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台北】厝內咖啡

20201004 厝內咖啡

一進咖啡館感受到陽光,印象中該店陳列的產品有在一些展覽會場看過,保留了台灣傳統產品的線條與機能,又加入了新的設計思維。

在城市中的咖啡館難得有陽光灑入,大多都是在水圳道的附近,剛好有些綠蔭,在這裡閱讀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原址的咖啡館歇業一陣子,新的團隊進駐,裡面有花店與文創品結合,看著官網的說明:

***

TZULAÏ café & green 結合了咖啡廳、家用選品,以及花店,從台灣出發,我們把在地與世界對於生活的喜愛帶進帶進潮州街區。

在這個空間裡,可以是忙碌的午後,一個啜飲片刻、讓靈魂得到休息的角落;可以是兩刻鐘的時間,把花藝帶進生活的空間;更可以是選擇永續生活物件的綠洲。

***

希望咖啡館能夠長久。

2020/10/03

【台北】設市百年,昭和町的自由主義之路

20201003

#台北設市百年 昭和町的自由主義之路

從台北城牆變成監獄圍牆,剛走過來就遇到了維吾爾族人吾爾開希,想想台北刑務所這個比中華民國年紀還要大的監獄的圍牆是市定古蹟,但在中國至今新疆還有再教育營,自由與極權在這圍牆相遇。

我刻意的走到了青田街的九巷,這棟房子日本時代是馬場教授居住,他的圍牆是石頭,幾年前親自接待過馬場教授的兒子,他對台灣也曾有白色恐怖的印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台大的圍牆已經降低了,有些地方甚至一跨越就進台大了,從這個圍牆來看自由主義的過往,其實也是跟白色恐怖有一體兩面,圍牆也是一片刀刃,在不同的時代,一堵圍牆各自表述。

2020/10/02

【台北】🌾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畫展

🌾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畫展

我喜歡這個展覽入門的第一幅畫,明顯的是北門從城內往北望著大稻埕,門內是一團迷霧。前幾天收到 Ketty Chang 博士的訊息,今天就跑來了。

台北建城的經費,多半是由地方仕紳出錢出力,北門連結著大稻埕的金主,西門、小南門也都有各自連結著地方勢力。

1895年,地方仕紳曾經親自去信希望日軍進城能夠維持秩序,這個歷史場景在1923年,臺灣總督府請畫家石川寅治繪製「臺灣鎮定」油畫,目前掛載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盛德記念繪畫館」。

北門,這幾年台北市利用西區門戶計畫,將北門這個圓環擴大,隨著四周的古蹟逐一修復,我們反而遺忘了台北城建設之初都是地方之力,這個展覽可以凸顯藝術生命力源自民間。

有空來看展,或許大家有各自的解讀。

策展人/張凱迪
藝術家/黃法誠、黃郁筑、洪司丞、李怡萱、王昱翔、林煥嘉、黃至正、林昱均、蔡維傑、趙馥樂、林玉雯、曾詩涵、劉默霖、顏昱齊
主辦單位/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Tua-Tiu-Tian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 阿波羅畫廊 Apollo Art Gallery Taipei
🌾展期/2020.09.24~11.15
🍷開幕/2020.10.01 下午三點
🍺開放/每天下午兩點至六點
🧄地點/ 學藝埕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67號(一至四樓)
💎入場/憑"贊助券"
展覽主題「到城藝遊 | 構圖台灣」的「到城」為大「稻埕」的諧音,試圖著將視覺藝術帶進此向來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大稻埕。這次展出作品以不同媒材及風格呈現出台灣的意象。14位參與藝術家,多數為歷屆「構圖˙台灣」甄選脫穎而出的入圍者。共展出41件作品,呈現在學藝埕的四個樓層。

【台北】李春生家族的洋樓

#古今對照

李春生家族的洋樓

上圖:李乾朗拍攝(哪本書等我找到貼上來更新)

下圖:歸綏街忠和公園

2020/09/30

【台北】橋,1920年代地方色的推展

台北橋,1920年代地方色的推展

印象派的畫家在 1870年代主要畫作的內容,除了是現代化的即時素描寫真留下"當下"的光影之外,這群人結黨結派是落選沙龍的主要畫家,以諷刺道貌岸然的學院派畫家為樂。

1889年,清政府規劃大稻埕到新竹的鐵路,從淡水河最窄的地方興建木橋,該木橋不是很高,規劃可以把橋面橫向的打開,方便船隻通行,也因為橋墩不是很高,又在和最窄的地方,洪水一來木橋很容易沖毀。

1920年台北橋重建了木橋,不久後又被大洪水沖毀,於是重建鐵橋,1925年完工,成為台北八景之一「鐵橋夕照」。時間到了1927年,官方舉辦第一屆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原本是強調地方色,以原住民、水牛、寺廟、地方民俗為主,後來開始強調現代化的建設,以宣揚政府執政的績效也成為許多畫家寫生之處。

而現在台北橋川流不息的機車,成為國際媒體上知名的景點。到底那麼多機車,是進步還是落後,可以請大家來評斷?

