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5

【台北】找到咖啡 Cafe Trouve

在巷弄間散步,總會有一些驚喜,今年開始整修開業的老房子再生的找到咖啡,從遠方走近,好像是一種空間的探索行動。剛好一個阿姨住在隔壁的老房子,她說老房子有人整理總是好的。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16巷4號
電話:02-23655653
營業時間:週日~週四 10:00-23:00,週五六 10:00-24:00
網址:http://cafetrouve.blogspot.com

這一區原是台大教授的宿舍區,老房子在沒有人住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因為屋頂破損而傾倒,如今用輕鋼架保存屋頂與牆面,在用強化玻璃與外界的空間連通,我喜歡在庭院的旋轉木馬與溜滑梯,讓人回到了童年的記憶,這幾隻馬好像本來是在學校咖啡館搬過來的,一些復古燈飾,木椅與木頭地板,抬頭可以看到木樑木板托著黑瓦,一整個空間充滿了現代與古代的交錯,這種設計,我說不出是衝突還是和諧。

我點了生菜沙拉,豐富多樣的蔬菜與橄欖油沾醬,上菜的時候剛好與朋友聊到印度旅行的回憶,她旅行回來後因為車禍受傷,本來很順利的人生突然起了大變化,所以多方嘗試各種的工作,正如同這盤簡單的料理,人生沾了不同的醬料,就會有不同的味道。我其實聽了有點想哭,但是看到她樂觀的一切都看得很開,似乎就是命運的安排,到過印度旅行後,面對人生種種,變得很隨緣。

「找到咖啡」旁的空間有一家「找到魔椅」生活雜貨店,有置身國外精品店的錯覺,或許來自柏林的跳蚤市場,也有令人玩味的小東西。曾經是台大宿舍的地方目前轉變為一家咖啡館,我會想要知道曾經住過哪些教授?做了甚麼研究?讓老屋更有歷史感。

2011/11/04

【京都】小魚的自助行,初體驗?

很高興又收到小魚的明信片,這回是去日本自助,連在台北搭捷運都會迷路的小魚,如何能克服在日本找路坐車呢?我想應該背後有貴人相助吧?!


2011.10.28 寄出的明信片,常寂光寺

我今年本想去京都、北京、拉薩,可是都沒有成行,我離職後反而異常的忙碌,真希望明年能夠多去些城市旅行。

不過看到常寂光寺,一搜尋就讓我想起已離開我們兩年多的鳳飛兄。

常寂光寺,雅啊!

2011/11/01

【台北】世界各大城市的文化傳承一@行天宮社大的文化資產課程

沒想到第一個小時,我只講了兩個城市,威尼斯、佛羅倫斯,後來第二個小時就用趕的,準備的兩段影片也都沒有放,只好下次在分享了。


簡報內大部分照片是我拍的,有部分取自維基百科,或朋友提供

2011/10/27

【台北】兔子公爵手創烘焙咖啡館

在永康街的每條巷弄內,都會找到令人驚奇的店,打開門進去都有家的感覺,無論老闆、服務人員的熱情,或是店裡面的裝潢擺飾,唯一不喜歡的是假日每家店總是人滿滿的,服務人員可能也忙的沒有笑容,我想當 SOHO 族最棒的事情就是花一點點錢享受到一般上班族享受不到的品質與服務吧!



兔子公爵手創烘焙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37巷6號
電話:02-23968110
網址:http://www.dukerabbit.me/

這家店中午大部分是滿的,詢問店裡的服務人員,她們說主要是賣自己烘焙的蛋糕點心,只有供應這家店與金華街的巴哈咖啡起司工坊,也有提供宅配服務。廚房工作與烘焙的地方應該佔了整個店的三分之一吧!讓我想到了在伊斯坦堡,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女性甚至在門口櫥窗做麵包,這幾年各國的風潮是把料理的過程給客人分享,一方面是一種衛生的展示,一方面也可以讓人了解製作的過程。

上次來這裡點了肯亞AA,也吃了剛出爐的甜點,今天來這裡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煮咖啡器具,像個天秤一樣,酒精燈加熱熱水滾了之後會跑到另一側,水煮過去後重量減少於是天秤一偏,底下的酒精燈蓋子就蓋下來,酒精燈熄掉後水就會流回來,一壺咖啡就煮好了,這樣不用擔心咖啡煮的過久,整個煮咖啡的過程可以在客人的桌上欣賞。

