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5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2-臺灣大學



來去臺灣大學!從日治時期的高等農林學校,歷經台北帝國大學,戰後接收成為臺灣第一所國立大學。臺大校門的門面並不大,以唭哩岸石蓋的小小警衛亭,進校門後迎面而來寬闊柏油路和筆直椰子樹,校園才展開眼前。椰林大道規劃人是園藝系中村三八夫教授,用意為何呢?小心,常聽說掉落椰子葉會砸傷人,可是,怎麼沒看過椰子砸傷人?原來,椰子樹品種不同,不會結果實。

水瓶子帶我們走另一條路線,從汀州路的自來水博物館開始導覽,原是「鐵路新店線水源地站」遺址,氣派的巴洛克建築,其中軸線正對著臺大校門口喔!進臺大校門後便是傅園,傅斯年校長的骨灰曾放置於此,現在則是衣冠塚,園內本是「南洋熱帶植物標本館」。接著右手邊的建築物博物館群,大多為農學院,聽水瓶子介紹物理系二號館,台大校史館圖書室,人類學博物館,館藏著台灣各族群的衣服,看南島語族散布全球的軌跡,以及磯永吉紀念室,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在1920年代運用高科技來研究稻米的研究室呢!臺灣大學的大小故事都在這集節目,打開聲音聽故事!(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3/11

彰化高中的同學來青田七六



好棒的高中老師,帶整班同學來青田七六,然後中午到永康街,下午到台大杜鵑花節,一整個豐富的行程,好羨慕!!!

很少遇到高中同學這樣專心的,我大概描述了一下馬廷英教授的研究,因禍得福得到了兩個博士學位。大部分的時間描述日本建築文化,還有這個街區的發展情況,1930年代因為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這個街區住了那些教授,多講了些磯永吉與馬場惟二教授的研究,希望高中生對台灣農業發展,有點認識。

我跟淑嫻老師分兩組導覽,老師有點經費,讓我們準備了甜點,在陽光室喝上午茶,說明歐洲航海殖民時代的溫室、標本室的發展,試著用日本加入帝國俱樂部來分析從1895到1945終戰後的心情,不同角度看事情,應有不同的體會。— 在青田七六。

2017/03/08

【台北】中研院建築導覽



婦女節來中研院參加母語空間所舉辦的導覽,除了歷史文物陳列館內眾多的文物之外,中研院的第一軸線建築,在王俊雄老師的說明下,覺得台灣許多現代主義的建築,有成功與失敗的,應該也可以當成一個導覽的主題。

中研院與台大,各大樓有許多文物館或是展覽館,應該有空要多花點時間更認識。— 在中央研究院 歷史文物陳列館。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1-文學故居3



作家以敏銳的眼光寫生活,把我們帶回到當時的樣貌,台灣保留古蹟不易,多半只能透過文學作品,尋找過往的地景地貌。地景文學作品以不同形式紀錄著人文、地理、風景、氣候,關注自己的生活以及生長空間,才有好書給我們閱讀啊!水瓶子介紹幾本和溫州、雲和街相關的書,記得找書來閱讀喔!

這集談談紀州庵以及王文興老師的作品,水瓶子朗讀二段文章,便能清楚描述出舊時的同安街,以及日本房子的樣子,玻璃門窗沒有紗窗,玻璃破時木板補上,古早的洋灰槽等等。王文興老師用動物的”牠”來描述房子,因為房子也是活的!

紀州庵在民國六十幾年時失火,陳水扁市長任內將閒置空間交由台大城鄉所調查,才獲得修復。紀州庵在日本時代是個料理亭,客人搭船捕魚,交給店家料理,曾經的熱鬧繁榮,打開聲音聽水瓶子說紀州庵!還有,現址有一間純文學的書店,來紀州庵時進去逛逛!(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30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5:大稻埕歷史風貌區



以下原稿,本意是想要解釋清楚文化資產與歷史風貌區的不同,但似乎很難解釋!



