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10/25

黃小黛《地方回憶錄》@永樂座

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年小黛的文字,每次看都有一種風淡雲輕的感覺,但深藏在內心的情感卻是濃厚化不開的滋味,宛如打開厚重的皮囊,一股揮不去的皮臭味。
但,神奇的是在不同年紀,不同的地方重讀這樣的文字,有時臭皮味居然化身成為淡淡地一股花香,隨風而逝。

佩服今日的主持人 段慧琳 Windy ,有來採訪過青田七六,或許我有上過他的節目,也看過她寫的小車站參訪的書,這樣的年輕女文青,怎樣能夠來導讀小黛這本書,她用了時間、距離、空間等不同的角度,來看小黛的書寫,這樣的角度與方法,這不是慣用解釋女性書寫的方式,小黛的文字溫度,不慍不火,表面看來沒有溫度壓力,但是讀懂後,有時會懸在心中,或許一瞬之間就忘了,但其實已經默默地在心中打了一個小節,或許在哪個時間地點,又會被記憶起來。

小黛也用了她自己的年紀為例,我也頗有感,不為了甚麼而書寫,也不用害怕甚麼而書寫,有靈感的時候,晚上熬夜就書寫,沒有靈感的時候,隨時也可以記錄下甚麼,沒有為了甚麼而出版,時間到了,遇到適合的人,這本書就這樣生出來了。

這是多高的境界,我要多多學習。

2014/04/19

橘枳的《日日的美好,咖啡館繪手帳》

今天拿到這本書封質感超好,打開又有地圖、明信片,仔細翻了幾頁,居然沒有照片,但卻讓我十分驚艷的書,橘枳的咖啡館繪手帳。

買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1959


心理浮現一種想法:原來除了日本人之外,台灣人也有不少十分頑固的瘋子啊!

橘枳的手繪有種粗擴中帶點細膩的感覺,我想原因是在她的字體,有種豪邁不居,但筆畫直的讓人覺得剛毅。當然她的字體有很多種,一如慕夏在新藝術風格下,自創自己的字體,不同的風格的海報採用不同的字體。或許,因為畫這些咖啡館、景點真的非常耗費時間,能保持差不多的風格已經非常難得。

而我看著這些手繪插畫,居然也都有讓我親臨現場的感覺。橘枳參加很多次我們舉辦的導覽活動,我想她可能跟我一樣帶衰,每次到咖啡館時間都不太對,有時候沒開,不然就是公休,書內有些咖啡館也搬遷了,台灣的咖啡館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在這樣書籍的推波助瀾下,希望能增加更多。

2014/04/18

石東藏《台北巷弄日和》

我發現現在出書的人一定是十足的瘋子!或許都是跟我一樣,喜歡在巷弄間找尋美好事物,分享給大家,這樣的書原本以為就只有日本出版社可以搞出來,台灣出版社礙於人力、編輯、採訪的配合,往往都是把這類圖書簡化處理,只提供部分資訊,或是內容比較沒有時效性。





石東藏非常用心,一家一家認真的去採訪,是以報導的角度去介紹這些店家,文末都會加上自己的感受,我覺得是很好的一本工具書,提供給台灣人自己認識自己這塊土地上長出的美好生活。

要說這本書唯一的缺點,應該就是字太小了。我寫書都用自己的感覺寫,比較少跟老闆或店長約好採訪時間、內容,能夠花那麼多時間探訪,我想作者收獲也很多。

2014/02/25

《東京書店時代》@雅痞書店


每次到了雅痞書店,都想要把整櫃的書與DVD搬回家,還好理智戰勝了,我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去讀去看。

不過看到架上有本《東京書店時代》,我馬上就掏錢買了下來,在隔壁的餐廳坐下來閱讀,想想今年的旅行計畫,何時要到東京去晃晃,只是突然又從白日夢醒來,我去這些書店翻閱這些看不懂得文字要做甚麼呢?是說要來學日文了嗎!

來雅痞書店,總是我一個人,坐在餐廳的角落觀察上班族中午來此用餐,逛書店適合一個人,到餐廳吃飯總是兩三個人,到咖啡館顯然更為彈性自由。在周邊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家新開的咖啡館,也觀察到了幾家麵包店不在開張,這城市永遠有新鮮事情,我們少了悼念,喜新厭舊,但是陪伴我們最久的是隔壁的雜貨店。

多次來雅痞書店,看著舉辦很多的藝文活動,也發現老闆關心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來到這個空間,天花板的木頭裝飾,牆上的現代藝術畫作,還有歐式的檯燈,台灣傳統的布袋戲,播放的是西洋流行音樂,在公寓內看到紅磚牆、老櫥櫃,同時也存在著現代的家具,混搭風看似容易,卻相當的不簡單。

隔壁的漫畫店、DVD 出租店,還有書店內的新書、出租的書,也混入了我們的生活,從最早法國的法雅客這樣的生活概念店,台灣很少有人學得來,佩服這樣的店能夠生存,在台北這個市中心,或者在偏鄉,我認為都有這樣的書店生存的空間。— 在雅痞電影文學書店(咖啡藝文展演小客廳) 。

2013/04/28

《大漠風流》伊朗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歷史的諷刺@伯朗咖啡

去過伊朗後,對於居魯士大帝開創波斯大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歷史有想要瘋狂的了解,於是不斷地找尋相關的資料,對於大流士二世怎樣奪取政權,怎樣離間各個貴族間的感情,如何鞏固政權,拓展波斯帝國的版圖,這一連串謎團的解開,比福爾摩斯辦案還要精采。



傳說中,居魯士二世的外祖父曾經夢到外孫奪權,於是把女兒叫回王宮,外孫出生後命人遺棄,這個故事跟羅馬羅慕斯的故事雷同。而居魯士二世稍長,便在外祖父那邊學習騎馬技術,後來奪取外祖父的米底亞的政權後,成了米底亞與波斯王國的國王。居魯士採用離間政策買通了巴比倫的貴族,攻入巴比倫後發布人權憲章,也就是現存在大英博物館的居魯士圓柱,解放了尤太人,這也是尤太人為何尊敬居魯士大帝的原因。(不過一些學者並不認同)

