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7/09/19
【台北】Imperfect coffee & matcha,滿滿的女大生
看來似乎都是大學生,一個人帶著筆電來念書,今日到訪,也只有我一個男(大叔),滿滿的女大生。
過了下午兩點,剛好沒有沙拉與餐點,點了這個很甜的點心,音樂對我來說很新鮮,有到東京咖啡館的一點感覺。
我已經離開那個時代很久,我只想著二十幾年前,揹著一個大書包到麥當勞啃著比枕頭還大的原文書,一直喝著無限續杯的麥當勞咖啡!
如今,這些學生可以去的地方還真的多了很多,但,所花的錢應該也比我當年多了好多啊!
改天要找窗邊的座位觀察一下窗外的風景。— 在 Imperfect coffee & matcha 。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一個引爆點,其實偏鄉教育的問題,重點好像不是在資源不足,而是我們有沒有自信,能夠朝多元化的時代邁進,無論是老師、學生、家長,大家都要有"自信"。
幾年前去原住民部落小學,學生被老師、校長教導的十分乖巧,讓我非常訝異,只要有議員、有公益團體,甚至只是一個拿著相機來採訪的部落客,他們非常制式的反映,全體同學一字排開鞠躬謝謝,讓我懷疑真的是這樣嗎?
施與受,其實互相都要學習的!施,並非在上位;受,也不是下位。是一種平行關係。
電影一開始國中生不想上課,整個班級鬧轟轟,在這樣的表象下,老師也幾乎放棄了學生。要有甚麼方法來讓學生知道透過"教育",可以讓人翻身呢?
921地震後,中寮有了新蓋好的校舍,有了更多善心人士所捐的物資,但是,有辦法轉化這些資源,成為學生有自信向上嗎?會不會成為另一個施與受的樣板而已,等到學生畢業了,一切又成為過眼雲煙?
本來以為只是非常傳統春風化雨的電影,但其實並不是那麼八股,我想最重要的,其實是要轉化眾多的資源,培養學生找到"自信"的方法,中寮爽文中學終於在2016年的國樂比賽得獎,國中只有三年,但是國樂團教育,經過了那麼多時間才有成果,而中間的過程,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我們從來不重視這個"過程"。
建立自信心,不只是學生,包含老師、家長,都需要建立自信心。
PS. 電影男主角與真實故事的老師,差太多了吧!
2017/09/18
【台北】有賣水餃的八家咖啡館
到咖啡館通常都是配甜食,但是要是肚子餓,吃鹹的麵食類也不錯,水餃要煮的好吃其實不容易,有沒有配咖啡也好吃的水餃呢?
*早秋咖啡:紅磚砌的吧檯,在早秋可以聞到一種頹廢在廢墟重生的氣息,還有一種年輕人才有的創造力。有次來坐在吧檯的座位,背對著落地窗,高高的凝望著整家店,服務人員忙著打奶泡、煮水餃,加上整個屋內的客人一覽無遺。進來一個穿白色內衣的女孩身材真好,配上點了杯有白色奶油泡沫的維也納卡布奇諾加大,真是一幅好風景。
*Surger Man Cafe:每次特地去體驗這家咖啡館,都沒有空位,看著屋裡面的每一個年輕人都抱著一台筆電,不是若有所思,就是彼此討論臉上充滿了笑容,這間咖啡館非常特別,有個在室內的戶外區,座位數不少,又能利用小沙發讓多點人使用空間的彈性。
*生活在他方:進入這家咖啡館前,一台紅色偉士牌機車,庭園的花花草草上也有一台腳踏車!獨立出版品整齊的放在入門的大桌子上,書架上偏好攝影、漫畫的獨立出版品,書架的另一面有村上春樹、松浦彌太郎等輕鬆的小說、散文,角落有個空間擺放著骨董,放著輕快的音樂,單價不高的飲品、點心,這是一家讓人可以安心工作的他方。
*暗角咖啡:開到凌晨四點鐘的咖啡館,點個水餃當消夜吃吧!讓我想到了大學時代,總是在深夜出門,在無人的街頭散步,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 7-11,買了啤酒回家,伴隨著除了街燈,還有長得很高的影子。但看過暗角咖啡所說的:這城市總是無眠,我們只希望提供一個棲身的角落。原來,這座城市一直沒有休息的伴著我們成長,而我已經忘了年輕時夜裡的景況,還有內心深處的夢想。
*2J Cafe:一群年輕人在外面抽菸聊天,聽到講著中英夾雜的年輕人在此談交往,拿著很厚重的教科書在念書的正妹,更有一群眼神呆滯的年輕男女划著手機坐在沙發上,這個夏日的颱風前夕,戶外的豔陽仍然烈的透通過深綠色的樹葉,樹枝搖曳著彷彿知道明日的大雨來臨,幾個老人家撐著洋傘騎著腳踏車經過,有時跑車呼嘯過這個巷道。突然到《吉屋出租》,這些泡在咖啡館的年輕人會迸發出我所不知道的未來吧?