迪化街街道風貌區與建築立面的保存,主要是1995年的『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通過。寬度大約只有七、八公尺的古老街道,1970年代迪化街原本計畫拓寬為二十公尺的道路,這些老建物頹廢危及公共安全,不少人希望拆除,經過樂山文教基金會、台大城鄉所、部分地主努力下,今日迪化街呈現熱鬧多樣的景象,逛街觀察建築立面,隨處可看到歷史的演變。

大稻埕原先的發展與逃難相關,1851年林藍田原本在基隆販賣雜貨,但常有盜匪侵擾,所以舉家搬到大稻埕的中街,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械鬥,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趕走了同安人,同安人先逃至『大龍峒』投靠親戚,再轉到『大稻埕』落腳。

大稻埕後來的發展,是同安人與艋三邑人的競爭,與淡水河港口貿易息息相關,與淡水河平行的老街,長型的街屋後面的倉庫出口就是港口,今日的西寧北路當年就是淡水河畔,後來河砂淤積,才成為小的河流。

清代末期台北建城,並且興建鐵路、打造洋人街、各國領事館、製茶、南北貨商店,全部在大稻埕周邊,甚至鐵路還經過兩個車站,一是大稻埕車站,二是大橋頭車站。

日本統治之後實施都市改正計畫,拉直了中北街、中街,並且打通了南街,在今日霞海城隍廟、永樂市場旁原本有些水圳沼澤地,被整治後成為整個永樂町通商店街最熱鬧的地方。

1930年,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參加第四屆的台展,『殷賑』的日語是非常熱鬧的意思,圖中的台灣人穿著藍衫,有些人並沒有穿鞋子,霞海城隍廟的香火鼎盛,但並沒有陣頭、沒有放鞭炮,也沒有收紅包的陋習。左側的商店販賣台灣傳統工藝、農產、布,還有原住民的圖騰,右側除了中藥店,還有販賣時鐘的計時店,文化融合並走入現代化的歷程,在畫中顯露無遺。

日本時代,修改了農曆節慶的習慣,也就是說所有信仰都是用陽曆來慶祝,這個對於台灣人的影響應該是很大的,剛開始對於民俗慶典採用雙軌制。郭雪湖的老師是台灣傳統的畫師,他也是從那邊學畫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霞海城隍廟最熱鬧的時間是農曆五月十三日,但他卻畫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所有台灣人到此採買的盛況,西洋文化透過日本內地人傳到台灣,以資本主義商店的販賣型態,商店街的發展,讓傳統的中元節添加了更多的趣味。

日本盂蘭盆節與中元節日期是一樣的,都是陽曆七月十五日左右,在日本等同於清明節,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也有在這個時候送禮物的習慣,所以南街上的旗幟說明了這樣的禮俗。畫中全部是台灣本島人,但是過節的習俗保留了原來的台灣傳統的優點,增加了台灣在地農產品與中藥南北貨等,有時想想如今每年迪化街舉辦的年貨大街,都沒有這幅畫來的那麼『文創』呢!

今日的迪化街,除了傳統興盛的行業外,也加入了新的文創賣店,政府多年來整頓市容,電線、有線電視的纜線地下化,我們還有更多更進步的空間,例如:不要使用擴音器叫賣、汽機車更能禮讓行人、騎樓多讓客人行走、商店大型廣告招牌的美化等等。

從閩南式建築到洋樓元素,仿巴洛克、現代主義等歐洲建築樣式,長型的街屋居住著傳統三合院才能容納的家族,商店、倉庫、製茶、布、服飾、煎煮中藥等全部在此。我們再度見證了一座城市之美,深入了解歷史脈絡後,期待每一條街道都是美麗的風景。





圖說:屈臣氏大藥房建築立面因『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而保存,可見證當年西藥進入台灣之歷史,如今已修復好(攝影日期:2005年)



圖說:農曆五月十三日霞海城隍廟前的陣頭

2017/03/07

【台北】赤峰街文化慢步



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這條街特別喜愛,十幾年前去生產力中心上課,會刻意的在巷弄間散步,有時會走入彎曲的違建中偷窺有些老人家的生活日常。

那時,滿街是五金、車材、音響,如今,這些店變成了少數,違建被拆除或整理,但仍看到十幾年前的店家、住家的痕跡,我依然在巷弄間尋找,目前有一些塗鴉,沒有歷史脈絡的可愛圖案,往上看屋頂的痕跡搭配著鐵皮在城市遊走。

日本時代的御成町,有規劃國民住宅,這邊的街道十分方正,十分小巧。隔著淡水支線鐵路線這端是下奎府町,如今是赤峰街,天際線不高,有一點點日本東京下北澤的感覺,咖啡館、小清新文創賣店,搭配著幾十年的老店油煙味,年輕人穿著時尚的衣服在店門口抽啜著菸,十分違和感的在城市遊走。

