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3

《L'illusionniste魔術師》與學生參訪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與梁實秋故居的活動。





上午是中國科技大學的老師與學生來訪,一直對這所大學學生的感覺,就是『乖』,果然又印證了,來訪的老師好厲害,能夠快速歸納我們所講的『文化導覽』,然後學生也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雖然還沒有到『引發興趣』的階段,不過對於『實質參與』這件事情,我覺得已經很有幫助了。

同學拿出自拍神器,拍婚紗照的新人,還有來參加導覽的朋友共同使用這個空間,雖然有點混亂,但就像台灣社會一般,亂中還可以各取所需。





晚上到梁實秋故居參加小丸子的電影會,看得是《魔術師》,看完後才知道與佳麗村三姊妹原來是同一個導演,魔術師中間有穿插入一幕電影內的場景,原來是緬懷賈克大地這個導演。

劇情緩慢,張力很強,但仔細看著所有的背景與光影,好像親身蒞臨巴黎、倫敦與愛丁堡,我看到比較細膩有關各地文化差異,在地人對自己舊有的生活方式能夠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面。因為劇情緩慢,能夠利用動畫把這一部分呈現出來,屬於比較隱性的部分。

顯性的部分是魔術師與這個年輕少女的感情,到底是愛情還是父女之情,後來魔術師選擇了離開,成全了這個少女待在大城市享受愛情,魔術師離開後,把兔子放掉,從此不再耍弄魔術,有人覺得哀傷,但我覺得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老魔術師其實可以隨著時代不斷地譁眾取寵的變換技能賺錢,可是他選擇了一種優雅傳統的模式,所以觀眾也只有老人,最後選擇不再變魔術,是我覺得有點可惜,但或許也是最好的選擇吧?

《朱比特崛起》

原本對這部片並沒有太多期待,就想無腦的去看 4D 電影,在椅子上搖一搖按摩,當成去做高級的雲霄飛車就算了。



事實上,要抱持這樣的心態去看也是OK,很愉快的度過了兩個鐘頭,但若要把一些細節展開來討論,其實也講不完,沒有普羅米修斯要表達的那麼完整,也沒有星戰大戰可以有九部曲,但這一部電影因為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整體來看有點急躁敘事不清,不過你要一個人坐在搖來搖去的椅子上,有時左右會有閃光,前面會噴水,後面會搥你脊椎來看,要好好的講完這個故事,也是非常困難的。

最表面上是麻雀變鳳凰,但這個鳳凰變成女王心態的調整,這女主角居然只花了一秒鐘思考,然後就理解了,這實在非常神奇。或許父親是天文學家的基因有遺傳下來也說不定。

另外就是有關移民者的美國夢,這齣戲也是故意的嘲諷了美國的階級制度,有錢人總是沒有頭腦,而清潔公司的妹妹反而比較有想法。
女王的轉世,利用相同基因作為一個皇族權貴的評定標準,但後天的養成也十分重要,到了最後女王為了拯救在地球的家人,拋棄了之前作為女王時期她的兒女,道出了即使未來複製生物的技術成熟,靈魂與基因還是要分開來看待。

這齣戲又大大的諷刺了當年歐洲皇族的沒落,需要靠著與企業家女兒聯姻,才能繼續維持權力。

值得探討的小議題不少,從所有電影抄襲的創意也很多,我看到了那個穿著反重力可以飛翔的鞋子,就會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珀耳修斯,而朱比特(木星),也就是宙斯,這部電影用女性來取代了宙斯,在眾多的議題下其實非常混亂,期待下一集能夠化繁為簡,好好的再創史詩般科幻電影的高峰。

2015/02/11

【台北】新月社社員導覽:紀州庵→野草居食屋→梁實秋故居→青田七六

今天的文學故居導覽:紀州庵→野草居食屋→梁實秋故居→青田七六



一開始遇到了紀州庵厲害的導覽老師,於是凹了她幫我們講十五分鐘,所有人都賺到了,短短的時間就把這周邊的人文景況透過故事方式陳述出來。

最後,我在紀州庵的離屋念了一小段王文興老師的家變一小段,希望大家聽得懂。然後快步走到了野草居食屋逛了一下,前往梁實秋故居,我整個非常緊張,梁實秋故居結束後,就在師大路的公園複習一下人間四月天。

最熟悉的青田七六,因為要分1945年以前,還有1945年之後,所以反而講不完,所有的東西在兩個小時講完,我才發現我最近真的都太急,其實應該少講一點,把每個部份講詳細一點。