兔子公爵店內白色型態的磚牆,淺綠色沙發,淺原木色系的桌子,就好像兔子自由自在的悠閒的在平原草地吃草玩耍的氣氛,非常精簡的裝飾與擺設,帶一點金色精緻的咖啡器具,杯具托盤等都是老闆親自挑選,店中間有個兔子的時鐘,會讓我聯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世界。

有個女客人,我想是有點年紀的女性,或許是小孩大了,她說她經常跟某個社團的爬山攝影旅行團玩台灣,該團都是小巴士出遊,機動性很強,也會帶到水果園去採當季水果,一整個很隨興的享受旅行與生活,如同這家店的氣氛。另外旁邊有一組老人家,雖然有點年紀了駐著拐杖,可是跟家人的聊天很能融入輕聲細語,要我選年紀大時是要頭腦清楚,還是手腳健康靈活,或者耳聰目明?

附近的咖啡館、茶館或是餐館,流行有兩個店面,都是同一個老闆,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比較省成本?

2011/10/26

【台北】學者的老少配,從《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說起(殷海光、梁實秋、沈剛伯、馬廷英等)

上個月去殷海光故居聽平路小姐的講座,其實,殷海光與夏君璐以今日的標準來看並不是老少配,從這本書的書信往返,夏君璐從1945年17歲認識殷海光的那天開始通信,1949年離家千里迢迢來台灣找殷海光一起生活,是非常需要強大的勇氣,是怎樣的愛情可以讓夏君璐這樣的拋開一切呢?當時殷海光已經在台大任教,而夏君璐才進入台大當學生。



本來『老少配』這個題目很普通,後來陸續查了名人的婚姻狀況,還不少有這樣的情況,很邏輯性的我就做了一個表格,或許也可以從星座、血型、生辰八字去分析,但是有些日期還沒有查清楚,就慢慢來補齊吧!

More about 殷海光全集 18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

2011/10/24

【高雄】小鼻子小眼睛的插畫展明信片

認識 Croter 是在一個部落客的活動,剛好我們晚上同寢,本來以為回台北後應該可以在更多活動見面,沒想到他就搬到高雄去工作了,而且,還在高雄辦了不少的展覽。



http://www.croter.com.tw

一直要邀請他來集地咖啡館做個插畫展,或許是都忙碌沒甚麼機緣,但竟然在一個雜誌的報導看到他幫青田七六畫的插畫,又收到他寄來的明信片,非常直樸而率真,原始又簡單的『感情』在裡面,表達了平衡又不平衡的人際關係。真希望他能夠持續創作,他的作品讓我想要 reset 一下頭腦的衝動。


《明周》時尚雜誌2011.8月123期報導日式屋舍漫遊

2011/10/22

【台北】卡發咖啡(Kaffa Cafe)(已搬至內湖),牽阮的手

記得大學時代(1988-1992)到青島東路國家資料館這個地區,剛好有集會遊行抗議事件,那天,我看到群眾表演式的小心翼翼的在攝影機前把一台汽車立起來,不一會攝影機與 SNG 車離開,與警察對峙的人群突然就消失,下班的車潮一下掩蓋了剛剛的緊張。



我已經忘了當年為何會到立法院這邊來了,也忘了是甚麼事件讓群眾上街頭抗議。但是當年的街頭運動、社會運動,隨著解嚴後媒體、報禁開放,經常會在新聞中看到的畫面,讓目擊事件的我深深地絡印在我心中,也了解了些政府、媒體、運動者間微妙的關係。反觀這幾年的農民運動,社會的無感,運動者的無力,面對生活中種種的無奈,又是完全不同的型態。

今日到國家資料館看《牽阮的手》的試映,導演莊益增、顏蘭權花了五年的時間拍出來的紀錄片,並用一些動畫輔助回復歷史情境,整部片流暢而不沉悶,但是看得時候的心情卻是非常沉重的。主題環繞著田爸爸(朝明)與田媽媽(孟淑)一生所做的努力,是一部從台灣戰後的歷史回顧。



田媽媽在高中畢業後就跟了田爸爸私奔,年輕時候的田媽媽應該是由田爸爸牽著走,但是田爸爸年紀大了之後,反倒是田媽媽傳承了田爸爸的精神,在社會運動中一路往前奔,這兩個浪漫的夫妻,為何會有那麼堅定的精神走著台灣獨立的純粹理想。我想,那個時代的文人,除了浪漫,多多少少都受到理想主義、自由主義的影響吧!

