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次
王大閎在台大內的建築
1. 1954 漁業試驗所(現在魚類標本館)
2. 1957 化學系館(1957前棟,1965後棟,已拆)
3. 1970* 考種館
4. 1962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5. 1962 化工館(1971擴建東西兩側)
6. 1962 地質系館
7. 1963 法學院圖書館(徐州路21號)
8. 1965 衛生保建中心
9. 1967 女九宿舍
10.1970 歸國學人宿舍(長興街60,62號)
11.1972 綜合教室與綜合大禮堂(已拆)
12.1974 中研院生化中心(台大校總區內)
13.1975 大氣系館增建
14.1976 農藝館
15.1977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臺北市基隆路三段130號)
游筱嵩
1954年的漁業試驗所還在,位置如下:https://maps.app.goo.gl/NMaS55vvHHEHuCKn6
王大閎還有設計一棟台灣大學電話總機室(現在變成倉庫使用),位置如下:https://maps.app.goo.gl/acK4v5rMe5cPP1Vb9
台大現代建築精彩的,除了王大閎作品群、張肇康的洞洞館,還有陳其寬的行政大樓增建與展書樓後方的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劉明國1969年設計的獸醫系動物實驗室(原在總圖後面,已經拆掉變成草皮)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4/07/14
2022/11/12
【台北】回系上分享,猛然看到王大閎設計的中國風,感謝同學捧場聽我分享
今天談的是昭和町的日籍教授二三事,相關的人物從足立仁到馬廷英,還有戰後居住在昭和町的日籍教授,雖然改制為台大,但農學院、醫學院因緣際會之下沿續了帝大的一些傳統,還有許多灣生回來看他們家,設立了昭和町會,並且在前幾年正式畫上了句點。
終戰後地質系的成立,帝大時期有地質學講座,負責人是早坂一郎,這個可以挖掘的資料還不少,我想起以前詢問鍾廣吉教授的紀錄,也有提及一二。
http://trip.writers.idv.tw/2021/01/blog-post_8.html
今天也遇到了魏國彥老師,地質系的老師的歷史,其實我們知道的,也非常有限,而這些教授對於地球的歷史,可是比知道老師們的歷史要清楚地多了。 — 與梅國忠。
2021/05/07
2019/05/28
【台北】王大閎咖啡書軒

下雨天到了花博園區,台北市立美術館旁邊的王大閎咖啡書軒,開幕那麼久才來,買書送飲料,當然要好好使用,買了一本《永恆的建築師人。王大閎》徐明松編著。
除了建築的基本工具書與現代建築的選書外,還有一些電影、攝影、社科相關類型,感覺是比較人文類型。建築師雖然是理工科,但我相信需要具備強烈人文精神的建築師,才是好的建築師。
現代建築長方形四四方方的咖啡館內,備有一 VR 眼鏡,完成了王大閎的遺願,休士頓的登月紀念碑,光從照片還看不出這個紀念碑厲害之處,要走到紀念碑內,看到月光映射在紀念碑內,仰望天空,登月計畫雖然實現,但我們不該忘記人類的渺小,永遠要謙卑的感謝地球、月球與宇宙。
紀念碑內還有一小塊很像伊斯蘭的金屬縷空六角型圖騰,用來區隔碑內外空間,不知道是王大閎的原始構想,還是陶亞倫的想像?
我大學念台大地質系,也是王大閎的作品,在台灣眾多的作品很遺憾不少已經拆除掉了,而他建國南路的家也已經拆除,如今復原一部份在這裡,也算是一點點的紀念。
飛機聲不絕於耳,我抬頭卻看不到飛機在哪裡?只看到天花板鏡子中的自己。大雨的午後一直是只有我一個客人,用咖啡館型態營運,推廣建築相關知識,不是那麼容易收支平衡,我盯著筆電反射的月光,想想建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上圖取自陶亞倫VR擬真呈現王大閎登月紀念碑設計圖
2017/03/2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3-臺灣大學2
帶我們從台大校門口開始,沿著椰林大道走,從建築的元素與概念細說校園內的特色建築。
著名的台大洞洞館,以中國傳統三合院為概念的三棟聯合建築,是美國援助學校蓋的,可惜,現在只剩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和哲學系已經拆了,聽水瓶子身歷其境解說,做工有多細緻、方柱與圓柱構造、整齊密合的地磚、以及裝窗型冷氣後,怎麼越挖越大洞啦。
一路走著,不難發現以巴洛克及文藝復興風格為主的系館,乃是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建築,例如工學院等,設計時的考量有什麼呢?第一學生活動中心也是美國援助蓋的,王大閎建築師如何用不同元素,將新舊融合在一起,又如何在建築細節上體現,體貼的設計讓學生在內自在的活動,打開聲音聽這一集精彩的節目!(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