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水瓶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水瓶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1/18

【台北】青田七六導覽,老房子與藝廊


20201118 1000-1100
青田七六導覽,老房子與藝廊

今天有二十幾個人報名,可是時間快到了卻只有幾個人,還包含兩個大學生要寫作業來報名的。突然時間到出現了十幾位來自屏東的朋友。

多年前認識的好友張凱迪博士 Ketty Chang 帶了許多朋友來,她規劃了先來青田七六聽導覽,然後去青田茶館看方文山的藝術展,沒錯,不是作詞作曲,方文山轉換跑道做多媒材的藝術品,剛好展覽最後一天方文山親自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

然後回青田七六用餐,再去大院子下午茶,最後在京倫會館結束,滿滿的藝廊使用老房子作為交流的介質,還好青田七六有導覽與小書房內的小展覽,剛好來的朋友對於茶道都有些興趣,青田七六也算有一點點藝廊的味道,只是,我們不是靠這個做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到底老房子作為經濟活動,似乎藝術品也是好辦法,希望未來更為多元,疫情期間是一個很好轉向的時機。 顯示較少內容 — 與王美慧。

《臺北老屋三生事》 Bravo 電台與都市偵探李清志老師錄音

20201118

#臺北老屋三生事

去 Bravo 電台與都市偵探李清志老師錄音,其中老師有談到他曾經去林森公園拍照,拍到鳥居與違章建築合而為一的景況,希望老師能把那些照片找出來,看看有沒有石棺、石碑被當成床的紀錄。

還有點時間,點一杯熱美式,但是太燙了!

凌宗魁: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170304/4TXVFKGF2CHPBOS7R7YNNQFKJQ/

2020/11/16

【台北】羅馬尼亞與羅馬人的關係,行天宮社大

20201116 #行天宮社大 #行天宮社會大學 #古文明慢步

羅馬尼亞與羅馬人的關係

原來,吸血鬼的故鄉,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啊!

感謝 Desiree Lu 非常鉅細靡遺的分享

【台北】漢聲《臺北老屋三生事》

看了漢聲電台主持人土法煉鋼,那麼多燈,還有同樣品牌的手機三支ASUS,主持人李基銘說,只有這個型號可以錄影時可以手動調整眾多的參數,之所以買那麼多支,是想要做多視角的剪接。

非常佩服! #臺北老屋三生事

現在網路快速發展,現有的電台就坐以待斃嗎?不,應該利用現有設備的優勢,加上錄影設備,無論直播或是錄影剪接,或是使用 Podcast 平台,應該都是很容易轉型的方式。

不過,這篇的重點是請大家點入下面的連結看看這些燈的效果如何?一個歐吉桑講古嗎?(我不敢看)

https://bit.ly/3eYu0IP

2020/11/15

【台北】台北清真寺百年時光漫步伊斯蘭美學聖殿

20201115

由星球旅行社舉辦的活動:11/15 9:30-12:30 苑默文/黃建忠/水瓶子 台北清真寺百年時光漫步伊斯蘭美學聖殿

其實我只有負責半小時青田七六的導覽活動,小小的揭露青田七六內也有一個神道教的檯子,而苑老師有提到1945年從中國來的回民,大概在潮州街那邊有一棟日式房舍內,作為穆斯林聚會與朝拜的場地。

苑老師說他本周在大安森林公園發傳單,第一次感受到非常和善的台灣人,對於伊斯蘭宗教的"歧視",而他又是從北京來的,所以種種的不友善浮現在眼前。

我想,種種的情節與歷史因素,目前雖然台灣也有不少穆斯林,可是普遍大家還是認為印尼籍移工是穆斯林,然後每天從早拜到晚,飲食又非常奇怪,其實這是我們對伊斯蘭生活方式不了解所致。

不過,我也要為台灣的路人講一句話,從小我有被強拉入教堂做禮拜的經驗,所以對於"宗教信仰",我們從小到大都有"被強迫"的經驗,所以即使只是路上發宣傳單,講一句話,我們都會有被害妄想症。

