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總覽
:
關於本站
、
水瓶子
、
外稿
、
演講
、
導覽
、
媒體
、
流水帳
、
年度計畫
、
綠逗冰
|
地圖
|
青田七六
|
野草
|
星球旅行
|
臉書專頁
|
首頁
水瓶子的書
:
臺北老屋三生事
|
台北慢步
|
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
|
阿曼
|
敘利亞
|
黎巴嫩
|
伊朗
|
高加索
:
亞美尼亞
|
印度
|
不丹
|
斯洛伐克
|
摩洛哥
|
北海道
|
祕魯
|
智利
北京
|
上海
|
東京
|
京都
|
奈良
|
神戶
|
吳哥
|
伊斯坦堡
|
巴黎
|
羅馬
|
威尼斯
|
佛羅倫斯
|
倫敦
:
國家畫廊
|
維也納
|
布拉格
|
柏林
|
德勒斯登
|
法蘭克福
|
馬德里
|
巴塞隆納
|
里斯本
|
紐約
|
波士頓
台北
:
大稻埕
、
大同區
、
大安區
、
平溪線
、
金瓜石
、
九份
|
台南
|
台東
|
金門
|
馬祖
:
食
台北咖啡館
|
老咖啡館
|
名曲喫茶
|
日本咖啡館
|
台北散步
|
鐵道
|
庭園
|
坑道
|
老街
|
古厝
|
懷舊
|
墓
|
書
|
書店
|
品牌
|
街頭藝人
|
旅人
|
公共藝術
|
宗教
|
明信片
|
秀
|
電影
:
伍迪艾倫
|
連續劇
|
觀光工廠
|
博物館
|
畫
|
威尼斯畫派
|
達文西
、
米開朗基羅
、
拉斐爾
、
卡拉瓦喬
、
魯本斯
、
米勒
、
馬奈
、
莫內
、
高更
、
梵谷
、
慕夏
、
夏卡爾
、
畢卡索
、
郭雪湖
、
陳澄波
、
龍瑛宗
2019/04/02
【宜蘭】頭城,從小南風到小花徑咖啡館
很喜歡輕柔的聲音
很喜歡緩慢的生活
很喜歡可愛的陶作
來回轟隆隆的火車,成為一種療癒的點綴
只要半小時就從台北到達頭城,快速的度過緩慢的午後
小小的陶作,有了具體而微的體悟。
人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咖啡館,這裡有了解答。
今天沒有看到老闆可愛的女兒,或許下個收店前的少女祈禱的樂聲中,可以遇見!— 在小花徑咖啡。
《砂之器》宿命
經過了多年改編的日劇特別篇,隨著時代演進而添加了不少的內容,松本清張原著的精神,探討"人"是否可以脫離命運的安排,想要逃離悲苦殺人輪迴的宿命音樂家,是否可以真正的進入上流社會,擺脫人生悲情的宿命呢?
其實,表面上這對父子都沒有殺人的動機,只是在命運的安排下意外的殺人,但是音樂家面對會被公開的他父親、哥哥殺人的過往,絕對要脫離輪迴,還是殺了人,而成全他的女朋友除了自殺,還殺了與音樂家懷孕尚在肚子裡面的小孩。
這一切都可以避免嗎?的確沒那麼容易逃離。當今社會氛圍與各式各樣的小圈圈,人們的八卦與私利下,這成為法律無法解決的問題。
2019/03/30
既然有 V.60 的金屬濾網,也有梯形金屬濾網,為何沒有蛋糕型金屬濾網呢?
既然有 V.60 的金屬濾網,也有梯形金屬濾網,為何沒有蛋糕型金屬濾網呢?
不好清洗嗎?
【台北】文學慢步變快步
今天的文學慢步,變成了快步,因為稍微講了兒玉的漢詩,還有提了楊仲佐的網溪別墅,本來要再念幾句網溪泛月的詩,但我的口齒實在不夠文青,下次應該學習用台語吟唱。
紀州庵→野草居食屋→長慶廟→陰公廟→秘氏咖啡→梁實秋→雲和街→欒樹下書房→俞大維故居→彭明敏住過的地方→臺靜農→殷海光→立石鐵臣→洪炎秋→磯永吉→青田七六。
可能講太多了,第一次超時那麼多,下次應該再 focus 一點。
2019/03/29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Formosa the Beautiful; 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Formosa the Beautiful; 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我喜歡從外人的眼光來看自己,而百年前的台灣,從外人的眼光是怎樣的世界?
雖然讀了很多日本人、台灣人自述日本時代(1895-1945年)的社會,總會有立場的偏頗,也有為了統治合理化,還有摻雜著祖國、母國思想的複雜情感。許多學者為了研究方便,總是用著不容易解讀的文字解構的分析方法,沒有重新用現代語言重新說明給現代人聽。
我相信透過這本書的翻譯出版,中間也把百年前的英文翻譯現代中文了,更有助於了解我們自身所在的位置。
【台北】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後院
某古蹟後院,我覺得跟前面看到的大不相同,每次看到都要頭腦轉一下,才想起原來是這裡。
後院有假山造景,一想當年位於河岸與水圳道中間,一年四季、日出日落光景變幻之景。
【台北】不知道世大運的聖火,會不會動呢?
2019/03/28
【台中】花島書店
一進門就被問是否要住宿
以為走錯了
原來是旅館兼營書店、咖啡館
書架上的選書不錯,文青風格
2019/03/27
【台中】邊譜
似乎,每次到這附近的書店,都是下著大雨的日子,之前到了東海書苑的不同版本,在金錢豹附近的或在國美館附近的書店,也都是這樣。
這回到了邊譜,686一直跟我強調是在朝馬站附近,車子開到了門口一樣也是磅礡大雨,把車子停在巷子裡,運氣很好的停在書店後方,撐著傘走入,隨便看了一下選書風格,果然很"東海",純文字為主的理論書佔滿了書架,上樓時又看到樓梯大小不一,應是台中老屋的共同風格,那一個時代的產物吧!
混搭著多元建材,窗外的一片綠,雨後的台中,空氣顯得特別的清新。
2019/03/25
【台中】小書房
看著google 地圖上的"小書房",晚上,從台中火車站步行過去,經過了一段黑暗的路,當我十分懷疑這邊會有獨立小書店嗎?只看到一棟百貨公司。
原來,小書房一點都不小,儼然是代官山蔦屋的翻版,赫然看到許多中學生在書桌上唸書,插座、檯燈一應俱全,桌上還擺了許多安全帽,塑膠杯飲料,除了念書族群,還有年長者在看書,其他人則是划手機,彷彿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看書,一種是學生族,另一種則是銀髮族。
佛系的小書房,我想最難的是從這些使用者中實際獲得"購買商品"的轉換,或許陳列的商品質感還有更多加強之處,但質感提升後的商品,是否真正的賣得出去呢?也是大問題。
不過,很感謝能有這樣的閱讀空間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