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倫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倫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3/10

【倫敦】塞尚玩紙牌的人@柯陶學院美術館

塞尚是法國印象派後期的畫家,也是一個死後才受到大家注意的畫家。


1890-1892年/玩紙牌的人/塞尚/倫敦柯陶美術館

上面這幅畫是塞尚一系列的玩紙牌的人,總共五幅,巴黎奧賽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有展覽。看起來非常陰暗的用色,仔細觀察顏色用的並不多,但是卻表現出拿著紙牌的手上有光線照射進來,兩個人思考鬥智的心情。塞尚的畫作非常重視結構,也就是構圖,那個酒瓶就是中線,兩個人非常的對稱。仔細觀察塞尚有一堆人物的畫作,多半構圖都非常嚴謹,大部分都有三角形的對稱,整個畫面非常的勻稱。

塞尚1839年1月19日(是水瓶座)在法國南部出生,死於1906年,早年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在與朋友的書信往返中經常提到對大自然的感受。在1860年代畫了不少的大自然畫作,後來在大自然下進行人物畫作,一堆男體或是女體的人在森林中脫光衣服在河邊沐浴,塞尚也曾經模仿馬奈的畫《草地上的午餐》,不過線條用色就比較抽象點,沒有那麼寫實。

塞尚被認為是立體派的開山祖師,色塊式的上色技法,好像整個人物立體了起來。

2008/02/16

【倫敦】國會大廈與大笨鐘

國會大廈旁的大笨鐘已經成為倫敦的象徵之一,上面有精雕的石壁,高約100公尺,那個大時鐘有13頓重。


2007.9 從西敏寺看大笨鐘

國會廣場有許多政治家的雕像,在廣場外看到有在此搭帳篷抗議英美出兵阿富汗所造成的禍害。國會大廈建於1097年,1834年大火燒毀了大部分,現在帶有哥德風格的建築建於1870年。大笨鐘直徑 2.7公尺,重13.5噸,第一代大鐘於1856年掛起,但試鐘時破裂。現在的大鐘於1859年開始運作。

英國國會的領袖為英國君王;國會有上議院和下議院。上議院議員有兩種:神職議員、世俗議員(貴族成員),議員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下議院由選舉產生,上下議院位於國會大廈不同的房間內。

2008/02/12

【倫敦】西敏大教堂

從英國的小鎮回到倫敦,看著還有3,4小時的時間,於是忍痛花錢把行李寄放在火車站,由於也懶得買地鐵票,所以只能在火車站附近逛。


2007.9.23 西敏大教堂

西敏大教堂四周都是高聳的現代建築,只有高聳的紅磚鐘樓很吸引人,這裡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的總部,1902年落成的大教堂當初的設計就不採用歌德式建築,設計師1894年在義大利旅遊期間參考了威尼斯及西恩那的中古建築,採用拜占庭式的風格,裡面還有不少馬賽克式的繪畫作品。

教堂旁的鐘樓跟威尼斯的某些鐘樓類似,而圓頂則是模仿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教堂,據說鐘樓頂端的十字架就是耶穌當年受難時的十字架,圓頂內的一些大理石則來自君士坦丁堡,內有《聖母與聖嬰》雕像與《十字架的歷程(Stations of the Cross)》值得一看。目前這個教堂還在漫長的建設中,所以有募款的活動。

在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或巴黎都很習慣去教堂逛逛,有時會有幾幅知名的畫作或雕像,可是在倫敦好像沒有這樣好康的事情,會大方的免費讓你進去的都是要募款,而知名的教堂就是要收費,西敏大教堂倒是比較像威尼斯的教堂。

2008/02/11

《倫敦》總覽(TOP 5)

有人去過倫敦一次後再也不想去,有人天生就討厭英美,但是我確意外地對倫敦這個大城市有獨特的好感,我想我應該還會再去幾次吧!