大家看了這張照片,不知道看出了甚麼端倪嗎? 顯示較少內容

人覺得每一個宗教都很會使用季節、日出日落的魔幻時刻,舉辦一些慶典活動,大概凌晨五點五分開始喚拜,然後結束後剛好看到天空露出一些光芒,會顯現阿拉的神奇,每日的日出日落都跟阿拉溝通,那種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大。我不是穆斯林的旁觀者看法,或許還有更多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優點。

2020/11/14

【台北】金車的國際化宗教導覽

20201114

摩門教聖殿→師大美術館→耶穌孝女會(剛拆除)→蒙藏文化館→和平教會→聖家堂→清真寺

短短的這條路,就有那麼多教堂,今天特別把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後來分裂成三支)、伊斯蘭教在走路的途中講出來,想當然爾不是那麼好講得清楚,所以直接從上帝創世用七天、亞當夏娃、挪亞方舟、摩西、亞伯拉罕、大衛、所羅門王建立第一聖殿,然後有了十二個族群,到了耶穌是否是彌賽亞的這個問題,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從耶路撒冷瞬間移動到麥加,並且與阿拉定了一日五拜。

第一次把應該在室內用簡報講的內容,在戶外走讀,看到圓頂可以講圓頂的故事,看到高塔可以講巴別塔與啟示錄,這些聖殿還可以談建築,可以延伸的很多,但其實我一直岔題,希望下次自我克制一點,集中在這個一神教的異同上即可。

今年金車的活動強調要國際化,所以使用了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博物館(清真寺?)來說明這個羅馬聖殿變成基督教堂然後改成清真寺與博物館,這些轉變的過程,我覺得應該是最清楚看這兩個宗教的衝突,而聖地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與哭牆,也很明顯一張照片就可以說明一切。

2020/11/12

【台北】金華國中的禮物

20201112 金華國中的禮物

第一次在導覽後收到這樣的禮物,是老師叫學生閱讀亮軒老師的《青田街七巷六號》,然後再請學生寫心得,或用畫的,我隨手翻了一下,的確這些學生都非常認真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今天的導覽,老師也非常用心,在一個定點導覽幾分鐘後,要移動到下一個定點時,留幾分鐘給學生拿著自己的手機拍照下來。

既然要拍照,那我特別解說了哪些建築元素、格局、特徵是洋式的,那些是和式,也說明了榻榻米與窗戶等,我很期待這些同學的作業。

《臺北老屋三生事》吳淡如的節目

20201112

#臺北老屋三生事

今天去上中廣吳淡如小姐的廣播節目,雖然是第一次上她的節目,可是好像跟我姊聊天一樣,完全不用先行溝通就可以直接錄好,所以從進入錄音室到出來,剛好就是四十分鐘,真是太有效率了。

一進去淡如姊送我她自烘的咖啡,而且已經製作成掛耳包了,真是好禮品。輸人不輸陣,立馬拿了我自烘的咖啡豆,可是,一看就知道沒有挑豆,瑕疵一堆,下次應該要好好地把豆子挑好啊!

明天來試喝看看!

2020/11/08

水瓶子《臺北老屋三生事》讀友分享會 No.00

已經精銳盡出的邀請"老"友來十分鐘快講!我發現報名要來的人也都頗為"資深",那麼要準備甚麼驚奇給大家呢?就是水瓶子自烘的咖啡,絕對令人驚豔的"老"味道,限量12個,先來先品嘗(瓶子要還我)

地點:臺灣旅遊廚房(地址:臺北市迪化街一段82號3F)
時間:2020/11/08 14:00-17:00
費用:$500元(含《臺北老屋三生事》、咖啡、點心)
十分鐘快講卡司:
①高傳棋,老地圖收藏家,臺北水窗口
②華安綺,迪化二O七博物館館長,老屋老物策展大師
③海豚飛(江巧文),老咖部落客,老有所衷
④陳良偉,桃園曹家洋樓老建築守護者
⑤黃育芯,曬太陽洋食館老闆,臺灣旅遊廚房老師,小農老菜創生
⑥傑克森,街頭藝人證照老人,薩克斯風月夜愁
⑦陳鈺萍,好孕工作室,老椅轎的故事
⑧陳菁徽,永遠不老的女人,分享老屋再生規劃案
⑨李彥廣,老生活實踐者
⑩橘枳,本書老屋插畫家,壓軸

