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小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10/01

【布拉格】可以邀妳共舞嗎?@瓦倫斯坦宮(Valdstejnska)

上次來布拉格,沒有進來這美麗的花園欣賞,也沒有進去看打算要超越城堡區的皇宮建築,瓦倫斯坦宮是巴洛克時期首座非宗教性的大型建築。


還沒進花園,先到原本是騎術學校的展覽館去看展

這個展覽館又是國家美術館的轄區範圍,花了150克朗買票進去,兩層樓諾大挑高沒有柱子的展覽館,上面吊有非常大而華麗的水晶吊燈,讓我想到了歌劇魅影。用隔板隔起來的展區放了不少巴洛克之後的畫作,主題是跳舞,從當時貴族的繁文縟節的禮儀說起,然後奢華的服飾配件,當然有很多畫作描述了戴面具的化妝舞會。

看完這樣展覽後,我到二樓看跳舞的影片介紹,剛好有幼稚園的小朋友來參觀,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跳舞,從小就教導尊重與邀請的基本禮儀,這點我覺得是台灣小朋友最缺乏,而我在各國的博物館看到不同的小朋友反映,多少也看出那個國家的民族性。


票根

看完展覽後,到花園去逛,噴水池雕塑,水池中央是大力士海克力斯的雕像,巨大的人造鐘乳石,裡面似乎有一些鬼怪人形,涼亭壁畫上面有金羊毛的傳說,大籠子裡還有養貓頭鷹,運氣好也可以看到白孔雀出來散步。

【布拉格】各式建築的歷史區與瓦倫斯坦宮@小區

2009/02/01

【布拉格】查理士橋鳥瞰@舊城區

來布拉格的觀光客必來的地方就是查理士橋,從第一天到布拉格,就想到橋塔上去眺望,趁著逛橋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就跑上了舊城區這邊的橋塔頂端待了半個小時。


2008.10 金色大陽光與迷濛的查理士橋

查理士橋是連結舊城區與小區的交通要道,現在只開放行人進入,橋面上有眾多的街頭藝人表演,幫觀光客素描人像、敲水杯、歌唱、手風琴等,能想到的表演都有,人潮不斷的橋面因為有一半在整修,顯得更加擁擠。最多人觸摸浮雕因為整修而沒有摸到,下次去的時候真的要注意看看。

查理士橋長520公尺,橋上有很多雕像,每座都有一些歷史故事,最有名的應該是聖路加雕像(1710年),是說一個失明的修女觸摸到耶穌的傷口後重建光明的神蹟。另外,除了城堡的丟窗事件,1393年還有教徒從橋上被丟到河裡,這個浮雕畫被觀光客摸的十分光亮,大約在橋的中央。橋上的許多雕像還有述說猶太人成為基督徒的故事。

1357年查理四世命令興建查理士橋後,1621年在橋塔上還有新教徒的貴族人頭被掛在上面示眾。隨著時間,各類的歷史事件的雕像就一直添加上去,讓後世人了解這些過往。

維基百科:查理大橋

2008/12/02

【布拉格】各式建築的歷史區與瓦倫斯坦宮@小區

小區從18世紀後就沒有多大的改變了,可以看到從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到洛可可的建築樣式,這區的教堂我覺得也各有特色,甚至還有個大花園與貴族的宮殿,難得與宗教無關。


相簿:小區相關

從 Malostranska 地鐵站出來,有個不顯眼的小門進入,就可以看到這座巴洛克式的花園。我從地鐵站出來,走錯了路,從後面的宮殿進入,看到金碧輝煌的大廳,進去參觀還要經過金屬探測門,工作人員微笑的對我說今天休館,原來大家星期一都休息啊!於是,我連這座華麗的花園也漏看了。

花園內有希臘神話的雕像,還有稀少的白孔雀,迴廊上還有特洛伊戰爭史詩的繪畫,一旁還有仿鐘乳石的裝飾,水池中央是大力士海克力斯的雕像,很可惜我就是沒有進去。不過,從 google maps 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瓦倫斯坦(1581-1634)是皇室的將領,從這個氣派的建築就知道他的野心很大,波希米亞的三十年戰爭他立下了很多功勞,成為斐迪南二世的左右手。1634年被國王派去的傭兵殺害。

