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總覽
:
關於本站
、
水瓶子
、
外稿
、
演講
、
導覽
、
媒體
、
流水帳
、
年度計畫
、
綠逗冰
|
地圖
|
青田七六
|
野草
|
星球旅行
|
臉書專頁
|
首頁
水瓶子的書
:
臺北老屋三生事
|
台北慢步
|
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
|
阿曼
|
敘利亞
|
黎巴嫩
|
伊朗
|
高加索
:
亞美尼亞
|
印度
|
不丹
|
斯洛伐克
|
摩洛哥
|
北海道
|
祕魯
|
智利
北京
|
上海
|
東京
|
京都
|
奈良
|
神戶
|
吳哥
|
伊斯坦堡
|
巴黎
|
羅馬
|
威尼斯
|
佛羅倫斯
|
倫敦
:
國家畫廊
|
維也納
|
布拉格
|
柏林
|
德勒斯登
|
法蘭克福
|
馬德里
|
巴塞隆納
|
里斯本
|
紐約
|
波士頓
台北
:
大稻埕
、
大同區
、
大安區
、
平溪線
、
金瓜石
、
九份
|
台南
|
台東
|
金門
|
馬祖
:
食
台北咖啡館
|
老咖啡館
|
名曲喫茶
|
日本咖啡館
|
台北散步
|
鐵道
|
庭園
|
坑道
|
老街
|
古厝
|
懷舊
|
墓
|
書
|
書店
|
品牌
|
街頭藝人
|
旅人
|
公共藝術
|
宗教
|
明信片
|
秀
|
電影
:
伍迪艾倫
|
連續劇
|
觀光工廠
|
博物館
|
畫
|
威尼斯畫派
|
達文西
、
米開朗基羅
、
拉斐爾
、
卡拉瓦喬
、
魯本斯
、
米勒
、
馬奈
、
莫內
、
高更
、
梵谷
、
慕夏
、
夏卡爾
、
畢卡索
、
郭雪湖
、
陳澄波
、
龍瑛宗
2020/03/24
【台北】小朋友導覽
很感謝龍安國小願意帶小小朋友來參訪,每次小朋友出動,要配備三位以上的志工家長,疫情期間,不時的要叮嚀小朋友這邊不能碰,口罩要戴好,隨時用酒精消毒。
老師真的是無敵女超人,除了教學、醫護之外,還要當導遊小姐幫小朋友拍照。
可能責任太過重大,現在的老師很不喜歡帶小朋友出來,寧願在教室內上課就好。
*
我長期的觀察,現代小朋友過動、想引發別人注意、喜歡計較比較要求公平,偏偏這些都是學習過程中的障礙,老師真的非常難為啊!
【台北】師大的某選修課
師大的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都很專心很乖,我講甚麼大家就聽甚麼,今天帶隊的老師說學校只要是百人選修的課程,已經開始遠距教學了,她這種六十人的課,大概是下一波。
一次來五六十個同學,對我也是極大的考驗,於是我請同事來幫忙,又因為上課時間與我們中午餐飲服務的時間衝突,也剛好我想至少讓師大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我們周邊的文化資產,希望有空來這邊參訪,並了解這個街區細微的異同,所以帶大家出去走一圈。
最後,在昭和町文物市集結束,隨手講了一下永康街店家麵食館的歷史,這邊的咖啡館的群聚,意外的居然與霧裡薛圳有些關係。
丟了一個問題給學生,師大路、金山南路形成的原因,希望真的有同學上網去查詢答案。
【台北】日常野草
在雜誌上看到黃金樺開設的店,以前有買他的書品牌城市,也看過他用帆布創造出一個有質感的包,
在內江街上,日常野草的帆布招牌不是很顯眼,可是仔細看整個街區的招牌,還有對於房子外觀的顏色,日常野草卻是最特別突出的,我很期待整條街的招牌都可以重新設計一下,並不是那種一模一樣的招牌,而是可以凸顯台北特色的招牌。
進入日常野草的二樓,老舊的紅磚牆漆上了純白色的油漆,三樓輕鋼架做為辦公室空間,讓我想到了赤峰街的浮光書店,我想應該是同時期的建築,得到2019年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的日常野草,室內眾多的乾燥草,看似容易的裝飾方式,但在白大理石的桌子配上金邊的金屬,燈光打在白牆上,不用偽裝,呈現老屋之美,沒有陳舊卻有歷史的沉積,也沒有頹圮卻有廢置的變質感,企望老城區再生並不是拆除重建,而是保留更多老屋。
今天喝了杯現場煮的青草藥材,同樣的飲料分兩杯,另一杯更多的甘草,看似普通的傳統青草茶,調和出了更多的可能。— 在日常經典 TAGather Goods 。
2020/03/23
《鄉間小路》2020.03
突然看到雜誌背面的一隻手,很面熟!原來是我的手。
很感恩還有雜誌做"散步"的主題,這一回帶大家到城南,不同政權對於都市的想像,真的大不相同啊!
