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9

【台北】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 Saturn Landing Turkish Coffee,與1453 征服


左下,誰能幫我算命一下

十二點進門,已經坐了幾個年輕女客人,還有韓國觀光客流利的英文,老闆很厲害還能一邊煮咖啡,一邊介紹,現在開咖啡館門檻雖然低,但是要有美感,還能表演,語言流利,聊天話題,專業知識,真是厲害。


開一家咖啡館,其實是一種文化展演。

我喜歡用"文化"的角度來觀察每一家店,還有每一個客人,隔壁的美女討論了保安宮的節慶,也提到了幾百壯士的遇見,雖然沒有太多的個人深論意見,但是在台北發生的各式現象,還有在地生活。除了台北生活,還提到了東京、伊斯坦堡旅行所見。

其實很欣然看到年輕人這樣的生活方式,與老闆討論有關東南亞與伊斯蘭世界煮咖啡的模式,還真的有些神似,或許有些關聯度也說不定。


土耳其 1453 征服,今日是土耳其日— 在星球國際旅行社 跟著專家去旅行

事後聊到了維也納圍城戰役,此外在一堆突厥人、奧圖曼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的征戰過程中,其實已經搞不清楚誰是誰?

最近,希臘人在整理自己國家的地名,企圖恢復古希臘時代的地名,想恢復當年的榮光,在咖啡館這樣海洋藍的氣氛下,到底土耳其咖啡的傳統精神是甚麼?而伊斯坦堡或是君士坦丁堡這個名稱,在土耳其這幾年一直想加入歐盟的過程中,到底甚麼事土耳其精神呢?

回頭再來研究,那甚麼是台灣精神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到底甚麼是民主、自由、自治,全部拉扯在一起,就是台灣文化嗎?

想太多了!

喝完土耳其咖啡,殘留的咖啡渣,還可以透過占卜分析生活困境來尋找出路,這樣的哲學,從古埃及的占星術也算有點連結,回頭看看咖啡館的名字"土星",是否有相關呢?

【台北】《從地質公園認識台灣島的前世今生》



今日來走讀地質公園,地調所學長真是妙語如珠,了解與尊重我們的地景──於青田七六。

2018/04/27

【台北】走讀溫州街



昨日走讀溫州街,其實溫州街居住過的名人、文人與奇人實在太多了,我只講了幾個人,就講了兩個小時,後來來聽得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名單。

這是我講的名單:

立石鐵臣
淺香貞次郎
許壽裳
金溟若
洪炎秋
殷海光
彭明敏
臺靜農
李渝
楊佳嫻

後來的留言,開放大家挖掘溫州街周邊的奇人奇事

《東京白日夢女》這次變身為檢察官《正義之凜》



做白日夢的橋段變得比較少,日本人真的很喜歡角色扮演,而且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一直不斷的出現,女性在職場、婚姻中的關係,也多少有探討,順便來一段法律常識的教學,其實非常輕鬆。

是一部寓教於樂俊男美女的日劇

《記憶》



在眾多討論阿茲海默症的電影中,這部電視劇是以一個律師的記憶切入,以前幹過甚麼事情,以贖罪的心情去解決以前沒有處理好的事情,或許最近流行《與神同行》的類型電影所受到的影響。

人生在世,記憶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這輩子的記憶,下輩子還會有記得嗎?這部片是以人與人之間相待之道為出發點,這樣才是"記憶"最重要可以傳承下去的重點吧!

2018/04/26

【台北】器咖啡與《台北原味》法國異鄉人的攝影獨白



剛好下午有空檔又做了一個騎 uBike 的動作後,進入了大安捷運站旁的咖啡館,其實這裡的交通非常方便,但是走入這條巷子,我會有一個錯覺,我熟悉的器咖啡真的在這條巷子嗎?

