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3

【馬祖】鐵板聚落(仁愛村)

到達鐵板聚落的時候,正是大中午太陽很烈,我們躲到天后宮內,這座媽祖廟,傳聞是海盜蔡牽所見,還有石碑記錄。



一般媽祖廟的神像把媽祖描繪的比較老,大概年紀都在五十歲以上的婦人,臉部神情福泰,只有在此天后宮裡面的媽祖神像是少女像。聚落內有許多老房子,就地取材的石塊建起的石牆,屋瓦上壓著石塊防止被大風吹走。我喜歡在荒廢的老房子拍照,有座老房子內堆滿了廢物,但是看著木材窗台的細緻,可以想見當年有錢人家的佈置擺設,如今屋裡甚至還長滿了雜草。

鐵板聚落算是一個小山丘,在退潮的海灘邊可以看到一塊黑色的大岩石,看起來就像鐵板一樣,所以以此命名。社區內還有社區營造的社團,鄰里的向心力很強,整建的石屋改成濱海咖啡屋,坐在咖啡屋內看窗外的海灘,蛙人部隊在海上演練,藍天碧海與潮聲,又很想睡一個下午。



鐵板聚落我覺得是比較有人氣的地方,可以去的景點也不少,以自然景觀居多,可惜是各點間還是需要騎機車才能前往,步行可能比較難。

重要景點:
  1. 馬祖日報社
  2. 鐵板商店街
  3. 1+6口袋公園
  4. 一鄉一新房
  5. 林義和古井(照片)
  6. 舊市場
  7. 生態公園
  8. 海角新樂園
  9. 李常玉老家
  10. 植樹節紀念林區
  11. 官帽山探索之旅
  12. 朱金寶老家
  13. 神榕
  14. 經國紀念公園
  15. 天后宮
  16. 大王宮
  17. 三君子廟
  18. 鐵板沙灘
  19. 仁愛津沙步道
  20. 北海坑道
  21. 鐵堡
  22. 大漢據點
  23. 日光海岸
  24. 海浪花旅店


2009/09/11

【菲律賓】Yvonne 的長灘島度假

這是收到第三張來自長灘島的明信片,清澈透底的綠色海水,藍天、大遮陽傘、沙灘,好想躺在這樣的風景裡聽聽海浪聲。



長灘島在哪裡?

2014年的亞洲沙灘運動會將在這裡舉行,2004.12.26 南亞海嘯後,印尼申請成立沙灘運動會積極提升國際形象。第一屆在2008年的印尼峇里島舉行,往後每兩年在亞洲各大有沙灘的城市舉辦,表訂2010年馬斯喀特,2012海陽市,2014長灘島,2016普吉島。台灣周邊小島很多,作為一個海洋國家,希望也能爭取這類運動會,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


菲律賓的郵票看起來很陽光

在某資訊公司寫程式的 Yvonne 一度假回來,假日就被拉去趕程式 demo 給客戶看,現在人的工作真是辛苦。

2009/09/09

【馬祖】鐵堡

鐵堡在仁愛村(鐵板聚落)西側的岸邊,本來沒有跟南竿島有任何連結,在這小島的周邊岩石塊上都黏有碎玻璃,怕敵人來摸哨的防禦工事,現在為了觀光方便,有座便橋通往該島。


鐵堡上有不少釣客

鐵堡裡面的坑道都是人工開鑿,可以容納一個排在此駐守,島礁內部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中山室、房間、廁所、廚房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年唯一有軍階的一隻狼犬,就駐防於此,上面還有軍犬專用的哨站有。

父親45年前在馬祖當兵,今天又去問他當年在哪邊服役,他說在南竿島上的某個石洞裡面生活,還不是住坑道,那時他負責營務,去港口領米領麵粉然後到處發放,看到阿兵哥挖坑道十分辛苦,對應我看到的坑道,若把阿兵哥放入這個地方,可以想見當年夏日裸身揮汗如雨,在狹小坑道裡面,或者在冬夜裡面冷冽寒風吹來,離鄉背井在此站哨敘守的辛勞。



鐵堡是很適合拍照的地點,藍天白雲海角一色,無論日出日落都別有特色。

***拍照趣事一章***



正當我們在烈日下到處拍照的同時,只聽到麻豆攝影師慘烈的叫聲,原來是被尖銳的植物刺到下體,當下我跑過去確無計可施,用手撥開也不是,要扯斷也不是,後來也不知道他怎樣脫身的。天佑馬蘭達!