居魯士於西元前529年去世,傳說居魯士出征中亞游牧部落馬薩革泰人,殺死首領後;首領的母親托米麗絲拒絕投降,領軍為子報仇,波斯軍隊死傷慘重,居魯士受重傷死亡。來來居魯士二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報仇,並殺死托米麗絲女王,將居魯士遺體安葬於帕薩爾加德。

後來岡比西斯二世繼續擴大帝國版圖,出兵埃及期間,被宮廷內的大臣高墨達反叛,岡比西斯二世趕回來死於土耳其地區,高墨達被正義的大流士一世殺死,因此大流士一世繼承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權利。這一段歷史在貝希斯敦銘文解讀出來後,許多歷史學者與考古學者努力研究辯證之下,認為大流士一世當年並不是合法取得政權,可能是一個政變,大臣高墨達可能背了這個黑鍋。


貝希斯敦銘文

這個證據就在於貝希斯敦銘文內大流士一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名不經傳,他可能編造了一個雙王制度的歷史,若是合法的取得政權,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的寫了那麼多文字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而且還把階梯全打掉,並免別人去破壞銘文。另,居魯士在帕薩爾加達建了神廟,為何大流士一世又在波斯波利斯蓋一個更大的神廟,在制度上更加中央集權,這一切都證明了大流士是一個奪權者,害怕其他貴族反叛,而採取了更多防禦的政策。


以斯帖墓

大流士一世娶了居魯士大帝的女兒阿托莎,生了兒子薛西斯一世。他娶了尤太人以斯帖,舊約聖經中有段以斯帖記,描述薛西斯的皇后以斯帖越權告知宰相哈曼要屠殺巴比倫的尤太人(不是居魯士已經解放了尤太人?),薛西斯於是把哈曼抓起來,以斯帖拯救了尤太人,於是那一天就被定義為普珥節。

薛西斯一世在馬拉松戰役戰敗,於是集結大軍打溫泉關戰役斯巴達人大敗,爾後希臘軍隊集結打敗了波斯的海軍。這幾場波希戰爭下來,希臘、波斯各說各話,都說自己打了勝仗。

後來阿契美尼德王朝到了大流士三世,被亞歷山大大軍打敗,亞歷山大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兒,並且要求各將領與當地女子結婚,於是在蘇薩舉辦了集團結婚。傳說亞歷山大還去拜見居魯士大帝墓,派了軍人進去查看,墓內金碧輝煌,金銀珠寶還在。但亞歷山大卻放火燒了波斯波利斯,這一點非常另人不解,既然已經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兒,又贏得了人心。傳聞中是亞歷山大的希臘妻子在亞歷山大喝醉酒慶祝的時候挑起波希戰爭的過往,於是亞歷山大才命令屬下燒了這座城市。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是我們還不知道的?這就等待學者的研究了。



波希兩國多年未解的心結,在馬其頓人亞歷山大攻入波斯後,結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聖世。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病死後,帝國分裂成三個帝國,塞琉古帝國繼續統治著波斯地區(伊朗)。



關鍵字: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亞歷山大、但以理書、以斯帖記、波希戰爭、蘇薩、帕薩爾加達、波斯波利斯、貝希斯敦銘文

對於大的連鎖咖啡館,總覺得非常商業化的經營模式,所以不常進去消費。感謝伯朗咖啡在此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講座,可以讓我在此分享我對伊朗這個國家的歷史。

2013/04/06

《追櫻》追出日本的賞櫻文化,還有面對地震的不同態度

不知道時間過太快,還是 Jasmine 寫得太快,每本書都好像是新的主題,有電影、咖啡館、吃、旅行,這次的主題是櫻花,唯一沒有變的是旅行,而附加給讀者的,是 Jasmine 的攝影作品。



買書去→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4117

日本人應該是最能夠享受『一剎那』的特殊人種吧?每年櫻花盛開,就是那一、兩個星期,而且因為氣候的不同,開花日期又會誤差個一、兩個星期,在櫻花盛開馬上就飄零的這幾天,大家清晨也賞櫻、大中午也賞櫻、到了晚上也賞櫻,我看完了這本書,默默地感受到不同地區的日本人,表現出賞櫻的態度有細微的不同。佛陀說的『一剎那』,我相信是時間的單位,對於短暫時光的珍惜,到底是櫻花的魅力,還是日本人對生命的看法呢?要是在中國,可能會搞個假櫻花讓大家永恆的賞櫻;在台灣,可能要來個基因改良,讓大家三百六十五天賞櫻。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那年的櫻花也開的很不一樣,台灣人捐了不少錢,而且旅客銳減,日本觀光業者不只是對觀光客特別的好,對台灣來的人也特別的友好。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中大家對台灣921大地震的那一個場景特別有感覺,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也是描述因為地震而結婚的夫妻生活。我想發生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那場大地震震出了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觀光客減少、核電政策、是否要遷都、防震措施等等,可是日本人仍然努力的活在當下安靜地過著日子,每年還是要賞櫻。

人生中有很多的變與不變,我們可以無限放大的來觀察,櫻花盛開的那一剎那,我們也可以放大的來檢視,那是一種由生到死的過程,賞櫻彷彿只要了解了櫻花的美,最美後就是死亡,這一輩子也就值得了。

有一年到京都,天氣冷的我一直想往室內走,卻看到一群人在戶外排隊,然後排的隊伍只是要吃一小小塊的豆腐,後來我才知道,『寒冷』、『排隊』、『一小口』是吃這個好吃豆腐的一個儀式,若不排隊在室內暖和的空間就可以吃到同樣品質一大塊的豆腐,那麼這豆腐也就不好吃了。我想追櫻、賞櫻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2012/08/15

老夫子姐姐《走入大絲路中東段》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五國19個世界遺產紀行

回想認識老夫子姐姐這幾年,應該是我工作型態改變最多的一段時期,投身文化導覽工作、優游於古文明城市、真誠的應對人與人的關係。這一切都要感謝老夫子姐姐(後稱姐姐),真的是受到她的影響,給我力量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一萬年,在路上》這本書的改版成為《走入大絲路中東段》,不但顯示出姐姐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再推敲完美的用字,避免偏頗的字眼。亞伯拉罕在沙漠中繞行50年,摩西出埃及跨紅海西奈半島,耶穌在約旦河受洗,伊斯蘭教的創始者穆罕默德,與十字軍對抗搶回耶路薩冷的撒拉丁,從蒙古帝國一路打到中東的鐵木兒,羅馬帝國統治的遺跡。這些歷史在美索不達肥沃月彎的西邊,人類創造了一段段古文明歷史,透過這樣的旅行,讓我們更謙卑的認識這個世界。