View Larger Map

個人認為去倫敦不可能五天十天就走過重要的景點,要走深度的旅行當然要挑自己喜歡的主題,以下五個主題是我的興趣整理出來的景點,僅供大家參考。





2008/02/10

美少女法官推薦的《瞧這些英國佬》

這本書是美少女法官介紹的,她曾經去倫敦留學念法律,回國後當上最年輕的法官,擁有速讀與過目不忘的超能力,邏輯清楚,精通多國語言,通常那麼厚的純文字書本我是看不完的,過年期間終於被我努力啃完。要研究英國人的個性,這本非正式的田野調查就要努力『毒』完。



有很多事情在當地旅遊會覺得理所當然,又說不出哪裡奇怪,倫敦那麼擁擠的城市,幾乎每戶都有個庭院,而且庭院還有前後之分,從 Google Maps 上來看,真得所言不假。我印象很深的是很多公園為什麼要用圍牆圍起來,圍起來就算了,牆還高的看不清楚內部,原來這是某家人的後院。

P.151 自己的前院,自己不準享用
......所有小塊庭園,包括前院和後院,都會築上圍牆或籬笆。前院圍牆不高,才能讓每個人都看到院子裡;後院的圍牆要高,讓人無法看到裡面。前院的整理、設計、照料,可能比後園用心。這不是因為英格蘭人享用前院的時間較多,恰恰相反。除了除草、澆水、照料,讓它們保持『好看門面』外,英格蘭人絕對不會待在前院。......

英國人的拘謹、謙恭、少與人交流,被很多人視為是虛情假意,階級意識普遍存在而會不自主的表現在外,毒舌、炫耀、抱怨也會出現在很不明顯的小地方,從居家的裝潢、飾品的擺設等。根據作者的實驗,他發現英國人跟日本人有很大的類似性,是否是海島型的國家才有這樣的反應?

公、私領域分明,在酒館也是如此,但有許許多多的例外情況,若是明白了英國人的習性,當然也就見怪不怪了。最好笑的排隊規則與拐彎抹角規則(P.180)是我覺得最好笑的一篇,不過有時想想我不也是這樣子的個性嗎?難道我前輩子是英國人!(希望不是)

英國人在甚麼場合就要穿甚麼樣的服裝,只要穿錯就會很尷尬,所以事前總要想的周到,這點在我偷偷在美少女法官身上做的田野調查十分契合。

2008/02/05

【倫敦】柯芬園

1974年以前的柯芬園是個蔬菜水果的批發市集,也是倫敦的第一個廣場,如今成為觀光客穿梭在此喝咖啡用餐,街頭藝人在此表演的場所。


2007.9.21 柯芬園露天咖啡座旁唱歌劇的藝人,CD要價10英鎊

在柯芬園的 Piazza 廣場上有許多表演的街頭藝人,悠揚的樂聲、歌聲傳來,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旁邊有皇家歌劇院、劇院博物館、交通博物館、聖保羅教堂等等。不過我時間太短,好像都用趕的經過這些地方,交通博物館在整修中,現在應該已經開放。

我在附近一個攤子看到一個攝影師所拍的照片,利用後製作把倫敦的雙層巴士的紅色挑出來,其餘的背景就用黑白處理或是調成鉛筆素描的模式,看了好久真的很佩服他的功力,自己也模仿製作了幾張照片。





在這一區可以看到四周維多利亞式的建築,鋼鐵式的屋頂蓋是鐵路火車站的模式,倫敦這種巨型的建築非常多,或許是天候不佳才會有這樣的設計?