【馬祖】天后宮

南竿的馬祖港旁邊的天后宮是馬祖幾個島最大的媽祖廟,傳說也是媽祖得道升天在此埋葬,所以廟中有遺存媽祖的墓石。



傳說媽祖為了救在海上遇難的父親,投入海中尋找,後來媽祖背著父親的遺體漂流到現今南竿馬祖澳口,居民葬於天后宮現址。也有傳聞媽祖在此修道成仙,在古書記載這個島就是媽祖山。今年(2009年)位於馬祖港旁的小山上矗立的媽祖大神像將舉辦開光儀式,這個神像比湄州的媽祖像還要高。

一般媽祖廟的神像把媽祖描繪的比較老,大概年紀都在五十歲以上的婦人,臉部神情福泰,只有在鐵板村的天后宮裡面的媽祖神像是少女像。津沙村的天后宮,據說創建此廟的是海盜蔡牽,而蔡牽在東引還有軍火的煉鐵爐,以馬祖附近的這幾個島為基地,到處搶劫,為何大量建廟,可能為求在海上平安,也因為有這個傳說,在馬祖列島傳說是藏寶藏的金銀島,也有很多海盜建的石屋。

天后宮興建年代不可考,最近一次修建是2001年,馬祖港的天后宮興建的比較具規模,而且沒有用到一根釘子,是兩岸三地合作,所建成的。



父親45年前在馬祖當兵,他說當年這裡的天后宮就香火鼎盛,也有媽祖的衣冠塚。這個墓石據傳聞被阿兵哥用器具亂打都打不破,而且漆上油漆塗色也上不了色,如今在廟中被玻璃保護,看起來好像有隻孔雀在上面。

More about 台灣人的神明

以下摘自《台灣人的神明》一書

2009/09/08

【西藏】拉薩大昭寺與天堂的隔壁@日喀則

這是 Frances 寄來的明信片,看她的旅遊史就知道,每日省吃儉用,錢全部都花在旅遊與攝影上。她特別喜歡古文明,這次去西藏,想必收穫滿滿。



札西德勒(藏語的問候語,意為吉祥如意、平安),今天去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看別人準備挑戰世界第一高峰,近距離看珠峰才瞭解為什麼這麼多人要挑戰她、親近她,她太美了。

大昭寺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傳說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該佛像是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故鄉帶去。詳看維基百科:大昭寺



2009/09/07

【馬祖】南竿津沙村

這次到馬祖是住津沙村,保留了完整的石頭屋,與金門相同,這裡也是政府出資重修,然後給民眾經營民宿的模式,馬祖的石頭屋因為風大,所以窗戶開口較小,屋瓦上壓有石頭防止被風吹走。



津沙應該是以金色的海灘得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改為津沙。走在這些石頭屋的巷弄間,在上午、中午、黃昏、夜晚都有不同的景致,陽光照射在石頭上又有不同的景象。看得出政府在這個村落的用心投入,村子中央的老樹有不少裝置藝術,雕堡也變成了公共廁所,裝上了燈光打上石頭屋,讓這裡的夜晚顯出不同的特色。

津沙村兩側都有步道,我走上步道散步,很多還沒有整修的石屋,也有軍方碉堡的遺跡,這些石屋內碉堡內長滿了蔓草,或有破酒瓶,或堆放雜物。山邊有養一堆放山雞,走到山上看海景與村景,聽著風聲與海浪聲。津沙的海灘,雖然沒有普吉島那樣的漂亮,但因為沒有工業污染,光害也不嚴重。小朋友黃昏後就在此玩沙玩水,是很適合拍照的地方。

比較可惜的是馬祖地區曾經有大量官兵,因為當時缺水,阿兵哥要來民營浴室洗澡,還有洗軍服、修改、縫製軍服的店,雜貨店、小吃店等等,目前不是改建,就是頹廢,這樣的規畫竟然遺漏了軍民一家的建築意象。



