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6/01/11
【新北】柴油機車庫咖啡館
到侯硐,大抵上就是去看貓,現在已經漸漸的改名為貓村了,但,我的印象中這邊有礦坑口長滿了青苔,是我夢中的廢墟,出了車站往右轉,沿著路走,就可以到瑞三本礦的坑口。
沿途會經過一些修復的紅磚宿舍,但目前並沒有被使用,只開放民眾可以進去參觀,走到了另一棟建築,轟隆隆的火車聲音,此地曾經作為煤礦內的機關車(火車頭)的保養場所。
一進來這家咖啡館,看到所有的設計擺設,都是老闆自己動手做,自己烘咖啡、自己焊接電燈、用油桶做成的桌椅、自己擺設藝術品,甚至樓頂上可以看到台鐵的火車來來去去的構想,都是老闆阿鹹慢慢的一手建構的。
比起貓村山上的咖啡館,這裡顯得特別陽剛,雖然如此,這邊的甜點絲毫不遜色,阿鹹說平日若沒有客人,除了烘咖啡豆,就自己焊接藝術品,這間咖啡館儼然成為另一種藝術工作室,非常謙遜的老闆,有著苦幹實幹的精神,不知道是否有女朋友呢?
【新北】十分的天燈,十分的不環保
我最喜歡的老街,是菁桐老街,有煤礦,有鐵道,還有老房子,台陽招待所,但是有令人討厭的天燈。
並不是說天燈祈福不好,這個自古利用天燈傳遞訊息,通風報信要鄉民預防盜匪的傳統,近代變成了元宵節祈福的觀光資源,但是這個資源飛上天後掉下來變成山林間的垃圾,甚至會引發火災的疑慮,看著天燈上祈求健康、功名利祿的願望,卻成了我們生態的垃圾。
菁桐的天燈派出所,移過來的時候,覺得應該是移到平溪、十分,讓菁桐比較清靜一點,著重在煤礦文化上,但看著天燈派出所的環保天燈,利用LED 燈播放旅人的祈福,感覺也是不錯。
我認為政府應該限制放天燈的數量與地點,也可以抽天燈稅,有足夠的經費來維持山林的整潔,不知道我這個簡單的願望,是否可以實現呢?我需要去放個天燈來實現這個願望嗎?
2016/01/10
【台北】尋找 Sugar Man Cafe
每次要特地去體驗這家咖啡館,都沒有空位,看著屋裡面的每一個年輕人都抱著一台筆電,不是若有所思,就是彼此討論臉上充滿了笑容,這間咖啡館非常特別,有個在室內的戶外區,座位數不少,又能利用小沙發讓多點人使用空間的彈性。
在咖啡館,遇到了很久不見的帥學弟張國榮(因為實在長得很像),學弟是念人類系研究所,我順便跟他提了一下昨天去人類學博物館時導覽的想法,除了架構性的介紹外,我覺得應該有更多的出版品,或是導覽機的租借,讓這些收藏發揮更大的價值。不過,這是我的想法,學校的經費不足,或許可以找不同科系的學生來製作也說不定。
每次遇到張國榮,都覺得他很有想法,只要提出一個問題,就可以講出架構,然後給一些不同角度的切入點,看到這些學弟就覺得台灣有救了,回想我在大學時代還是傻呼呼的,只是背誦教科書裡面的內容,沒有自己的想法。
在這家咖啡館溫暖的光線下,看著剛去博物館的畫冊,我望著眼前的海報,說不出是那一個畫家的作品,打著德文 Ferien 假期的意思,Google 了一下,發現是一個音樂派對的活動,DJ用電子混音的方式,非常特別的都用西洋藝術畫作來當海報,西洋藝術是歷史堆疊的發展,我想音樂演唱會等藝術表演也是同等的模式吧!
https://www.facebook.com/NasKachi
我回頭再看我寫的碎念文,然後張國榮給我的啟發,我想我應該好好的整理一下我寫的文化觀察的文章,除了架構性之外,還要有自己的想法與切入點,今年到現在才確定KPI,不知道會不會太遲啊?我還是要碎念下去喔!
