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2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喬伊斯@02

喬伊斯在這部電影並沒有出現,從莫內出發,切入點用喬伊斯這個流亡者在巴黎的生活,吉爾的未婚妻殷妮絲(Lenz)想要跟保羅去逛凡爾賽宮,但吉爾仍想要去喬伊斯去過的利普啤酒館,因為他以前的教授曾經在此看到喬伊斯吃著法蘭克福香腸配酸菜。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喬伊斯雖然大多數時間在歐陸旅居,但是書寫都是在都柏林的生活,我認為他是非常懷舊的,著名的《尤利西斯》原型雖是希臘神話出發,但是融入他少時生活的朋友、敵人與妻子。

用這個人帶入吉爾跟未婚妻的父母到巴黎短暫旅行的遇見,一個悲劇英雄卻說不出甚麼故事的窘狀,當然敵不過這個風度翩翩的學者保羅,而喬伊斯這個作家的啤酒館,當然也敵不過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的凡爾賽宮囉!

電影的最後,當吉爾發現他愛上1920年代的人、事、物,但這些人在當代並不覺得自己的輝煌,那個年代的人又喜歡更早期的黃金年代。這讓吉爾落入一種迷思,他跟未婚妻攤牌分手,獨自在街頭漫步,在路邊的咖啡座沉思,走過喬伊斯經常去的莎士比亞書店,夜裡,巧遇骨董店的店員,這時巴黎下起了浪漫的大雨,兩人漫步在塞納河畔。

喬伊斯的旅途之於吉爾,似乎有了一些解答。

2013/09/21

2011年,伍迪艾倫《午夜巴黎》莫內@01

電影的第一幕,就在莫內花園,莫內晚年在這裡作畫,其實他的作品到後來的顏色有點偏掉,但是每次看到這些睡蓮在池塘水面上的畫,就好像是一段影片在陽光下隨著水晃動,而莫內也經常在同一個角度不同的時間,描繪相同的景物,反映出不同的心情與時光。



我想用莫內來帶入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最洽當不過了,2010年代的伍迪艾倫化身成電影中的男主角吉爾,回到巴黎的1920年代,當時有美國作家海明威在巴黎旅居,娶了第二任太太寶琳。吉爾非常喜歡那個年代的藝術家、作家、評論家。

電影中一個偽學者保羅,是研究莫內的專家,提出了莫內是1940年代紐約畫派(也稱抽象表現主義)的始祖,或者是英國的泰納,也有人追朔到1911年康定斯基等人的抽象畫作品。不過,這只是這個學者的推論,其實泰納跟莫內一點關係都沒有。後來,吉爾的現代未婚妻,被海明威判斷私下與保羅有一腿,兩人就分手了。

經常回到過去的吉爾,居然愛上了1920年代畢卡索的情婦亞得利亞娜(Adriana),但亞得利亞娜居然喜歡上 1890年代,那個印象派畫作剛興起與官方沙龍其革命的年代。但,生在 1890年代的畫家,又羨慕起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每個年代的人物,都會逃避現實的嚮往回憶中的美好年代。

這不就是莫內的畫作要帶給我們的感覺,同樣的景物,在不同的時光,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嗎?

2013/09/2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艾恩的星巴克咖啡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唯一的世界遺產在艾恩,於是一大早就開車從阿布達比出發,到了艾恩不到上午十點鐘,可是天氣又熱的半死,剛好又是星期五,艾恩的博物館是下午開放,清真寺也在大掃除準備晚上的活動,不知道要到哪裡混,於是躲到了星巴克咖啡館。


2013/8/16(五)星巴克咖啡

在外頭熾熱的天氣,咖啡館的玻璃好像一面大鏡子,裡頭的冷氣超涼爽,一進去跟外頭比較簡直是兩個世界。白天的的客人不多,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咖啡館可以存活,可是坐了幾個小時觀察的結果,車道賣咖啡的服務沒有停過,很多人開車過來買咖啡,白天店裡雖然沒有坐滿,可是悠閒的阿拉伯男人會進來喝杯咖啡,看一下報紙,然後又很悠閒很輕飄飄的離開。

坐比較久的是來此工作的外勞,照片中有個東南亞的小姐四處找手機,所有的服務人員都跑出來幫忙,整家店幾乎都要搬開了還找不到,最後藏在桌腳裡面。感覺是店長的人說這些小姐每天上班前都來休息聊天,變成很好的朋友。

這家咖啡館,沒有看到一個包頭巾的女性,甚至整個艾恩當地女性都不知道躲在哪裡?