原以為姐姐從總經理職務退下來後,可以輕輕鬆鬆地做自己熱衷的事情,沒想到她自己開了一家旅行社,良好的人緣、細心處理客戶需求與一再反思初衷,2010年底遇到伊斯蘭世界的茉莉花革命,2011年又遇上日本311大地震,這對旅行業的衝擊很大,這樣的衝擊反而讓姐姐越挫越勇。

原以為很多事務姐姐不用費心處理,但是小從一篇文字的撰寫、照片,貼上網路,自己親身體驗網路的活動;大到公司目標、方向、決策,凡是從自己做起,這樣的精神不但影響了我,我想也影響了周邊的人。她像個傳教士,想把古文明的美透過一場場的旅行講座,分享給所有的朋友。

購書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4766

2012/08/12

王姐的《與神同心》王季慶的最後八堂課

認識王姐是二O一O年去中東的團體旅行,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大量的舊約、新約聖經與希臘神話內的故事,古文明建築活生生地就呈現在我眼前。這些對我來說是一個大衝擊,讀過的、模糊的、熟悉的文學、歷史一下排山倒海而來。我要花太多時間去弄懂整個來龍去脈,心情總是靜不下來。王姐的年紀可以當我的母親,體力有時不行需要攙扶協助。每每看王姐一派輕鬆地說這廢墟好美,說那神殿倒下的石頭很美,有時面對墳墓石棺,也說很美。



很美,以為這就是王姐的口頭禪,也很佩服她『看見』甚麼事情都是用正面良善的態度去面對,所有事情有一體兩面,王姐總是很能體會體諒這兩面,無論總總都是學習的態度。旅行回來後,我去買了王姐一九六九年翻譯紀伯倫的『先知』,每讀一小篇,只能說裡面的話語都是『對』的,捫心自問,這些平靜的詩語、散文,我又能真正想通的會有幾分呢?我一直覺得我是自在的生活著,但每次與王姐短暫的交會,無論是聚會或是旅行途中,那種『自在』我想我學不來,也放不下心中既有的種種成見。

讀過『與神同心』這本書後,我稍微能夠體會她口中的『美』,看到廢墟時王姐或許看到這座城市過往的繁華,那大神殿建立時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羅馬帝國藉由建設神殿、舖設石頭馬路,活絡經濟達成軍事統治,但神殿在那個時代,在人們的心中又是怎樣的地位?人終究難逃一死,這本書的副標是最後八堂課,也是王姐口中的生前告白。我相信她這輩子的『遇見』是精采的,並給很多很多人平安喜悅。

我忘不了在以色列的旅行,位於海平面下的加利利海,平靜的像面鏡子,清晨寒涼薄霧浮在湖面上,陽光透過濃厚的霧氣顯出泛黃的顏色,湖面的倒影一時讓我分不出日出日落。我們在耶穌可以在湖面上飛步的地方,王姐豪爽的跳起舞來,大家在船中間圍著一個圈圈跳舞,享受旅行中的放肆,在耶穌傳福音的發源地,帶給我們如此的歡樂氣息。

她說她是麻瓜,不會通靈,不是靈媒,新時代講求自我實踐,每次見面時的擁抱,讓我感受到她精彩的人生。

2012/06/16

《巴黎文學散步地圖》在巴黎不經意的角落,都有某位作家停駐的身影《午夜巴黎》

這本書我想除了去過巴黎很多次之外,還要對文學家的作品很熟悉才可能寫得出來吧!很難得台灣有這樣的作者,帶大家去巴黎街道散步,還講這些文學家在哪些地方創作,還有這樣的出版社願意出這樣的書,文末還有索引,這是貓頭鷹出版社的堅持,希望能夠持續。





要了解很多文學家,最挫折的就是這些文學家的生平會胡亂接在一起,年代會搞不清楚。巴黎有足夠的空間、時間來容納這麼多故事,但一般人哪有那麼大的腦袋來紀錄這些文學家的足跡呢?還好用散步地圖,跟著地圖走,就好像回到那個年代的街道,去了解這些文學家為何會創作這樣的作品了!

最近,又重新看了《午夜巴黎》這部電影,然後又去翻了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要知道這部電影內每一個笑點,要看的書還真的不少,這本書絕對可以讓你省更多時間,只要翻到海明威、費茲傑羅、莎士比亞書屋,就可以大概知道午夜敲十二聲鐘聲後,會把男主角吉爾帶到怎樣的環境了。

十八世紀的盧梭,爭自由革命的巴士底監獄,十九世紀的巴爾札克、左拉、雨果等,以前只出現在課本的文學家,如今活生生的出現在巴黎街道、建築內。以上這些例子,也不過是這兩百年的事情,希望台北可以挖掘更多名人的故事,讓城市的深度更深些。

可能我對地圖有莫名的喜好,很私心的希望書內有一張比較大的散步地圖,那就更完美了。

作者的另一本書:《長眠在巴黎》探訪八十七個偉大靈魂的亙古居所
http://trip.writers.idv.tw/2009/08/blog-post_21.html

馬上去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7472

以下摘自書內簡介
70位文學家、502個地址、470張圖片
讓我們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裡盡情穿梭!

雨果寫下《鐘樓怪人》的住所,海明威跟費滋傑羅相識的咖啡館,喬治.歐威爾當洗碗工的飯店,王爾德跟新婚妻子度蜜月的旅館,卡謬、沙特、莒哈絲等人在二戰時反抗德軍的地下組織所在地……永遠千姿百態的巴黎裡,處處有故事。每個看似不經意的角落,都可能留有某位名人停駐的痕跡。

巴黎曾讓多少人流連忘返,就曾讓多少人為它心醉。從來沒有一座城市擁有如此多的作家,也從來沒有一座城市能在所有人心中留下如此無法抹滅的地位。幾個世紀以來,巴黎不僅是靈感的泉源,也是最佳的文學場景,不但啟發了無數詩人和作家,更見證了文學思潮的湧現。巴黎是花都、是光明之城、是一席永恆的饗宴。

《巴黎文學散步地圖》將探索七十位知名文人在巴黎留下的足跡,勾勒他們在這座夢幻城市的過往。只要一書在手,就可以一一按圖索驥,親自走訪。即使是閒坐家中紙上臥遊,書中豐富的圖片與詳實的文字,同樣能讓人踏著眾文學家的腳步,盡情飽覽巴黎好風光!

