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6/12/23
2016/12/22
【新北】到烘豆師家喝咖啡
2016/12/21
【台北】從圓頂到圓頂的現代化導覽
今天在台大小巨蛋集合,我訂的主題是台北現代化之路:水圳道(灌、排、埤、地下汙水道)、電力(火力、水力)、鐵路(煤、油、電車)、農業等,涵蓋的主題看來很廣,但是在巷弄間完全是可以看到這樣發展的脈絡的。
路線:
溫州街水圳露出點、醉月湖、生態池、磯小屋、台電研究所、水源地站、自來水博物館。
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們這種人是很奇怪的人,就只是散步而已,還要搞甚麼脈絡,走在小巷子,還要說這原來是水圳道,然後這個水圳道的發展居然還跟板橋林家有關,或是跟泉州、漳州有關,甚至跟一旁的廟也是有相關的。
或者又提到郭錫瑠娶了原住民二太太是怎樣的人?颱風來抑鬱成疾,跟上游的墾戶合作開發,然後他兒子是怎樣完成瑠公圳的開發的。但,我們走的小水圳道,根本是霧裡薛圳,當年不是郭錫瑠開發的路線,巴拉巴拉!
1911 年的颱風造成很大的損失,然後總督府趁亂做了都市改造,把台北車站與博物館的中軸線兩旁的商店街完成了,又規劃了火力發電廠,陳澄波這個人也很無聊一直畫電線桿,所以他也來這裡素描了火力發電廠的電線。
最後,到了自來水博物館的這兩個圓頂,設計者是森山松之助,他老師(辰野)設計的東京車站兩側的大圓頂,再對照台北州廳(監察院)的圓頂,台灣總督府的重新規劃案等等,可以講得事情實在太多了。
最後,自來水博物館這個中軸線對應到了傅斯年墓園前的水池,中間輕輕切過了水源地車站,斜斜的對應到了台北帝大的校門口。這個中軸線,堪稱為跨世代(從日本時代到民國時期)的轉折吧!但這個中軸線其實已經看不出來了。
我們經常都會欣賞一座城市之美,哪棟建築對應到哪棟,中間的軸線多麼有意義,建築的比例多麼的完美,這是城市從誕生後永恆的追求,但我們似乎跟尼祿一樣,正在努力的催毀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或許這樣才能重生嗎?我們經常提軸線翻轉,但連一條軸線的歷史都搞不清楚了,要如何翻轉呢?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60-威尼斯1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六十集,去威尼斯!水瓶子讀朱自清的歐遊雜記,對照1932年和現在,威尼斯八十多年間的變化與不變。除了父親的背影和那顆橘子之外,1919年五四運動影響下的青年朱自清,如何描寫威尼斯風情?
為了逃避海盜,零星的小島填海造陸出海中的城,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怎麼應對?水瓶子曾在凌晨四點,看到海面上的霧氣和天光漸明,光影變化如夢般威尼斯畫派的景象。中世紀時是製造和生產中心、交易也免稅,威尼斯人經商著名,1202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教皇要威尼斯商人出錢雇傭兵,打一場以復興羅馬帝國之名攻打拜占庭帝國的戰爭。
威尼斯有意思!都在這集節目!(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12/20
《再見瓦城》
緬甸到泰國打工,好像進入無間地獄,重一開始充滿了希望,還有一絲絲的笑容,但是開始打工後,一直到電影結束,除了潑水節的一幕,男女主角全是滿面愁容。
看似平鋪直敘的電影,劇中加入了男主角一直一直不斷加班工作,一直把木柴加入火焰,歇斯底里無意識的工作,好像佛教經典中的無間地獄;女主角去當妓女接客,男客用蜥蜴來表現,這樣的手法稍微有跳離平鋪直敘的方式,再把那種愁苦無奈更下一城。
騎機車壓抑的心情,汗水、淚水在雨水中釋放,只釋放了一點點,就隨著雨水淡化。
原先的目標,女主角是希望拿到身分後,再到台灣打工,這樣的夢想無法實現就被男主角的貪嗔癡給毀滅了。
再見瓦城,到底是一個脫離地獄到達天堂的夢想,還是一個進入地獄的不歸路。佛國中的六道輪迴,在這裡,似乎完全的不旋轉了,或者,死才是唯一跳離的方式?但人生終究脫離不了這六道輪迴吧!
2016/12/19
【台北】李乾朗老師,台灣的日本寺廟
筆記在此
日本留下來的建築,飲食文化:吃生魚片
進家門要脫鞋,也是日本文化
有日本寺廟,演變成台灣DNA的一部分
除了感情上的排日外,還有木頭建材保存不易
畫了台北善導寺
老師好厲害,不需要投影機
側面看有S型的小屋頂,很像蝦子,海老虹樑
不是兩個屋頂的結構,還有北投的普濟寺
樑的作法的演變:舟肘木......
