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6

【黎巴嫩】第三天



1. 國立博物館,明信片很貴,又不精美,但裡面的寶物很有代表性
2. 西頓(錫登),新約聖經的新城,也有伊斯蘭的建築覆蓋在上面,參觀的肥皂工廠,台語的肥皂就是以這個地方的外來語所命名
3. 午餐的海景很棒
4. 泰爾,羅馬賽馬場與鄂圖曼墳墓區,這裡還有舊火車鐵軌,是土耳其開往開羅
5. 逛街買了一些襪子與內褲

2010/03/04

【台北】中東四國+巴勒斯坦出發流水帳


曾經‧台北街景


2010.3.4 21:00 香港轉機 delay

1. 黎巴嫩貝魯特
2. 敘利亞大馬士革
3. 以色列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伯利恆
4. 約旦安曼

行程在這裡
http://travelers.tw/trip/29

2010/03/03

【台北】《第36個故事》寧靜的夜@朵兒咖啡館

位於富錦街、新中街住宅區附近的朵兒咖啡館,平常上班日去人客還是很多,為什麼吸引那麼多人前來聊天,除了是即將上映的電影《第36個故事》朵兒的故事拍攝場景之一,我想來這裡的客人應該是喜歡這個空間吧?



這是製作中的臺北城市電影《第36個故事》劇情架構,敘述的是一個關於交換的故事。這部籌備6個多月、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資2千萬元的城市電影,邀請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擔任電影監製、蕭雅全導演,於2009年5月15 日正式開拍,希望透過鏡頭,記錄城市動人的片段,並將在臺北生活的多元、溫暖、自由和開放,分享給銀幕前的觀眾。

摘自~台北市政府網站

踏進這個土耳其藍的木頭大門,地上引人注意的拜占庭帝國的馬賽克磁磚,一進來這家咖啡館就好像到了電影場景內的感覺,因為小磁磚的關係,又有點像是到了日本時代的大澡堂,不過這裡的裝潢設計新潮的多。放著巴黎香頌的音樂,這裡並不是商業區,但下午的人聲鼎沸,讓我有點驚訝,像是自己開工作室的夫妻朋友,要找資金創業的小老闆,到處自拍的美眉,整間咖啡館就像是社會的縮影,並沒有特定的族群。

我喜歡晚上七點過後的朵兒咖啡館,或許是人不多了,可以慢漫地翻著雜誌,看著窗外的夜色,路邊的停車格漸漸地空了出來,這時音樂放著 Moon River,喝一口單品黑咖啡,沉靜在自己的世界。我喜歡漫步在富錦街的樹旁,電影《向左走‧向右走》也在這裡取景,如今又有電影導演看上這裡,希望這樣的街景永遠存在。


朵兒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富錦街393號
TEL:02-87872425

2010/03/01

【柏林】印象派莫內(Claude Monet)的夏天@老國家美術館

到了博物館島的老國家美術館,其實在柏林這幾天,逛了很多博物館,看了有點麻痺,好像有點喝醉酒的感覺,太多名畫在眼前,有點消化不了的老是坐在椅子上發呆。


2009.4.6 老國家美術館內的小朋友教學

在這博物館最大的印象不是印象派的畫作,而是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小朋友看莫內的畫,那老師很會引導(當然我聽不懂德文),問很多問題,底下小朋友都很熱烈的舉手回答,其中有個小朋友很有自信心的一直舉手,但是老師可能覺得要讓其他小朋友表達,所以一直忽略他。我就想到小水瓶應該不是這樣個性吧!我小時候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會猛舉手。可是對那個小朋友來說,會不會扼殺掉他想急切表達的自信心?

百年後的莫內,會不會知道這群小朋友在他的畫前爭先恐後的回答甚麼是"印象派"的畫風;1870年開始的普法戰爭,莫內到英國避難,後來又回到巴黎,在夏天蟬聲鳴叫的巴黎西堤島聖母院外提筆的莫內,會不會知道他的畫被移到敵對國家的城市中博物館島。在博物館的展場中,展出的並不是畫家的畫作,而是這個畫作與畫展帶給人怎樣的啟發與影響。


1874年/莫內/夏天/畫巴黎聖母院

印象派的莫內,給我的感覺是有蟬鳴的聲音,也有夏日風吹樹葉所反設的午後陽光,在樹下的巴黎人,如今是觀光客一群群的來去,人生在世,終究是一瞬之光。



More about Alt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2010/02/28

【屏東】夜宿海生館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故事是晚上在博物館的一些蠟像與古生物化石都活起來的故事,若是住在一個活生生就是海洋生物的博物館內,睡醒時一打開眼睛就看到大白鯊在眼前游來游去,那是怎樣的景況呢?



我想小朋友都應該很喜歡色彩繽紛的魚、珊瑚,與各類的海洋生物,夜宿海生館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幾年,去年我就去睡了兩次,不但省下來住宿的費用,還可以多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國立海洋生物館近年還擴增了古海洋生物館,是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呈現,用手或是帶上3D眼鏡,還可以親自進入古代海洋與極地世界,不像以前在念書的時候都要透過想像才可以稍微知道古代海洋世界是怎樣的!