2008/02/04

【倫敦】馬奈的酒館@柯陶學院美術館

柯陶學院美術館應該算是我在倫敦最後一個博物館行程,像趕場一樣,倫敦的博物館好像用瀏覽的方式也看不完。


1881-1882/佛麗‧貝傑爾酒館/馬奈/倫敦柯陶學院美術館

馬奈的創作題材包羅萬象,有靜物、生活、風景、肖像、宗教、社會寫實等等,也有許多大膽的突破,看似單純的風景畫,樹下卻坐著上流社會的裸女。上面這幅畫後邊畫出一個大鏡子,右方的男酒客與服務生在交談的樣子,但是看了畫中的服務生卻呆滯的望著欣賞畫作的人,而我們不就是右邊的那名酒客嗎?

走在柯陶學院美術館的附近到處可以看到年輕的學生,可能周邊有不少學校。這個學院是紡織企業家柯陶在 1931年創立,展示他收藏的印象派畫作,雖然這博物館不大,但是樓層多,展出的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畫作都是名家,有波提且利、貝里尼、魯本斯、梵谷、高更、塞尚、雷諾瓦及馬奈等人作品,雖然可以拍照,可是光線不怎樣明亮,不是很好拍下來,可以在一樓的精品店買到印刷的複製品、明信片或撲克牌,都是很好的收藏方式,撲克牌我當然不會錯過。

馬奈雖是被歸類在印象派,但是卻堅決不參加印象派的展覽,或許藝術家都有某些奇怪的堅持與想法吧?

2008/02/03

【倫敦】Portobello 古董街

從 1837 年至今, Portobello 街一直有市集,如今整條街在假日禁止車輛進入,路上全是賣舊貨的攤子。


2007.9.21 義大利麵店,內有懷舊車當招牌

星期五早上過去攤子正在準備,有賣古董舊書、英文字母的印刷字版、留聲機、古董相機、藝術畫、古董裝飾品、老地圖,一個攤子走過一個,每件東西都很喜歡,但是一問價格我就死了心。



走著走著居然走到昨日來過的旅行主題書店→【倫敦】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旅遊書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2/notting-hill.html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陽光灑在石頭路上的小巷風情,色彩繽紛的門窗、花朵,多樣的懷舊風,就是 Portobello 古董街。

2008/02/02

【倫敦】歌劇《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呆在倫敦的最後一天晚上,去看了歌劇真善美,回旅館後複習劇情又睡不著。


2007.9.20 上演快40年的歌劇仍然客滿

《真善美》的是真實故事改編,女主角瑪麗亞生於阿爾卑斯山,在修道院當修女,1926年到爵士家當看護,後來與爵士結婚。在日前出版的黃金版紀念 DVD 說真實故事的女主角還在片中故意出現,當了路人甲,她對這部片的期許很深,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買來看看。

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爵士失去所有財產,於是和瑪莉亞七個孩子組成樂團,於1936年薩爾斯堡音樂節贏得首獎。1938年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爵士拒絕納粹徵召,他們穿越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展開全歐洲的巡迴表演。


目前歌劇女主角


電影版女主角,最近有出紀念版DVD

歌劇版《真善美》於1959年正式上演,女主角由瑪麗亞本人主演,上演後造成轟動,1963年《真善美》下檔,電影上檔,後來英國、澳洲等地重新改編上演,倫敦是在1981年上映。

真善美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F%B3%E4%B9%90%E4%B9%8B%E5%A3%B0&variant=zh-hant

德國納粹與奧地利後統一掠奪歐洲各國,希特勒把威尼斯的寶物搶走後就把威尼斯讓給了奧地利,所以現在大運河邊還有一些奧地利貴族的豪宅呢!歌劇院的座椅真小,看了三個小時出場時才發現腿都快廢了。

2008/01/29

【倫敦】渥特豪斯(Waterhouse)的夏拉特之女@泰德英國館

這幅畫是詩人丁尼生的作品主題,描寫中世紀一個被關在夏拉特島高塔的女人因為愛上了英俊的騎士蘭斯洛特,註定了要死亡的悲歌。


1888年/夏拉特之女/渥特豪斯/倫敦泰德英國館

夏拉特坐上了無人掌舵的小船,唱起來最後一首悲歌,隨著流水而下,帶著神秘憂愁的表情,船頭的三根蠟燭只剩下了一根還有微光,夏拉特只有織著布,兩眼無神的航向未知的未來,她絕望的思緒,即使岸邊還有其他的騎士,也不會在多看一眼。