看完影片後,導演說自己已經老了,不會想在拍片,他用很嚴肅的口吻說他會堅持拍完這部紀錄片,要完成一種『傳承』,五年級生受到四年級的影響,努力的在社會上打拼,但是五年級生很少講自己想講的事情,這部片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講給六、七年級的朋友,戰後這段歷史不應該只是空白。而他們只是用敘述、紀錄的口吻,來傳達田爸爸、田媽媽一輩子堅持的理念。

《牽阮的手》這部片,在上上星期我去殷海光故居聽演講的時候,現場的主持人學者提及,他用非常憋腳的台語說這部片名,十分的推崇要大家去電影院看。今天,我坐在立法院旁邊的咖啡館寫下感想,偷聽到老闆與客人討論選舉、政治等事情。我很悲觀的感覺,台灣的藍綠兩黨沒有交集,主因是甚麼?認同是甚麼?如何化解?我真的沒有答案,但是真的放下自己的主觀,互相了解才是真的解決之道吧!也希望藉由這部片讓大家進入這樣的情境,真正的去看待真正的歷史。



上映時間:2011.11.18
上映戲院:台北信義威秀、台北欣欣秀泰、台北今日秀泰、桃園中壢威尼斯影城、新竹大遠百威秀、台中新光影城影城、台南新光,及高雄大遠百威秀。

2011/10/19

《末日情緣 Perfect Sense》全然的絕望然後迎接世界末日

今天中午去國賓微風看了試片《末日情緣 Perfect Sense》,今年金馬影展播放的片子,同時也會在12月份上院線。本來預期會是一部轟轟烈烈的愛情浪漫片,無論結局如何!過程應該會很感人才是吧?



國別:德國、英國、瑞典、丹麥
類型:愛情、劇情
導演:大衛麥卡錫 David Mackenzie(烈火亞當)
編劇:Kim Fupz Aakeson(肥皂)
演員:伊旺麥奎格 Ewan McGregor(烈火亞當)、伊娃格林 Eva Green(巴黎初體驗)、康妮尼爾森 Connie Nielsen(神鬼戰士)、史蒂芬迪蘭 Stephen Dillane(時時刻刻)
發行公司:IFC(美)、得利(台)

沒想到,從一開始男女主角病理學家與廚師認識後,隨著傳染病傳開,一切的絕望就好像世界末日的來到,人類會莫名其妙的憂傷沮喪,嗅覺、味覺的消失人們會有強烈的飢餓感,然後發狂失序,但是過一陣子人們開始習慣,味覺的記憶失去後,人們開始尋求別的感官模式來過生活。不久後這個傳染病又給人們極大的考驗,人們開始歇斯底里的互批缺點、互不信任,然後失去聽覺。

老實說,整個過程感覺是一再重複,但,想想愛情不就是這樣的迷失嗎?哪一種堅貞的愛情可以抵得過所有的「失去」呢?

末日情緣是部絕對絕望的影片,從嗅覺、味覺、聽覺最後到視覺,上帝慢慢地從人類的身上奪走這些感官後,人類只能孤獨的面對自己,然後滅亡。我說這是一部全然「絕望」的片子,但686說:最後男女主角兩人在一起了!的確,我真是個沒有感情的動物,還有甚麼比「愛情」還要重要呢?即使是世界末日!

PS. 《末日情緣 Perfect Sense》12/2由得利影視發行

2011/10/18

【台北】LittleSecret DarkRoom 暗房咖啡館

不知道怎樣定義這家咖啡館,往上走個幾個階梯上來咖啡館後進門右手邊看到1990年代得獎電影海報群,咖啡館中間有一顆水管裝飾的樹延伸到整個天花板,白色。走進來純白色系的桌椅伴隨著黑色的桌腳,整個空間非常簡潔,後方的色彩鮮艷的攝影作品牆非常搶眼,最裡頭衣架掛著一些T恤。



上了咖啡館的網站,原來 LittleSecret 是2008年9月創立的服飾品牌,不知道何時開始不再留連在百貨公司,這家咖啡館最重要最核心的資產居然是擺在最裡面,而不是大辣辣地顯漏在外面。這是一種風格嗎?還是做甚麼就要像甚麼的經營理念?我想人生中最難最難的事情就是「捨去」,開一家店總希望把所有東西都讓客人知道,所以經常到咖啡館眼花撩亂的不知道要點甚麼?進來這裡,可以好好聽音樂,窗明几淨黑白分明的空間,可以讓你好好的讀一本書,度過一個下午。