《初心》

初心

從去年的日劇《Grand Maison東京》,還有之前許多眾多的紀錄片,拍攝米其林得獎廚師一生的追求。

這樣的扭曲讓我都懷疑為什麼一個輪胎業者要大費周章的票選好吃的料理,全世界的人千里迢迢去排隊,吃進肚子裡面的食物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所以,這些被扭曲的廚師,初心到底是甚麼?這是我想要知道的。

看完了這部片,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是不是回到自己的故鄉呢?若是沒有答案,那麼至少也讓大家知道了八角哲學是甚麼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2559

2016年,《新居風暴》鄉愿、道德、男女不平等的種種社會壓迫

2016年,《新居風暴》鄉愿、道德、男女不平等的種種社會壓迫

每次看伊朗的電影,那種不得不的劇情走向,會讓觀影者越來越痛苦,有些橋段會覺得莫名其妙,可是把這些人物放入伊朗這個國家的框架內,好像真的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劇中劇是演出《推銷員之死》,有個女演員穿著厚重的大衣演出穿著暴露的妓女,因為對手演員的笑場,這個女演員覺得被歧視。或許來自於伊斯蘭世界的傳統,只要是女演員,就是不正經的工作,也難怪去伊斯蘭世界看到壁畫上的女舞者,多半是基督教世界的女性。

對於非我族類的女性就可以侵犯的思考模式,我們很難理解。

但反過來說,一個家庭似乎美滿的阿公,因為身體的需求長期資助妓女,但是誤入了搬入新居的女演員家裡,甚至進入了浴室求歡......。而女演員的老公想要私了,運用高度的道德毀滅這位阿公美滿的家庭。

阿斯哈·法哈蒂(波斯語:اصغر فرهادی‎,英語:Asghar Farhadi,1972年1月1日-)拍了許多電影,每次看了都很揪心,道德鄉愿與正義,到底甚麼比較重要?

【台北】李屏瑤的溫州街,雪可屋前消失的溫州街路牌

李屏瑤的溫州街,雪可屋前消失的溫州街路牌

前幾天參加台北設市百年活動,在台大溫州街的大院子內舉辦,在這個幾年前失火燒掉屋頂的古蹟內談溫州街,如今已經修復,窗外一片綠茵,我正好在想我大學時代的溫州街是甚麼樣子?

李屏瑤以一個溫州街路牌的起點,佈下了一個懸疑,剛好雪可屋成立的時候,我在金門當兵,雖然活在同一個空間,可是時間兜不上,所以,所有的回憶完全連結不起來,這就是台灣各地巷弄的共同特色,只要年紀差個十歲,連路牌的長相都完全不同吧!

我想著日本時代南邊的溫州街原本是水道町,北邊的溫州街是昭和町的一部分,戰爭結束後日籍教授的小孩在這邊上課,立石鐵臣在此擔任教師,後來臺靜農與鄭騫的溫州街,彭明敏與殷海光的溫州街,還有白先勇的溫州街,李渝的溫州街,楊佳嫻的溫州街,大家都不同,這應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

倒是我跟李屏瑤認知相同的事情,是對於柏林這個地方的人事物。

2020/09/29

【台北】東門外的白色恐怖之路

今天是中正社大的課程,東門外的白色恐怖之路

我還蠻喜歡這個集合點的,可以在騎樓走廊底下開場,然後走到台北刑務所的圍牆,走這條路每次都五味雜陳,除了講這座監獄的設計理念,也可以講關過那些人,也可以講華光社區住過哪些人,失火過幾次,這個地方可以講得事情太多了。

走入金華街,兩側許多日式建築重建,經過行政院長官邸,然後經過青田街六巷,講了許壽裳與金溟若,在青田七六講了馬廷英的學生葉雪淳與黃敦友的情誼,最後談了殷海光與彭明敏,還有臺靜農與喬大壯,立石鐵臣與大院子的日僑學校,這邊有三代交疊的情誼,難得是有延續性的歷史。

歷史不是延續的嗎?但,在台灣不是!

感謝社大同學的參與,跟我一起走的導覽,好像一點都不輕鬆。

2020/09/26

【台北】來參訪的是某小學四五年級的同學,老師好像是年輕的鈴木京香

20200926

今天來參訪的是某小學四五年級的同學,老師一現身,感覺好像是年輕的鈴木京香。

有些同學去年有來過,到了最後我要請兩位同學示範台灣島形成的時候,看到幾位同學的表情,露出了終於到了跟去年一樣的橋段了。

今天我也沒預期這群小朋友有些有來參訪過,還好放的地科影片不一樣,然後講的內容不一樣,只有最後在岩石牆十分鐘做的活動是一樣的,有些學生默默地也乖乖地跟我一起把這個行程走完,希望在他們心理只是一個複習的作業。

我心裡也很安慰,至少去年的東西,沒有全部還給我。

希望明年還是可以看到鈴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