分享"老"的體驗,老並不是破敗、遺忘與失去,老應該是了解傳統,去蕪存菁的一個過程,台北擁有那麼多老屋,但我們經常看不到牠的價值,等到快要被拆除了,才開始懷念過往的美好時光。

期待當日有更多的老火花,歡迎大家報名參加喔!也請朋友多多幫忙分享。

#臺灣旅遊廚房 #臺北老屋三生事 #歡迎分享

直接留言就算報名完成。

今天在大稻埕導覽結束,趕快去找搭配分享會的點心,找到了這家老店,試了幾款搭配老派咖啡,決定了兩款點心。也試了程安琪老師覺得CP值高的肉桂捲,覺得真的是完美的搭配。

另,特別請了咖啡館 #美女 吧檯手來手沖老派咖啡!歡迎大家繼續報名喔!

讀友分享會

很感謝一堆被坑推的"老"朋友來分享,老屋創生不只是口號,我想會成為故事的聚寶盆,今天雖然是新書出版的活動,可是整個沒有提到書中的內容,而是我這個怪人認識這群怪人的共同記憶分享。

通常這種分享會單單計算這場的成本結構都是賠錢,不但要請朋友來沖咖啡、端盤子,找適合的甜點,還要找場地,找朋友願意來分享,還強迫朋友一定要交簡報檔案,最後還要清洗碗盤杯子等等。

不過,很開心能有這個機會見到不同時期,不同團體的老朋友匯聚一堂,也只有在老房子內才會有這樣奇妙的緣分。舉辦活動場地在 台灣旅遊廚房,日本時代叫做『吳服茶箱』,戰後是吳尊賢的新和興布行,目前是 @合藝埕 老屋在不同時期,有著多樣的用途。

很感謝 橘枳 (Pei-Yi Lin) 的紀錄 — 和陳鈺萍及其他 8 人。

【台北】失智症協會,野草居食屋導覽

20201108 11:00-11:30 失智症協會,野草居食屋導覽

導覽時我習慣用當年的環境背景A,B,C 的原因,導出這邊為何會這個樣子的結論1。然後再用現有的場域景況,去分析在日本的異同。

反覆的驗證下可以讓大家印象深刻!

但,我知道失智症協會要來,我要在很短的期間介紹周邊實在是非常困難,而且失智症的人對於時間感是完全無感,如何讓大家理解,我傷透了腦筋。

不過,我覺得我想太多了,直接描述以前的景況即可,沒想到大家都很有感,只要講"以前",大家的記憶力都很好啊! — 在 Fireweeds 野草居食屋。

2020/11/07

【台北】與臺北有關之《行》主題:溫州街的故事,文獻會

20201107 10:00-13:00 與臺北有關之《行》主題:溫州街的故事,文獻會

這場是個綜合性的活動,有演講有導覽還有勞作,最後還有餐盒,實在是非常划算的大放送,民眾報名還是免費的ㄟ!

很驚人的大爆滿!

行、書、書店這個議題發揮的淋漓盡致,可惜,每一段只有一個小時,所以廠商如臨大敵,服務人員超多,或許未來可以拆開成為三個活動,人數少一點,這樣服務人員也不需要那麼多,細水長流!

文化的事情快不得,這是我的個人建議,很感恩主辦的公司,加油!!!

2020/11/05

【台北】彰化的鄉親參加大稻埕的導覽

20201105 彰化的鄉親參加大稻埕的導覽

對於多數的國旅旅行團到大稻埕,可能就是走馬看花,今天的導覽我非常堅持要從台北工場出發,所以,這群鄉親朋友好像是從大稻埕步行過來的。

在此講清國末年的發展,台北建城,鐵道與機器局的設計,多在這一個點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看到大稻埕車站的屋頂,不過現在還包在鐵皮屋裡面,只能對著樂高積木說故事。

