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台北】新生南路、濟南路口散步懷想



今天剛好到這附近去開會,中午結束後在附近散步,高中一個人在此晃蕩的記憶湧上心頭。念延平高中三年中有兩年,放學會步行到城中圖書館念書,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最自由的時刻。

我不跟隨著同學到南陽街補習,想要自己念書就好,而延平是一所只要考試考好,甚麼都不太會管的學校(就我認知),上課的時候只要不吵鬧,要念自己的書,老師基本上也都很尊重,或許從小到大就很習慣自己念書,到這圖書館沒甚麼壓力,我只要按時把高中三年的教科書溫習完,周而復始的念書考試寫題目,在學校的排名居然穩定的進步了。

高中時(1985-1988)的新生南路當然已經都加了蓋,這張從麵店翻拍的黑白照片應該還要更早,那時濟南路上有兩家麵店,今天中午進去了其中一家,點了我最常點的雜醬麵,不過整個味道完全不同,當時的老婆婆掌廚,現在都是越南籍太太,我也忘了這家麵店的店名與詳細的位置,搞不好也不是以前那家了。

當年我經常點了炸醬麵,然後等了半小時催了好幾次都被遺忘,婆婆都會多放一些菜給我。今天這種情況又發生了,點了一碗湯忘了上,不過我想若沒上就算了,機靈的越南籍太太發現了,現在的服務比上以前要好太多了,但麵中卻失去了某種味道。

從麵店走到圖書館還會經過一個排水溝,有點臭,但是卻告訴我要開始努力念書了,進入圖書館溫習完進度,圖書館關門,繁星向我微笑,慢慢的等公車回家,周而復始規律的生活,像極了修練,那樣的日子應該永遠不再回來了。

2015/09/29

《戀戀銅鑼燒》有辦法跳脫牢籠的只有自己



利用緩慢的敘事法,淡淡的帶出故事中所有人被「某事」綁在一個框框裡面,就好像一隻鳥關在籠子內。但故事人物受到老阿嬤厲害紅豆餡的啟發,每一個人都跳離了自我的牢籠。

男主角最後一幕跳脫了自己的限制,在公園設攤叫賣銅鑼燒!
女學生擺脫了母親這個無形的枷鎖。
在籠中的金絲雀被老阿嬤給放了。
老阿嬤過世時從人世間解脫了。

這部片還有討論很深的痲瘋病政策,人類的自以為是,將不同類型的人區隔開來,隨著不同年代應該都會有不同的政策,人類在進步,但用外觀來判定一個人,非常無奈一直都是如此。

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限制,也都有一個有形無形的牢籠,看完了這部片,好想去買熱騰騰的銅鑼燒,但人間可能沒有這樣的滋味了?

《拿破崙之村》公務人員都應該看的連續劇



看日劇看到很時事、很鼓舞人心或很能啟發的,我總是會死命的推薦給朋友。

十幾年前剛當上小主管,那時我拼命要同事看《西洋古董洋菓子店》,希望同事間的互相合作能跟片中一樣。九年前阿部寬的《熟男不結婚》,我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連夜把這部片看完,不知道有沒有害到學弟至今未婚。但《拿破崙之村》這部片卻是我不忍很快看完的一部日劇。

每一集都讓我臉框含著淚水,這樣八股的劇情,一個農村的沒落,每一個人(包含村內的人)都覺得這個村子沒救了,但是卻在一個熱心的公務人員手中慢慢的找回村中的特色,而且,他把所有的功勞都歸給了同事、長官、村民。

最後一集,其實討論全世界做社區營造(或稱社區復興、農村再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公部門要不要補助或建設地方,然後把大量的觀光客帶到小地方,破壞環境後又成為另一個廢墟,永續經營變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老中青少三代都有的人口結構,是不是應該由農村的人們親自動手來做才有意義呢?