渥特豪斯(1849-1917)對史詩神話中的人物情有獨鍾,很多畫都是這類的主題,奧非莉亞、海精、夏拉特之女等等作品,不但表現出了拉斐爾前派對古典美的追求,更在這些背景中加入風景畫的元素,畫作中多是悲悽柔美的感覺。


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集

渥特豪斯生於羅馬,後來進入皇家藝術學院,整個畫作的表現就是女人與花,最後死與倫敦。

2008/01/28

【倫敦】米雷(Millais)與《哈姆雷特》的奧菲莉亞@泰德英國館

不知道何時看了一部電影,就為了等這幅畫的場景,整場電影沉悶的可以,如今連片名也忘了。


1851-52年/奧菲莉亞 Ophelia/米雷 Millais/倫敦泰德英國館

米雷是少年天才畫家,父母在他小時候就上了美術學校,11歲的時候獲得皇家美術學院的入學許可,是最年輕的入學者,他也常去大英博物館臨摹。米雷與漢特是好朋友,並與羅塞蒂等人於1849-1853年間籌組拉斐爾前派兄弟團。

這幅畫的故事是取自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的第四幕,王妃說奧菲莉亞已死的場景,在茂密的樹叢小溪中上面漂浮著花草,這些花草好像是奧菲莉亞頭髮上的裝飾物,隨著死亡的少女散落漂浮在河上,創造出唯美色彩。

【倫敦】霍爾曼‧漢特(William Holman Hunt)的世界之光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2/william-holman-hunt.html
【倫敦】羅塞蒂(Rossetti)與受賜福的碧雅翠絲@泰德英國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24.html
《城市書選》藝術裡的地獄天堂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8/b_15.html

不知道誰知道這部電影的片名?或許現在重看會有些感覺也說不定!

2008/01/24

【倫敦】羅塞蒂(Rossetti)與受賜福的碧雅翠絲@泰德英國館

到倫敦前還不知道拉斐爾前派的特色,只是覺得有很多很浪漫的仕女畫像,也不少穿著大膽清涼的作品。


1864-1870年/受賜福的碧雅翠絲/羅塞蒂/倫敦泰德英國館

羅塞蒂是拉斐爾前派畫家的先鋒,1828年生於倫敦,他的個性強烈,態度跟當時保守的英國社會有所不同,在同期拉斐爾前派的畫家中,他的技法並不是最好,但他的畫作總有一股優美的音樂旋律響起的感覺。羅塞蒂研究水彩,發展出自己的技法,他用有透明感的顏料描繪,與古典的手法大不相同。

羅塞蒂在繪畫和文學上的發展都受生命中交往的女性所影響,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西德爾(Elizabeth Siddal)的去世是因為生下死嬰後,吸鴉片而死,難過的羅塞蒂把他的詩作與妻子一起安葬,後來在 1871年被朋友勸說挖掘出來出版。

除了帶有憂鬱感傷氣氛的畫作之外,羅塞蒂的作品也有宗教畫,但這類的宗教畫跟文藝復興時期大不相同,穿著現代的聖母,甚至比現代還要摩登,髮型也很吸引人。他的畫作中的女性非常形式化,成為拉斐爾前派的特殊風格,死前的最後幾年大量的吸食鴉片,沒有甚麼創作,1882年死於英國的肯特郡。