有天,我跟朋友來聊出書,老實說,我對出書這檔事總覺得只是把自己寫過的東西整理好,從沒有甚麼遠大的理想可以改變世界或改變甚麼人的想法?小時候就喜歡編輯出版品,每每想說人家為什麼會翻開這本書,然後拿著書逛完書店後,還沒有回心轉意放回書架去結帳,更難得的是買回去後還要一字字一頁頁讀完。

所以,寫書的作者真的很辛苦的,很多作者找出版社,照片、編排、行銷、鋪貨、講座,甚至賣書都要自己來。這樣為了到底是甚麼?會不會精神錯亂呢?希望這個朋友後續的出版可以順利。

在暗房咖啡館外的大榕樹下,服務人員拿著相機在拍照,她剛剛才端了一盤好吃的義大利麵給我,一會兒又拿 iPad 聽著音樂。其實,每個人可以做的事情都很寬廣,不用限制自己的角色,在甚麼行業應該都可以如魚得水的吧!服飾品牌跨行做咖啡餐飲,也很棒。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1段137巷20號(幸安國小側門旁)
電話:02-27099986
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lsworkshop

2011/10/17

【台北】日式老屋之路2@台北散步導覽

或許你對木造的房子情有獨鍾,但是在1980年代的台北,一棟棟日式房舍殘破的外表,頹廢荒草叢生的庭院,在人口急速成長下被忽視唾棄,水泥公寓大廈一棟棟拔地而起,到了今天我們才發現台北盆地沒有冷氣是多麼難以度日,那些白天蟬叫晚上蛙鳴的日子已經逝去,一腳踩在水圳泥巴土地的時光永遠消失,伴隨我們的是冬冷夏熱的水泥叢林。



若時光在反推到1930年代,日本統治台灣已經35年,台北城牆已經打開,最熱鬧的台北三市街區:艋舺、大稻埕、城中已經不敷居住所需,三市街區往東盡是一棟棟排列整齊,座南朝北的日式房舍,居住著在總督府上班的高官,或者在帝國大學研究、任教的教授。

當年日本人想都沒想到太平洋戰爭後會離開台灣,所以把最好的資源投注在這個剛開發的城市,或許我們今天還看得到大正年間(1912年起)日本在台北的巨大歐式建築的創作,但是進入昭和年代(1926年起)眾多的日式房舍往往被我們忽略掉,那才是一種對日常生活起居的態度,若說大正文化是代表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那昭和剛開始的那個年代,是享受豐碩甜美果實的年代。

1929-1933年,美國發生了經濟大蕭條,台灣的茶葉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可是相對地在房舍建築上,在台北並沒有停止建設,一棟棟豪華的日式房舍依序蓋好,在台北的日本人享受著比東京、京都還要廣闊的庭院,房舍的內部設計規畫也擁有極大的自主權,這一棟棟的文化資產,在我們的都市計畫中一再的被忽略,頹廢、傾倒,然後拆除蓋出醜陋的大廈。

今天就讓我們探訪一下留存下來的日式老屋,想像一下回到1970年代,台灣還在戒嚴時期的政治情勢,這些老屋內發生了甚麼樣的故事。也想像一下1930年代,蓋這些房舍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模式。

走過紫藤廬,會感受到一份很濃的茶味,院內的水池悠遊著無慮的魚,庭院的紫藤樹從1921年開始守著這一棟老屋,雖然在老屋偶有修建,但紫藤蔓入屋內,從廁所馬桶鑽出的故事一直讓人津津樂道。我們從紫藤廬出發,在巷弄中追尋一種已經消失看不見的過往精神,就好像樹根在地底摸黑探索,或許經過頹廢的老房子會讓你駐足良久,也或許你感應不到這段歷史,但在樹高蔭天的樹蔭下,你享受著漫步的清涼,還有午後的時光。如今樹葉依然在春天新生,在秋天片片落下,前人求學求知、研究討論的精神已經逝去,只能在書中緬懷。

續接→【台北】日式老屋之路@台北散步導覽
http://trip.writers.idv.tw/2011/06/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