http://trip.writers.idv.tw/search/label/碎念
這杯愛爾蘭咖啡,配上店內的電子搖滾樂,讓我們一起尋找心中的Sugar Man 吧!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寻找小糖人
2016/01/09
【台北】帝大到台大導覽:原住民篇
這是 青田七六 所舉辦的台大內導覽,今天有點私心,本來我們的路程都是台大校門→校史館→馬場實驗室煙囪→地質展覽館→磯永吉紀念室,我們加入了人類學博物館,略去了馬場實驗室。
每次看到這些原住民的服裝,就好想可以擁有一套,遇上節慶的時候穿上應景,但台灣人好像沒有這樣的習慣,但旅行到日本、不丹、摩洛哥、阿曼、伊朗,隨時都可以看到現代與傳統服裝的人同時在街上行走。
花了四十分鐘在人類學博物館,收穫頗豐,後來我一路趕著要說更多的事情,好像又失去的節奏與架構性,談了四六事件、許壽裳、高萬俥、張光直等,也談了陳文成事件。
此外,很快速的講了磯永吉在台灣稻米研究的貢獻,以及退休後回到山口縣重新發現了台灣的中村種的小故事。
檢討:每次台大的導覽的主題太多樣,校史、農業研究、民主發展等等都可以講。我想是應該再細分,或許下次專門看建築特色也不錯。
2016/01/08
【台北】北門周邊與三井倉庫
表面上照片中的這個《解構》的展覽,跟北門周邊的開發案好像沒有關係,但仔細推敲後,關係還真的頗深。星期五晚上,去 後門咖啡 聽 @蘇碩斌 老師,與 @凌宗魁 老師的演講,其實內心非常的感慨,台灣人對於文化資產的了解程度,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搶救北北三:北門x北三線x三井物產舊倉庫
這個展覽表面上是解構目前台灣博物館轄下的五個展覽館,在不同時間被規劃在台北城中間的台灣博物館,當時是對著台北火車站,旁邊有勸業銀行(土銀展示館),還有正對著北門的台灣鐵道部,加上正對著南門的小白宮、紅樓。這個展覽的海報把這五大棟的建築重新排列在台灣博物館前,前方的四個人路過斑馬線,雖然是不同族群與不同時代的人,但同時出現在這個場景,象徵一種文化保存的意涵。
這個過馬路的場景大家應該想到披頭四的專輯照片。
小小的這張圖,可以描述出台北都市計畫與各國來台統治歷史,我想每個老師都可以講上好幾個小時,而目前北門周邊有郵局、台灣鐵道部、三井倉庫等,這個比巴黎凱旋門還要具有時代意義的中軸線,我們在這個年代可以記錄下甚麼意義,至今很多人有這樣的想像能力!但公部門永遠不會有這樣的規劃與考量。
舉例來說,從君權神授時期,君王利用神殿安撫民心。羅馬帝國利用中央列柱與廣場、市場等建築,達成軍事高壓統治的目的。歐美在這些城市發展過程,也不斷的在公共建築中加入了更多與民主的概念。
而我們目前的城市發展政策,似乎全部考量的是交通與效率,文化的意義就被屏除在外了,或許,公開競圖是一個方法,但是缺乏文化政策,我覺得是最可怕的,我們永遠在搶救古蹟,永遠無法聽進不同立場人的意見,要如何進步呢?
【台北】門松,還有中學生導覽
今天中午到野草居食屋,有個電視台來採訪,看到門松,第一個感覺好像是端午節的驅邪艾草,因為松樹長壽,日本平安時代之後把松樹掛在門上,有祝福吉祥之意,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掛在門口祈福。
下午帶了大安高工的學生導覽,中學生是我覺得最難帶導覽的一個人種,專注力很難集中,除了男女關注的話題不同,另外一個就是這些小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每個世界都大不相同。
今天的行程:
1. 梁實秋故居:程紀淑、韓菁清、徐志摩、賽珍珠
2. 師大路的公園:餐廳與住民權益
3. 台灣油杉社區:總督府山林課員工宿舍群
4. 瑠公圳的發展歷史:霧裡薛
5. 青田茶館
6. 大隱陶集
7. 旅人書房
8. 林朝棨故居
9. 青田七六:足立仁、璣永吉、馬場惟二、馬廷英教授
最後主辦單位錄了一段問答,提問的老師都給我答案啦!哈哈!
2016/01/07
《世界咖啡地圖》推薦,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608
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推薦
黎巴嫩的南部小城 Saida ,原來是台語「肥皂」的念音,台灣的地名也是如此,稀奇古怪的地名,透過翁佳音老師的考據,葡、荷、西、英、中、日等,都留下了足跡。地名只是一個名稱,不像古蹟可以看到觸摸到,但透過本書的說明,每個地方都有了生命。
2016/01/05
【台北】大稻埕散步,從飯屋木芥子「こけし」- Bistro Kokeshi 出發
2016年到今天才有上工的感覺,今天帶某雜誌的編採、攝影去大稻埕踩街,看到熱鬧的工作景況,每個店家的老闆都意外的被我遇到了,而且還吃了日本人開設的咖哩飯。
或許大家對「文創」的定義大不相同,大家也都害怕被定義為「文創」業。但我看到的無論是老店、新店,大家都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夢想在奮鬥著,或許每家店的目標不同,但都為了大稻埕這個地區而努力著,台灣目前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很多現實面無法全面被照顧到,實在不應該再分彼此。
我話說得容易,但是實際在這邊打拼的店家真的非常不容易,大稻埕一直以來就是非常包容各地來打拼的人,很容易取到各地來的東西,加上南北貨等,各個產業各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從傳統轉換成為流行風格,這裡一直以來都有成功的案例,我會比較樂觀的去看待這些創業者,無論新舊,都有存在的價值。
今日被我打擾到的店家,希望今年生意興隆發大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