2008/01/23

【倫敦】名牌聚集 Sloane 街

一直以來對名牌店並沒多大興趣,不過到各大城市去都要走走這樣的街道,走起來很舒服,看著來往的人就好像進入電影片場的感覺,夢想能夠看到電影明星。


2008.9.20 Sloane 名牌街

在倫敦的牛津街,或是在巴黎的香榭里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走在兩側都是名牌的商店,人潮都是擁擠不堪,要買個很貴的東西還要排隊,店員跩的要死,也很不歡迎試穿,但是只要離開主要名牌街,人潮就少了很多,服務也非常的好,這條在騎士橋地鐵站出來的名牌街就在 Harrods 百貨公司的旁邊,閒逛起來很不錯,可惜當時飄著雨,沒有多拍一些照片。

Sloane街,這個地方在 1960年代開始原本是藝術家聚集的住宅區,現在是銀行家與商業人士的豪宅區。附近的貝爾格萊維亞(Belgrave) 也是一個貴族區,從1824年開始的都市計畫,成功的把這個原本是村莊的地方發展成為上流社會的住宅,如今在此行走看到很多豪宅前不是有警衛,就是門禁森嚴,或者是插上各國國旗的大使館。

偶而會看到名牌跑車呼嘯而過,或是高級車停下來載著兩手都是名牌手提袋的血拼族。

【巴黎】香榭大道 Louis Vuitton
http://trip.writers.idv.tw/2004/09/louis-vuitton.html
【紐約】第五大道 GUCCI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3/gucci.html
【東京】表參道的第一念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5/blog-post_08.html

2007/12/28

【倫敦】科學博物館

來到倫敦第五天,發現很多大型博物館還沒有去逛,今天決定好好的利用地鐵,看能走過多少博物館就走多少,在地鐵站的地下道很猶豫是要先到自然史博物館還是科學博物館?


2007.9.20 科學博物館

這裡是英國工業發展的歷史收集品,從大型蒸汽機的火車頭,到汽車工業的發達,一直到航太科技的模型,樣樣都是實務展示,不只是大型的機具。家用的音樂 CD、抽水馬桶、電暖爐的原理等,這裡都有完整的說明,這裡類似台中的科學博物館。

這裡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從樓頂垂下來的鐘擺,以前物理有教鐘擺線的長度決定了鐘擺的來回搖晃的時間,但是我在這裡看到了鐘擺的方向居然也可以判斷現在是幾點鐘,而且真的很準,這個應該是所謂的傅柯擺。

何謂傅柯擺?

擺動是一種周而復始的直線運動,在地球上的擺動會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只要擺面方向與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方向存在一定的夾角,擺面就會受到角力影響,而產生一個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扭矩,從而使得擺面發生轉動。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預言了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且以實驗證明了這種現象,他用一根長67米的鋼絲繩和一枚27千克的金屬球組成一個單擺,在擺垂下鑲嵌了一個指針,將這個巨大的單擺懸掛在教堂圓頂,實驗證實了在北半球擺面會緩緩向右旋轉。由於傅科首先提出並完成了這一實驗,因而實驗被命名為傅科擺實驗。


博物館有很多青少年來參觀,可是大部分人潮集中在一二樓,三樓以上就比較冷清,有不少印度籍的臉孔攜家帶眷來此遊玩,不知道是移民還是來觀光的?

2007/12/27

【倫敦】《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旅遊書店

當然是看了這部片後跑去逛這家書店,不過可能是看太多休葛蘭的電影,每部片的劇情都有類似之處,倒是在書店裡想不出到底劇情是怎樣?


2007.9.20 因為《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 而成名的書店

特地坐地鐵到了 Notting Hill,雖然也在倫敦市區,但是感覺車子很少,房子沒那麼高,人也沒有很多,走著走著看到街上就有攤販賣菜,好像台灣的傳統市場,人潮也不少,這邊有規畫區域,很長很長的街,從賣菜賣肉、賣衣服一直到古董,各式各樣都有。有理髮店、披薩店、洗衣店,每家店充滿了懷舊的氣息。


這首歌很能表現 Notting Hill 街道的感覺

這邊的二手店不少,除了衣服、音樂CD、書店之外,還有賣黑膠片,我看一個日本人選了好久還殺價殺了好久。不只如此,這邊還有賣食譜的專門書店,書店內還有一個小吧台賣起餐來了。我在旅遊書店逛了很久,好像跟電影的場景不一樣,書店也不在拍攝電影時的原址,而位移了幾家店面。


各式特色的街頭塗鴉

書店裡有賣一幅插畫我很喜歡,好像是很有名的插畫家,限量發行,去問了店員,一幅要70英鎊!