徐志摩:「到過巴黎的一定不會再稀罕天堂。」
蕭邦:「巴黎有你希望的一切。」
米勒:「今天我坐在巴黎的克利希廣場,這個世界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全都不重要了。」
蒙田:「巴黎是法蘭西的榮耀。」

本書特色

◎ 地毯式查訪,一網打盡七十位知名作家在巴黎生活的軌跡。
◎ 以顏色區分年代,查找最容易、標示最清楚。

作者簡介

繆詠華(Miao Yung Hua)

翻譯維生,書寫自娛,廣播發聲。中央廣播電台法語節目「博物館時光─故宮瑰寶」製作人暨主持人。現有譯作十數部,同時為各大影展及美術館翻譯影片及文化類文本。熱愛語言、電影、文學、文物、繪畫、幻想和在巴黎散步。

著有《長眠在巴黎—探訪八十七個偉大靈魂的亙古居所》一書。

相關著作
《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
《長眠在巴黎:探訪八十七個偉大靈魂的亙古居所》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家庭圖書館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目錄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哀綠綺思和阿貝拉
維庸
拉伯雷
洪薩
蒙田

十七世紀
高乃依
莫里哀
拉辛
拉封丹
塞維涅夫人
【孚日廣場 & 瑪黑區】
拉法葉夫人

十八世紀
孟德斯鳩
伏爾泰
【伏爾泰堤岸】
盧梭
狄德羅
薩德侯爵
【凡森監獄 & 巴士底監獄】

十九世紀.浪漫派
斯塔埃勒夫人
夏朵布里昂
瑞卡蜜耶夫人
拉馬丁
維尼
雨果
聖伯夫
大仲馬、小仲馬
繆塞
喬治桑
戈蒂耶

十九世紀.象徵主義與現實派
波特萊爾
魏爾倫
韓波
馬拉美
斯湯達爾
巴爾札克
梅里美

十九世紀.自然主義與英美作家
左拉
龔古爾兄弟
都德
福樓拜
莫泊桑
于斯曼
凡爾納
屠格涅夫
王爾德
狄更斯

二十世紀.意識流、超現實派、存在主義
普魯斯特
紀德
柯蕾特
考克多
阿波利奈爾
阿拉貢和艾爾莎
布勒東
普維
沙特
西蒙波娃
卡繆

二十世紀.自然主義、科幻、失落的一代
聖修伯里
巴紐
納博可夫
盧布朗
勒胡
西默農
尤瑟娜
莒哈絲
海明威
費滋傑羅
喬伊斯
米勒
福克納
貝克特
歐威爾
【莎士比亞書屋】

2012/04/08

石芳瑜的《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

台灣史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寫?以往讀歷史總是很習慣的從年代循序漸進的談發生了甚麼戰爭?訂了甚麼合約?誰又侵占了誰?國際關係與族群間的關係來分析。但是,寶兒(石芳瑜)這本柔性的台灣史從愛情切入,更可以發現台灣獨特的歷史。



大航海時代,台灣就躍昇在國際舞台上,平埔族的母系社會,鄭芝龍的台日戀曲,清朝羅漢腳的男子隻身來台,日本人統治下的藝旦、藝妓,一直到間諜匪諜的冷戰時代,女性在戀愛中的地位一直都是主角,男性沒有甚麼能力可言。我對『主角』的定義並不是她擁有權力,而是這齣歷史大劇,女性的戲份真的很多。或許中外古今就是這樣,基於此我很想寫一寫從男性的角度來看愛情這個玩意。(說了就要算數了,希望有人找我寫這個題目)



我無法回到1930年代的台灣,不知道夜夜笙歌的酒館藝妓有怎樣吟詩作對的能力,也開始羨慕起那些文人,風月場所居然市場大到可以出版報紙、專刊介紹發生的趣聞。那麼,我要是活在當年,應該是個八卦雜誌的記者吧!

買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9613

2012/03/11

《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

1962年(民國51年)是台灣電視台開播的年代,很難想像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年代,台灣人的休閒活動是甚麼?透過這本書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阿公阿嬤的休閒活動那麼多樣,而且比現在人假日在沙發上無意識的按著電視遙控器,或是坐在電腦前面上臉書瀏覽網站還要有趣新鮮。




小時候的廟會節慶祭典,總覺得千篇一律,讀了前兩章(歲時節俗、廟會祭典)才知道原來不同的時節,不同的神過不同的生日,祭典的方式非常多樣化,若是有人有興趣跑各地的廟會,應該每個星期都很忙碌的跑來跑去趕場才是。也因為日本時代末期的戰爭原因,加上國民政府來台的戒嚴時期,這些活動慶典都受到某些程度的壓制,現在回頭來看老照片,小朋友扮演藝閣在街上遊行,在街上看吹糖捏麵人、做棉花糖等,才知道原來現在三太子電音的創意根本不算甚麼。

台灣人的歌仔戲、布袋戲都是演給神明看的,從這樣的基本精神出發,演繹出台灣特有的地方戲曲表演模式,後來流行的胡撇仔戲 ,來自日語外來語「オペラ」(opera),西方就是歌劇的意思,以西洋樂器來伴奏,穿著有日本和服或洋服演出。這就是歌仔戲在日本皇民年代的變體,反而成為後來歌仔戲大鳴大放的一個爆點(P.44)。

我也很喜歡第八章的咖啡文化介紹,把日本人引入咖啡樹的種植與咖啡館、喫茶店的過往清楚的描述出來,目前台灣到處林立的茶店、咖啡店,原來就是當年最時髦也最直接的休閒模式,到這些店裡喝杯咖啡、聽音樂、聊天,就代表著跟著上時代的潮流。明星咖啡館甚至變成了文人寫作、編輯討論作業的地方。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633

第一章 歲、時、節、俗
第二章 廟會祭典,熱鬧才是王道
第三章 風華絕代歌仔戲
第四章 鑼鼓喧天布袋戲
第五章 就是要聽音樂
第六章 報紙期刊好好讀
第七章 「衛生一番」:打牌
第八章 泡咖啡,也泡咖啡館
第九章 人人都愛看電影
第十章 遠足、登山、賞花,攏總行!