津沙文化村民宿

P.S. 本次活動是為經濟部商業司之馬祖津板小鎮地方商圈振興躍進計畫,由「傳動數位策略設計有限公司」主辦,這篇文章與往後相關的書寫內容全為水瓶子體驗心得。

2009/09/06

【馬祖】夫人咖啡館

在馬祖南竿的一個海灣的海灣內,有個四維小村落,原本已經沒落到已經沒有一戶人家住在這裡,夫人把自己八十年的老家慢慢地重新整修,搖身一變成為最有特色的咖啡館與民宿。


2009.9.6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夫人一家人慢慢地建起來的,海灘的漂流木、貝殼,都變成藝術裝飾品,房外有聖母瑪利亞的聖像,房內還有許多落難的佛像,雖然都是夫人的資源回收,但是這些擺設放在房內不但不突兀,還真的處處有驚喜。在外頭的牆面上會看到許許多多的彩色石塊,這是當時馬祖並沒有玻璃瓶的回收機制,阿兵哥的處理方式是把玻璃砸碎丟在海灘上,因為浪花的拍打,這些碎玻璃意外地成為美麗像玉石般的圓滑,在陽光下還會閃閃發光,也成為夫人咖啡館的矮牆上裝飾品。

夫人咖啡館的前身是海鷗照相館,當年在馬祖這個軍事鎮地,要取得照相館的執照應該不太容易,在夫人咖啡館的一個房間,布置了當年阿兵哥來此留影的照片,可能有規定不能拍外景,當年的照相器材應該也很重,所以所有阿兵哥都是在室內拍照,後頭有座富士山,可是上面卻寫著是馬祖的枕戈待旦的字樣,若是有興趣留影的朋友,也可以穿起旁邊的軍服來過過癮。這也讓我回想到我父親也曾經在馬祖服役過,不知道他是否會想回來馬祖這地方懷舊呢?

我喝了這裡的招牌冰滴咖啡,一層奶浮在上面,不用攪拌,喝下入口的時候咖啡才與奶結合,保留了咖啡香,還吃了番薯年糕,擁有這樣的風景就很棒了,能吃上馬祖當地的風味餐點,我想一定更讓人回味。

夫人的母親光著腳丫在這裡自在的忙進忙出,她曾經離開馬祖27年,因為她的女兒(就是夫人)一直住在馬祖,並且經營了這家咖啡館與民宿,所有她又回來幫忙,從她的眼神可以發現,在這裡她找到了生活上的寄託。

我在夫人咖啡館的大傘下,躺在長椅上享受著陽光,相機隨意拍都是藍到不能在藍的藍天,幾朵白雲飄在海面上,這裡的海灣因為藏在大海灣內,所以浪並不大。來此的交通除了騎車,其實並不方便,一家好店除了好風景,還要設身處地的幫客人著想,才是經營成功的要點。

據說這裡的夜景、晨光、夕陽海上的風光都大不相同,可惜只待了中午,下次若有機會,一定要來此住上一晚,體驗看看這裡不同的山光與海色。

夫人咖啡館官方網站

P.S. 本次活動是為經濟部商業司之馬祖津板小鎮地方商圈振興躍進計畫,由「傳動數位策略設計有限公司」主辦,這篇文章與往後相關的書寫內容全為水瓶子體驗心得。

2009/09/04

【庫特拉荷拉】銀礦、聖芭芭拉教堂與人骨教堂

雖然我們只在庫特拉荷拉待上半天,也應該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小鎮,或許是當晚就要進入布拉格,一進入大城市,行程或許就很趕了。


2008.10.9

1260在此發現了銀礦,因此這個小鎮有系統的開發,並且在這裡設立了波希米亞的中央鑄幣廠。1300年,神聖羅馬帝國要求此地必須繳出大量的銀來當稅金,但三年後皇帝要來要錢的時候,此地已經建了防禦工事,這些遺留下來的城牆遺跡,目前還可以看得到。

聖芭芭拉教堂內部有非常多的玻璃彩繪,這座教堂的建築設計與布拉格的火藥塔是同一個人(雷伊塞克),他的父親設計了布拉格的聖維特大教堂。1388年開始起造的聖芭芭拉教堂中間經過戰亂,蓋一蓋又停工,一直到1905年才全部完工,歌德式高聳的教堂,屋頂好像帳篷一般。教堂內敘述了開礦工人當年的生活景況,有個15世紀的壁畫描繪鑄造錢幣的工匠,而不是聖經的人物。