2007/12/26

【倫敦】英國郵政博物館檔案室

因為阿餅的推薦,特地走到皇家郵局旁的郵政博物館,在市中心為何有那麼大一片停車場,直覺得不可思議,路上沒有行人,但是貨車來來往往,只有個老人站在貨車出入口看管著交通。


2007.9.20 倫敦皇家郵局前的老人

這老人非常敬業的在冷風中執勤,也微笑的要我小心過馬路,當我走過去想到他敬業的精神,忍不住又走回頭要求拍一張照片留念。


2007.9.20 英國郵政博物館檔案室

這個博物館非常小巧,大多數的文件全部都用微膠片保存,可以免費進入查詢資料,不過要先找到目錄,然後找出膠片,然後還會操作看片機,搞了5分鐘我就投降了。於是我到旁邊的書架去找幾本郵票集來翻,沒想到這本書很有趣,收集了各國的郵票,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以往中華民國發行的郵票來對照看,相似度還真的很高。

皇家郵政的歷史可以反推到1657年,這邊有當年的重要文件,還看到了一個家族用了幾頭馬,就成立了郵局,然後隨著時代的變遷,馬車、腳踏車、機車、汽車一直到航空器的使用,皇家郵局的歷史就是說是全世界郵政的歷史。

【台北】郵政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0/blog-post_06.html
英國郵政博物館(The British Postal Museum & Archive)
http://www.postalheritage.org.uk

這個展示館有點小,除了特別展示以女王肖像的製作過程之外,其他都要自己動手查詢,應該算是個檔案室才對。另外在聖保羅教堂附近還有座國家郵政博物館(National Postal Museum),若還有機會去倫敦,應該去看看。

2007/12/25

【倫敦】吳爾芙在高登廣場與《時時刻刻》

到倫敦旅行時,住在大英博物館隔壁兩條巷子,除了貪圖去博物館方便之外,這附近的公園很多,吳爾芙、狄更斯、葉慈等文人都住在這個區域,自然會有不少以此地為背景的故事。


2007.9.20 高登廣場讀書的白髮女士

吳爾芙,1882-1941年,生於倫敦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前鋒,兩次世界大戰時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是布魯斯貝利(Bloomsbury)派的成員,知名的小說有《戴洛維夫人》、《燈塔行》、《雅各的房間》等。1895年吳爾芙母親去世後,她精神崩潰。1904年,父親過世後搬到高登廣場路(Gordon Square)46號,婚後吳爾芙成立的霍家斯出版社也在隔壁巷子。

布魯斯貝利舊事:

站在客廳的窗戶旁看著那些樹,實在令人驚奇;樹在空中伸展著枝幹,然後任其流瀉下來;樹在雨後閃爍著光芒,如同海豹的身體一般。

吳爾芙有憂鬱症,1941年3月28日,她在口袋裝滿了石頭,投入了位於羅德麥爾(Rodmell)她家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自盡,留下了給丈夫的遺書。


