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3

【台北】信義路的Ole Cafe(已經搬家)

去過 Cafe Ole 幾次,不知道怎樣歸類,其實也不知道這裡的常客的長相是怎樣?去年有些推友經常在那邊出沒,然後又有陣子到生態綠,後來就不知道這群推友是不是還經常來這裡?



不同的時間來這裡的客人應該不同的,穿著夾腳拖的正妹,還有狀似男女朋友的同學來此念書,桌上攤了一堆原文書,兩人經常不在位置上,不是在外抽菸就是在外聊天。有次社團學妹遠嫁到國外回台,我們一群人在此聚會,她的英國帥老公與可愛的女兒在此爬來爬去,或許是這樣的氣氛,讓我覺得歐雷咖啡館是個非常溫馨的場所。

聽說喜歡棒球的美女 Julee 經常在此出沒,而米果幫大家訂了三地門的小米香腸,我就是到此取貨。這裡也有北台灣麥酒可以喝,假日的午後拿本書來這裡消化,帶筆電來上網寫部落格,也很讚!



Ole Cafe 歐雷咖啡(二店)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四段113號
電話:02-27034050

歐雷有咖啡、花茶、烏龍茶外,還有紅白酒、威士忌,整個冰櫃的比利時啤酒,不知道晚上會不會變身成為酒吧?我有次點了愛爾蘭咖啡加濃版本,實在很有風味!當然,我也喜歡他的咖啡杯與特色紙巾。

2009/10/12

【布拉格】波希米亞的聖阿妮絲女修道院(Klaster Anezky)

本來以為聖阿妮絲女修道院(Klaster Anezky)會有一些19世紀捷克畫家的作品,沒想到到了這個地方,卻沒有看到,因為比較近代的作品是移放在城堡區的聖喬治女修道院(St. George's Convent)美術館。


修道院的庭院


書上描述這裡保留了不少古建築留下來的遺跡與雕像

這裡的修復的很好,保留了歌德式的外觀,可是裡面一整個是新的感覺,用鋼樑撐住玻璃地板與電梯,裡面展覽的作品都是教堂內文藝復興前的古物,看起來比較呆版的木雕作品,多屬於中世紀歌德時期的聖物與畫作。我對這些基督教派沒有甚麼研究,所以只能快速瀏覽過去。


票根

在地下室可以看到西元1234年所遺留下來的紅磚牆與石牆,可以想見這裡的歷史,是波希米亞地區最早的歌德式建築之一,而建立此修道院的阿妮絲在1989年被封為聖者。

官方網站:中世紀藝術在聖阿妮絲女修道院

2009/10/11

【台北】大安捷運站周邊散步@大安區

這兩天去資策會上課都在大安捷運站附近,下課後就在附近散步,讓我想起了周邊的種種回憶。


歐雷咖啡館的紙巾


早上有個老人在捷運車上喃喃自語,還問為什麼這個地方為什麼要叫"六張犁",我本來要回答她,可是看她喋喋不休,應該是沒有打算要聽我講話的樣子,於是我就在這裡回答吧!

台灣在荷蘭時代以開墾的面積大小來收稅,一張犁大約可開墾五甲之地,「六張犁」就是約三十甲了,台北縣市用幾張當地名的還有不少,我從小長大的三張犁四四南村,還有新店的二十張、十二張、七張等等。「大安」這個地名的由來也跟農墾有關,是灌溉用水的瑠公圳在此轉了一個大彎,所以此地就叫「大灣」,清光緒期間改名為「大安」。

小時候每年的書展是在國際學舍,就是現在的新生南路信義路口,現已經拆除,總是很期待到那邊去買書回家看。國小時經常跟媽媽到軍公教福利中心,復興南路與信義路口的水晶大廈去買東西。國中就讀在仁愛路圓環旁的仁愛國中,每天下課要走路到四維路老師家去補習,會經過很大的成功郵局,還有很熱鬧的四維夜市。高中的時候念延平中學,在師大附中旁邊,那時建國南北高架橋的車聲陪伴了我們三年的時光,下課也要補習要走路到成功國宅,或是要走到濟南路的城中圖書館念書。

