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會去牯嶺街幾次,是受了這兩本書的影響,果子離的一座孤獨的島嶼、傅月庵的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1992年大學畢業前,我還沒有來過這個地方。
對這個地方的印象是集郵、舊鈔買賣、古董店不少,舊書店只有兩家,全然不知這條街的過往繁華!1945年之前台北的佐久間町一帶,原是台北總都府員工的宿舍區,所以這邊住了很多高官,而日本戰後撤出台灣,日本人紛紛把家裡的東西拿出來賣,低價出售,也因此成了牯嶺街的舊書古董字畫的市集,漸漸延伸到廈門街、福州街、寧波西街、南海路等地。
1974年3月因為市政府要整頓市容拓寬馬路,所以把這些舊書攤安置在光華橋底下,也因此牯嶺街的市集逐漸走入了歷史。1991年楊德昌導演拍了一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敘述1960年代的台灣青春輓歌的紀錄,這部電影得了金馬獎。
電影拍攝時我大二,同班同學的合唱團出了這部電影的原聲帶,拍了電影的一幕,為了那幕戲還去受演員訓練,拍完後梳了個油頭趕來上課。這些事情在2005年的今天來看這個地方,沒想到已經是一甲子的過往。
最近活動: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26日起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