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30

【台北】東和禪寺鐘樓



 夏日午後大雷雨後,走到青年育樂中心旁的這個鐘樓,與周邊的大樓,顯得格格不入。

 1908日治時期,日本禪宗來台佈教,在此地興建台北別院與觀音禪寺,跟臨濟護國禪寺興建的時代相仿,這個鐘樓是1930年才完成的。戰後,觀音禪寺改名為東和禪寺,由於受軍隊及民眾長期佔住遭到破壞毀損,也被違章建築所包圍,2000年時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把僅剩下的觀音禪房拆掉,只剩下這個鐘樓。

 不知道這個鐘樓是不是就是用混擬土或是水泥興建起來,雖然外觀保留了日式屋頂的風格,只是不解為何要把木頭油漆成白色?還好屋頂還是保留黑色瓦。從底下從天井往上望可以看到大鐘,但是要走上去卻大門深鎖,無法看到屋頂的細部木頭架構,我最佩服日本的寺廟用木造,但至今居然可以保存那麼完整,想要欣賞卻不得其門而入。

 看了告示牌多少可以略知這裡過往,如今已經看不到閩南建築與日式建築的混合體了。告示牌有一句"雖屬鋼筋混擬土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



東和禪寺鐘樓
http://zh.wikipedia.org/wiki/東和禪寺鐘樓

7 則留言:

  1. 根據'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鐘樓也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細部采循章法制作(就是仿木造日式寺廟建築)。
    顏色就是白色混凝土色,只是以前的照片看起來比較斑駁。

    回覆刪除
  2. 波兄,謝謝來訪!

    我看以前的照片好像有點泛黃,以為是木頭,或許是照片的顏色被調整過的關係,我指的是屋頂屋簷的部份,而不是鐘樓圍牆的部份。

    http://www2.ctps.tp.edu.tw/country/history/hist_d/hist_d12.htm

    不過研究這些好像不重要了。

    回覆刪除
  3. 這棟建築啊,我以前唸高中的時候可是天天看的呢!因為坐零北上學,從新公園走林森南北路必經之地.印象中的它,是棟黑色的木造建築,顏色因著時間呈現斑駁的色彩,可是挺有古趣,只是雜在一堆市場攤販中的感覺,頗有落難格格之姿~^^
    現在翻修的樣子,說實話,跟以前真的差好多,
    在我看來,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建築,只除了形狀勉強一樣.....

    回覆刪除
  4. BIRGIT,零北這條公車路線走的可真長,讓我回憶起國、高中的時候都是做 37,22 這類的路線。

    突然想到,那個舊的市場跑到哪裡去呢?

    回覆刪除
  5. 那個市場我沒有研究ㄟ.^^
    以前印象中就是撐著一堆大陽傘的簡易市場,
    其實也是類似流動攤販啦,所以,不見了,
    應該也很正常吧,畢竟這裏現在美化成這樣了.
    不過,我前幾個月去青少年育樂中心玩的時候,發現那後面巷子裡多了好多賣吃的店家,
    搞不好有些是那時期的攤販變身的.

    那一帶我也只有高中那三年天天坐車經過,
    大學上了淡江,就沒再理過哪裡了.><

    回覆刪除
  6. >> 近年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把大殿拆掉,只剩下這個鐘樓。

    這麼說太重了,大殿老早以前就不見去,並非因為青少年育樂中心而拆除吧。

    回覆刪除
  7. Takol,我又查了一下,的確我說明的太簡化,我修改一下。另外有關這地區的年表中間有太多空白,50年沒紀錄,如下:

    1945年後,日治時期結束,禪寺改歸中華民國政府管理。1950年代,禪寺部份建物包括大殿,受軍隊及民眾長期佔住遭到破壞毀損,被違章建築所包圍,需要走過數條小巷後,才能進入,規模較原本來得小的禪寺。

    2000年,臺北市政府整頓丹陽街,將該街打通成為現貌,並拆除部份的違章建築。碩果僅存的殿堂,除鐘樓外僅剩下原觀音禪堂,即今日的禪寺。今青少年育樂中心,原本亦為該寺用地,市府收回用地後,改建為今貌。現禪寺座東向西,面向泰北中學,後為市立東和幼稚園。現廟埕有南北兩入口。

    回覆刪除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