經過了裕仁皇太子來台,大稻埕仕紳所捐獻的牌樓矗立的位置,長安西路、延平北路口,走入蔣渭水的台灣民眾黨黨部,然後步行到蓬萊閣遺址,天馬茶房、維特酒家,亞細亞旅館、大安醫院、文化書局、連雅堂的雅堂書局、謝雪紅的國際書局、日光堂書局,也讓大家很感同身受的蔣渭川的三民書局前差一點被軍警槍殺。

經過了熱鬧的永樂市場,在前往陳天來的錦記茶行,最後在偶戲館前結束。很開心有許多朋友非常專心,希望這種深入導覽的行程,可以在疫情期間給國人有更多的想像。

2020/11/03

【台北】中正社大課程,趁野草居食屋還沒有開業,帶大家進去

這期社大的課程,趁野草居食屋還沒有開業,帶大家進去,剛好今日的路線從小南門站博愛路出發,進入台北苗圃,用了歐洲的城市博覽會的起點來說明台北苗圃內的一些設施,商品陳列館、欽差行臺、溫室、建功神社、武德殿等等。

說明了北門博愛路軸線的意義,到了南昌街,也說明了以前的台北車站到兒玉紀念館的這個軸線,經過了司令官邸,兒玉別墅南菜園抵達台北帝國大學的這條軸線。

剛好今天經過的古蹟,在《臺北老屋三生事》的城南篇,全部的走過了,這條路線有點長,但在風和日麗的情況下慢步不覺得累,想想這邊居住的人物,還真的有點時空錯置感。

#臺北老屋三生事 #跟老屋合照

導覽結束後變成簽書會,以後都應該非常有心機的把書放在結束點,並且擺放桌椅可以簽名。嗯!還要找人幫忙收錢。

2020/11/01

《台北畫刊》北門咖啡館外的歷史風景 2020.11 No.634 台北畫刊

第一次用"畫"來闡述古蹟周邊的故事,可以談的很多,我這篇文章應該是最符合這本雜誌的原始定位吧!

台北"畫"刊

翻到老友 工頭堅。旅行長 的照片,逛夜店也可以上雜誌,真是行行出狀元。

《台北畫刊》北門咖啡館外的歷史風景

北門的咖啡館,這是舊外稿資料來存檔一下,臺北畫刊 2020年11月

1895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帶軍接收台北城想像畫,後方為北門,現置於聖德紀念館,石川寅治,1923年。來源:維基百科。

台北市的北門周邊,幾乎說明了這座城市一百多年來的開發史, 從清代的傳統城樓,到日本時代的西化建築,後來築起了高樓, 建了高架橋與天橋,如今又變成行人廣場,還多了幾家咖啡館。小小的北門街區,見證了台北的時代遞嬗。

日本統治台灣之初,沿用清代的官方建築作為辦公室,官署原址在今日台北市中山堂周邊。台北城牆拆除後向外延伸拓展改為寬敞的三線道,對於一座城市的想像,從傳統中國式的城樓,轉變為如同歐洲城市般道路向外輻射的形式,日本人並在北門周邊設立了郵便局、鐵路部等現代化機關。彼時鐵路尚未地下化,鐵道與忠孝西路在北門交會,台北火車站到北門間的周邊地段成為商社必爭之地,許多企業總部都設立在此。

如今,商社林立成為時代變化下的舊時風景,商業交易的熱絡逐漸轉化為另一種互動交流,近年來北門周邊開設了不少咖啡館,除了咖啡好喝、餐點好吃之外,自咖啡館內向外望出的景觀也非常吸睛,而且充滿歷史感。

*從京町八號望台北

「京町八號」的前後兩側都有門,一側可以看到台北郵局,另一側可以看到撫台街洋樓,喝咖啡還可坐擁兩處古蹟。


撫台街洋樓在日本時代是營造公司高石組辦公室,而出身高石組的林煶灶(林尚志)後來創立了協志商號,之後還成立了大同公司。高石組在台灣承攬過許多大型工程,例如臨濟護國禪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日月潭電力工事等; 協志商號則承攬了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台灣軍司令官官邸(今陸軍聯誼廳)等工程,從營造業的角度來說,撫台街洋樓可以說是台灣大型公共建設營建史的起點。

