿吞到肚子裡面,約拿在大魚的肚子裡懺悔,大魚游到亞述國內才放他出來。

維基百科:約拿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4%E6%8B%BF%E6%9B%B8

2011/09/21

【不丹】舒適愉快的祝福

這是去高加索(喬治亞、亞美尼亞、東土耳其)的團友 po-yu 從不丹寄來的明信片,一直很羨慕他可以走那麼多國家。雖然年輕,可是看他的臉書,發表的心得感想可是很老成。



聽說 po-yu 參加過高加索回來後變得比較開朗,而我收到這張明信片也感受到十二萬分的溫暖,是一種發自內心真摯的祝福。我沒有去過不丹,不知道是不是到了那個地方就會感染這樣的氣息呢?



po-yu 發表的旅行心得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想他若能夠持續花時間的記錄,未來累積的能量應該非常可觀,這一點應該急不來的,我也誠心的希望他有這個心。想想我的高加索遊記只有寫百分之一左右吧!很汗顏的不知道怎麼辦?

2011/09/19

【屏東】德文部落參訪@3M水公民之旅

這次隨 3M 公司所主辦的水資源公民之旅到了德文部落,了解他們用水的來源。我們換了四輪驅動的車子搖搖晃晃,雖然只是短短地距離,上去部落的路時好時壞,到達時也沒有電,八八風災過了已經兩年多,看起來這個地方是被政府遺棄的。



原住民從清朝時漢人來台開墾,就一直被趕來趕去,從平地趕到了山上,然後一些原住民與漢人同化在平地生活,這幾年風災水災不斷,政府就在平地蓋了永久屋,希望原住民到山下住。原住民只要離開一起生活的族人,傳統文化就必然消失,人與人的互相尊重蕩然無存。我想這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缺乏長期的規劃,只能一直浪費公帑在處理短期的問題。

看到德文部落所有人需要自己來,跨越兩座山去取水,用電也不穩定。去年去參訪了原住民部落的幾個小學,對外的交通也非常不方便,只要大雨路就不通,天氣好的時候,校長就要一大早下山採買儲備糧食。我想這邊應該也是一樣,小學生甚至因為父母要在平地工作,所以小孩三餐都在學校用餐,然後回家跟阿公阿嬤住,甚至還有住校。

德文部落現在用日本人留下來的咖啡樹,種植咖啡賣咖啡豆求生存,剛好這裡的海拔非常適合咖啡的生長。不過,我仍十分悲觀的,因為全世界產咖啡的產區多是貧窮的。這幾年有些咖啡莊園強調生態保育,還有種植多少咖啡樹必須搭配多少大樹,也要蓋多少醫療設備、學校等公共設施。或許,現在談這個還很早,但若能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部落,或許是解決原住民政策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這樣就算交通比較不方便,一個部落也可以透過自給自足的模式開發自己的產業,也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相關報導:德文部落的百年咖啡夢
http://dawogroup.pixnet.net/blog/post/10503484-%E5%BE%B7%E6%96%87%E9%83%A8%E8%90%BD%E7%9A%84%E7%99%BE%E5%B9%B4%E5%92%96%E5%95%A1%E5%A4%A2



最後,我們到了三地門一座日本時代1938年蓋好的隘寮圳,取水檢測隘寮溪的水源,完成今日的活動。3M 公司在全省都有子公司、分公司或辦公室,透過從北到南參訪河川源頭的故事,必且檢測水資源的應用,讓員工自由參與,實在是很好的活動,若每個企業都能用這樣帶動並了解我們生存的土地脈絡,忙碌工作之餘,會有更多的發現與啟發。


2011.9.16 參訪的路線軌跡

PS. 此為 3M 內部員工參與水資源之旅,以上為水瓶子參訪心得。

2011/09/15

【台北】威尼斯畫派@行天宮社大的世界遺產課程

這是世界遺產的相關課程,只要跟世界遺產有關,就可以講,從威尼斯潟湖區說起,到威尼斯畫派,這一串有趣的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這個小小島內,一種陰鬱的藍色,這樣的顏色在今天的威尼斯也可以看到,自古至今,多彩的顏色,隨著季節晨昏的不同,基因遺傳般的深植到現代的威尼斯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台北不過在50年前也是水城,威尼斯這個水都可以有千年歷史,台灣這個島應該更有機會才是。


2011/09/14

【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普珥節人潮

進入以色列我們先到加利利海(湖),觀光人潮雖多,沒見到城市景觀,可是到了特拉維夫看了城市的街道,像極了先進的美國大城市,很難想像是1930年代所設計蓋好的城市規畫,雖然普珥節人潮很多,但是乾淨的街道,又讓我覺得有點新加坡的味道。


2010.3.12 星期五


普洱節是猶太人為了慶祝免於屠殺的節日,《舊約聖經》中《以斯帖記》說明,以斯帖(Esther)是猶太人,被選入宮後成為皇后,但她並未表明是猶太人的身分,大臣哈曼(Haman)想去除猶太人,並得到亞哈隨魯王的授權,抽籤決定在亞達月十三日要屠殺猶太人。以斯帖禁食三天後向國王求情,並公開猶太人的身份。結果,哈曼被吊死,國王再發另一道諭令,授權猶太人可以保護自己而攻擊敵人。猶太人團結起來免於屠殺,於是在接著兩日盡情歡樂,而享樂前一日也必須禁食以紀念以斯帖。

特拉維夫這個現代城市,2003年,以包浩斯建築特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也因為很多建築外表塗上白色灰泥而稱為白城。樓蓋的不是很高,綠地很多,注重通風環境等生活機能,使得特拉維夫的建築相當的和諧。在藝術、戲劇、博物館、教育各方面,特拉維夫都非常進步。

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接觸,也剛好遇上了普珥節,讓我對猶太民族建城建國的毅力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