不過,今天的主題就有點是八卦與風花雪月,縱貫線新店支線(萬新鐵路)、新店溪、景美溪、瑠公圳就當成配菜吧!我終於成功的朗讀了家變的一小段,很高興。

*秋惠文庫

導覽結束後,去秋惠文庫看了一本書《二次大戰下的大空襲》,不少日本與中國客人,在台灣文物擁抱下交會。

*UNI Cafe

居然是第一次拍到聖一用自己發明的手沖壺沖咖啡。適合閒聊的攸光,在這裡總是充滿了笑聲,這裡有種魔力,互相不認識的客人會很熟的聊天,在門口睡覺的貓,往來金門街穿著時尚的小女生,咖啡館內外事不同的世界。

2015/02/10

小書店老闆交流有感:不能缺少的整合能力

看著很多的書店老闆不只在國內互相拜訪書店,也出國拜訪國外的書店,從鄰近的國家,中國與日本是最多的,因為漢字可以交流。更有前往最美麗的書店,去歐美探訪了書店,算是取經吧!

書店老闆堅強的意志,也成立了友善書業合作社(不是福利社),我當然是抱以支持與樂觀其成的態度。

但,我也憂心了許多,其中最重要的,我認為是面對困境,應該要找出數位出版與傳統紙本出版是否有合作可能的機會,也就是說,這兩個出版圈的交集太小了,而且結構大不相同,好像沒有一個單位可以整合的。

對於暢銷作家來說,這應該都不是問題,但面對目前書市上大部分的作者來說,要寫傳統出版的書,或是投入電子書,甚至是走網路,寫作方式與方向實在大不相同。這或許我是杞人憂天,本來不同能力的作者就要適應不同的媒介,但,越分眾的情況下,我們越來越養不起一般的作者,直白一點來說,也就是出版社一個暢銷作家要養活一堆作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是一個暢銷作家只能養活一群不同媒介的編輯與美編,透過不同的方式,把一個作家所想要呈現的模式傳達給閱聽人。

面對這樣媒介的轉變,其實之前的出版業也已經有了因應之道,也就是小說、電影、電視、明星的整合,所有的作者要開始多元化的發展,但要一個講話結巴緩慢口吃的作者,出版書籍要上電台聊天,甚至是上電視節目,簡直要了他的命。人的專長本來就在特定領域,文字能力強的人,大部分演講就不太好,口條好反應快的人,別期望拍照可以拍的好,構圖能力強的人,可能寫幾百字就要了他的命。

術業有專攻,也看到書店的老闆開始寫書,通路自己來,避免被別人壟斷,所以,最後搞得大家要有整合能力,這就是現在小書店的困境,樣樣都要會,樣樣都要自己做,自己沖咖啡,自己寫文案,自己收二手書,自己生產書。既然這樣,就不要遺漏了整合能力。

【台北】沛洛瑟珈琲店

一到巷口,就看到這大砲的大仗陣,不是拍櫻花,而是拍鳥,據說是綠繡眼會去吃花蜜,所以這櫻花開時小鳥就在這裡棲息。



這也是奇觀吧!我坐在咖啡館的吧檯靠門窗的位置,已經過了一個鐘頭,大砲的數量不減反增,不知道棲息在櫻花上的鳥,為何還執著在樹上來回,奇怪的攝影愛好者在奇怪的城市。

咖啡館內也在拍攝,難得有賽風、手沖、義式都專精的咖啡館,是周姐寫的餐飲教科書需求,喝咖啡已經變成全民運動,要喝好咖啡、喝對咖啡,還真的是需要教育的。

我在店內閱讀書中的內容,也閱讀城市的動物奇觀。



點了瓜地馬拉,來這裡的人對咖啡味道都很熟悉,大家都很習慣直接講出國名。我要『哥斯大黎加』,他要『瓜地馬拉』,這個人要『熱美式』,很抱歉今天沒有『肯亞』,但是我們有『衣索匹亞』,整個對談似乎是外星人在跟聯合國談判要如何分配利益的用語。— 在沛洛瑟珈琲店。

2015/02/09

《花宵道中》

這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這麼激情的片子,完整的劇情,難以從悲情的過往跳離出來,本以為贖身是一種跳脫,但跳脫後進入了另一個墳墓,遊人的宿命好像就是不能真心愛上一個男人,愛上後的曇花一現,猶如隧道中的一道夕陽,白雪在隧道洞口飄下,而櫻花的花瓣在空中飄下,那樣一瞬間的美,只是有幸運的人,才可以看的到。



所以死亡到底是一種錯誤的命運,還是另一種正確的解脫,放火燒掉妓院的妓女,殺人犯情人伏法後遊人選擇了投河自盡,到底哪樣比較好,誰人都無法評斷,相較之下,我們(看戲人)彷彿活在沒有愛的世界。

