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5/10/08
《佛羅倫斯漫步》推薦:放慢腳步、享受孤寂、細細品味/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第一次去佛羅倫斯旅行,安排了八天七夜,到達的第一天就走了一圈,當晚有點後悔怎麼排了那麼多天,可是走到後來幾天,雖然經過類似的巷弄,但發現時間不太夠用,留下未走完的遺憾,漫步佛羅倫斯,其實要花幾輩子的時間。
本書開宗明義說明佛羅倫斯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些不同年代、不同專長,或許出生地也不是佛羅倫斯,但卻愛上了這個不完美、不對稱,永遠未完工的小城市,很多文學家選擇在此長居,更多建築師透過競標取得作品永久在佛羅倫斯發表的機會,貴族家族間爭奪政權,卻留下了雋永的建築,更奇特的是經過幾次大水侵襲沖毀了橋梁,佛羅倫斯人選擇了原來的樣式,把橋蓋了回來。
這樣念舊的城市,卻是文藝復興的創造地,也曾經貴族間的鬥爭,文藝復興差點功敗垂成,在領主廣場燒死了許多政敵與藝術家。但丁用方言創作,也是文藝復興可以開散枝葉的重要因素。當你拿著書在佛羅倫斯閱讀,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馬上立體起來,好像就在你面前上演歷史事件。
在佛羅倫斯散步,你要能夠享受緩慢,曾經在米開朗基羅廣場鳥瞰整個城市,慢慢的回味前幾天走過那些教堂,遇到那些雕像。旁邊有個老先生會跟觀光客聊天,我發現聊最久的是日本的女生,而老先生的太太在一旁悶不吭聲孤寂的欣賞風景。我好像有點懂得米開朗基羅的心情,俯視這座城市的景象幾百年幾乎不變,能夠在這裡創作留下作品,必須享受「孤寂」,而米開朗基羅許多「未完成」的雕像,不正也是這座城市的個性。
米開朗基羅在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圓頂還未完工就過世,布魯內列斯基親眼看到自己設計的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完工,看著他的雕像,眺望著他設計的穹頂。我們觀光客或許爬一趟圓頂的樓梯,就喘的要命,但建照這個大圓頂的工人每天上上下下,在兩個圓頂間狹小的樓梯行走,想到但丁的神曲:有關地獄與天堂,想起了米開朗基羅在梵諦岡孤寂的面對天花板畫畫,上了圓頂看到了領主廣場的雕像,佛羅倫斯不是最偉大的城市,卻是讓藝術家實踐理想的天堂,但這座天堂有時也會變成地獄。
放慢腳步、享受孤寂、細細品味,佛羅倫斯的漫步,充滿了文化傳承的意味,達文西當年在佛羅倫斯遇見年少得志的米開朗基羅,那種惺惺相惜卻又較勁的意味,達文西在此留下的作品不多,後來到了米蘭發展。而米開朗基羅晚年在羅馬創作,放棄了許多他喜愛的雕刻計畫,一切的因緣交會,就在這座小城市小巷弄發生。
佛羅倫斯在漫步的過程,會偶遇到你累世的記憶,這也是這本書給人的獨特魅力。
《即使這樣我也喜歡你》徐譽庭「馬子們」改編
【台北】Ten Square Cafe,又進入了一個少女的文青空間
許久沒有來個咖啡館小旅行了,趁著中午還有空檔到了安和路,不過感受到這邊停車費用的昂貴,本想放棄的時候,看到一個洗車打蠟的地方,剛好車子需要洗澡清潔一下,意外的進入了這個少女時代。
或許是我受到紐約時代廣場的影響,看到這家咖啡館的名字就想到了那個跨年熱鬧報紙橫飛,路人都可以熱情擁抱的時代廣場,進入咖啡館的文青元素一樣不缺。
吧檯前有一台文青腳踏車,可愛的大熊、小熊娃娃,是家庭主婦帶小還來很好打發時間的設計,一旁有法式鄉村碗盤櫃,加上櫃子內眾多的咖啡器具,大圓桌與大長桌,無論認識不認識的客人,都可以在這裡工作或是談天。以上,都是我的想像,因為從中午坐到現在,只有我一個客人在這邊舒服的聽著音樂工作著,我喜歡享受無人打擾的時間,聽著音樂,咀嚼咖啡館主人想要傳達給客人的概念。
安和路、臨江街、文昌街與通化街這個區塊,在兒時的記憶中都是晚上了逛夜市找同學玩耍的記憶,沒想到淡水象山捷運線開通後,周邊有了很大的變化,夜市仍然存在,但咖啡館、餐廳一家家的變換開設,國中時總是到同學家玩耍,那同學已經移民到美國波音公司上班,或者另外一個同學已經接班家族集團公司,那邊又有另一個同學開了醫美診所當院長,或者那邊本來在夜市擺攤的小學同學,因緣際會之下頂下了賺錢的豆漿店,雖然台北不景氣很久了,但這個區塊看的到蓬勃發展的足跡,高額的停車費就是一例。
走在這個區域可以五十元就填飽肚子,也可能花個五千元享受高級料理,希望神奇的台北市永遠有這樣共生共榮的區域。
【台北】台灣農業研究的濫觴
2015/10/06
【桃園】中央大學宿舍,我的書寫人生
【桃園】讀字書店,獨立出版品與獨立出版社的浪漫
一進去就被獨立出版品的封面所吸引,翻看後簡短的文字的確都抓到了事件的精隨,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種想要回味卻無法繼續咀嚼文字的感覺,買書是一種愛情的衝動吧?