這座宮殿建於1624-1630年間,瓦倫斯坦宮想要超越山上的城堡,負責這邊建築的工匠全都是義大利來的藝術家,怪不得看起來很有義大利的風格。

2008/11/28

【布拉格】纜車與帕特星公園@小區

本來在布拉格的最後一天想要規劃博物館看畫之旅,沒想到星期一所有博物館全部休館,於是安排登高望遠。



瞭望布拉格整個城市有三個地方:高堡、城堡區與帕特星公園的觀景塔,這個觀景塔從遠處看跟巴黎鐵塔一模一樣,只是小一號,是1891年為了萬國博覽會所建造,60公尺高,是艾菲爾鐵塔的四分之一,博覽會結束才搬到山上的,要爬上觀景塔要走299個階梯,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東北方150公里遠的高山。

我從小區的聖尼古拉教堂走過來,這裡是座森林公園,人們或臥或坐在草地上聊天看書,於是我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氛,大中午把外套脫了下來拿出從旅館偷出來的蘋果出來野餐,看著旅遊書上的解說,等下要去鏡之迷宮看看哈哈鏡,這座公園還有天文台。

一路走過來一直有纜車的聲音,這座纜車其實是車子在鐵軌上,用纜索拉車子上下山,也是1891年為了萬國博覽會所建,原本是利用水力,1914年中止營運,二次大戰期間改用電力運送,1965年山崩停駛。這塊山也是煤礦區,所以要重新修好花了很久,1985年才又開始營運。

沒想到當我走到纜車站,看到了下面這個畫面:



真是惡耗,沒想到剛聽到纜車上上下下的聲音是在測試,經過時纜車時司機還跟我微笑,我在附近探頭探腦觀察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走上山,看了一下時間,實在不太可能就這樣慢慢地走上這座森林爬上山,下山時可能就來不及逛新城的跳舞房子了。

既然當時無法上山,那我們就用 google maps 來看看吧!


View Larger Map

2008/11/27

【布拉格】馬爾他騎士團的廣場與教堂@小區

這個廣場叫做馬爾提斯廣場,一旁的雙塔教堂叫做鎖鍊教堂,跟馬爾他騎士團有很大的關係。



鎖鏈教堂創立於12世紀,國王送給馬爾他騎士團,會叫做鎖鍊教堂,是中世紀時用來關閉修道院鐵門的鏈子,會建成這樣雙塔,我想是跟防守相關,雙塔的內部就是修道院生活的中心。並沒有時間進去教堂逛逛,可是看到不少老外團體對這裡很有興趣,在外面指指點點,從古老的羅馬式建築型態一直到哥德式,教堂有翻修加入巴洛克元素,不過因為沒有進去,實在觀察不到,據說祭壇上有1571年史克列塔(Karel Skreta)的壁畫,是聖母瑪麗亞與施洗者約翰去幫助馬爾他騎士團在海上打敗土耳其人的故事。

至於馬爾提斯廣場上的雕像群,又有施洗者約翰,建於1715年紀念黑死病結束。

在廣場的周圍,混搭著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洛可可型態的建築風格,當然也有比較簡單的新文藝復興建築特色,不過我不太會看,廣場周圍有看到日本、荷蘭的大使館,常舉行音樂會,希望下次能有時間進入參觀。

2008/11/26

【布拉格】小區廣場的黑死病柱@小區

在捷克看到的廣場上的圓柱,目前為止都是紀念黑死病後的紀念標誌,在羅馬看到圓柱都是紀念戰爭勝利的,有很大的差異。


小區廣場停滿了車,電車上上下下,感受不到是生活的中心

這裡的房舍有點擁擠,從中世紀以來一直到文藝復興、巴洛克的式樣都有,沒有整體的風格就是這裡的風格,教堂的尖塔很多,有時分不清楚入口在哪裡,小區廣場周邊的建築有很大的迴廊,或者是花園豪宅的圍牆隔開,或者就是商店,有時一個轉角會有電車衝過來,走在這裡真的要特別的小心。