2013/09/19

【新北市】廖繼春的觀音月夜

剛好中秋夜沒有月亮,翻到這本給小朋友看的畫冊,心中無限的感慨,廖繼春從小苦讀,然後到日本學習美術,回台灣後任教美術,我沒有那麼厲害可以從畫中了解那個時代的廖繼春,可是我可以反過來,熟讀台灣當年的歷史,看著介紹生平的書,了解這幅畫背後的故事。


1975年

莫內曾經在同一個地點不同的時間,畫下眾多的圖畫,就好像是一個靜止不動的攝影機,記錄下晨昏朝暮、春夏秋冬、見證時間的消逝。廖繼春也是這樣的,曾經在淡水這方記錄著觀音山,現在有網路搜尋,只要在 google 打入廖繼春觀音山,就會出現一堆同樣角度的畫作,不同時間同一個地方的風景雖然稍有不同,但是我想最大的不同是畫家的心境。

梵谷在教會工作期間,為了要更了解這些挖礦工人,親自下去礦坑工作。米勒做為一個農民畫家,他自己就在農場工作。在這幅畫作中,除了看到野獸派大筆一揮的粗邊,也看到了塞尚畫山的色塊,也看到了梵谷的寶藍色月夜。廖繼春一生保有的赤子之心,在晚年的圖畫中可以看到的更多。

台灣老一輩的藝術家(1895-1945年出生),受過日本藝術教育,經過嚴謹的西洋習作,又融入自己土地的生活灌溉,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變遷,這是一般攝影、文字難以描述出的景況,雖然這美景隨著時間消逝,但看過畫作,美好將永留人心。

一個學妹昨晚離世,沒有月亮的中秋,或許在人世間比較多痛苦,看著廖繼春充滿赤子之心的色彩,就沒那麼感傷。

2013/09/17

【柏林】博物館島

為了迎接西元兩千年,巴黎與倫敦花了大筆的經費修建整座城市,重點都擺在博物館的整合與重新規劃,羅浮宮廣場的金字塔入口,大英博物館的中庭,都顯示航海帝國掠奪後想要融入為自生文化的企圖,英法在規畫都市更新計畫的這時,柏林圍牆才剛剛倒蹋。



讓時光在回到十九世紀初,普魯士帝國連年戰爭,英、法早就把皇宮當成博物館,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這時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一邊打仗一邊規畫博物館島,一棟棟古典大型建築慢慢地興建,自由、平等的人權思想傳遍了歐陸,回頭想想德意志民族究盡是懷抱著怎樣的意志力要追趕上英法這兩個國家?

二次大戰後的柏林幾乎全被摧毀,繼之而來的分裂種種因素,博物館的修建一直沒有停止,儘管柏林圍牆倒蹋後東西德統一後的經濟蕭條,博物館仍然在修復擴建,變換展覽的位置等等,這或許是去柏林旅遊的人共同的感想。德國人將博物館島定為世界文化的中心,這個企圖永遠沒有消失過。

2013/09/16

【台北】點了爪哇@La Belle Coffee


今天點了爪哇— 在 La Belle Coffee 。

阿部寬《艷之夜》

突然喵到這個電影海報,有我喜歡的阿部寬大哥,跟小泉今日子,以及眾多日本知名的明星,於是就期待有些甚麼劇情。



一個將死的四十五歲的女子,生前到處勾引已婚男子,即使在這個小島上也不得安寧。但這部片中最後來看『艷』的人,都不是與『艷』有關係的男人,而都是因為『艷』將男人拐跑後,孤獨的女人們。

但是探究『艷』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態,可以追朔到她小時候十二歲被她堂兄性侵開始,而諷刺的是這個堂兄還是知名的文學家,得到了不少文學獎,到處招惹女性引發喧然大波,不斷地把這些劇情納入小說,也是他現在的工作。

本來以為阿部寬在片中會有與這些女人的激戀與不倫,結果與我想像的完全相反,他被『艷』吸引後拋妻棄女,來到這個小島一起生活了六年,即使『艷』最後六年還是到處招蜂引蝶,都是阿部寬在收拾慘局,在她生重病後,也只有阿部寬不離不棄的照顧她,照顧到身體消瘦,臉黑的像鬼一樣。



