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高級汽車雜誌季刊,無料大相送,大台北地區免費送貨



不知道有沒有人需要這樣的雜誌呢?大約三十本

城市願景
潮流
時尚
該品牌新款車
少許的旅遊資訊

請私訊我,不然就要給資源回收場了

2017/05/09

【台北】台博館《福爾摩沙美石特展》



今天學長特別的導覽,在我們地質系師生中溝通的語言,就是含有錳、鎂、鐵等等礦物,在甚麼壓力環境下結晶形成,沒想到策展的老師要把顯微鏡觀察下的礦物放大投影,在全部是鏡子下呈現一個萬花筒的景象。

只能用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來形容這樣的感受。

學長長期研究礦物寶石,曾經撰文命名台灣墨玉、玫瑰石,並且深入研究形成的原因,從學術研究出發,這樣的展覽,才得以雋永,我想這是博物館主要的工作,而不是單只是看起來美,然後開始亂喊價買賣,這樣的經濟價值其實根基不深。

博物館到底展覽重要?還是典藏重要?或是研究重要呢?好像都很重要!

台博館有地學門,北投石、澎湖文石、臺灣玉都是台灣在地特色的研究,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案例,可供我們來深入了解。— 在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7/05/06

《使命和正義》(日語:小さな巨人)



看這齣戲的時候,感覺像是看日本戰國時代的大河劇,或許編劇是同一群人,也或者香川照之飾演過豐臣秀吉?警政各單位爾虞我詐,爭功諉過,人性真的是如此?

戲劇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樣板,套在不同的時代,不同人物,有人用胡蘭成,有人用花木蘭,有人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像是達賴、班禪的轉世,每一個世代的恩怨情仇,角色扮演有各自的定位一看就懂,但這真的是一個時代,無法改革的窠臼嗎?

有人稱之為共業?

看懂了這些,就知道如何改革嗎?我們社會各單位的自我意識很強烈,根本無法對話,或許透過戲劇表演可以讓大家看得清楚自己,但,台灣有甚麼經典戲劇,可以一演再演,跨越時代都是經典呢?

很悲哀的,沒有!

2017/05/05

【台北】心中山,客家?



這個案子不錯、影片也很好,不過宣傳片的一些細節,提及的還是斷根的歷史,以前是雙連埤,同安人、安溪人在此耕作水田,並不是客家聚落啊?個人懷疑,客家聚落之說是指宜蘭的雙連埤啊?

台鐵北淡線之前,還有一個縱貫線新店支線的名稱,後來才是捷運新店線。

目前要做帶狀公園,西邊有建成公園,東邊有康樂公園,也都是可以提及與串連的事情。

期待,還有長版的宣傳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只是一個工程而已。

2017/05/04

【台北】用散文、小說,聚焦溫州街的導覽



本來我所熟悉的溫州街是書店的導覽,但夏日炎熱,經常在街頭念文謅謅的散文作品,由於我口齒不清,讓人無法理解,這回試著在室內用投影機播放,然後出門散步看看文學家筆中的溫州街,還殘存那些蛛絲馬跡呢?

多提了白色恐怖時代的許壽裳、彭明敏、殷海光,與後來的李渝、郭松棻、郭雪湖,難以想像的一條溫州街,除了辛亥路高架切割了兩個世界之外,日本時代與國民黨時代也大不相同,甚至,即使是同一個時代,住在隔壁的大學教授,圍牆兩側也是兩個世界啊!

我試圖還原李渝的『溫州街的故事』中敘述的地景地貌,不用文學角度詮釋,期望國人能夠珍惜愛護文化資產,而不只是拆除後蓋新穎漂亮大樓的想像而已。

感謝 欒樹下書房 舉辦這樣的走讀活動,第一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台北】華生老師在陽光室開講



一開場就很清楚的說明了台灣從荷西、鄭氏、滿清、日本、民國時期不同的政權統治。

本來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大家都非常清楚吧?但是把安平古堡的遺跡,還有淡水的一些古蹟的修復過程給說明出來,還真的讓我眼睛一亮,原來這幾個不同時代的古蹟修復,都會加上了自己的想像,也說明了文化資產存在的意義不僅只是一個"時間點",重點是存在的時候,這個再利用的"過程"。

這個我們都還未有這樣的體會與認識,一棟老房子,承載的是怎樣的記憶呢?— ──和程華生,在青田七六。

2017/05/03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9-艋舺河乃莊



將時間倒轉,拉回到舊時繁華艋岬,思慕的河邊歌唱,水瓶子來介紹艋岬「河乃莊」。

艋舺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叫黃適上,是「河乃莊」露天歌廳的創始人黃春生的孫子,他將艋岬稱為「西京」,艋岬已分三個區域發展,老艋岬就是現在的萬華,南艋岬則是加蚋子、崁頂,現今最熱鬧的是北艋岬西門町。民國50年代,沒有電視的時候,人們假日常是到淡水河邊聽歌星唱歌、看戲,所謂茶室的形式 其實是休閒育樂的飲食店。

夜間的淡水河邊,舊時有多麼熱鬧呢,從艋岬一路延伸到大稻埕碼頭,燈火明亮,人聲鼎沸,知名歌手洪一峰、紀露霞、文夏都曾在此駐唱。「河乃莊」的員工曾多達20~30位,甚至提供住宿給工讀生呢!打開聲音聽水瓶子說綻放美好的淡水河岸,直到堤防與水門蓋起來,1993年「河乃莊」正式熄燈。不過,黃適上與在地的青年仍一直努力的保存艋岬文化,有興趣可以搜尋「UPUP。西京朋友文化籌備組織」喔!(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臨沂街老屋,息坐,紅館,野草居食屋


臨沂街老屋,應該快要開放營業了


舊的咖啡館換老闆改名,記得以前有來過,可是怎麼都想不起舊店的名字,舒服自在的空間,有些貓的日常用品,卻不見貓跑到哪裡去?息坐,果然一坐就四五個小時!— 在息坐 Shizen Coffee 。

(原來是边边)


到了咖啡因值班的小啤酒館,但是吃了地瓜與滷味,還有心侃的黑麥汁。紅館東門店。


人生的重要工作,就是在老房子內與美女文青們吃飯。急急忙忙從紅館 Red House出來,沒有喝到一滴啤酒,來到野草居食屋,也沒碰一滴清酒,真是十二萬分的不容易吧?

【台北】某團體的文學故居導覽



今日來的客人清一色是女性朋友,而且走路走的超遠的,內容除了文學故居,加上了殷海光故居,我又談了另一些學者,其實內容爆多,但還有不少人一直抄筆記,實在太努力了!

我就把關鍵字列在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進一步去找答案:

馬廷英
足立仁
磯永吉
林朝棨
廖繼春
秋惠文庫
彭明敏
海軍招待所?
日僑學校
立石鐵臣
殷海光、夏君璐
金岳霖
徐志摩、張幼儀、陸小曼
梁思成、梁啟超
林徽音
新月社
梁實秋
程紀淑
韓菁清
陳玉麟、野草居食屋、長慶廟、鼓亭庄、老樹
新店支線
余光中
王文興
紀州庵

結束

PS. 有問題可以提問,實在太多內容了,下次我想要講少一點。

最近水逆,講話真的要謹慎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