台灣光復後,撫台街洋樓成為宋斐如經營的《人民導報》社址,但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警備總部查封了《人民導報》,變成國防部管理,1997年指定為市定古蹟,後經修復成為展覽館。

*MKCR的二樓視角

MKCR咖啡館2樓的觀景窗座位可以一覽北門周邊的景觀。

位於北門旁的MKCR咖啡館,2樓窗邊總是滿座,從左邊看出去,依序是鐵道部、北門、三井倉庫及台北車站。這些位於三線路沿線的建築,隨著近年台北市政府推動西區門戶計畫,在附近規畫了寬廣的行人廣場,觀光人潮也逐漸變多。

從這個視角看去,美麗的建築都在地面上,我懷念起兒時記憶,行人可以通行無阻地在天橋上看盡人生百態,有書販、小吃、算命攤、乞丐、賣藝人等。

我喜歡在人來人往的天橋上看著火車往來,車行高架橋環繞著北門,看著紅綠燈號與火車信號燈閃爍,聽到各式聲音:噹噹噹、火車鳴笛、汽車喇叭聲交錯,非常熱鬧!當然,當年的空氣汙染非常嚴重。

*消失的大和町巴會館

山田東洋旗日自山田東洋的畫作〈旗日〉中可見,巴會館頂樓有如同巴黎紅磨坊的屋頂風車。(圖/台灣美術展覽會 )

巴會館與舊址現狀
紅磨坊位於巴黎,十八世紀風貌街區,是傳統法國康康舞發源地,至今仍在此上演,建於1889年。來源:維基百科。

今日的延平南路、漢口街口,在日本時代是「大和町巴會館」的所在地,巴集團老闆館野弘六在此地還開設巴自動車商會、料亭竹の家,甚至在萬華還有巴樓,在草山(陽明山)有巴溫泉旅館,巴集團簡直是觀光休閒旅行的一條龍服務。

巴會館是由當時在巴自動車商會樓上的巴咖啡館升級而成的高級會館,樓頂還學巴黎的紅磨坊有個大風車,館內提供洋食,另外特別從鐵道旅館挖角廚師、服務生,於1935年因應台灣博覽會的人潮新建開幕。

從山田東洋1939年的畫作〈旗日〉中,可以看到公會堂附近掛滿了日本國旗,路上也有許多軍警,畫作右方可以看到巴會館頂樓的風車。當時日本人在台北城開設了許多巴黎風格的咖啡館,而本島人區域的大稻埕,則開設了德國風格的維特咖啡館,形成有趣的對比。

這幾年市府陸續將天橋拆除,有的周邊也開始規畫行人徒步區,我期待北門周邊有更多展覽空間,讓人有更多機會了解台北歷史。

北門周邊有各式商店,櫻井組是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高石組是撫台街洋樓。來源:1935年台灣博覽會紀念台北市街圖。

