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藤森照信》

《藤森照信》

在臺灣有不少藤森照信設計的茶屋,這本書可以了解他的理念,混入了日本繩文、彌生時代的概念,把日本的茶室設計,往前拉到了八千年前,是一位能夠讓古今對話的建築師。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今天談的是"美食"

20201129

海豚的讀書會,今天談的是"美食"

非常不容易的讀書會,雖然每次去都是吃吃喝喝,但是聽大家分享閱讀相關的書籍:鴨川食堂、佳代的廚房、無人知曉的青春、食譜等。

我分享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我一講出洪瑞麟的生平,海豚馬上回答是礦工便當,果然!

後來,我才發現,我看過海豚介紹的鴨川食堂,頭腦真的塞太多東西,可是,我沒有好好的消化,跟吃東西一樣葫蘆吞棗(囫圇吞棗)。— 與江巧文和賴怡靜

【台北】華山,米道,五味雜陳的各式建築與雕像

20201129 華山,米道,五味雜陳的各式建築與雕像

這條街區慢步路線是因為兩年前出版的《台北慢步》帶領大家走過一趟,今天再走一次,雖然報名的人不算多,我覺得我收穫也很多。

這兩年來華山大草原上發生了一宗殺人命案,希望廣場每到假日仍然十分喧嘩,鋸齒狀的月台、華山車站、國際藝術村、樟腦工廠、梅酒工廠,乃至於目前的台灣文學基地,還有李國鼎故居,還有臨沂街的文房,背後的豪宅,1970年代的公寓、公園等,這個曾經是縱貫線鐵道貨車往來之處,還有原本是三線路的延伸,中正路改名為八德路、忠孝西路,還有堀川(日語:ほりかわ),又稱「特一號排水溝」,各式各樣的交會,可以講得實在太豐富了。

感謝蒲添生紀念館館長幫我們導覽,述說著他的父親與外公的遭遇,每次都令人動容。

我們在文學基地解散,可以自由地去參觀旁邊的展覽。結束後有台大學妹來說要團體包場,實在太感恩了,這樣文化園區周邊,有著不同時期的文化,希望不要因為商業性格,而失去了更多。

2020/11/28

【台北】臺北老屋三生事,世新電台鳥瞰臺灣

每一次到世新電台都讓我很驚奇, 倪可把書中的興建年代全部用圖表畫出來,發現只有一棟老房子是戰後興建的,沒錯,我比較強調日本時代的古蹟,是很好描述當年所謂脫亞入歐、洋和混合、漢洋和、混擬土、建築材質的革命、場域空間等等,這些事情發生的年代,都是日本時代。

節目要上之前,再跟大家分享。

2020/11/27

【台北】古水圳道上的貓

古水圳道上的貓

栖來光:日本暗渠人們叫做“にゃん渠”(Nyan-kyo), にゃん是貓咪的聲音, 因為貓咪喜歡暗渠。

2020/11/26

《雨的布魯斯》

《雨的布魯斯》

基隆小而美,日本時代的雨港蓋了許多歐式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木造建築,很好奇這些美麗的建築若全部修復回來,基隆會呈現甚麼樣貌?

到了山上旭丘指揮所,那個實心的鐵柱,多樣的裝飾,不知當年陳儀、張學良囚禁在此,多雨的天氣,看著山下的雲霧,心情到底如何呢?

基隆當年作為日本帝國往南延伸的入口,今日做為海洋國家的出入的玄關,期待更多的翻轉!