到底是怎樣的過往人生,會有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呢?其實,台灣的基層公務人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吧!但一進入體系之後,很多人的熱心就慢慢的藏在內心了。

2015/09/28

《噬血戀人》人類的永生之夢



或許很多人很羨慕吸血鬼可以長生不死,只能依靠著吸人血維生,時間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吸血鬼若到處殺人,勢必很快地暴露行蹤,於是吸血鬼只能跟醫院或研究單位私下買血。

但,人類因為吃了太多有毒的食物,害的吸血鬼要能夠買到高級的純血也不容易了,所以吸血鬼也面臨了死亡的危機。

若你只能晝伏夜出,又可以永生,那麼你會做甚麼呢?女主角讀遍了世界名著,學習了各種語文,她的朋友甚至幫助過許多文壇大師代筆。男主角專研音樂,收集各種樂器骨董,許多有名的音樂片段都出自他手。但,劇終他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女歌手,說了一句話:這個人成名太可惜了!一種反諷的語氣,的確歌手成名之後,就難以再突破了。

猶如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中吊書袋,瘋狂的把許多歷史名人搬出來調侃一翻,這部片也搬出了音樂的歷史,揶揄了莎士比亞,也談了哈姆雷特。永生的意義是甚麼?吸血鬼把幾世紀的生活,寫成小說,但這個吸血鬼卻因為喝了次級品的血漿而中毒死亡。

為何女主角那麼討厭倫敦,即使只是轉機經過,也不願意停留呢?

男主角選擇了底特律這個汽車工業之城,已經沒落的廢墟,到處有工業廢水,可以殺人於無形。女主角選擇了摩洛哥的丹吉爾,這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徒的交界,歷史來來回回的爭戰。

其實人類已經永生了,透過書籍、音樂、電影,可以獲得前人的感官經驗。但結局仍然無法打破永恆的殺戮。

2015/09/27

《2030 彼岸的家人》



日本的櫻花與職人,若遇上了老人都不老,要一直漫無目的的工作到死,那生活的目的在哪裡?「家」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所有的小城鎮都荒廢了,只剩下超級大城市,所有的3C產品不滿意就丟掉,再也沒有手作的溫度,人們的食物都來至於無根的溫室,大家也不再去野餐賞櫻,家人的情感變成一個負擔。

整部片的所有人物,都呈現曾經有非常絢爛的人生,但人生的高峰過後,就應該死了,但是卻因為高齡化社會,每個人都活在一個漫無目的社會,不斷的用工作來填補空虛,太宰治的《斜陽》中的貴族,在櫻花最美的時間殞落,就是如此。

整部片透漏著強烈的「孤寂」感,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下一個課題嗎?

2015/09/26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城南系列的書香之路



今天的導覽開始還是一樣開頭講了台北市的都市計劃,從艋舺、大稻埕、台北城、西門町、城南,然後往東邊發展。其實瑠公圳也是一樣這樣的由西往東的開發。這個看 1939的瑠公圳水利組合圖應該可以很清楚。

然後帶進去了幾家書店,舊香居、永楽座(剛好在放紀錄片欣賞)、明目書社、女書店、台灣ㄟ店、唐山書店(地下)、茉莉總店

其中沒有進去的,流浪ing書店、雅博客、聯經上海、誠品、胡思、古今書廊、茉莉影音館。

其中大致上提了台北書街聚落的遷移歷史,新書、二手書、回頭書、簡體書等,在台北有著獨特的發展(廢話,全世界各地都一樣),不過政府介入的比例,比起世界上各國,我們只要政府介入,往往搞死一個產業(例如:運動中心、圖書館等),有時候又會希望政府不要介入的矛盾心態。

感謝書店老闆建了那麼好的地方讓大家有看書買書的空間。

【台北】李國鼎故居的朗讀節活動


照片為 齊東詩舍 http://poeticleap.moc.gov.tw/

這算是第一次當苦練咖,終於榮幸的上了朗讀節的活動,從小到大投稿國語日報多次上報,但是從來沒有上台演講過,因為字不正腔不圓,念文字台灣國語,每次朗讀都讓大家聽不懂。