黑死病圓柱採用三位一體的模式,所謂三位一體指的是聖父、聖子、聖靈,這個柱子上的符號好像在美元紙鈔也有類似的符號,三角形中間有個眼睛,電影國家寶藏第二集古籍秘辛也有出現這個符號。

維基百科:三位一體

2008/11/25

【布拉格】聖尼古拉教堂@小區

在布拉格看到的教堂大多是哥德式的高聳教堂,裡面有彩繪玻璃,但聖尼古拉教堂是很標準的巴洛克似建築,內部金光閃閃,華麗的不得了。



1703年開始建設這個教堂,建築師是迪恩成霍夫父子,出身於巴伐利亞,兒子出生在布拉格,是耶穌會克雷門特學院委託興建,1761年正廳的壁畫畫完,才算真正的完工,該父子在有生之年都沒有看到教堂完工。

內部的裝飾重要的有 1646年繪製的耶穌受難圖;正面的高祭壇的是聖尼古拉的銅像,還有圓頂壁畫是1753年完成的神聖三位一體的讚頌。巴洛克建築的特色就是圓頂,是1751年完成的。後續教堂的鐘樓則是1756年完成。

二樓的大風琴在1787年的時候莫札特曾經在此演奏。這座教堂的二樓還有一些巴洛克時期的畫展,不過燈光打的不好,反光很嚴重,實在不容易欣賞,倒是教堂內的裝飾與原壁畫都是聖經的故事,很值得慢慢品味。

2008/11/24

【布拉格】大修院廣場與約翰《藍儂回憶》@小區

無論何時到布拉格小區的約翰藍儂牆,都會有不一樣的塗鴉,在網路上搜尋藍儂牆,沒有一張照片是一樣的。


大修道院的外牆,光與影的牆面紀念著流行樂壇大師約翰藍儂

本來在小區逛逛的上午,逛完了著名的教堂與街道,肚子咕嚕咕嚕叫,我就公園野餐,曬完太陽竟然忘了還有這個牆忘記一訪,走回新城區看跳舞的房子,又逛了國家劇院才想起來約翰藍儂牆,於是又走回小區,經過伏爾塔瓦河面,太陽光照在斯特列斯基島的楓葉上,看著老人在此釣魚,擁擠的觀光人潮旁有了難得的愜意時光。

在進入約翰藍儂牆之前,小區擁有許多歷史建物,四週顯然都是富豪之家,或是各國的大使館,也有許多藝術畫室在這個區域開店,進入大修道院廣場前,有個法國大使館,是巴洛克式的建築,約興建於1720年左右,然後一走進這面塗鴨牆,所有的色彩就完完全全的不搭調的鮮活了起來,彷彿嗅到披頭四風靡全球的氣味,讓人想要尖叫出來。



1988年,這裡成為群眾發泄對共產主義証府的憤怒,許多年輕人在牆上塗鴉標語,後來在查理士大橋附近有了嚴重的學生與警察發生衝突,參與行動的學生被諷刺地稱為藍儂主義者,政府把這些學生和平人士污賴為成酗酒、精神病患、反社會和資本主義者。這些塗鴉蓋過來蓋過去,但都不脫離約翰藍儂的畫像與符號,地上還有蠟燭鮮花來紀念這個音樂天才。現代,約翰藍儂牆成為表達理想、夢想、流行、搖滾、愛、和平種種象徵的一個塗鴉牆面。


披頭四的專輯回顧

或許在此地駐留過久,竟然忘了去看康帕島的惡魔小溪,也忘記去看大修院水車,據說這裏有布拉格的威尼斯之稱,匆匆忙忙的跑回旅館集合,踏上歸途。或許我會再去一次紐約,在約翰藍儂被槍殺的地方再回憶這個地方,也或許我會去利物浦,看看約翰藍儂的出生地!