看著這些獨立出版的雜誌第二期、第三期,樣樣都具有專業水準了,可是為什麼我沒有花錢買呢?是太薄了嗎?還是沒有廣告?還是?我也不知道。買書真的需要一些浪漫的元素吧!
剛開幕的書店,開在桃園的巷弄內,給我的感覺很獨立,無論是選書,還是擺設,後面可以有攝影展,還可以舉辦演講,期待成為另類的文化沙龍。
我買了《與電影握手》還有《書寫者,看見》,都是編排很簡單,以文字為主的書,是我太奇怪,還是一種回歸,細嚼慢嚥也是看書的重要過程,太快讀完的書,總忘了會留下甚麼,這跟談戀愛是一樣的嗎?
2015/10/05
《阿罩霧風雲》落子Attabu II ,歷史如何說,總有人不滿意,但總是要開始說
從「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的紀錄片拍攝開始,利用照片、動畫、到擬蠟像裝扮的拍攝模式,是拍攝影片節省成本的方式。
看了這部以台灣家族的主題的電影,其實讀了一部以台灣為主的台灣史,即使是台灣人,仔細思量後每一個時代的遭遇都很矛盾,這些歷史事件之後,或許看過的人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大不相同,而我們有大聲的說出我們的想法嗎?
每經過一次政權的輪替,有錢人的家族就會換一次老闆,而是否能夠永久的保存家產,讓家族持續的興旺,若當成一個企業來看,霧峰林家所做的事情都沒有錯,而且要在一個時代中持續的發聲,一直是很難的抉擇。
從清國到日本,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抉擇,林家真的實實在在的參與了這個時代。
看完後在電梯內遇到 686,他說這部片不只是只有國語版本,下次應該來聽聽台語版本的旁白。
2015/09/30
【台北】新生南路、濟南路口散步懷想
今天剛好到這附近去開會,中午結束後在附近散步,高中一個人在此晃蕩的記憶湧上心頭。念延平高中三年中有兩年,放學會步行到城中圖書館念書,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最自由的時刻。
我不跟隨著同學到南陽街補習,想要自己念書就好,而延平是一所只要考試考好,甚麼都不太會管的學校(就我認知),上課的時候只要不吵鬧,要念自己的書,老師基本上也都很尊重,或許從小到大就很習慣自己念書,到這圖書館沒甚麼壓力,我只要按時把高中三年的教科書溫習完,周而復始的念書考試寫題目,在學校的排名居然穩定的進步了。
高中時(1985-1988)的新生南路當然已經都加了蓋,這張從麵店翻拍的黑白照片應該還要更早,那時濟南路上有兩家麵店,今天中午進去了其中一家,點了我最常點的雜醬麵,不過整個味道完全不同,當時的老婆婆掌廚,現在都是越南籍太太,我也忘了這家麵店的店名與詳細的位置,搞不好也不是以前那家了。
當年我經常點了炸醬麵,然後等了半小時催了好幾次都被遺忘,婆婆都會多放一些菜給我。今天這種情況又發生了,點了一碗湯忘了上,不過我想若沒上就算了,機靈的越南籍太太發現了,現在的服務比上以前要好太多了,但麵中卻失去了某種味道。
從麵店走到圖書館還會經過一個排水溝,有點臭,但是卻告訴我要開始努力念書了,進入圖書館溫習完進度,圖書館關門,繁星向我微笑,慢慢的等公車回家,周而復始規律的生活,像極了修練,那樣的日子應該永遠不再回來了。
2015/09/29
《戀戀銅鑼燒》有辦法跳脫牢籠的只有自己
《拿破崙之村》公務人員都應該看的連續劇
看日劇看到很時事、很鼓舞人心或很能啟發的,我總是會死命的推薦給朋友。
十幾年前剛當上小主管,那時我拼命要同事看《西洋古董洋菓子店》,希望同事間的互相合作能跟片中一樣。九年前阿部寬的《熟男不結婚》,我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連夜把這部片看完,不知道有沒有害到學弟至今未婚。但《拿破崙之村》這部片卻是我不忍很快看完的一部日劇。
每一集都讓我臉框含著淚水,這樣八股的劇情,一個農村的沒落,每一個人(包含村內的人)都覺得這個村子沒救了,但是卻在一個熱心的公務人員手中慢慢的找回村中的特色,而且,他把所有的功勞都歸給了同事、長官、村民。
最後一集,其實討論全世界做社區營造(或稱社區復興、農村再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到底公部門要不要補助或建設地方,然後把大量的觀光客帶到小地方,破壞環境後又成為另一個廢墟,永續經營變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老中青少三代都有的人口結構,是不是應該由農村的人們親自動手來做才有意義呢?
到底是怎樣的過往人生,會有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呢?其實,台灣的基層公務人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吧!但一進入體系之後,很多人的熱心就慢慢的藏在內心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