繞了一圈走入咖啡館,翻閱了一下這位法國異鄉人的攝影獨白《台北原味》,他所描述的異世界,的確真的是台北,而我在這樣的空間,只是門內與門外之差,也正說明了台北這樣的現象。

我喜歡從外國人的眼睛來看我們居住的空間,攝影師的角度是最直接,平常不過的小吃店,路邊的鐵皮屋,老婦人的眼神等等,也只有外國人可以有這樣的特權,觀看與被觀看,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在我的心中想像出這樣的畫面,很多直接而深刻的文字,猶如悶棍打在我的心中。

在咖啡館坐了許久,有一個青年在窗外探頭,又過了半小時,青年終於鼓起勇氣走了進來,端看了菜單很久,也終於問了美麗的店長:請問妳這裡有店狗嗎?長怎樣?

......

我心中一直納悶,那青年是真的要進來要喝咖啡,還是找美女搭訕,或者真的是找狗狗玩呢?

2018/04/25

郭雪湖《新霽》中間的石碑是?



1931年的作品,明顯可以辨別的有惠濟宮、隘門、同歸所、芝山巖神社的宮燈與步道,那麼,那個石碑到底是哪個石碑呢?

看起來不太像是「六氏先生之墓」、「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故教育者姓名碑」、「芝山合約碑記」、「洞天福地」等 ,這些外觀看起來跟畫中的都不太一樣,難道是現在台北市立大學那一塊石碑嗎?真的長得很像啊!雖然台北市立大學的前身在芝山巖,但是1926年的石碑不可能在此。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有十七尊佛像在芝山巖,會不會是其中一尊呢?

根據雄獅美術出版的《四季.彩妍.郭雪湖》一書內的圖說:郭雪湖自述那座廟是北白川宮的神社,而那座廟是不存在的,不過看過日本時代的一些明信片,山上的惠濟宮已經存在,芝山巖神社也在 1929年興建完成。所以這件事情還真的是羅生門啊!

西川滿在紀念潘永清的《元宵記》提及他在臺灣期間最喜歡這裡,常帶著兒子前往教育的發祥地芝山巖惠濟宮參拜。石川欽一郎則稱為「芝山巖寺」。可見在日本時代芝山巖非常重要。

整理自網路,有關芝山岩大事記:

*史前時代

約280萬~20萬年前,台灣北部火山相繼爆發,大屯火山群和觀音火山陸續形成,七星山噴發的熔岩流覆蓋至芝山岩附近。

約6萬年前,強烈的地震引起大斷層作用,台北逐漸滑落形成盆地。

約3萬年前,台北盆地發生「河流襲奪」。

約1萬年前,全球氣溫上升,海水面上漲,海水越過了關渡口,使台北盆地成為一個鹹水湖。

約5,000年前,因淡水河系堆積作用,海水逐漸退去。

*清代

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漳州人建惠濟宮、芝山岩寺
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事變
清嘉慶10年(西元1805年)訂立「芝山合約」,確立芝山岩歸公眾所有
清道光 5年(西元1825年)漳州人建隘門、城牆,防禦泉州人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建文昌祠
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立「惠濟宮碑誌」
清道光29年(西元1849年)立「芝山合約碑記」
清咸豐 9年(西元1859年)建同歸所
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潘永清題「洞天福地」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惠濟宮、芝山岩寺、文昌祠三廟合一

*日本時代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芝山岩學堂」 位於惠濟宮後殿
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栗野傳之烝發現芝山岩文化遺址日
明治29年(西元1896年)芝山岩事件,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成立八芝蘭公學校
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設「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與「故教育者姓名碑」於六氏墳墓附近
大正3~5年(西元1914~1916年)修建芝山岩祭祀場、參道
昭和3~5年(西元1927~1929年)建神社

【香川】直島的美術館,安藤忠雄建築的純粹性



日本瀨戶內海小島間的旅行,這幾年非常熱門,很多人抱持去欣賞藝術創作的心情,也有不少人去欣賞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但我覺得去這些小島旅行,首先要完全丟棄從小到大對於藝術、建築學習的經驗,放開心胸去接觸任何事物,並且緩慢的完全溶入在地的風景之中。