2020/03/22
【台北】大稻埕導覽
這是前幾天導覽的結束點,寬廣的西寧北路,是遊覽車可以停靠的地方。
當天下雨,我又走得比較遠,來參加的客人真是辛苦了!
以下是今日導覽關鍵字:
大稻埕公學校、永樂國小原是"育成"小學校、賣麵炎仔、十連棟好玩的店、即將成為偶戲館的爛尾樓展覽、慈聖宮、李春生、基督長老大稻埕教會、第一劇場、第一唱片行、謝唐山與順天外科醫院、葉金塗宅與星巴克、家樂福與蔣渭水、大同分局的前世今生、蔣渭水紀念館、靜修女中、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前世與今生、江山樓舊址、春風得意樓舊址、波麗路、蔣渭川的三民書局、日光堂、台灣堂、文化書店、行冊、連雅堂的雅堂書局、謝雪紅的國際書局、維特咖啡、萬里(紅)公共食堂、黑美人大酒家(All Beauty)、霞海城隍廟、乾元、大稻埕的第一棟街屋舊址、石川欽一郎寫生處、山田東洋、倪蔣懷、陳天來的錦記茶行後面
看來,好多全部是"舊址",就是都消失了,只能看老照片。
2020/03/21
《叛逆的麥田捕手》
一部作家的傳記電影,是《麥田捕手》的作者沙林傑的故事,原先以為像這本書一樣,但其中有許多異同之處,有人說是文學中反英雄的先驅。
但我覺得,是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先驅!
後來開槍射殺雷根、在大街上打死約翰藍儂的兇手在法庭上都用《麥田捕手》這本書來答辯。而作者在二次大戰中,面臨女友兵變嫁給了卓別林,這本書的手稿隨著諾曼第登陸帶給了作者莫大的心靈力量。
諷刺的是,第一段婚姻卻是納粹黨員,沙林傑到底是想接住戰後的敵軍女軍官,還是要讓自己得到救贖?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曾經引發了自殺潮。《麥田捕手》厭惡虛假的成人世界,但被兇手拿來做為一個藉口。
看了電影中主人翁對於他老師的無情,是他的"真誠"嗎?還是他小說中的"虛偽",這是我最不解的一段。
2020/03/19
【台北】安和路二段209巷15號的浮雕
杜毓樑建築師1976年的作品
吳毅平拍攝
20200925,不知道這些圖案對於這棟樓的建築師,有沒有甚麼特別的意義呢?
2020/03/18
【台北】人人可以烘咖啡豆
隨著小型烘豆機越來越普及,許多咖啡愛好者自己烘生豆分享給朋友,這位朋友在我的命令下,寄給我一些咖啡豆,用虹吸壺煮一杯來喝,豆子已經具有開店水平,只是我沖煮技術不太OK。
我想至今還有很多人家裡沒有磨豆機,買豆的時候請咖啡館磨好,然後一放就是一個月,台灣氣候潮濕存放不容易,這樣沖出來還有滋味嗎?真是暴殄天物!
感恩!未來科技發展,農產品會不會小型化,都種植在社區內,反正都由機器人採收,這樣是不是永遠都是最新鮮的呢?
Michael JF Chen:
我只是用 amd 袋子裝
豆子是“大雪山14K莊園” 水洗
amd老闆說我那豆子有點烘太過
我隔天多磨了幾克豆子
(或是你可以少加一點水 160-180ml?)
我沖完之後裝在保溫瓶
到了辦公室再喝就覺得還不錯
剩下的一包試試看
【台北】小學生導覽
又來到了小學生來訪的日子,由於疫情之故,我們都在戶外導覽,這個難度頗高,今天是第一次體驗。
小朋友比較難一邊移動一邊導覽,只能定點才能專心,但是定點站著心很快就漂走了,一定要舒服的坐著學習效果比較好,今天最後十分鐘站太久了,居然有小朋友躺在地上。
這,真是極大的考驗!還好,
很辛苦的老師與家長,帶著口罩的小朋友,要如何才能定下心呢?
【台北】故里山花此時開@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大概快兩年沒跟 mina 碰面,特地來看她的特展順便敘舊,每次在她的臉書看到在大樓頂樓盡情的做自己的創作,都很好奇到底在哪裡?
原來,這幾年 mina 在 pinkoi 上活動,看似表面上是課程、賣畫,但實際上是教授一種生活方式,傳授自己觀看世界的模式,只是這個媒介是"畫",非常佩服幾年前創立"微光藝術空間",具體把一個空間經營的有聲有色,雖然搬過幾次家,我感覺這次 mina 把這個藝術空間完全移植到網路上了。
https://www.pinkoi.com/store/art-shimmering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mina 的展,可以在這個好像地球儀的圓窗旁,喝杯咖啡聊聊她的生活,只到月底喔!— 和高素寬。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