到了大學時代,也在大安區邊陲活動,除了看看校門口的瑠公圳遺址碑,也經常在方蘭山跟蟾蜍山的山腳吃飯,然後跟同學到水晶大廈的地下室--太陽系MTV去看LD電影,有時會看到社團學妹在那邊與新交的男友約會,或是哪個系花跟學長的出沒,一群人去看大的放映室很高興,有時沒有字幕夾還要硬著頭皮學英文裝懂。那段青春已經逝去,再也找不到太陽系MTV的影子,一些盜版影帶也丟的差不多,是段喚不回的記憶。

而我這幾年上班一直在仁愛路復興南路口附近,有時會走到敦南誠品看書,或逛逛SOGO百貨的SONY專賣店,走走忠孝東路的地下街,或是沿著復興南路走到捷運大安站,看看附近還有那些改變!

大安區還有哪些地方?新疆省政府、蒙藏委員會、清真寺、摩門教聖殿、聖家堂、世界紅卍會已經改建了兩棟大樓,以前在敦化南路的林安泰古厝,還有愛國東路的郵政包裹大樓以前是台北監獄,許多違章建築的矮房子原址大安森林公園。原是穀倉的大灣,在你心中的回憶是甚麼?

我知道現在很少人在玩部落格串連了,不過我還是忍不住點了三個朋友,我知道你們對於大安區應該也很有感受才對。若有人有興趣寫的也請寫完來此留言,我將致贈大安區明信片一張(照片在哪裡?我都還沒有拍啊!)

念過師大附中的海豚飛
家住在大安捷運站附近的Tony
在那邊上班很久很久的frances

2009/10/10

張典婉的《太平輪一九四九》那段被遺忘的歷史

今天翻完了這本書,也看了福爾摩沙事件簿,一直不知道怎樣寫下心裡的感受!



本書作者:張典婉的部落格

1948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三年,以色列建國,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興起,歐洲被區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國的國共內戰,1948年11月在最後最慘烈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國民黨大軍55萬人被共產黨殲滅,導致了後來200萬人的大移民,有人說是大撤退到台灣來。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超載大批來台的旅客,也帶了大量的六百噸鋼條,有人說船員飲酒作樂,才導致這次的災難,在沒有點燈沒有鳴笛的狀況下撞上了載滿木材煤炭的建元輪,不久後太平輪就沉沒,近千人就這樣死亡在黑夜的海上。

福爾摩沙事件簿:1949一甲子之太平輪沈船1

這本書訪問了一些倖存的旅客,也訪問了亡者的後代,作者說他希望以過去解放未來,太平輪沉沒60年,是一個被遺忘的記憶?還是一些不勘回首的往事?喜歡旅行的張典婉,每次看著台灣,總覺得這是一座孤獨的島嶼。

而我,我總覺得台灣是個沒有身世的人,所有生長在島嶼上的人彷彿都沒有了記憶,看到所有人的臉,就好像帶著一張沒有表情的面具。

我從小就是在眷村旁長大的本省小孩,後來父親撿便宜買下了因賭博輸錢急需用錢的屋主房子,就在四四兵工廠附近的眷區,即使已經到了1980年代,說不出的對立總在我生活中上演,漸漸地到了高中才慢慢了解這段歷史,去理解後心裡更多了一些包容,或許我也該感謝有這樣的過往。

對於歷史,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認識,不要逃避去討論,互相理解,才能機會走出台灣的未來。

More about 太平輪一九四九

2009/10/09

【台北】蛙大的《島內出走》@蛙‧咖啡

來過蛙‧咖啡幾回,大多是參加網路活動或是朋友聚會聊天,很少一個人去感受那黑色的氣氛,享受輕食與咖啡香。


打開我的小筆電,準備寫一篇部落格旅記

某假日一個午後,晚上要去拍個舞蹈表演,剛好有個空檔,開車經過蛙‧咖啡剛好門口有個專屬停車位,於是就停下來進去休息逛網,剛好遇到 Vicky&Pinky 的新書《亞洲慢慢來》的簽書會(容後再介紹),我在松江路的巷弄間散步、亂拍,等活動結束後進去用餐。星期六的下午、晚上,蛙‧咖啡大部分的客人是來包場的聚會。