高登廣場(公園)的說明牌

每次想到電影《時時刻刻》的一些場景,與這個地方一起幻想,有時沒有目的亂走,就好像意識流的寫作方式一樣隨自己高興散步,我也經常在拿著相機在台北這樣的旅行。

2007/12/24

【倫敦】卡那雷托的威尼斯畫@華勒斯典藏館

或許我很喜歡威尼斯吧?在倫敦的華勒斯典藏館有不少的畫作,我只懂得欣賞卡那雷托的威尼斯;也或許只是一份的熟悉。


1735-1744年/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卡那雷托/倫敦華勒斯典藏館

卡那雷托,1697-1768年,是威尼斯土生土長的畫家,父親也是畫師,可說是威尼斯的貴族世家,約1720年他跟父親去羅馬學畫,遇到了非常有名的藝術家貝尼尼,後來回到威尼斯便開始以寫實風景來記錄威尼斯的一切。

他的作品如今用照相機拍下來的實景跟他的作品一模一樣,他應用投影的儀器把風景投影在玻璃上,然後用半透明的白紙描繪出實際的景象;有人說他的畫作可以拿來當『文獻』一樣來看待,1723年以前聖馬可廣場還沒有鋪上大理石,在他的畫作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僅是建築風景的寫實,人物也是寫實的一部分。

1746年,卡那雷托移居英國,主要是因為他的姪子仿照他的畫風,因此跟他翻臉而不再創作與威尼斯的相關作品。在英國的創作也非常寫實細膩,但是終究不是自己的家鄉,畫作中似乎少了點感情。

有人說卡那雷托的光線色彩是印象派的前鋒,但我卻覺得這是攝影透過鏡頭寫實表現的特點,荷蘭的梅維爾把這道光應用在女子身上可以稱為女性主義的先鋒,卡那雷托應用在威尼斯的大運河及聖馬可廣場等地,忠實地記錄了當時社會的狀況。

【倫敦】華勒斯典藏館 Wallace Collection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2/wallace-collection.html

2007/12/20

【倫敦】白金漢宮及附近

從翠綠公園走到白金漢宮已經下午五點多,天色有點黯淡,皇宮前的告示牌清楚的寫著下一次的衛兵交接儀式在明天上午,儘管如此,空蕩蕩的白金漢宮前還是有很多觀光客。


2007.9.16 站得筆直的衛兵

白金漢宮是皇室的住所與辦公室,維多利亞女王是第一個入住的皇室成員,有皇宮內望出去,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林蔭大道,當然這裡的交通很擁擠。白金漢宮裡面有大會客廳、私人郵局、游泳池、音樂廳、戲院、接見室等等,暑假兩個月有對外開放。



白金漢宮附近還有女皇藝廊,據說裡面有維梅爾、達文西等大師的作品,很可惜沒時間進去參觀。藝廊在走過去是皇家馬廏,光看外面建築就很壯觀,少數時間開放,若愛馬人士要進去參觀得先查清楚時間再去,最棒的是1761年喬治三世的金色馬車。

不知道為什麼不會很喜歡逛皇宮,若是改成博物館或是圖書館或許我就會有興趣吧?

2007/12/19

【倫敦】翠綠公園(Green Park)的躺椅

從地鐵站出來要穿過 Green Park 才可以到達白金漢宮去看衛兵交接的儀式,天氣陰陰的,沒想到在公園看到躺椅,突然太陽露出臉,我不由自主的找個位置躺下來享受這公園美景。


2007.9.19 Green Park 的躺椅

躺了一陣子,拿出書來看,看著看著居然時間就這樣流逝,望著天空的雲朵,雨後潮濕的草地,溫暖的陽光,好像置身畫中的世界,享受到一個放空的休閒時光。



Green Park 的東南方是聖詹姆斯公園,原本是沼澤地,後來水被抽光改為貴族打獵場所,如今作為公園,公園內大樹比直的排列著,還有一些公共藝術品,很多情人坐在這裡聊天親密,少有全家人來此散步玩耍的活動,與巴黎的植物園或是紐約的中央公園是不同的景象。而這幾座公園的中央就是白金漢宮。

到達白金漢宮,不少的遊覽車正要開走,看來衛兵交接儀式已經結束,白金漢宮暑假這兩個月有開放,不過開放時間已過,也進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