井上荒野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日本的小說電影,都有一種讓人無法呼吸的變態快感,幾個夢境,幾個家庭的不倫,起因都是這個即將死去的女人,在感情世界中,讓人深沉的幾乎窒息,看完後卻說不出甚麼道理。

我也只能說這種電影,也只有日本人才拍得出來,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一個只要有一個外人進來全村人就會知道的小島。能夠有甚麼秘密?但是引發這樣秘密的一個神秘女子死後,竟然沒有人來探視送行,而伴她到最後的男友阿部寬,也終於解脫了這樣的生活。

死,似乎是遺忘、逃脫的一種方式,男人如此,而女人是比較放不下的。

2013/09/14

【台北】啾遊台北信義區導覽



今日再度從 Love 出發,看信義計畫區的繁榮景象,台北101,世貿展覽館,然後先進行DIY,今天是剪蝴蝶,都是由自然步道協會的志工老師負責,因為小時候綽號叫『剪刀』,做美勞,是我小時候一個人放學在家裡寫完功課後唯一的休閒,舉凡摺紙、畫畫、繩結、摺手帕,今天回頭做,都覺得能夠回到小時候,安靜下來的方法。

然後經過文昌街、光復南路、延吉街、嘉興街、吳興街這些以前是水圳道的遺跡,看台灣 1970年代家庭即工廠,到家庭代工、家庭手工業,到一卡皮箱全世界跑業務,變成家庭及公司的中小企業,台灣走過了那個時代,從四四南村周邊的市場建築也可以發現這樣的轉變。

今天時間不太夠,這樣的大熱天,經過吳興街露天市場,介紹了小時候最熱門的蔥油絲餅,也講了以前追捕槍擊要犯阿龍的發生地,帶了一場不太相同的導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l/15/today-file17.htm

繞了一下吳興街的市場內部,體驗了傳統市場的熱鬧買氣,今天漏講了書局文具店與遊戲機的演變。人來人往整個吳興街都塞滿了買菜的人們。吳興街上還有姐姐讀過的曙英幼稚園,30年前在幼稚園對面有家文具店,來這裡上班的女店員很有生意頭腦,因為老闆年紀大了,她就把店頂下來變成女老闆,後來搬到莊敬路325巷17號的明明文具店。來這裡上班的男店員與女老闆就在一起經營,即使我很久很久沒有回去買東西,每次踏進去店門口,女老闆親切的叫出我的姓氏加上先生的稱謂,還真有回家的感覺。

明明文具店裡面有很多小孩,可是我印象中好像沒見過女老闆有懷孕過,據說那些都是她親戚的小孩,來台北念書就住在這裡,平常就幫忙店裡的工作,如今這些小孩應該也都長大獨立了。

http://trip.writers.idv.tw/2013/05/blog-post_11.html

要十分感謝信義公民會館的導覽志工老師最後半小時幫我們介紹,大家要一直跟著我走,可能沒兩三下就中暑了,有中間 DIY, 知道有那麼多場地隱藏在城市中,也非常好

【台東】卑南文化公園



中午還在信義區散步,談談有關小時候四四南村的記憶,下午就在卑南文化遺址,看看南島語系的證據。

今天飛機上看東台灣很美,可惜沒有拍照片下來,松山機場一起飛,看到基隆,飛機一轉就看到龜山島,降落前看到花蓮市,台東市,綠島,蘭嶼,覺得就這樣飛一趟,看盡台灣東部的美麗,這樣就值得了。

聽說,坐一趟台東的熱氣球要八千,而且只有半小時的時間,何必花那麼多,坐趟飛機就可以了。 — 在卑南文化公園— 在卑南文化公園。

《尋找甜秘客》一段失落的搖滾傳奇

這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也給我們的人生很大的啟發,一個曾經出過兩張唱片的歌手,但就此默默無名的過著清理工人的生活,他的唱片被盜版到南非,他的歌詞帶給當年的南非很大的啟發,種族隔離政策、民主化運動。歌詞中可以給南非人心靈的慰藉,甚至比貓王、巴布狄恩還要紅。



1997年有人找到了甜秘客,他還活著。1998年他到南非開演唱會,好像灰姑娘的故事,在底特律,他只是默默無名的工人,但在南非,他可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甜秘客在演唱會後,仍過著他自己的生活,或許那些歌詞那些搖滾歌手曾經聲名大噪,過著不一樣的人生,而他,最令人佩服的,還是過著平常人的生活。



即使你曾經有名,曾經改變或影響別人的生活,但,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