*未央咖啡館:點了水餃,看著吧檯內的弟弟一直旋轉一直旋轉鍋子內的水餃,轉的我都覺得好累了,水餃一來很好吃,旋轉有了代價。
*鄰居咖啡:除了水餃皮,內餡都是自己做的,除了店狗會經常來你腳邊之外,我覺得牆上隱藏這顏色的秘密,每次都想要問老闆是不是意料中設計師的巧思,還是某種巧合呢?雖然星期六的中午,人潮還不算很多,我也有一個獨到的咖啡館時間,即使是假日,也可以享受到寧靜的咖啡時光。
*ImPerfect Cafe:二樓窗外的風景好,但是,水餃要晚上八點後才有提供。
2017/09/16
【台北】恬野書,每次來書店都有活動
【台北】寅樂屋,台灣最好吃的咖哩飯
【台北】霞客咖啡,尖身波旁初體驗
【台北】認識新朋友,老闆超會串連的八家咖啡館
又來到了介紹特色咖啡館的時間,一家咖啡館的靈魂無疑是老闆,現在的咖啡館要能夠維持,當然要有足夠的客人支撐,但是常客過多,除了讓新客人進不來之外,也把老闆的時間給分掉了,有的老闆還要烘豆、挑豆,如何能夠讓客人互相認識讓新客人更容易進入咖啡世界,老闆扮演重要的角色。
咖啡館的吧檯除了是老闆的舞台,要串連吧檯旁的客人,又可以有話題,實在是不容易的工作。
(以下排名不具意義)
1. 馬札羅咖啡烘培館(南京店)(民生店),經常舉辦各式品咖啡,還有寄放咖啡豆服務,來的客人學富五車,老闆都可以在適當時機引蛇出洞聊天。
2. 霞客咖啡光復店,原本在淡水文化園區,後來在光復南路巷子內開了只有吧檯的小咖啡館,除了聊天,更多生活趣味都溶入咖啡時光裡。
3. 秘氏咖啡,老上海洋風,宛如進入徐志摩的時代,若覺得頭髮不夠美不夠帥,還可以在一旁剪髮,拍照打卡甚至可以認識住在附近的大明星。
4. UNI CAFE,發明棉花罐手沖壺,老闆有時接戲劇演員工作,經常有導演出入,別擔心老闆不在不好意思跟旁邊的朋友聊天,在這裡上班的員工都學會了老闆的招式,除此之外還有流浪貓當成媒介,學校的課桌椅好像重回學生時代。
5. 虎記商行咖啡,老闆有時在閣樓烘豆,可能是燈光安排,或是桌椅的規劃,來此的客人彼此都變成了好朋友。
6. 道南館,小鬍子老闆有時在台南,有時會在台北值班,或許在政大附近,大學生比較多,除了喜歡放黑膠唱片之外,小鬍子站台的時候,可以讓客人有很多的交流。
7. La Belle Coffee ,每次從店門口經過,看到裡面坐滿的客人,就好像一家人一樣彼此話家常,坐在沙發上的客人會插入一兩句討論,有時候吧台的客人也會跟著大笑,在咖啡館內不時的爆出笑聲,討論天南地北的題目。
8. 鴉。咖啡 bambicrow's cafe',咖啡館規劃的時候就區分聊天吧檯區,安靜開書區,燈光也大不相同。老闆是拍片導演,小聊一下台北市咖啡館的生態,可是如數家珍,每家咖啡館的特色都非常清楚,這家咖啡館的定位是朋友與朋友間的聚會、工作場所,點一杯咖啡在這裡坐上一整天,他也不會趕客人。
PS。霞客咖啡老闆為老闆提供
2017/09/15
【台北】小步 Biblio 繪本
2017/09/1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7-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
台北植物園內有一座欽差行臺,全台僅存的衙門建築。原址在布政使司衙門(現在中山堂)旁,本是清朝接待來自朝廷中央官員及宴請外賓之處。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仕紳擁護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欽差行臺便改為「籌防局」做軍務之用。十天不到,日軍登陸東北角,唐景崧化妝變身老婦逃跑了。
日治前期,欽差行臺作為總督府廳舍,歷任七任的總督,直到1919年總統府蓋好,此地成為臨時性展覽聚會場所。1932年決定將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建築,分別移入圓山公園(今兒童育樂中心)、淨土宗臺北別院(今善導寺)及台北苗圃(今植物園)內保存。
1935年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在公會堂(今中山堂),這裡原本是欽差行臺所在地。艋岬作家朱點人,寫短篇小說《秋信》,描寫曾在衙門辦公的前清老秀才斗文先生,搭現代化火車到公會堂,斗文秀才的古人裝扮格格不入,那已不是他認識的台北城,於是跑到台北苗圃緬懷傳統建築。欽差行臺歷經不同的使用方式,清朝欽差招待所、軍務籌防局、日治總督府廳舍、熱帶植物陳列館、戰後為林業陳列館及布政使司文物館,值得我們思考古蹟再利用的方式是否能呈現多元文化的存在,正如同台北城南古蹟融合了漢式、洋式、和式及唐破風建築風格。(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