這附近還有一座駭人的教堂,1511年一個半盲的教士,因為14世紀黑死病大量死亡與15世紀胡斯戰爭戰死的骨骸堆放在此,後來被做成教堂的裝飾。

小鎮還有不少古蹟,透過標示牌可以輕易的找到,我在廣場上看了半場人與木偶的演出,一輛裝滿木偶與道具的車子就停在廣場中央,又演又唱,還有各種樂器,但是現場非常非常的吵鬧,在遠處我以為是一整個劇團在表演,沒想到就只有兩個人,一下跟木偶跳舞,一下又換衣服扮演多角,看得現場的小朋友一直笑,當然也有比較小的嬰孩被嚇哭。

這讓我想到了台灣的布袋戲,同樣也是兩三個人,一台發財車,就可以聲光具佳金光閃閃的演出。

2009/09/03

【捷克】晨霧中的英吉夫

我們是夜晚到達英吉夫(也有翻譯金蒂墟),還真佩服這一團的團員,到達後吃完晚餐,還是興致勃勃的去拍夜景,已經拍了一整天了,大家還是繼續拍,雖然照片都是黑媽媽一片,這對我這種不帶角架、不搖黑卡的人來說,我拍下的只是記錄而已。


2008.10.9

英吉夫有座城堡,從西元1220年就有史書記載,從哥德式的建築一直隨著時代的修建,變成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的型態,這座城堡有個大圓塔,最為顯眼。從老廣場進入長廊,有個很長的壁畫,1338年完成的,顯示了貴族間互相征戰的過程,底下還有各家族所代表的家徽符號。因為去的當天城堡並沒有對外開放,所以我也沒看到,是看城堡的簡介上面有畫出來。

我很喜歡捷克城堡或是觀光景點所賣的簡介,一份大約90克朗(約新台幣200元)左右,有城堡的剖面圖與各角落的介紹,有時候會有簡體版,但大部分是賣捷克版、英文版,有時會只剩下法文版或德文版,到達一個地方就趕快去買簡介,因為有時無法進入參觀,就可以看簡介過乾癮。

英吉夫城堡內還有一個1594-1604年所建的金色鳥籠,非常華麗。市中心還有一個黑死病柱,非常壯觀。本來子午線通過這個小鎮,雖然是條虛擬的經度線,大家還是拍的很高興,不知道甚麼原因後來子午線改訂在英國的格林威治,這裡變成了東經15度。

相關網址:
英吉夫官方網站
維基百科:子午線
捷克。英吉夫(Jindrichuv Hradec)
捷克。英吉夫(Jindrichuv Hradec)。夜晚

2009/09/02

【捷克】胡波卡城堡(Hluboka)

胡波卡堡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要換小巴士才能上來,來此的遊客不多,整台小巴被我們坐滿後,司機被我們逼著提前開車。



1285年史書就有記載這座古堡,原本是棟哥德式建築,16世紀之後隨著時代潮流影響,逐步改建文藝復興或有巴洛克風格。1838年重修後,竟然呈現類英國溫莎城堡的都鐸風格,白色的建築外觀,充滿了童話故事的夢幻色彩。

城堡內的導覽是要預約,而且英文導覽要一個房間一個房間走,一扇門一扇門開開關關的,萬一沒有跟好,可能就被鎖在城堡內。從13世紀就有些貴族互相偷情與悄悄結婚的故事,1290年還有名爵士被吊死在自己的城堡門口,從此這座城堡被讓來讓去,不是主人破產,就是因為戰爭或外交政策一直更換主人。1420年起的胡斯革命,這座城堡又被抵押出去,而使得城堡保存了下來。而這座城堡的命運並沒有停歇,還是一直換主人。

在城堡到處可以看到有隻大鳥去啄一個土耳其人的眼睛的裝飾品,是代表這裡的主人擊退土耳其人的一段歷史。

目前城堡裡有些房間有華麗的木雕,還有豪華的裝飾藝術品,是一個貴族的妻子(Eleonora),因為認識不少藝術家,全部是她的計畫,委託這些藝術家完成這些傑作,可以想像在寒冷的冬天,在充滿木頭的房子內點燃壁爐的炭火,是多麼溫暖。房間裡也有她年輕、年老時候的畫像,看起來都很漂亮。

導覽的小姐介紹這些畫像的故事,聽得實在滿頭霧水,一下是誰是誰的屬下,然後誰有跟誰是夫妻,最後又搶了人家的妻子,看來遺留下來除了這些藝術品與人像畫外,還有讓人說不完的八卦故事。

捷克。離開胡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