第一次來蛙‧咖啡,會被牆壁上的攝影作品所吸引,老闆蛙大是個喜歡登山、攝影的人,這家店是他離職後騎腳踏車環島回來開的,很快的在八里又開了第二家分店。店中所有的 Logo、Menu、桌曆、明信片、日誌、招牌、裝飾品大多出於他的設計,有時甚至是自己 DIY,用線鋸慢慢完成。



蛙咖啡松江店
台北市松江路69巷5號 (02)25061716

有次參加路邊社的聚會,自然就在蛙大的蛙咖啡,沒想到路邊社的聚會是沒有固定的時間,只有固定的地點,星期五的晚上人來來去去,還好蛙咖啡的客人不太多,我們用大電視看 google earth 講述個人旅行的趣事分享照片,突然是一群人聽一個人演講,突然就是三兩成群聊天,其實我那天頭腦快要爆炸,整間店都是路邊社社友聊天的聲音,應該也趕走了不少客人吧!



看完了蛙大騎自行車環島的書,我想我有一天也會去環島,不過可能是開車。



蛙大的2010年的桌曆與日誌已經出版,主題是蘭嶼、散漫,很符合他的個性,有興趣的可以去蛙‧咖啡購買,順便享受一場咖啡時光,不過去之前最好打電話去問問有沒有被包場,或者要避開路邊社這群人的聚會時間。

單車旅人:
蛙大的部落格
Vicky & Pinky 的單車環球夢
薛德瑞的北京-巴黎單車旅行日記(剛剛發現他今天生日1980/10/10)
子午的部落格:直到路的盡頭

2009/10/08

【台北】學校咖啡館

我喜歡學校咖啡館的音樂,還有坐在窗邊往外看的景色,那是在市中心享受不到的氣味,不過它的確座落在市中心。


服務生說早知道我要拍照,焦糖瑪奇朵的圖案要弄漂亮點。

我喜愛一家咖啡館,並不是它有頂好喝的咖啡,也不需要有很好的美食,只要咖啡現煮,有點心或輕食稍微填飽肚子,讓我的筆電可以插電,良好的空氣與對味的音樂,環境不要太吵雜,可以安靜地看一本書,利用電腦工作寫一篇文章,那就是很棒的咖啡館。

偏偏,這樣的咖啡館還真是不好找,總會有一些小缺點,有時打咖啡豆的聲音很大,椅子高度不對,就會讓人坐立難安。



學校咖啡館
02-23222725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一巷6號
http://ecole-cafe.blogspot.com/

學校咖啡館比較特別的是周五晚上有電影欣賞,假日有提供餐點,也經常辦活動。有賣一些講"設計"的書,或是老闆的朋友所出的書,還有一些小飾品。

來這裡的客人多拿 MAC 電腦,年輕有型,不然就是貴婦來聊天,或是媽媽帶著放學的小朋友來念書寫作業,以這裡的咖啡價位來說應該算很高,還真想訪問這些客人為何會來這家咖啡館,跟我一樣只是來體驗咖啡館這個空間的氣氛而已嗎?

2009/10/07

【馬祖】大漢據點與北海坑道健行@南竿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到坑道內往外看,就想起當兵時站崗的日子,很藍很藍的天,許多白雲飄過天際,那是一段生活很累但是心情無慮的日子。


北海坑道,位於仁愛村,在花崗岩山壁中開鑿,井字型。高16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1990年代之後,這邊以軍事觀光名義對外開放,一進去前導遊說那邊有個很像印第安的頭,

即使在金門當兵兩年,也無法體會1968年代當時在離島有所謂的北海計畫是怎樣的豪壯計畫,在金門也走過了翟山坑道與可以走卡車的擎天坑道等,據說這些坑道可以藏所有的登陸小艇,然後一舉反攻大陸。我們在裡面走了一圈花了30分鐘,這樣的面積,我相信是可以藏入那麼多小艇的,但是建造時沒有計算潮差,而無法使用。