十分膽小的小水瓶聽到我的建議,說要去睡在海生館的海底隧道底下,整個就是不想去,可能害怕被大白鯊吃掉吧?被我強迫去體驗後他說下次還要去。

住在海生館最大的體驗除了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群,彷彿就置身在海底內,還有可以了解黑夜的海洋生物與白天有很大的不同。從小很難體會珊瑚是屬於生物,但是看過珊瑚白天的活潑,晚上燈關起來還是需要休息的。


海生館的餵食秀

上次去去住宿海生館的人並不多,有一些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 ABC,反而參與的國人不多,我覺得是值得推廣的一個行程活動。世界上的博物館這幾年的發展有些改變,從海洋帝國全世界掠奪文化藝術品來展示,到飼養動植物來表演並讓人了解,衷心的希望人們不但要學習互相尊重,也要學習人與動植物間平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是我們的責任。

相關:
夜宿海生館

2010/02/25

【台北】洪東祿作品@睡不著

我對台灣當代知名的藝術家比較不了解,到了這家咖啡館看了這些3D燈箱所呈現的藝術品,才想起來以前去博物館好像曾經看過洪東祿的作品,查了網路上的一些資料,還真的蠻佩服這個藝術家的。


睡不著咖啡館的風格,就是晚上睡不著可以去喝點酒喝咖啡的地方

來到這棟老公寓,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地板,裝潢與配置就是新與舊的相容,看起來很新潮的藝術品、3D燈箱,座落在一個古老的房子裡面,昏暗的燈光,配合一些閃閃爍爍,或是藝術燈飾所發出來的幽靜浪漫光線,好似在月光下,若喝一點啤酒,眾人一起聊天,一點搖滾或一點爵士,稍微喧鬧的音樂掃除朋友間令人尷尬的不熟悉,老朋友也敢放大聲聊著計畫著要去哪裡玩,或是當兵留學的放肆時光。

我喜歡時光的流動,但在睡不著咖啡館的書架頂,有個不會動的時鐘,指針永遠只在凌晨0點55分,彷彿永遠停留在子時。嚴格說起來,這應該不是一家咖啡館,不是PUB,不是餐廳,因為他們的東西不能說上很好喝很好吃,但他也不是藝廊,我想是個空間,讓人在裡面很放鬆的過生活。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93巷13號
電話:02-23640002
Insomnia 睡不著

洪東祿這幾年前進中國,我想應該有點成績,這幾年的作品多以中國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表現,充分的表現出在當前中國的轉變與反思,希望他有更多的表現,也呈現台灣這些年來的變化。



相關:
洪東祿一些作品
google 圖片:洪東祿
洪東祿個人網站

2010/02/24

【斯里蘭卡】KiwiJoyce的蜜月旅行與Funck的演講

很高興收到斯里蘭卡的明信片,是農曆過年前就去度蜜月的 Joyce 寄來的。


斯里蘭卡西南岸的立釣者(Stilt fishing)


能收集到不同國家郵票的文字與郵戳,真好

相關:
立釣者的攝影集
維基百科:斯里蘭卡
Mood River: 印度的眼淚─斯里蘭卡(去蜜月還準備那麼多真辛苦)


tenz攝影,我怎麼覺得 Funck 的演出像是上面明信片的立釣者的表演啊!很有趣!

2010/02/23

【澳門】典當業展示館@德成按,還有最近看的《八號當舖》

到澳門去大部分除了走眾多的屬於葡萄牙殖民建築的世界遺產區景點外,來看看當舖也是蠻有趣的。


左/另一家當鋪長泰按,右/德成按的舊照



典當業展示館是澳門富商高可寧的產業,原本叫德成按,建於1917年,1993年結束營業,房屋一直空著到2000年,政府出資整修後改成博物館類型,2003年正式對外開放。德成按的位置在熱鬧的大街,以前附近就有不少賭場,方便賭客缺錢就來當金銀首飾品。如今這棟建築旁都有警察站崗,應該是觀光客眾多防止小偷扒手之類的,無論今昔,這裡應該都需要警察的保護。

展示館的二樓有修復當年放客人典當物的空間,可以放的還地方用木架區隔,可以放的還真的不少,還有貴重的保險箱,甚至是跟牢房一般的小房間,建材用花崗岩,窗戶開的比較小,不但可防火防水,還防小偷強盜。看著帳本類似密碼表的設計,還有許多借條防偽,想想這個行業的利潤應該很高?從門口進來的高度與遮羞板的設計,有點像前幾年發現金卡的感覺,後面還有貴賓室的設計,牆上掛了很多行動準則,我想是避免與客人的糾紛吧!

維基百科:典當業展示館

很多學生來此團體參觀,也有很多導覽人員,小小的展示館擠的水洩不通,這個已經不存在的行業,大家猜猜台北還有沒有呢?答案是有的,而且當鋪上班的人還有優厚的年終獎金可以領,很可惜的所在地並不是歷史建築,不然台北又多了一座小博物館!


這是最近在看的電視連續劇DVD,八號當舖,覺得當魔鬼真好

2010/02/22

【柏林】天使凝望的《慾望之翼》,國王的陵墓大教堂

在博物館島的中心,是普魯士帝國歷代國王的陵墓,也是座宏偉的大教堂,原以為並不會很高,等我爬上去後發現柏林的重要建築都可以拍下來,很開心的再上面待了一陣子。



1894年興建的大教堂,1905年完工,二次大戰期間幾乎全毀,1974年修復時簡化了裝飾,但是整個看起來還是很華麗,底下是文藝復興式,但是圓頂卻是巴洛克式。圓頂旁的幾個天使手上拿著各種樂器,大廳內還有巨大的管風琴,象徵90個王朝的石棺,華麗的內嵌彩色玻璃的裝飾,還有100個皇室雕刻。



柏林大教堂(英)

在圓頂上看著陌生的柏林市區,一棟棟巨大建築我仔細的對照著旅遊書,但依然陌生。在天使雕像旁,有股寂寞的哀愁,想像自己是在溫德斯的電影《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1987)中的天使,普魯士帝國中最大的城市柏林,柏林的最中心的教堂頂,天使孤獨的看著廣場眾生,看著看著一定是會愛上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