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7

【台北】應建立主題性、持續性的市集



照片為2011年陳建銘先生發起的一日古本市

在台北每一個假日都有大大小小不等的市集,有些非常有特色每一攤都卯盡全力,短短幾攤居然逛了兩個小時,但有些則是薄利多銷音量比賽,恨不得趕快逃離,為何市集會有這樣的演變,我們還能夠做甚麼呢?

羅馬時代,神殿與市集交易廣場的基礎建設,透過信仰與日常生活結合,是統治的主要手法,1930年代郭雪湖的《南街殷賑》也是在當年本島人街區每年中元節前後的重要活動。

這樣有歷史文化的市集,除了每日的傳統市場外應該加入之外,在眾多的公共場所:廣場、騎樓、公園、馬路、巷弄、河邊,都是很好發揮的空間,不同節日不同主題都可以吸引不同愛好者前往擺攤交流,持續性的舉辦之後,更可以吸引觀光客互動,把台灣文化傳播出去。

倫敦的Portobello波多貝羅骨董市集,綿延不斷的攤位,連商店都以骨董為裝飾品。法蘭克福沿著博物館街的河邊,京都的春夏秋三季的古本市集,都是有主題,隨著季節假日所舉辦持續性的市集。

個人長期在台北街頭漫步,其實可以舉辦市集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但受限於管理單位眾多,每一個單位都怕出事情,又怕牽扯到金錢交易有詐騙行為,又怕交通堵塞,又怕失火等等。當然,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怕事的話就甚麼都不需要做了。

我認為市集不只是一個聚集點那麼簡單,以在地特色建築串聯起來,透過這樣的串聯與地方建立關係。例如新富市場,是否能夠與剝皮寮老街,或者是龍山市場與龍山寺串聯起來,這樣攤位的故事就豐富了。

至於主題,各種想得出來的都可以列入,倫敦大誌從遊民街友切入,那麼是否可以舉辦街友擺攤的活動呢?骨董、書、小農、摩托車、機車、模型、3C、攝影、藝術品、器皿、咖啡、飲食、卜卦、雜貨文具等,樣樣都可以聚焦舉辦市集,配合廟會節慶,或配合不同宗教信仰,都可以訂出深刻的主題。

以迪化街年貨大街為例,他的年代並不久,但每年結束後垃圾滿地,毫無特色,那麼就可惜了原本南北貨、布的地方特色,反而留下了負面影響。

其實台北的擺攤市集也都有粉絲專頁,擺攤達人東奔西跑也很有趣,但是逛了那麼多市集,每次起頭的時候都非常棒,為何不能延續下去?主要還是投入的心力很多,但熱情實在不能當飯吃,每一個市集要提撥一定比例的金額做品質的提升,而不是一次性的收支結算就結束了。

大家心中有印象哪個市集是很有特色的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