直島原本在現代化工業需求下,1917年由三菱集團成立直島製鍊所,生產銅製品,因為這樣的汙染,導致直島北部的植物都受到了影響。1960年代,觀光事業的發展,直島南部成為露營區。1985年,到訪直島的福武哲彥想要在瀨戶內海的島上,建立一個孩子們的露營場地,福武的兒子福武總一郎於是在直島南部購買大量土地,完成了父親的遺志:直島國際露營場,並且請許多藝術策展人規劃在海邊的藝術展,讓人免費的欣賞藝術品。

福武把父親的事業「福武書店」改名為「Benesse」,意思是「好好的活著」,翻譯為「倍樂生」。到直島旅行最讓人驚奇之處,就是在路邊、海邊、山邊、碼頭找到大型的公共藝術品,許多大型藝術品還可以讓人進入裏頭體驗,與天、海、山、雲互相影響下,不同時間的光影都呈現不同樣貌,最有名的是南邊廢置的碼頭上,有草間彌生的作品:黃色的大南瓜。

直島一地有安藤忠雄不同時期的建築作品,從倍樂生之家博物館、李禹煥美術館、地中美術館,還有位於直島東町的南寺、 Ando 博物館,全部使用清水混凝土單一的材質,主建物完全配合地形,甚至小型家屋外觀與一旁木造屋子無異。這些使用幾何造型: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讓人在這些建築中的關係,能夠單純的對話,而藝術品放置在這樣的空間,使用自然光從天空投射,尤其是印象派莫內的睡蓮大型作品,簡直是跟建築融合在一起了,就像是宗教建築一般,讓人自然而然的敬重這個空間。

安藤忠雄擅長使用「牆」的概念,進入任何建築前,無論是大型的博物館,或是小型的家屋,都會用高牆區隔,在建築物周邊繞行後進入門內,就像是迷宮一般,有時候覺得前面沒有路了,但是一轉個彎換個角度就會找到出口。鮮少使用窗戶,但是建築物內的採光卻十分好,主要是使用玻璃,並且配合周邊的光線的流動,自然而然產生了不同的顏色,或是利用大水池在周邊的流動,也會呈現不同的光影。在直島的風很大,即使在屋內,也都可以感受到風的聲音與海水的味道。

表面上單一的建築材質,在風、水、光、影間造就了豐富性,而且人在其間不同觀看的角度,適當的留白,在建築內感受到人生的禪學。

到直島觀光,在地的人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藝術作品透過在地阿公、阿嬤熱情的解說,把原本好像是外來的藝術品,內化成為直島出品的創作,直島除了草間彌生、安藤忠雄與倍樂生集團外,直島的錢湯、老屋改造的家計畫等等,不需要了解建築、藝術、歷史,只要把人融入大自然之中,心靈自然得到了洗滌。

2018/04/22

《鹽月桃甫》與《高更》

我想鹽月桃甫應該非常崇拜高更、馬諦斯,作品的構圖與內容大量的模仿,從四國的松山到台灣教書創作,戰後回到宮崎,因為戰後的物資缺乏,跟當年在台灣的生活比較實在是天堂與地獄之差別,鹽月桃甫與立石鐵臣回到日本本土後,都有回顧台灣生活的作品。




34

1. 鹽月桃甫,火祭,1929年,魯凱族祭典,前面有女性拿著兩隻小鳥、烤小米餅、盪鞦韆等,都是傳統習俗。

2. 高更,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1897年,收藏於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融合了各國文化與宗教神話。

3. 《360度發現高更》

4. 《南國‧虹霓‧鹽月桃甫》雄獅出版

由於不熟悉魯凱族祭典的深意,表面上看上去只是學習高更的構圖,但我不清楚是否有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等更深一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