2020/11/25

《東京森林咖啡店》

《東京森林咖啡店》

想說我去過東京的咖啡館少說也有五十家吧!但翻開這本書,居然一家都沒有去過,下次去東京一定要努力去走一趟森林咖啡館。

至於台北有沒有這樣的咖啡館呢?只要窗外充滿了綠意,就可以了,請臉友報馬,我找時間去探訪。

【台北】內壢高中考完試來大稻埕旅行

老師非常用心的安排了兩個活動,一個是兩個小時的導覽+日星鑄字行,我本來規劃的路程也不長,可是一開始同學實在太乖了,於是私自加了一點台灣美術史。

原來以為講郭雪湖、陳澄波、李梅樹、廖繼春、楊三郎,可能沒有幾個同學會記得這幾個名字,沒想到講了一下抽問,每一個同學都耳熟能詳,甚至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山田東洋、蔡雪溪,同學都可以回答。

導覽到這裡覺得台灣真的有救了,於是我火力全開,走到了大安醫院(今天義美門市前),開始把周邊開過甚麼店說明給同學聽,後來花了太多時間了,竟然台灣民眾黨部,還有蓬萊閣舊址沒甚麼時間講。

不過,我還是交代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是不要太貪心,不要想要把所有東西塞給參加者,很感恩老師願意帶學生來參加這樣的走讀活動。

2020/11/24

《老屋新顏》

《老屋新顏》

這本書選的老屋,我都很喜歡!非常鉅細靡遺的把這些老屋活化的過程記錄下來。

2020/11/23

【台北】教育電台《臺北老屋三生事》

20201112

#臺北老屋三生事

很感謝出版社安排了巨量的廣播節目可以上,可能覺得我應該很好聊吧?其實我應該是很木訥的工程師,只是因為談到書中的內容,就可以直接插入主持人的話,源源不絕的講話,希望上節目對於書本的銷售有幫助!

這個節目也有上 podcast,只要搜尋:媒體來做客就可以找到喔!不過,我的這段錄音應該要一陣子才會上。

我跟小黃老師的共同朋友還真多,一路聊到晚上九點!

PS. 好像是去拍沙龍照

20201116

電台錄音,又來教育電台,總覺得廣播這個產業應該是可以透過網路更為活用。

遇到了一個奶爸抱著嬰兒上節目,原來是台大資工系畢業的學弟,在學校的育成中心創業,有關車子內的系統,聽起來很廣泛的服務,我很怕未來是內建在 google 的服務的感覺,不過現在有勇氣創業,我都十分佩服。

與資深的廣播人錄音結束,我都覺得現有的主持人都是三頭六臂,比對起創業的人不遑多讓。

20201123 教育電台的專訪

這個連結是線上可以收聽的網址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50/5fba8af57f7c91000684ea28 #點唱潘越雲桂花巷 #月夜愁

感謝小黃老師的紀錄:

地質系出身的水瓶子學弟、透過出版社中學同學趙瑜玲推薦而來!拿到書細細品味,看見這個文化人的真功夫。

來到錄音間、知道他是地質系高材生,卻自小喜愛寫程式;年紀輕輕就練就一身解程式的好功夫。

台大畢業後沒當過一天的地質專業,反而走入證券與寫程式跨領域行業。

這份IT工作一做做了二十多年,但身上充滿文青細胞的他不耐這樣一成不變的行業生活,開始用雙腳走讀台北與世界各大城市。

又為了怕自己疏於紀錄,開了部落格,這一寫又寫了近十年。

從咖啡店、寫到書店;從書店又再進化為老屋書寫!好文筆與好照片讓出版社很快發掘了他!!

不知不覺一本又一本的出了,而這回的「三生事」竟已是第十本書。

這本書按照水瓶子的說法竟是醞釀近兩年半時間所完成好書。

除了例行性「典藏」式對書本編輯上的講究,主要還是對插畫、書籍相關資料的各種自我追求。

水瓶子呵呵:自己最後已經完全放棄,就讓典藏團隊繼續努力與堅持著,完全信任編輯團隊的專業!

這本生了不少時日的作品,真的讓人徹底驚豔!

文字深入淺出、插畫精美,每座老屋的前世今生也都是頗有考究。水瓶子談到:為了自己的真愛、從中研院調閱相關圖文資料,就為了可以深入了解每棟老屋的身世之謎。

11/23上午10:05-11:00 收聽「媒體來作客」,一起聽廣播、一起看見老屋、走進每座台北老屋「三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