大漢據點,位於北海坑道旁,走進去到了盡頭,是個看海的開闊空間,放置兩門毀壞的戰防砲,若是可以擺幾個躺椅,變成看海聽潮的休閒場所,應該是不錯的。



傑利說可以在坑道內開設餐廳,辦演唱會,玩水上活動,只是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那麼多人來光顧?而我想想當初睡在坑道內兩年,若可以變成一種體驗旅館,不知道會不會有市場。

2009/10/06

【北京】天使蛋捲的胡同

總覺得這個人在世界上到處跑,一個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到處亂闖,我想她這次在外蒙古20幾天,在中國跑了北京、西安等地,一定有不少的奇遇,居然在中國認識了不少歐洲人。

(我想天使蛋捲對我這段話應該不太認同)


2009.9.1 收到的史家胡同

這是北京的胡同,出了胡同就沒甚麼好看的了。


我相信這一定不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比較長期的旅行,人生的旅程,有甚麼驚奇,誰也說不準!

2009/10/05

【布拉格】在博物館遇見捷克建國史

到捷克團體旅行,可能會在各小鎮趕路,然後到布拉格停留兩、三天,十天下來除了美景與各類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到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外,很難留下甚麼回憶,若是您有更多時間待在布拉格一個城市,還有更多選擇可以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




1346年,查理四世將布拉格定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後,這裡的歷史就一直的紛擾,歷經了胡斯的宗教革命,還有重要的三十年戰爭、白山戰役,從布拉格的教堂與皇宮就可以看出這一段歷史。

1526年起,波希米亞地區就是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魯道夫二世熱愛藝術,1576年—1611年在位期間到處收藏藝術品,從文藝復興之後的巴洛克時期,他還任命了不少宮廷畫家,當時稱為「魯道夫繪畫圈」。

一直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8年,捷克與斯洛伐克才正式建國,而後被德國納粹佔領,二次戰後為共黨統治,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的社會運動導致蘇俄軍隊進入鎮壓,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共黨垮台後,文學家哈維爾出任聯邦總統與共和國的總統。這段追求獨立與民主的過程,在布拉格也可以接觸的到。

以上簡單的歷史說明中,我們就在幾座博物館的探詢中細細地去遇見吧!

2009/10/04

Stan《一機一鏡走天下》DSLR出國這樣拍就對了

記得大學參加攝影社時,沒有學長指導,就一個人拿著相機在校園亂拍,然後在暗房亂搞!沒想到不到二十年科技的日新月異,只要一台輕便的數位相機配上旅遊鏡,就可以全世界趴趴走,把美景帶回家。




剛買單眼相機的人,對光圈、快門、ISO、EV與測光等關係就會搞得手忙腳亂,更不用講構圖、配色了。你是否跟一群攝影師出遊,為何大家都會擠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角度取景呢?要拍好照相,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構圖,而光圈快門等調整對攝影師來說只是一個反射動作,想要拍好照片只要了解這些原理多多練習即可。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是P.102之後的應用,教大家如何在教堂、博物館與城市內取景拍照,如何在陰暗的室內拍好照片,不用大光圈好鏡頭,也可以拍超好照片,而我也就是這樣的輕鬆一機配一個旅遊鏡就走過了各大城市。

作者簡介:

Stan Chang/畢業於交大博士班,目前在新竹某半導體公司的研發部門工作。在念博士班時即開始接觸攝影,最喜歡風景攝影,尤其是晨昏雲彩光線的變化。此外,作者熱愛人文的攝影,勤於紀錄各地的民俗和即將消失的文化。 工作後常常出國自助旅行,瀏覽世界各國的美景,體會當地的生活。旅遊攝影除了可以拓展個人的視野外,作者還從中反省並體會到目前生活所擁有的幸福。至今旅遊足跡已踏遍世界五大洲,期望未來能繼續環遊世界,全球拍透透。

作者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tanchang
個人攝影網站:http://stan.cc
出版社對這本書的介紹: http://www.owls.tw/post/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