在北村家遇到馬場克樹先生,是日本作曲作詞家,擔任過台日文化交流的官員,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台灣文化像是吃漢堡一樣的自然,裡面包了洋派的牛肉,台灣人吃的豬肉,各式各樣的配菜,甚至是日式料理都可以包含夾入漢堡,更不用說原住民、南島語族料理,與近代東南亞嫁來台灣的新住民配偶所帶來了南亞料理。

這幾句話就像是走在赤峰街一樣的感受,五味雜陳無法分類的風格混搭在此。一樓是破舊的房子,壁癌發霉的牆壁,二樓卻是時尚小清新,會說故事的服飾店。

我在咖啡館坐著,往外看著對面咖啡館的時尚男女,日韓觀光客按圖索驥,老先生老太太緩慢的散步,騎著腳踏車的大叔,手把上還帶著兩隻大鸚鵡,更多是機車、計程車、貨車快速的從我眼前開過,店內的客人聊著各式的話題,店員拿起滑板帥氣的往地上一甩,優游的在城市遊走。

這是台灣十分包容的街區生態,還是無脈絡可循的都市發展,淡水支線早已經拆除,如今變成地下化的捷運路線,青少年在地下街練習舞蹈,豪宅高樓林立的街區,難得的有這一區還沒有蓋上高樓,赤峰街巷弄的二樓陽台有一致的洗石子裝飾,特殊的鐵窗窗花、磁磚、地磚,打鐵人已經不在,赤峰街獨特了開出了幾朵不知道甚麼樣的花香味。

2017/03/06

《羅根》與《原野奇俠》



科幻片所有的元素都有,基因複製、超能力,但是這次的金鋼狼強調的是家庭、老人與小孩。

雖然金鋼狼一心求死,面對如同父親的恩師X教授,心存著等他死了,就要自行了斷。但是這個X教授實在太任性了,想要變成一般人享受天倫之樂,但是這個任性,造成了平白無辜人的死亡,這一段完全複製《原野奇俠》的片段,金鋼狼的任性把壞人打死後,後來讓平凡家庭全被壞人打死了。 (#畫錯重點)

片中埋藏了眾多的彩蛋,是這種續集電影尋寶的重要元素,但西部、荒野、邊境、公路、汽車等元素,我覺得更重要,是在老電影中找出恆久不變的美國拓荒精神。

陳杏村



陳杏村,1910年生於台南白河,1926年台北女子職業學校畢業後到東京銀座念服裝設計,1935年畢業後回台北開時裝店。

陳杏村的老師是平井滿壽子,嫁給美國人,回台北後她一口氣請了十五個員工,設計、剪裁、製作衣服,在京町三丁目開店,大約就是今日的博愛路52號。後來去上海考察,報紙還刊登了介紹上海最毛斷的旗袍,署名身分為洋裝店主、設計師,代表著流行時尚界的先驅。

除了賣時尚洋服,陳杏村在台灣也賣過咖啡。

1937年到上海,取得上海南洋煙草公司總代理、英美煙草公司總經銷,戰爭時間還捐了兩台戰機給日本「杏村一號」與「杏村二號」,戰後以漢奸罪起訴,當時台灣地屬日本統治,後來無罪沒事返台。

後來負責青果公會,經營香蕉出口日本,捐建了「果貿新村」,1958年獲「陸海空軍褒狀」。

陳杏村的媳婦,曾經當選過資生堂小姐,她的孫女,目前是日本民進黨黨魁蓮舫。

2017/03/05

《秘密》



連環殺人魔知道了『第九』專案,於是千方百計的使用催眠術,讓死後進入腦中記憶的幹員,也受到催眠而發瘋。

漫畫改編的電影要傳達的概念還是太多了,很難在一部電影演出來,是不是拍成連續劇會比較恰當呢?

2017/03/04

【台北】紀州庵導覽



今天是某團體很特別的行程,只要半小時的紀州庵定點導覽,然後一小時在室內演講廳簡報。

不過,硬生生被我把時間顛倒過來,我在街區走了五十分鐘,然後室內快放照片四十分鐘。大家可能沒預期我會這樣安排吧?在巷弄間散步看到的東西比較多,雖然對我的挑戰比較大,但我習慣把周邊環境全部講清楚後,才描述一個定點的景緻。

因為來的人太資深了,所以一下子塞了太多太多東西了,希望大家可以消化下去。

以下是關鍵字:

北白川宮能久
乃木希典
兒玉源太郎(南菜園)
明石元二郎
上山滿之進
森鷗外
石井稔
艋舺河乃莊
平松家族
南風原朝保
尾辻國吉
森山松之助
近藤十郎
淺井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