想要回到 50-100年前了解台灣人的休閒娛樂,看這本書可以讓你恍然大悟,原來以前台灣社會並沒有比現在保守。

2011/12/28

貓。果然如是《貓的夏。日小旅行》與《從書店窗口看京都》

我得承認這一年來,是非常迷戀日本文化,包含日本木造建築、書店、博物館,不過,我去日本的次數寥寥可數,多從書上閱讀得知,也不擅長跟日本人交談,因為我根本不會日語。或許是青田七六之故,會有些日本記者、作家、臺生來訪,透過翻譯,了解日本人的到訪一個地方必定提前到達,而且會先做功課,非常尊重他人,而且會保留情面,交談過程完全沒有壓力......。



或許是認識不深吧!我想客人總是這樣的對待,這樣嚴謹的個性透露在小說、書籍特別的明顯,書中會對人與人之間的描述交代的特別的清楚,對生活的種種細節可以說是龜毛到了極點。

不知道『貓』是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呢?有時會覺得她做事很『日本人』的嚴謹,但有時後有覺得又很『台灣人』的阿莎力。我喜歡書中分享旅行心情的方式,清清淡淡地描寫旅行中的遇見。有時對某一家小咖啡館、小書店會有莫名的情感,因此就跑去人家店內畫了插畫,一件一件物品細細的品味,透過小插圖溝通,反而是最直接的方式,很羨慕她有這樣的能力。



這本夏日小旅行,不是用旅行的行程表來分類,也不是用所在地區來分類,而是用住宿、書店、博物館、食、購物等分類方式,把行程打散,根據這些主題集結起來。從《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這本書後《貓的夏。日小旅行》,表現一種活在當下體驗生活的態度,尤其是味覺、味道這一部分,這一年貓幫不少雜誌畫了很多食材的插圖,看著水彩不那麼精準而寫意的上色模式,反而口水不由自主的流出來,真是非常奇妙,吃不只是吃,而是一種對過往生命過程的體驗。


《從書店窗口看京都》這本書除了封面簡潔有勁,內容更是樸直的讓人難忘,好想去走一遭。

看過了這兩本書,我立下了明年的計畫,一定要再走一趟東京或京都,獨自。

2011/12/26

《台北小散步》自序,及其神聖之路的部分文字

從圓環文化工作室開始辦導覽的那一天開始,好像就註定了要與歷史結緣,不時地在台北大大小小的街道散步,腦海中總會浮出這些街道以前的模樣。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8060



或許是太喜歡到世界各大城市去散步了!在巴黎的街道我拿著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在倫敦會想到狄更斯的《孤雛淚》,捷克的卡夫卡、維也納的克林姆、羅馬的凱撒、威尼斯的馬可孛羅、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王、耶穌,這些人與這些城市的關係息息相關,每座城市都足以孕育出那麼多名人,我們也耳熟能詳。但回頭想想,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台北,我們又了解了多少?

1951年,波士頓市長把一些歷史性的古蹟連結起來,規劃出一個長4.8公里系統性的觀光步道,突顯波士頓從移民時代長期爭取自由的過程,這條步道叫做『自由蹤跡』。剛開始走這個步道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後來想起了電影《國家寶藏》的情節,印象非常深刻,回來又讀了美國建國獨立的過程,覺得有這條步道可以讓人很快了解美國這個移民社會演進成大融爐的過程。

台北可以的!試著跳脫吃喝玩樂的模式,台北有關歷史性、主題性的路線遠比波士頓還多樣化,於是,我規劃了幾條路線,包含了各宗教建築的神聖之路、主題書店、革命精神的咖啡館、自由主義、男女平權、威權到民主的散步路線。這幾條路線的景點,包括古蹟、名人故居、書店、咖啡館、學校等,除了古人、名人外,別忘了「我們」就正在寫歷史,文化資產是需要靠不斷地累積的,台北的建築雖然很年輕,但是擁有各國各種形態的建築,是很值得細細品味的,

參與各類的導覽活動後,有了這樣小散步路線,都要歸功於眾多的導覽老師無私的分享,我們不但活在當下創造歷史,能夠飲水思源,尊重每個人,了解這塊土地,邁向更進步的社會。找個假期半天,放下一切歸零,走一走熟悉的台北街道,或許您會有不同的感受。

********
第一章 神聖之路
********

很想串起台北各宗教的朝聖地,橫跨南北的瑠公圳若能行舟,是很好的觀光資源,想像坐著塞納河的玻璃船,從圓山出發,圓山在日治時期為台灣神社,看著雄偉的圓山飯店宮殿,然後西望孔廟、保安宮,一路行舟南下,望著這城市的高樓,欣賞城市發展的斷面,經過林森公園(十四號公園)的鳥居,再往南看到華山藝文園區,然後開始一連串的基督宗教的教堂,還可以看到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經過台大從自來水園區出新店溪,這是多麼愜意的城市旅行啊!

..........................

走這條路,我們需要更多的尊重,宗教的殿堂需要低頭彎腰去體會,宗教與生活永遠分不開,難得這些空間因緣際會都在台北市內,不用出國,就可以窺看一二。

2011/12/25

《台北小散步》推薦序/紀錄台北之美/台北散步者:葉倫會老師

葉倫會老師在大稻埕地區與台北城的導覽服務人次,我覺得應該是全台灣最多的,讓所有人認識這塊土地,並帶動地方的繁榮有很大的貢獻。葉老師每周不同的導覽路線,風雨無阻的走過15年,這個實在讓人敬佩,他常說做導覽志工收穫最多的是自己,出版24本文史導覽相關書籍,也送出超過10萬本的書,真是我景仰與學習的目標。



受芬蘭頌(Finlandia Hymn)作者西貝流士(芬蘭語:Jean Sibelius,1865-1957)影響,2005年提前自公職退休,以演講、寫作、導覽和散步為樂。純為回饋社會的想法,先後以公益方式開辦大稻埕老街、台北雙連打鐵街、台北城和萬華史蹟巡禮,並擔任數百場導覽義工。為了提升演講或導覽內容暨技巧,閱讀外,經常騎腳踏車或和一群朋友在街頭找尋台北的美麗、追尋台灣人的驕傲。