朗讀節的主場在台北華山與高雄駁二,在各地也有延伸的朗讀活動,很高興去年參加了在 青田七六 亮軒老師的朗讀活動,就在書中描述的地點,請作者朗讀自己寫的文字,我瞬間迷上了這樣的朗讀活動,而不只是透過閱讀去了解消失的人事物。

於是,今日在李國鼎故居,我就試圖用念書的模式,念著青田七六這本書的內容,講解為何亮軒老師會這樣寫,也念了梁實秋與韓菁清的書信往返,再念了一些王文興老師的家變,試圖回復當年的紀州庵的模樣。希望大家可以有空去找找書中的風景,也真的找的到。

當了一個小時的國文老師,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結束後出李國鼎故居,遇上了 詩人 顏艾琳 ,一見面她就一直說周邊也甚麼好吃好喝的地方,也帶我去詩舍繞了一圈,也有參與 華文朗讀節 Wordwave Festival的活動,若未來朗讀節可以透過直播的方式,在各地朗讀,透過網路傳播,讓更多人參與。

苦楝咖啡停業一陣子,後面的苦楝樹經過颱風還健在,詩與文,都會比詩人與作家活得久。

2015/09/24

《我的書店時光》還有我的圖書室時光,復興高中的演講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今天到復興高中跟同學、老師分享從小到大接觸書、書店還有圖書室的過往。

等我嘰哩呱啦講完兩個小時之後,圖書館的主任簡先生帶我到他辦公室,由於我們兩個人的名字只差一個字,十分投緣,除了看了他辦公室旁的珍藏書之外,還看了一樓的書庫與三樓的閱覽室等,主任是雕刻藝術家,又是學校老師,這個場域的設計規劃,都是他主導的。

其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把走廊的電視看板移走,然後放了書籍的介紹,類似主題書展,另一面是名人說過的名言,而這個走道是同學的要道,經過的時候也可以看一下最近的書展之類的。

不只是書店的經營要吸睛,學校圖書館的經營,也要想很多點子讓學生可以多閱讀,簡先生跟這些服務老師、志工,真的想了不少點子啊!— 在復興高中

2015/09/23

【台北】民生工寓




最近窩在家裡比較多,已經許久沒有到咖啡館工作,我把所有蒐集到的資料放在雲端,也把必要的資料帶在身上,一進入工業風格的咖啡館,民生工寓,一陣陣聊感情聊工作的聲音傳來。

難得在前院的玻璃屋內,好似坐在路樹旁,幾乎與行人共享這個空間。若我住在民生社區,有時候鄰居跑步經過,或者下班回家,甚至帶狗出來「嗯嗯」,所有的社交活動,都被鄰居看光光,好像是美國社區一般。在台北生活,很難有這樣的社區,一種有點鬆散不需要管理員,但卻有擁有公園綠蔭與鄰居的所在。

反過來,我在咖啡館內工作,鄰居也同時知道了我在做甚麼?

每一個社區都有他的獨特性,走晃了兩家賣店,雖然是器皿吸引我進入,可是卻是雜誌令我驚嘆,一種是以設計為名到日本各地深入旅行的雜誌( design travel)《d》,一種是採訪知名品牌的創作理念(Brand),《B》,在放放堂 funfuntown。

日、韓的雜誌,一個呈現低調的去挖掘小地方,一個是高調的認識大品牌。呈現強烈的民族性,台灣有代表性的雜誌嗎?好想創立一個。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這是最近在家的早午餐

2015/09/21

《民王》訛虞我詐的政治圈,是否可以開創一條真誠為人民服務的道路?



與兒子交換身體找回從政的初心,該劇很多不合常理的人物,四面八方的漏洞,感覺人物與劇情結構都十分不合邏輯,也或許這就是政治的畸形異狀吧?

我喜歡鱷魚臉的演技,只要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