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台北】芝山岩,一座城市多樣性的秘密

小時候校外教學,記得四月初的梅雨季節,來到了芝山岩山腳下,旁邊的雨農路與雨聲國小,讓我對此地充滿了浪漫的詩意感。想像著雨中務農的農夫,在山丘的教室讀書的畫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長大後了解了此地地名、路名的來由,心裡總會覺得是個美麗的錯誤。

*戴笠將軍與雨農的地名

位於芝山岩的雨農閱覽室,國民政府遷台,紀念當時的情治單位戴笠將軍,字雨農,不過戴笠將軍一九四六年死於飛機撞山,應該沒有到過芝山岩。位於芝山岩附近,就有情治單位,周邊的道路全部「雨農化」,有雨農閱覽室、雨農路、雨農國小、雨聲街、雨聲國小、雨聲新村等。芝山岩之前還有阿兵哥駐地,一直到一九九O年才撤離,如今有碉堡等軍事設施,加上清代時期的石牆隘門,讓芝山岩更有神祕感。

雨農閱覽室,原址在日本時代有芝山岩神社,旁邊有六氏先生墓。一八九五年七月,台灣總督府因此地學風鼎盛,在芝山巖的惠濟宮設立日語學校,想要推廣日語成為國語,是全台教育的發源地,一八九六年的一月一日,六位老師要去台北城參加元旦活動,因為台北城有動亂,返回學校在山下遇到反日人士,被斬首殺死。二月一日,六位遇難的教師骨灰葬在芝山岩山頂的大樟樹旁,後來又設立紀念碑。這些骨灰、紀念碑在一九四五年後政權輪替時損壞,一直到二OOO年,才將這些文物恢復。

*漳泉械鬥與文化遺址

經過山丘西邊的隘門,往上看到惠濟宮的主神開漳聖王,在士林地區開墾的多為漳州人,想到從一七五一年起,歷經百餘年大大小小的械鬥事件,只要地勢較高的區域,四周圍起像是城堡般的城牆,制高點設立警衛亭,因為開墾時土地利益、水權分配,省籍宗親不同,清代時公權力不彰等因素,引發了多年的衝突。今日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平時農墾,農閒之餘要出操練兵,一刻都不得閒。

目前芝山岩也是全台灣唯一一處擁有七個文化層的地方,不同的時代的先民,從山邊是鹹水湖退去後,距今七千年開始就有人居,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址有不同的陶器,芝山岩生態公園內有考古探坑教室,可觀察當年挖掘的展示。從一八九六年發現這個遺址,陸續開挖到不同文化層,在二OOO年的十二月,甚至挖到了一女一男完整的人體遺骸。

*動植物與地質多樣性

在芝山岩山丘觀察,除了人文歷史外,因為歷經台北盆地是鹹水湖時期,同時擁有海邊、淡水濕地、陸上三種不同環境的植物生態。而日本時期為了變成神社與紀念性質,種植了巨大的樹種,樟樹、楓香樹等,甚至是位於高海拔的黃葉樹葉,多樣的植物,可以作為一個活標本教室,也因此棲息在此的動物也有豐富的樣貌。

若要觀察海邊的貝類生痕化石,經過了自然的風化侵蝕,甚至是海邊的潮汐作用,除了沉積岩,甚至還有火山熔岩流過,在這小小的地方也都可以觀察到。

希望我們能夠培養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都重視的態度,從中國漳洲人轉借芝山這個地名過來至今,漳泉械鬥,日本教師被殺,設立情治情報中心,考古與地質等調查結果,讓我們了解芝山岩是一個共存共榮的環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人與大自然之間互相尊重的學習與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