相關網址:
維基百科:約翰·藍儂
一場漫長的驅魔儀式--《藍儂回憶》導讀
好看:Hey, John! - Imagine藍儂回憶 DVD
【台北】約翰藍儂、石門漏油污、三芝飛碟屋,再見!再見!再見!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第十天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

2008/11/21

【布拉格】三隻鴕鳥旅館與橋街@小區

在小區的屋子門上常常可以看到七彩的徽章或是小雕塑,在查理士橋旁的房屋上,有顯眼的舊壁畫,上面有三隻鴕鳥。


攝影:vivian

1597年,經營鴕鳥羽毛生意的商人買下這棟房子,當時的貴族喜歡用駝鳥毛當裝飾品,1606年他請藝術家重修房舍,並畫下大壁畫,雖然目前遺留下來的壁畫只剩下這三隻鴕鳥,想像一下當年盛況,應該是很豪華的房舍。1657年的時候房屋往上加蓋,1714年,布拉格第一家咖啡廳在此開幕,目前這裡是家豪華的旅館。

查理士橋的橋塔旁有1519年建的海關局,在這條橋街上有文藝復興夾雜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有人說是洛可可之後流行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總之,這些建築在這樣多的人潮下,看了有點麻痺,也可以看出布拉格歷代建築的翻新新舊融合的現象。

很難想像胡斯革命的時候,這區曾經毀於戰火。


攝影:vivian

2008/11/20

【布拉格】義大利風情@小區

從涅魯達瓦街一個轉彎的階梯,剛好陽光灑在階梯上,往下一走就發現不同的風情,這條是義大利街。



16世紀,義大利的移民就是住在這條街上,這些人主要工作是修建城堡的工匠或是藝術家。走在這條小小的街道上,看到了清潔婦在辛勤的工作,有義大利大使館與德國大使館,還有五星級的旅館,除了一棟普通的市場之外,這裡算是高級的旅館區。

走在巷弄中看著窗內的擺設,或者貼出的豪華塔羅牌,華麗的建築,空氣中彷彿有點義大利的味道。

2008/11/19

【布拉格】涅魯達瓦街(Jan Neruda)@小區

從聖尼古拉教堂出來往上走,就是有名的詩人、記者為名的涅魯達瓦街,他曾經以此為背景寫了許多短篇故事。


1845-1857年,涅魯達瓦住在兩個太陽之屋,47號,目前是遊客中心

西元1770年前,阿拉伯數字還沒有引進作為門牌號碼,這邊的標示是以門上的圖案為主,所以在這條老街可以發現很多符號,或是動物也或是樂器,尋找並拍下這些圖案成為旅行中有趣的觀察,這裡的建築顯然都翻新過,不過這些圖案都被保留下來,除了咖啡館、啤酒屋,這裡還有專賣卡夫卡的周邊產品,或是精品店。



一路走上來會經過一座巴洛克式的門面,上面有摩爾人雕刻,5號的摩金宮,目前是羅馬尼亞大使館。位於20號的義大利大使館,也很有特色。6號的老鷹、12號的三把小提琴、34號的金色馬蹄、43號的綠龍蝦、49號的白天鵝等等,這條街上的每個圖騰、雕像的背後都有一些歷史故事。

我最喜歡的一家二手書店,裡面還有賣二次戰時與戰後的舊報紙,頭版還有德軍入侵,還有投降的照片與新聞,雖然報紙很舊,不過我覺得應該是重製的報紙。我在裡面逛了很久,拿起這些不是我所熟悉的歷史故事,手上仍然會冒出冷汗,我很怕把這些東西弄濕。

我想找 Jan Reich 的攝影作品,一直找不到,雖然台灣也有出版,但已經絕版,我希望在二手書店有緣見到它。而我找到 Jan Lukas 的攝影作品,裡面有他旅行各大城市的紀錄,也有台北市的一張照片。既然都叫 Jan,我就買了回來。

相關網址:
Wikipedia-Jan Neruda(English)

