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4

《在名建築物吃午餐》SP橫濱巡禮

《在名建築物吃午餐》SP橫濱巡禮

一如之前連續劇慢調的方式,但這次SP的內容我覺得有點少,雖然介紹了三棟建築,但不強調橫濱的開港史有點可惜。

建築是人在使用,而人在建築之中,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的連結在一起,然後帶入了因為肺炎疫情而讓這棟建築關閉,可以說是快百年的建築遇上的難關,這棟建築是渡辺仁(1887-1973)所設計的新格蘭飯店。

這次的SP似乎沒有把午餐放在重要的位置!不知道若有臺灣版本的《在名建築物吃午餐》,你會選擇哪一棟建築呢?

PS. 渡辺仁(1887-1973)、渡辺節(1884-1967) 都是東京帝大畢業,但是是不同人。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

這本書讀了一年,只讀到第三章,雖然在建築樣式的演變讀起來如沐春風,把西洋建築史打散後,溶入了伊斯蘭建築,這樣才有完整的感覺,但是對於眾多伊斯蘭歷史的不了解,如何串連起來,還是如鴨子聽雷。

我想是地名的不了解,即使如我走過那麼多國家地區,還是很多地方沒踏上,即使去過了也不一定有參訪過這些清真寺,即使進去了也可能忘了。也難怪黃蘭翔教授要用兩百頁來譯註本書的內容,實在是不容易融會貫通啊!

能夠以各地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型態、樣式來分析各地區歷史與文化交流,實在是深度旅行中不可以或缺可以觸碰到的建築,反過來透過建築重新認識歷史。

後來,我反覆的閱讀,發現了一個偷吃步,這也是博士論文級的文章一個慣例,每一章節只要讀前言與結論就好了,至於中間的細節,若有人可以做出一張張的地圖,就可以很快了解了,有沒有人要做這件事情呢?

2021/03/13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臺文版

湯德章(1907年1月6日-1947年3月13日)

目前湯德章故居透過募資被保留,我們是否要更加努力,對於我們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呢?

看來臺文版很適合漫畫,邊看可以邊唸出來,是非常直覺,但我們長期的北京話漢字教育,這部分是不是有一個標準呢?

2021/03/12

【台北】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原來以為是朋友介紹我去分享這個題目,沒想到人到了現場,才知道是社員聽到收音機裏面有氣質的聲音才請秘書聯繫我來做分享。

我真的太不專業了,居然不知道邀請原由。或許就是這樣少根筋,至今活的還蠻愉快的。

這個題目要講的有感,可能都要上了年紀,比我年長者,可能小時候都是住在這樣的日式家屋,但我每次都要顛覆聽眾的想像,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目前存在的古蹟。

希望沒有得罪人,扶輪社社友實在都太溫暖了,希望還有更多機會到扶輪社演講。

《跨越世紀的情書》 The Words,這一部電影,是不是抄襲了另一部電影《愛情謊言》呢?

《跨越世紀的情書》 The Words

中文電影名翻譯的不太好,不過卻是吸引我去看得主因。

這種類文學電影的層次有點多,很適合做討論會, 偷竊別人的文字,最後也承受了原著作者悲慘的人生。老人並非沒有收穫的,他的作品是夫妻失和的導火線,他一直沒有從中走出來,佚失的遺稿出版而且大賣,表面上老人刻意地想把這樣的"痛苦"送給年輕的作者來承受,但實際上他已經證明了他的寫作之路,也放下了這段悲慘的過往。

最後,這個說故事的人,是不是就是故事中的人,女研究生為了探究真相,想要出賣肉體,讓說故事的人說出真相!

這一部電影,是不是抄襲了另一部電影《愛情謊言》呢?