2020/10/29

第一次去原民電台錄音《臺北老屋三生事》

很感謝舞賽古拉斯的訪談,出版社安排的時候,跟我說明主持人是一個很厲害的得獎主持人。

今日一見果然親和力很強,而且能夠找到書中的重點,有時我太囉說又會把我拉回來,真的太強了。

《臺北老屋三生事》書中的老屋跟原住民有關呢?島嶼文創村節目,會公布答案。

原住民的圍巾,感覺比中東的圍巾還要厲害。

2020/10/28

【台北】水瓶子的行程



很多朋友詢問如何參加我的活動,因為各主辦單位不同,報名方式也大不相同,我想我每一個月整理一次當月行程公布在這裡好了,過期的活動也會加入心得報告,方便大家複習。

2020年

11/2 13:30-16:00 中正社大城南軸線巡禮
11/5 14:00-16:00 大稻埕蔣渭水文化之路導覽
11/7 10:00-13:00 與臺北有關之《行》主題:溫州街的故事,文獻會
11/8 11:00-11:30 失智症協會,野草居食屋導覽
11/8 14:00-17:00 《臺北老屋三生事》讀友分享會
11/12 10:30-11:30 青田七六導覽,金華國中
11/14 10:00-12:30 跨文化走讀 - 東門.世界多元宗教與信仰,金車基金會
11/14 14:00-16:00 《臺北老屋三生事》新書分享,有河書店
11/15 9:30-12:30 苑默文/黃建忠/水瓶子 台北清真寺百年時光漫步伊斯蘭美學聖殿
11/16 15:50-17:40 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羅馬尼亞
11/18 10:00-11:00 青田七六導覽
11/21 9:00-10:00 青田七六團體導覽,北一女(引導即可)
11/21 14:00-16:00 《臺北老屋三生事》新書分享,新星巷弄書店
11/22(日) 10:00-12:00 台北城的發展與都市的中軸線,星球講堂
11/22 13:30-15:30 心思維昭和町導覽+手做課程
11/23 15:50-17:40 行天宮社會大學:古文明慢步--伊斯坦堡
11/27 10:30-11:30 青田七六團體導覽
11/27 14:00-17:30 水瓶子/林婉美 大稻埕百年時光-漫步蔣渭水自由民主之路+當咖啡遇見新文化運動
11/28 10:00-11:00 青田七六導覽
11/28 14:00-17:00 走在米道上,看盡都市變遷的齊東老街
11/30 13:30-16:00 台北的水圳道,中正社大

2020/10/27

【台北】淡水日式建築@城市科技大學

很訝異有人邀請到城市科技大學研討會去分享城市美學。很想把淡水建造這些建築的歷史脈絡講清楚,想當然沒有足夠的時間,下次我想我應該要再精簡資料。

我認為城市美學應該建立在這座城市的歷史演進,從地理環境的形成到人類在土地上雕刻塑造,都是形成我們認知『美』的重要因素。

感謝以前在明日報的網友,居然還記得我這個跨界跨領域的人,可以找到我去演講,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去分享!

會中有一個同學很投入,我問的問題都有共鳴,可見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同了,有興趣在某一主題挖掘的人,可能比老師都還要博學,這是『網路』給我們的正向收穫。

而我,非常佩服在大學的教授,一定是三頭六臂,要帶學生念書寫作業還要寫論文,備課之餘還要辦研討會找講師,聽完演講還要立馬歸納分析問問題,都把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全部都包辦結束了!

回首,我們認知最好的老師,卻只是會講笑話的人。

2020/10/24

【台北】從公會堂出發,觀察日本時代的畫家們的作畫地點,有甚麼時代意義?

20201024

從公會堂出發,觀察日本時代的畫家們的作畫地點,有甚麼時代意義?

這是第一次辦從城中的公會堂出發,看一下倪蔣懷所創立的台灣繪畫研究所所在地,然後走到大稻埕碼頭去看台北橋,去港町看一下陳天來的洋樓,這些歷史場域有甚麼時代意義,為何這些畫家們選擇在這裡作畫呢?

我覺得這一條路是很快了解台灣畫家的路線!

三個半小時其實有點累,假日的大稻埕充滿了人潮,好似九十年前的郭雪湖的《南街殷賑》重現,從日本畫家與台灣畫家在相同的地點作畫,畫中的觀點,其實大不相同。

我用了莫內、梵谷的畫作,來說明百年前台、日畫家的學習與模仿,但細看莫內、梵谷、高更的畫中畫,又是學習了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的庶民精神!這樣的交流不就是《南街殷賑》的精神嗎?

2020/10/22

《臺北老屋三生事》開始打書行程

第一個上的廣播節目,每出一本書上廣播節目,剛開始都不知道怎麼談,感謝主持人提問,讓我知道怎麼講會比較順。

寶島新聲廣播電台FM98.5 有線上直播,播出時間:10/23(五)早上七點半到八點,有線上送書,請到粉絲專頁留言。

訪問的影片剛剛已經單獨上傳了, 等等中午十二點會露出, 歡迎珍藏分享, 感恩^^

https://youtu.be/g_7an_NxFaA

新書銷售點: 欒樹下書房、 台灣的店、 聚珍臺灣(松菸及台南)、 博客來網路書店,或向各鏈鎖書店、獨立書店訂購。

2020/12/4

Part 2 是今天上午的廣播,表姊發 LINE 來說我小時候講話很慢,現在有變快喔!

可是,我聽了好像跟主持人在不同的世界對談,我講話實在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