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道院的外牆,光與影的牆面紀念著流行樂壇大師約翰藍儂
本來在小區逛逛的上午,逛完了著名的教堂與街道,肚子咕嚕咕嚕叫,我就公園野餐,曬完太陽竟然忘了還有這個牆忘記一訪,走回新城區看跳舞的房子,又逛了國家劇院才想起來約翰藍儂牆,於是又走回小區,經過伏爾塔瓦河面,太陽光照在斯特列斯基島的楓葉上,看著老人在此釣魚,擁擠的觀光人潮旁有了難得的愜意時光。
在進入約翰藍儂牆之前,小區擁有許多歷史建物,四週顯然都是富豪之家,或是各國的大使館,也有許多藝術畫室在這個區域開店,進入大修道院廣場前,有個法國大使館,是巴洛克式的建築,約興建於1720年左右,然後一走進這面塗鴨牆,所有的色彩就完完全全的不搭調的鮮活了起來,彷彿嗅到披頭四風靡全球的氣味,讓人想要尖叫出來。

1988年,這裡成為群眾發泄對共產主義証府的憤怒,許多年輕人在牆上塗鴉標語,後來在查理士大橋附近有了嚴重的學生與警察發生衝突,參與行動的學生被諷刺地稱為藍儂主義者,政府把這些學生和平人士污賴為成酗酒、精神病患、反社會和資本主義者。這些塗鴉蓋過來蓋過去,但都不脫離約翰藍儂的畫像與符號,地上還有蠟燭鮮花來紀念這個音樂天才。現代,約翰藍儂牆成為表達理想、夢想、流行、搖滾、愛、和平種種象徵的一個塗鴉牆面。
披頭四的專輯回顧
或許在此地駐留過久,竟然忘了去看康帕島的惡魔小溪,也忘記去看大修院水車,據說這裏有布拉格的威尼斯之稱,匆匆忙忙的跑回旅館集合,踏上歸途。或許我會再去一次紐約,在約翰藍儂被槍殺的地方再回憶這個地方,也或許我會去利物浦,看看約翰藍儂的出生地!
相關網址:
維基百科:約翰·藍儂
一場漫長的驅魔儀式--《藍儂回憶》導讀
好看:Hey, John! - Imagine藍儂回憶 DVD
【台北】約翰藍儂、石門漏油污、三芝飛碟屋,再見!再見!再見!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第十天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