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美誠品
不知道為何會花了20分鐘把車子開上樓停好車,然後等了很久的電梯下到三樓逛了一下根本不會買書的誠品,小朋友到處喧嘩叫囂奔跑,其實有不少大叔大伯坐在地上看書,觀光客如我到此一遊,又翻書閱讀的人其實不少,但是結帳櫃檯空無一人。
閱覽了一下展出的書,書封,排列,主題,的確非常吸引人,但我已經沒有財力再買新書了,諾大的新書,每次只讀了前兩章,就束之高閣,不若小巧玲瓏的老書,參考性質高,雋永。
一排排的長椅,一排常以三四人,坐滿了,大家也很專心的再閱讀,一個大叔在打屯,一對年輕人親暱著划著手機,不遠處的冷門書櫃下,年輕人窩著幾乎要睡著了,中國人喧鬧著等下要去樓下吃東西,香港人輕聲地冷眼望著喧嘩者默默地離開,全台一模一樣的文創產品禮盒,每次都會在我心裡打個問號,文化變成產業就不是文化的矛盾。
*茉莉二手書店
從勤美誠品走出來,經過綠園道,走下地下室,進入了一個秘密閘門,剛進入人不太多,晃了一圈挑了一些書,剛剛人不多,一點半後,人潮湧現,在這裡坐下來看書的男人小孩居多,逛書架的女人居多,幾個外國人在英文區找書,大部頭的書也不少。
我才在想說是否有書店願意只販賣五百元一千元以上的書,或者是集結兩三本書綁定一起賣,反正現在人很有錢,能夠進入更貴更華麗的店面,也代表著另一種身價,提著很貴的紙袋環保袋出來,也很有面子。
坐在餐飲區望過去結帳櫃檯,排隊結帳的人潮不斷,收銀機打收據的聲音非常悅耳,入耳的輕音樂,我想著為何台中的人潮那麼多? 是因為在台灣的中間,從苗栗到雲林的人,假日就要到台中來消費嗎?— 在勤美 誠品綠園道
*看不懂,自己的房間
已經多次來"自己的房間",這次想要自己一個人在二樓書架前靜靜地閱讀,多了解一下主人都讀哪些書,看著書架上滿是女性主義理論,會是社會理論相關的書籍,年輕時讀過一些,當然書架上還不少有趣的社會現象觀察的書籍,足夠讓一個人泡在這裡好幾天,剛好書架上有一本論文合集《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7268
郭阿姨寫的是高雄車站空間的分析,算是看完了,可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吸收不了太艱難的理論,搞不好以後看到高雄車站那個官帽屋頂,會再想起來也說不定。
邊看書邊偷聽樓下兩個妹妹的聊天,心想年輕真好,可以到處跑到處念書,不過好像有個嚴重的關卡,就是父母的同意,我想這兩位妹妹應該年紀也不小了,為何現在的父母要管那麼多,至於是不是因為"經濟"獨立這件事情還沒有達成,所以父母才能干涉那麼多?
吳爾芙極度的認為女性作家第一要務就是經濟獨立,所以成立出版社、寫作,就希望可以養活自己,意識流的寫作方式,跳躍的思考模式,會隨著她的文字,進入她想要帶給人思索的問題。
女性除了要有錢,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房間,最大的意義就是有獨立自主的,自己支配,還有隱密的空間。
主人可以大方的讓大家參觀自己的房間,一樓吧檯與沙發,二樓是書房,三樓是私人的寢室,簡單的不能在簡單,但是確認我一個人在二樓的書房內看書,好像在母親子宮內非常具有安全感的溫暖。
最後,離開前想要買《珍愛卡》,可惜代班主人並不清楚能不能割愛,於是上網找了一下,最近收集的世界各地的卡片夠多了,還要不要繼續買,可能要思考一下了。自己的房間,一個既隱密又開放的私人空間
http://www.juicyeasy.com/cherish
*書店嗎?Artqpie 本冊booksite
我坐在這個角落翻著少量印刷或自己列印的小雜誌,一部分有印"文化部"的logo,說明了有補助,至於補助多少,我也不知道。
這一類的雜誌封面設計都很棒,第一眼都很想翻開看,攝影、個人意志強列,但我比較狠毒的說,內容『毫無意義』。大抵上編寫的人就是像幽靈一樣飄盪在世界上,既然不知道要做甚麼,於是就編寫製作了一本小雜誌。不過,也有不錯的小雜誌,內容少,但是確實的有在街區紀錄些甚麼?雖然一下子就翻完,但我還是捧場買了兩本回家收藏,對於台中的街道,有著小型踏查的紀錄。
1990年代,廣告媒體鼓勵年輕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時我就喜歡編小型刊物,但是基本上內容會依照章法採訪編輯拉廣告。
2000年代,廣告主打品牌,效益要達到最大,市場要區隔,於是這類的廣告廠商都走到中國大陸去了,小型刊物式微。
2010年代,小雜誌興起,但這時候流行無意識的作為,只要去做 Just do it 這個在十年前流行的一句話,被年輕人拿來實踐,這我也非常鼓勵,總是做過才能體驗。
但我必須要很誠懇的說,體驗過後呢?下一步才是挑戰的開始,希望年輕人可以認真的去面對。好棒的空間,然後呢?
*國際街上的午後書房
老闆跟店員聊天,大家都想退休。進店處有一疊榻榻米,好像坐在那邊看書。
*BRT?
去台中,開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路上看不到幾台公車,經過東海別墅區,以前的中港路雖然改名成為台灣大道,一樣還是人、機車、汽車塞在那邊,現在多了 BRT,專用幹線空在那邊,塞的更嚴重。
看到父母牽著小孩走在慢車道,機車汽車疾駛而過,真的是險象環生,二十幾年前在那邊如此,現在還是如此。那邊人那麼多,不能蓋個汽車走的天橋,或者是比較寬闊的人行地下道嗎?不然就禁行汽車,或是汽車變成單行道,就算不能解決,也可以舒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