公益導覽的路線相近,導覽內容大同小異,卻因為參與巡禮的朋友不同,加上其中不乏臥虎藏龍、身懷絕技者,致每次都享受「樂莫樂兮新相知」的喜悅,以愉快的心情開始,再帶著喜悅的心回家,不僅提升生活品味,也豐富下次導覽的內涵。

語云:「一花一草一世界」,事實上,我們周邊的建築,因為機關屬性,或商業、公益機能,或進出其間的人物特色而呈現不同的故事及影響力,不論清領時代就有的萬華、大稻埕,日治時期的台北城,乃至晚近的知名商圈或建築,都有其令人著迷之處,值得細細品味,如果有朋友分享其參觀心得或照片,感動將由點、線、面,逐步向外擴散或發酵,讓台北成為文化之都。

水瓶子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認識他源自於大稻埕史蹟巡禮,對其負責的圓環文化工作室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結合熱心公益的部落格主們找尋街頭巷尾的特色,讓同行的朋友享受故事的台北,獲得不一樣的感動,透過文字和照片,發揮蝴蝶效應,傳播台北的美麗。2005年後,我在台北按月舉行的史蹟巡禮,常有朋友說其訊息來自圓環文化工作室,這份樂於分享的胸襟,令人佩服。

水瓶子完成新書,規劃每條都是值得一走再走的路線,憶2004年到德國旅行,見該國規劃有有文學之路、河流之路、城堡之路和集中營之路等旅遊路線,希望德國人或到德國旅遊的人前往探索,有股心嚮往之的想法。希望每位到台北的朋友,都應該走水瓶子為我們規劃的美麗動線。

葉倫會老師的部落格:http://ylh515.pixnet.net/blog

2011/12/23

《台北小散步》推薦序/街道義工,為台北城走出一條條閒散之路/林婉美(老夫子姊姊)

12月,彷彿甚麼事情都要告一個段落,這本《台北小散步》也趕在年底出版。真的要感謝幫我寫推薦序的老夫子姊姊,還有葉倫會老師,沒有他們兩位的熱情,其實不會有寫出這本書的內容與動力,而這樣的精神感召,總是在默默地讓我有持續做導覽相關工作的力量。我希望我有能力很名正言順的寫出如壽岳章子的京都,我有跟編輯說想把書名叫做《台北人文散步》,不過被否決掉了,我想我應該還沒有能力書寫到『人文』這樣的水準,不過希望未來,我的文字能有這樣的溫度。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8060



推薦序/街道義工,為台北城走出一條條閒散之路/林婉美(老夫子姊姊)

如果有人說台北城越來越棒了,我想,應該是像水瓶子這樣的台北城居民越來越多了。

台北城建城128年了,身為真正的台北居民們,天天穿梭在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時,試問,除了看到了硬體的更新進步,有多少人知道擦身而過的故事呢?

我認為,未來台北城市的魅力與重生,必備條件之一是需要更多像水瓶子這種居民,長時間付出,將台北城發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累積為故事,融入文化、歷史、環保、生態與休閒趣味性,讓在地的柔性之美和現代化的科技與建築發展能並駕齊驅,有了這種觀念和實踐,才能真正讓台北城質變為具有內涵的國際大城市。

實際生活中的水瓶子,身材高大,聲調比一般人低沉,給人的印象是安靜靦腆,像個鄰家大男孩。工作背景是工程師,讓他內心洋溢的理想可以用文筆簡單、乾淨、快速、大量,用網路無遠弗界地表達產生共鳴,結合許多志同道合的網友,在網路上推動文化藝術導覽暢行無阻,現在水瓶子已是個無人不知又親切的網友。

我們都是圓環文化工作室的長期義工,一起主辦過許多台北城公益導覽活動,雖然只是水瓶子工作的一小部分,但他很投入,用心規畫執行,凡舉網路宣傳、招攬、連絡講師、處理報名事宜等繁瑣細節。更重要的是,這群感召而來的義工們,在不同行業不同角落裡,自願出錢出力,以共同思維,透過參與過程去傳達台北城街頭巷尾的左鄰右舍、大樹小樹、街道、表演等等。

水瓶子有無可取代的魅力與能力,以文化人自許,也以文化長自律,或許他本人不願意居功,認為導覽是一件義務,過程、參與比結果更重要。許多朋友都了解,他行事很低調,執行力強,生活非常簡約。這種人是台北城真正不可或缺的居民,若少了這種居民,城市中就少了一種生活底蘊的味道。

多年來穿梭在各個大街小巷的生活經驗,水瓶子將心得規劃出一條條的休閒主題之路,讓更多人共享這生活與文化的成果,當您的腳步踏著台北城這座土地時,《台北小散步》正是您閱讀這些故事最好的手伴,您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著這些綿延了一百多年來的精彩故事。

以上是老夫子姐姐幫我寫的推薦序,其實她本來寫了二千字,被我刪改成這個版本,老夫子說文化是一種過程,所以每個字都很重要,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過去閱讀全文。 http://travelers.tw/blog/3/1508



2011/12/22

《從東京到京都我的珈琲時光》陳彧馨

12月,彷彿甚麼事情都要告一個段落,這本《從東京到京都我的珈琲時光》也在年底出版。還記得當時為了要寫序,把整本書稿印出來,進入家裡的浴室灑了日本的溫泉粉,想像自己好像在日本旅行途中,泡完澡也讀完了書稿(我有速讀術),煮了一杯咖啡後,很快的把推薦序寫完,個人覺得還蠻有人味的。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7192



我彷彿是從彧馨的文字與照片中去認識她的,我習慣稱呼她的英文名字,捷思敏 Jasmine。

捷思敏寫了兩本在不同大城市游晃參觀體驗珈琲館的書,我自知無法像她這樣的敏銳,在旅行中找尋珈琲館的歷史,找到相關的電影、小說、名人的記錄,然後與老闆、店員、客人打成一片留下足跡。不然就是在珈琲館中尋找家人的身影,尤其羨慕她有一個如電影「珈琲時光」中陪著她到處逛珈琲館的「肇」,希波先生。

看她第一本書《愛在日落破曉時》的時候,原以為必須要事先做功課,看過書中所提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才能深入讀懂這些珈琲館,事實上沒有那麼複雜,進入捷思敏的書不用講求次序,也不需要前情題要,你可以坐在台北的某個珈琲館,來杯維也納珈琲,想像去了維也納與老老闆攀談了一個晚上,哈維卡老先生。