2008/11/18

【布拉格】無緣的聖湯瑪斯教堂與小區廣場拱廊@小區

看書上寫說小區的聖湯瑪斯教堂裡面有魯本斯的複製作品『聖湯瑪斯殉教圖』,於是很高興的一早趕來。




看到工人在整修外牆,就覺得很不妙,我假裝沒看到鷹架就往教堂的大門走過去,沒想到真的鎖起來,工頭大聲的叫我趕快離開,只好拿著相機很快的按了幾張照片。

1285年溫塞斯拉斯二世所起的教堂,是奧古斯丁會的修道院(布拉格當時好多教派教會),其實在這裡看不到年代久遠的古意,小區的電車(又稱搖搖車)在旁不斷地駛過,1379年完成這哥德式建築型態,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有尖塔頂。經過了胡斯戰爭後因為教堂與皇室關係密切,是少數可以重建的天主教教堂,魯道夫二世期間很多宮廷藝術家埋葬在此。

1723年教堂遭受雷擊,建築師改用巴洛克型風格重建,也就是現在看到的模樣,教堂內祭壇魯本斯的原作品目前保存在史坦堡博物館內。我看著書上有教堂天花板壁畫的照片,想著我應該還有機會去看看吧!

小區廣場在1257年開始就是生活中心,廣場四周的建築風格融合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印象最深刻的房屋旁的拱廊,陽光照在拱廊上圓弧狀的陰影,配上鮮黃色的建築外牆,明暗相間,走在裡面絲毫感覺不出外面觀光客很多的世界。

2008/11/17

【布拉格】維多利亞女神教堂的聖嬰像@小區

這裡也稱為聖嬰教堂,是因為祭壇上的玻璃盒內保存的聖嬰像有治癒病患的神跡故事。



這是布拉格第一座巴洛克是的三一教堂,是義大利建築師菲利普(Filippi)為德國的路德教派所見,教堂完成與1613年,白山之役後羅馬教會把這個教堂轉給卡梅爾教派。

這個聖嬰像是1550年西班牙的貴族所買,1556年這個貴族的女公爵下嫁到布拉格來,1628年這個聖嬰像捐贈給某個修道院,在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這個聖嬰像的手被弄斷。1637年有個從幕尼黑來的神父到布拉格,他修復了這個聖嬰像後傳出了各種神蹟。

在這座教堂內逛來逛去,看到好多聖嬰穿的衣服都公開展示,這些衣服各種顏色都有還有各種的裝飾,是從各國送來的贈品,這邊的修女會依據不同的節慶幫聖嬰像穿上不同的衣服。在此看到一位年輕的修女出現參拜,充滿笑容動作優雅,讓我印象深刻。

2008/10/14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第十天

一個幽暗的小徑,楓紅的陽光照射下來,牆上五顏六色的塗鴉,拍張照片人都融入牆中。


之前收到的明信片→【布拉格】約翰藍儂牆

1. 聖尼古拉斯教堂
2. 維多利亞女王(聖嬰)教堂
3. 想坐纜車去小巴黎鐵塔(纜車維修中)
4. 國家劇院
5. 跳舞的房子
6. 約翰藍儂牆
7. 鎖鏈教堂(沒進去)
8. 很多藝廊(偷拍照)
9. 經過查理士橋
10. 買沙威碼
11. 書店
12. The End

2006/01/31

【布拉格】約翰藍儂牆


2004/12/25 布拉格

前年,我在中國生產力中心上課,認識了Iris,很高興收到他的蜜月之旅明信片,收到明信片的時候,彷彿接收到他們的喜悅。

約翰藍儂生於1940年10月9日英國利物浦。叛逆與特立獨行,他藝術方面的天份,成為填滿他不甚愉快的童年!他是披頭四合唱團的靈魂人物,也是搖滾樂史上的精神指標,披頭四所引領出的搖滾世代,為後來舖出一條嶄新的音樂風貌,1980年12月8日辭世。

為什麼布拉格會有約翰藍儂的彩繪牆呢?我想是因為他的自由主義及反商業潮流,在1980年代後期的捷克在脫離共產黨專制後的社會,找到一個精神的偶像,這面牆曾經被洗淨了很多次,還是不斷地有人畫上去,現在成為一個觀光的景點,這或許是捷克有個作家總統的關係,還是因為布拉格產出了大量有名的文學家?1990年代獨立的過程保留了這些藝術作品。

Iris說:布拉格,真是一個充滿回憶的老城市。

約翰藍儂牆的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