這部片最重要的是劇情,剝掉一部分的劇情後,就好像是A片了。

《五星級旅行社》Five Star Tourist Synopsis/2015

每一個旅客,都是最重要的,一趟旅行中,就是要所有旅客都能滿意,這種旅遊業寓教於樂的連續劇的第一集,就讓我看到京都的大報恩寺,京都第一座木結構寺廟,建於 1221-1227年。



當時我雖然只是路過但對阿龜,對那個賣門票還要兼寫毛筆給客人,還有寺前的那棵樹印象深刻,找了日記,原來剛剛好是一年前啊!

http://trip.writers.idv.tw/2014/02/20140209.html

能發現客人真正的需求,然後去適合的景點,而不只是靠既定的行程,既定的想法安排,我覺得才是真正的旅行,而且可以在旅行中解決客人間的問題,這點難度真高。

京都有眾多的景點與背景故事可以套用在不同的問題上,而台北呢?我相信也是可以的。(不過我應該沒有片中女主角那麼胖)

2015/02/08

【台北】亞美尼亞藝術家與咖啡因工作室開幕

前幾天授命要前往這個藝術空間的開幕時提供咖啡服務,於是經過 爐鍋咖啡 買了幾包淺焙的咖啡豆,由於對豆性不熟,前兩泡溫度太高,也沖的太苦。


攝影:tony lee

後來調整好了,整個覺得玻利維亞這隻搭配今天亞美尼亞藝術家的作品實在太搭了,看到東正教的亞美尼亞十字架與耶穌耶和華的那張作品,讓我重回東土與亞美尼亞的感覺,配合酸酸的底,甜甜的後韻,東正教與天主教大不相同的基本教義,亞美尼亞的宗教與藝術,讓人有種從土地生出來的質樸感。

咖啡因的作品,我喜歡藍色的那幅有海洋的感覺,非常有包容感。但大紅色、黑色、白色的那幾幅,則有心情黯雜內心奔放吶喊的快感。相對的,藍色那幅就沒有這個現象。

亞美尼亞的藝術,有種與傳統緊密結合的憂鬱,但多元的媒材與角度,也提供我們另類的思考模式。

《我在書店等你》三浦紫苑的私房書評集

與朋友相約,大多是找書店或是便利商店,不然就是可以小坐在一旁看書的地方,其實目的只有一個,貪圖利用一點點的等待時光,可以翻幾頁書,彷彿可以把這些內容餵飽腦中飢渴的細胞,而且還可以變得更聰明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4449



這本書《我在書店等你》就是這樣的一本書,隨便翻開一頁,作者三浦紫苑用他詼諧另類的旁觀角度,大喇喇地講出她對一本本書的解讀,讓人家很想去找出這些書來閱讀,非常細膩地把重點挑出來,最後補上一段讓人玩味的結論,日本一年的出版品比台灣多的多,沉沒在茫茫書海的書何其多,透過這樣的導讀,搞不好有些書可以鹹魚翻身也說不定?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魚部首漢字的故事》,原來日本人因為太喜歡魚,而創造了更多有關魚的漢字,這跟我去日本的魚類博物館的體驗不謀而合,牆上掛著與魚相關的漢字教學,看到老人家一直在背誦紀錄,真是非常好學。她寫著:『這本書記述了希望和別人有所關連而與文字格鬥的人們,一路走來的歷史和各種巧思。有很多新發現......』,除了頻頻點頭外,發現造出來的字跳脫了我們熟知的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方式,其實還蠻有創意的,好希望這本書趕快有中譯本出現。

挑出這些書的原則、規則是甚麼?作者也很明白的告訴你,反正她看了不喜歡就不會入選,能夠挑出來甚至寫出幾段文字的,畢竟有其閱讀的價值,這些書跨越了不同類型,大到討論戰爭與人性,也有談文學家的狗,也有一日一言金玉良言,當然少不了小說。各式各樣,這正符合我利用零碎時間閱讀,而且跟人聊天若提到某某作家、某某書籍,雖然沒有讀過,但是看了這本書若有點印象,可以發表看法,讓人感覺你飽讀群書,滿腹經綸。

其實這樣的章節字數,很適合當前手機、平板產品的閱讀方式,隨處都可以閱讀,或許有些人會悲觀的認為現代人已經不閱讀了,但我覺得只是閱讀的方式改變了,喜歡閱讀的人並沒有減少,只是用了不同的媒介與方式而已。

真希望出版社的出版簡介可以換成這樣的模式,也不習慣閱讀硬梆梆的書評書介,人生苦短而好書太多,閱讀這樣的介紹,讓人用不同角度切入,及時只找到幾本適合自己的書,應該就受用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