我沒去過日本大城市多少回,但要我自己安排行程,會如同書中的「日本通」,博物館、寺廟、書店才是我安排的重點順序,對於珈琲館,我總認為是工作的場所,在工作之餘才會體驗一下珈琲館的空間與背後的故事,而捷思敏的珈琲館是旅行的一部份,也是生活的一部份,甚至是看電影、讀小說、散文的一部份,舒國治與村上春樹。

讀這本書時,就好像跟著捷思敏一起去日本逛珈琲館,點了一杯厚實的維也納珈琲,除了濃厚的牛奶香,中間一層的珈琲香,喝到最後還有醉人的酒精。看完書,從珈琲館老闆看到日本職人的用心,也從珈琲館客人讀到當地風情,當然,最後還有一種讓自己心情沉澱的味道,會想到老爸與老媽,是一杯真實的維也納珈琲。

離開工作享受旅行、享受珈琲館,也享受生活的捷思敏,真的在這本書說出了她的生活態度,那是我們最想要,但也最沒有勇氣去執行的一個體驗計畫。她認真的去執行、實現,相信在收藏那麼多世界各大城市的珈琲館之後,會過著更有味道的人生。

與維也納珈琲相較之下,我喜歡單品珈琲的單純。於是,我在家裡慢慢磨好珈琲豆,很帥氣的手沖一杯珈琲,把大燈關掉留一盞小燈,看著阿部‧寬演出的日劇,想像身處日本的珈琲館,享受一個深夜的珈琲時光。(水瓶子的推薦序)



今天下午,在華山 Trio 咖啡館,我點了愛爾蘭咖啡,與捷思敏聊著咖啡與品酒的休閒時光。

2011/12/21

《Hi 大稻埕》手冊,貓、曾大叔、水瓶子的合作

12月,彷彿甚麼事情都要告一個段落,這本手冊,從貓提議要找我寫內容,大概只花了三分鐘我就答應她!隔天跟她討論細節後,我本來有點遲疑,因為自己的時間沒那麼多,但在大稻埕遊晃的這幾年,很想找時間整理有關於大稻埕的種種,何不趁這個機會就做出來呢?



於是,我那時一個星期拆成兩個時段,一半的時間寫大稻埕,全都待在小藝埕的爐鍋咖啡館,覺得寫不出那種感覺,就跑到迪化街晃晃,回來就可以寫出來,一切就在慌忙中完成了。最辛苦的應該是校稿吧!貓潤稿後,找了林芬郁老師來校稿,也只給一個晚上的時間,很多人幫忙看了,可能是工作流程是同步化進行,有些錯誤沒有改到,最後已經去製版了,卻被我拉回來,貓與曾大叔又熬夜修改。其實若我的文字書寫好時,能夠再多檢查一下,或許最後不會再回來重做一次版。




我喜歡用"布"來當稱底的創意,把毛線當成道路,曾大叔不愧為資深的設計。貓的插畫,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透露出精準的筆觸,細緻又有歷史感,一看到插圖,就知道是大稻埕的街屋立面。迪化街這一百多年的開發,這些老店商家、廟口小吃還在,但也有些茶商酒家的建築已經拆除。這本手冊有過往歷史,也有現在風情。


攝影/貓

我也不知道怎樣索取這本手冊,我想應該是在大稻埕店家可以拿到吧?等我詢問之後再跟大家說。

2011/07/26

陳偉婷等人所寫的《達人帶路》

這本書是中央社的記者採訪集結成書,中央社好像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出版,做為國家級的通訊社,我想應該可以有更多資源做這件事情,我們的媒體少報了很多正面的新聞,只討論人性的黑暗與八卦。我喜歡看人的故事,也喜歡採訪人,真希望我也可以寫這些精彩的故事。



目錄

輯1 旅遊達人—世界深度遊
旅行找自己—TO B Y 築夢遊世界 ◎陳偉婷
跟著馬可波羅流浪—張子午單騎跨歐亞 ◎陳偉婷
環遊世界不是夢—9 4 3 教你省著玩 ◎陳偉婷
玩出百變泰國—勞倫斯就是愛曼谷 ◎陳偉婷
捕捉瞬間的悸動—陳彧馨漫遊歐洲 ◎唐筱恬
另類「哈日族」—洪家輝追著極光跑 ◎陳婉箐
開啟岔路人生—傑利四季遊京都 ◎唐筱恬
自由自在旅行去—快樂雲居遊舊金山 ◎陳偉婷
最值得的投資—I S A 陪孩子走遍各國 ◎童一寧

輯2 旅遊達人—台灣自在行
花蓮土地會黏人—阿義樂當新移民 ◎陳偉婷
途中下車—吳漾樂追火車身影 ◎陳偉婷
山海之戀—季子弘情迷金瓜石 ◎陳偉婷
屏水相逢—工頭堅慢遊屏東 ◎陳偉婷
換工也換心—郭銘哲從心歸零 ◎陳偉婷
城市深度遊—水瓶子挖寶戀台北 ◎陳偉婷
下一站幸福—蘇昭旭的鐵道時光 ◎劉俐珊
戀戀礦城—吳念真領遊猴硐 ◎陳偉婷

輯3 美食達人—料理無國界
95。C舞動的祕密—葉怡蘭徜徉紅茶國度 ◎唐筱恬
紅色微醺奧妙—屈享平講談葡萄酒 ◎陳婉箐
從糕餅窺文化—張尊禎舌尖上旅行 ◎陳婉箐
台灣好味—焦桐熱戀美食 ◎陳偉婷
料理無國界—貓兒秀私房廚藝 ◎唐筱恬
卡布奇諾改變人生—侯國全化身咖啡魔術師 ◎陳偉婷
用美食寫日記—徐天麟享樂生活 ◎童一寧
捕捉美味瞬間—basil分享家常食譜 ◎唐筱恬