2021/03/11

《東京古民宅咖啡》川口葉子

2021.3.11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導遊受訓課程,最後一堂課,用筆電在整理《台北咖啡印象》的書稿,打開新聞網站,親眼目睹大海嘯侵襲仙台的畫面。

我非常喜歡川口葉子的作品,直接跟編輯說,我想要出像《推開咖啡館之門的100個理由》這樣的書,於是出版社就幫我達成目標,以我這樣沒有知名度的作者,竟然可以的大賣。

健行文化最近翻譯在台灣出版的《東京古民宅咖啡》,翻開每一頁的咖啡館照片,竟然在東京這個大都市會有這樣多元的民宅咖啡館,而且還真的都是有歷史的住宅,期待疫情解封的那一天,去東京找找這樣的咖啡館好好的體會一下。

台北周邊,有沒有可能收集到這樣主題性的咖啡館呢?我要不要來立志出一本《臺北古民宅咖啡》呢?大家報給我知道一下有哪些咖啡館符合這個主題, 不知道有沒有出版社有意願呢?

在 311 這天許願,真不應該!

2021/03/10

《來基隆築港》 #逐工一本冊

《來基隆築港》 #逐工一本冊

這是最近基隆文化局的出版品,從小到大很少有人說基隆港建設的過程,要先把鱟公島、鱟母島炸除,我總以為港口就是自然建立好的。

當年爬上中正公園,看砲台看大船一切都那麼自然。

後來才知道日本時代那是基隆神社,山下還有顏家的陋園,去了門司港一趟,再回頭來看看基隆,原來以前是這個樣子啊!

不只是小朋友看的繪本,大人也很適合看喔!

2021/03/09

【台北】自由人活動,台北刑務所道青田七六

原本 陳子瑜 學姊的自由人活動,只是在青田七六導覽,但我想既然在三月份,應該值得一談白色恐怖的事情,於是規畫了一個小時的微導覽,從東門站出發,走到台北刑務所的圍牆,然後走金華街到青田七六。

一個小時其實可以講的東西不多,也把這群自由人當白老鼠,既然是免費活動,也沒有導覽耳機,而我非常不喜歡用大聲公,那就來使用LINE群組的語音通話功能,不過麻煩的是除了講師外,每一個人都要設定成麥克風靜音,不然整個通話聊天室會變成鬧哄哄的。

微導覽的重點如下:

1. 古蹟遺址的詮釋角度應該多元並陳
2. 羅福星
3. 蔣渭水關在這裡的前因後果
4. 許壽裳被殺事件與四六事件後被抓的張光直獄中所見
5. 彭孟緝住哪裡?
6. 馬廷英教授在二二八後受到的影響。

LINE 群組通話品質不錯,只是要教大家如何使用,使用手機並戴耳機,我看有厲害的大哥,使用藍芽耳機,還有 360度的攝影機記錄,一整個專業。

攝影:廖家祥

2021/03/07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

很感謝 林若姫 同學的讀書會,她的年紀應該比我媽媽還要大,頭腦清楚活力十足,精氣神比我還要好,從基隆見書店分享回台北,本來想要回家休息,但是已經答應人家就去了,隨手抓了一本書,送給主辦者。

在海豚的主持下,我講了若有一整年的空白,我要做甚麼事情,我想我應該會搬到一個小鎮,好好的過生活吧!至於有沒有錢做這件事情,我想應該不是難題吧?

海豚分享了前年去日本旅行的事情,用心經非常快速的達成目標,而且還去了兩趟,意念非常重要,這也事我的缺點吧!

新竹的或者書店 Peggy,說有一天有遇到 林若姫 同學,然後提了我的名字,人間處處有連結,只是我們沒有去發現而已,你我的連結在哪裡呢?— 與江巧文。

《臺北老屋三生事》 橋下簽書會

因為出了這本書《#臺北老屋三生事》 我才知道很多朋友的本名,在網路上溝通,多半使用匿名或綽號,長期以來都是只認識加菲這個名字,今天簽書才知道加菲的本名。

為甚麼會在建國橋下簽書呢?

因為我把車停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