另外,人字捕間
屋頂下的懸魚
屋頂上的裝飾,好像武士帽
千木,陰陽,男女,五行
千木切衡的跟切直的是不同的
唐朝傳過去日本後,變得更細緻
禪儒,去塔,真言宗,曹洞宗,淨土宗,華嚴宗
粗樑細柱
法隆寺
唐招提寺
有關移民政策:
老師有提到了日本當年,花東一代鼓勵移民政策,所以規劃了很多移民村,後面有同學大笑,但我有點想要哭出來,或許是老師的語調與口氣的關係。
大家對於歷史的不瞭解,後來這些移民來花東的日本人,因為日本戰敗的關係回到日本也是二等公民,來台灣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又被趕回日本,又再辛苦一次。
中國目前的新疆、西藏的政策,不也是移民政策嗎?大量的漢人去稀釋原住民,台灣自古以來不也是如此,但是我們應該可以長出自己的 DNA,這樣的性格,應該加強尊重與包容。
2016/12/18
1977年,伍迪艾倫《安妮霍爾》(Annie Hall),自大狂跨越時空
伍迪艾倫這部電影是1977年出品,不依照時間序的剪接手法,任意的跟不同時帶的自己,或是不同時代的女友對話,以現在用電腦剪接的手法應該很容易,可是當年要這樣的拍攝技術,應該花了不少氣力。
這部片中的伍迪艾倫除了碎念是每部片相同的手法之外,這部片非常有自信與自大,不像其他片中的唯唯諾諾,也奠定了之後紐約客的流行風格,相當的不習慣那麼年輕的男女主角,不可否認的可以看出從劇場到電影中間誇張表情的脈絡。伍迪艾倫的片子,有固定的人物對比模式,經典的歌劇、舞台劇,好像非常講求如此的結構性。
此外,劇中人物不時的在演出的過程中跳脫出來與銀幕前的觀眾對話,表面是自言自語,但其實是獲得認同,而在排隊的那一幕,不相干對話的兩人,竟然同時跳脫排隊,後面那個人,是知名的媒體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十分創新的經典。
劇中許多的演員,後來也都十分有名氣。
荒野電影社《太陽的孩子》,土地正義與溫柔的力量
我想這部片看過的人應該都會深受感動的催淚,但我比較用冷冷的第三者視角,看待著這部電影記錄著這樣的矛盾,頓時感覺到內心的冷血。
先不討論片中重要的論述,土地正義與弱勢族群的血淚,原住民小朋友到了國中,就要被迫離開家鄉到了鄰近鄉鎮去讀國中,缺乏對土地的認識,從語言弱勢、失去的母語,小孩在缺乏自信心下成長。
而到底金錢到底等不等於富裕,稻米可不可以當飯吃,土地、水圳、稻穗與人的關係到底是甚麼?這不是原住民族群的問題,也不是只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問題,是全世界以資本主義運作之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所以這部影片拿到世界各地去放映,應該都會獲得相當的共鳴。
由於今晚有電影社的夥伴參與了花東地區的土地運動,從美麗灣、大埔事件之後,更多的人投入了這樣的社運,如何與部落、鄉村的老人家『陪伴』,然後組織起來據理力爭自己的權益,這是基金會、社運團體長期蹲點與政府、財團對話的模式。
剛好這位年輕的社運者回到故鄉花東去蹲點,父母雖然是花東人,但是從小就在台北工作生活,已經是道地的台北人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顯,當年輕人為了自己的故鄉要投入努力對抗不公不義的時候,這時候的父母就非常不捨,到底是要放手,還是逼迫小孩留在台北工作呢?
父母教導小孩,不就是公平義理,但是當小孩要為了公平義理作為一個工作的時候,面對國家機器,面對財團這樣的巨大怪獸,我們要退縮,還是要抗爭?要是我兒子去做這件事情,恐怕我內心也會交戰吧?
同理這樣的隔代生活,也發生在鄉村、部落,青壯年在城市工作,早就遺忘了土地的價值。
但我的冷血,在這充滿了熱淚盈眶的故事中,觀察了出這樣的矛盾,我們通常用自己的既有認知,城市是富裕的,鄉村部落是貧窮的,我們這樣富裕的人,為何要到貧窮的地方去幫助弱勢族群呢?但回頭想想,其實鄉村才是富裕的,隨時隨地有水果、蔬菜可以吃,生活在海天一色,綠樹山廕旁,晚上在材火旁烤的心理都溫暖了起來,更別提人與人之間自然的交流了。
所以,其實到了鄉村、部落生活,內心才是真正的富裕吧!
這部電影中的細膩,對於土地開發,道出了不是零與一的對錯問題,世界也不是只有好人與壞人,失根的不只是原住民部落,沒有自信心的是全台灣人的共業,小朋友看到流星許下了阿公的病永遠不要好的願望,看起來十分荒謬,但是我們這件事情投射到土地開發上,其實也是同樣的荒謬啊!
台灣電影通常細膩程度不夠,枝微末節的事情或許因為經費的問題而無法做更多的呈現,這部非常貼近事實的電影拍攝時偶遇了太陽花事件,而導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尊重部落、尊重地方的基本心態,我覺得是成功的關鍵點。
若真的還有更多的餘力,我覺得有關歷史的脈絡,無論是透過不經意的鋪陳,或者是利用五分鐘的短片說明,這部分就不會只有阿公只會碎念有關清代的事情,有關日本的治理政策,或是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等等,會有更紮實的內容。
2016/12/1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