輯4 設計達人—溫暖手作風
一花一世界—高鳳禧押花奧斯卡奪冠 ◎劉俐珊
老東西中找靈感—張小珊愛上花草雜貨 ◎唐筱恬
樂過慢活日—蓓莉拈花惹草愛木工 ◎陳偉婷
化困頓為力量—N i c k 手創皮革逐夢 ◎陳偉婷
編織自信與溫暖—小乃手作療癒娃娃 ◎王靖怡
敲響幸福鐘聲—張卉蓁創意包裝愛 ◎鄭景雯
老檜木換新裝—黃瓊瑤 吳姿宜品木意 ◎鄭景雯

輯5 創業達人—夢想實踐家
拉丁味飄洋過海—官皓德推廣家鄉咖啡 ◎鄭景雯
異業結盟玩行銷—丁光正打造時尚優格 ◎宋育泰
譜寫黑色狂想曲—黃湘怡還巧克力原味 ◎唐筱恬
線上印刷專屬記憶—張育豪想做就行動 ◎宋育泰
意外開啟綠生活—林俊佑 周思萍倡環保 ◎唐筱恬
愛狗成痴—黃邦羽畫出永恆懷念 ◎陳婉箐
開咖啡廳圓夢—Amy 巧手擄獲客人心 ◎陳偉婷
賣點子免費—Kevin服務設計師 ◎宋育泰




感謝陳偉婷的採訪與記錄

2011/04/10

《台北咖啡印象》駐點與相關活動流水帳(4/17更新)

這本書出來後,我自己排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活動--咖啡館駐點,就是跟書寫咖啡館時一樣,去咖啡館打開電腦寫下當時的心情,看看哪些人在這裡發生了甚麼事情?當時沒想太多,不過覺得還蠻有趣的,才開始一周,但發現耗費的時間還真不少。



我想我到六月底,一定要完成(並停止)所有的駐點與新書相關的活動,不然實在是太沉溺於咖啡館的美好了。(覺得我打書打得太兇的朋友,實在很抱歉!請自動忽略本文,部落格就只更新在這篇文章內)


(攝影/nicole)
3/26,捷克團友到 Alice 家同樂,剛好拿到出版社要發給各咖啡館的書,被我先挪去賣團友。工頭說:序還沒有寫,書就出來了,其實是我沒有給人前置時間,很趕的要求寫序朋友快生文章給我。


3/27,感謝海豚在中山堂辦光陰地圖的頒獎典禮,典禮後眾人移駕到蜂大咖啡拍照,由於書中寫蜂大咖啡是歐巴桑去的地方,這群人就到隔壁的南美咖啡,這照片漏了在私處的海豚,還有小魚、小杜,真感謝這群朋友瘋狂的行徑。


3/30,送贈品咖啡包到前公司去,當場變簽書會,不過一會兒,我還是很低調的跑掉了,萬一老闆出現就不太好意思了。


4/2,第一次駐點,選在靈感咖啡館,點了臻果拿鐵,剛好開了一周年,送了好吃的茶葉蛋,下午客滿的人潮已經全速退去,剛來時只有我一個人,老夫子姊姊來之後,由於剛剛在路上遇到咖啡因,他很無奈的被我們抓過來廣告新書。


4/3,老樹咖啡館,特請幫我寫推薦的海豚飛來坐檯,我們一邊翻著《台灣幸福百事》,一邊談著懷舊老時光的回憶。老老闆、小老闆都在,老客人、年輕人也不少,星期日晚上,居然滿座,不簡單的30年老咖啡館。而且,發現好多咖啡館好乖,都貼上《台北咖啡印象》的海報呢!


4/8,Alone Cafe,老闆看到我的書,說我給他打了一劑強心針,有點想要收起來的咖啡館,可以有存在的理由了,我想我沒那麼偉大吧!他說他目前在寫小說,上午在拍紀錄影片,翻開了聯合文學的他寫的文字,一間充滿任何可能的小咖啡館。這時,老夫子又帶著大包小包出現了,本以為要 Alone 駐點,真感謝她的溫暖。


4/8,去極簡咖啡館送書,看到馬路上看到這隻被剃光毛的貓,大辣辣的坐在馬路上洗澡,大車子來了他也不走,我覺得剃光毛好像沒穿衣服會很害羞的躲起來,或許是心靈受創,不想活了才會有這種行徑。(一個人類的想像)


4/9,有河book Cafe,坐在2F的戶外,陽光溫暖的有點刺,假日的淡水依然是人來人往,河堤施工要往外填,人類占據的空間又變大了,貓在河邊跑來跑去,睡覺、吃貓食、喝水的貓,還有逛著書店翻書的人們,河上的船,一些午後的八卦與觀光客的來去。隱匿說經常來往的貓有八十幾隻,真驚人。


4/9,明星咖啡館,很感謝簡老闆,是這本書內唯一我有專訪過的老闆,我沒通知他的情況下他還特地在我駐點的時間出現。我很不好意思的送了一本書過去。特來捧場的朋友,談了好多蘭嶼與飛行員的故事,又可以開講座了,真好!


‎4/10,George House,熟客很多,只要染上喝杯好咖啡,就戒不掉了嗎?聞咖啡,也會上癮。我喜歡這種像家的感覺,當我每次經過這家店,有時進去打聲招呼問好,或是揮揮手,店內的人就會笑著跟著跟我揮手。感謝 frances 來幫我惡補蔣勳眼中的夏卡爾。


4/14,剛好老王有空可以幫我顧車避免被拖吊,一個下午去送書,總共跑了16家,古德咖啡的小胖很羨慕的說:送書真是一個有趣的工作啊!有店家說:終於送來啦!有些店家要請我喝咖啡,也有服務人員在完全不情的狀況下,勉強的擠出謝謝!


‎4/15,到精誠的業務季會去分享這本書中的咖啡館,介紹各咖啡館的特色,推薦哪些咖啡館適合帶哪種客戶去,最後談談小咖啡館的經營策略。很奇幻的遇到一個同事昨日有在 Coffee M 遇到我送書過去,同事無論新舊,總是有莫名其妙的緣份!也很感恩同事捧場買書。


‎4/15 秋惠文庫,來的客人都特別懷舊吧!我來的時候已經遲到,剛停好腳踏車氣喘呼呼的跑上來,還好還沒有認識的朋友前來,不久後,漂浪來了,印海寺也來了,然後 Peggy 也出現了,三種特不同型態的人相聚在這裡,有種聊的話題無法聚焦的奇妙感。後來店長拿書來給我簽名,牛奶業務來聊天,最後,終於見到慕名已久的林醫師。

[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