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台北】村上大叔與華盛頓小姐的台北慢步#女文青29



這位女文青學了幾個月的北京語,被派來台北上課,村上大叔負責接待,這位文青堅持我們一定要跟她講北京語,不能跟她講英語,十分有學習精神。

結果,還是我們村上大叔厲害,完全聽得懂她講甚麼,還負責教學起來,原來要聽的懂需要把她的北京語翻譯回英語,然後才能了解,真是十分佩服這位村上大叔,念了五所大學(若我沒記錯的話),不斷的努力才有這樣的成就,我就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我自省跟我聊天很辛苦,因為會扯到很多地名、專有名詞,也幸虧這位大叔可以幫我翻譯過去。

我問了這位女文青喜歡甚麼電影,她一時想不出來,不過她說在飛機上看了 The Post 郵報:密戰,很喜歡梅莉史翠普的這個角色,的確目前川普總統在美國涉入新聞自由的議題,還蠻多人有感的。

話說回來,女文青也真的很厲害,獨自就跑來台北跟大叔們碰面啊!— 與 Michael JF Chen 在欒樹下書房

《便所》從排泄空間看日本文化與歷史



トイレ:排泄の空間から見る日本の文化と歴史

從一個便所的歷史發展,可以了解文明的進展,從原住民遺址中被發現的圓山文化遺址,其實是一個貝塚的垃圾堆,那麼人類處理排泄物,其實也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書中有地圖標示出以前江戶(東京)堆放水肥的河岸,還有船的樣式,以及處理水肥的方式等等,想想現在去東京逛百貨公司、商店街若看到一個石碑,是處理水肥的舊址,會發展出甚麼文創店呢?

很佩服全方位的研究便所文化,包含衛生紙也是研究範圍內,有了免治馬桶,衛生紙的未來是否會消失?

有了地下排水道,我們的便便要如何變成農業水肥呢?還是可以拿來發電呢?

2018/09/07

【台北】遇到桃園來的女文青與溫州街女文青#女文青28



師母開過咖啡館:綠逗豬式會社,當時去咖啡館遇到講話非常有氣質,卻在廚房煮義大利麵,有時在吧檯煮咖啡,又要端盤子,整個大跳痛!師母影響我最大的就是整個充滿了熱情,永遠不畏懼面對未來。

今天她帶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去看畫展,先來這邊用餐,剛好被我遇到了,師母被我半強迫買了一本《台北慢步》送給朋友,然後又被我強迫合照。

剛剛在磅礡大雷雨的時候, google 這位農民藝術家的作品,十分細膩,下次要去拜訪一下。— 在欒樹下書房。

《台北慢步》台灣Y字路的作者栖來光女士來拍攝寫作過程#女文青27



日本的攝影團隊只拍一個鏡頭,就花了一個小時,顯得台灣的團隊馬馬虎虎?只能怪台灣的經費比較少嗎?中間應該有甚麼眉角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這個團隊前幾天來,從台灣北海岸拍到高雄,主要是拍山口人嫁來台灣,尋找台灣與山口種種的連結關係,重要的有林百貨、菊元百貨等等,今天來青田七六,送了一包蓬萊米給團隊,感謝磯永吉教授把日本米種改良在台生長,磯永吉教授晚年回山口縣擔任農業顧問,可見山口與台灣的關係,除了人之外,土地的連結性也非常強。

這個節目預計十一月份會在民視播出,是山口縣的地方電視台第一次的嘗試,所有內容都是日本電視台製作,以在地出發連結到世界各地,我期待未來也可以跟台灣的電視台合作,互相支援,這樣或許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

栖來光女士這次也支援《台北慢步》的插畫地圖,除了《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在玉山社也出版了《台灣Y字路》中日對照的文字,嫁來台灣十幾年,從學中文開始到寫作出版,除了這兩本書,還在許多雜誌與網站有專欄,能夠有這樣的成果,只能說非常厲害!— 在青田七六。

【台北】欒樹下書房,台北慢步簽書會



感謝書店老闆的支持,舉辦了這個活動,星期五晚上的活動其實很難,因為到處都是活動,誰會來辛苦的慢步場子呢?

還好多年老友十分支持,在大雨磅礡的夜裡踏入書店,結束後大家都還滿意的離開!

我準備的內容其實跟書中的內容沒有重複,但是精神是相通的 Amy Lin 說可以出台北慢步II,感謝日語老師 Kanae Nakamura ,我說了日本人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民族,非常喜歡散步。也感謝 高素寬把先生給拉來一起參加,我已經習慣每兩年就要重新開幕的畫室,也讓我有理由送一下地址牌。

這本書《台北慢步》行銷活動結束後,大概我的男性朋友都不會再來參加這類的活動吧?(因為只有女文青可以合照)

長年在文青店工作的馮哥 Darren Feng ,還有從圓環工作室每次活動都有參加的 Glen Lee,一起去高加索旅行的 王慶中 (David Wang),最近出版的《走入大絲路高加索段: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世界遺產紀行》內的照片都是他的攝影作品,如何在十幾天的旅行團中的一瞬間拍攝照片,其實非常困難的,需要快手與長年經驗才可以達成。

最後,還是要感謝欒樹下書房的老闆 Irene Chao Johnny Jiang 支持,大家要多去書店消費,支持文青夢,雖然我們都已經不是青年了。— 在欒樹下書房。

2018/09/06

《甜蜜蜜》鄧麗君的歌聲,連結了一段情



香港在1980年代,有很多中國人想要到香港打工學習英文然後再到美國,後來1990年代香港人一波的移民潮,到加拿大、美國,這個故事的背景就是那個全球共黨國家瓦解的時代,人的離散好像由不得自己。

這部電影的敗筆在於黎明在天津的女朋友小婷,的確是不好出演的角色,但實在是在念台詞而已。相對的張曼玉從一個感情的替代品,成為真正的情人那樣的糾葛,中間有一個黑道大哥的道義責任,在鄧麗君過世時重新找回了自由戀愛的心情。

沒想到能夠自由自在的騎腳踏車,那麼不容易。

2018/09/05

【台北】橘枳 (Pei-Yi Lin)的展



來看 橘枳 (Pei-Yi Lin)的展,作品實在太多了,看了一陣子,也沒有消化完,她的畫不是靜止的,可以感覺到台灣的改變,尤其是台北,這些畫的細節跟現在的街景就已經有不同了。

2018/09/04

創作英雄之男:石森章太郎的故事



特別篇雖然放映的時間跟一部電影的時間一樣長,製作費不若電影那麼高,可是可以讓人了解某些領域的名人成長奮鬥的故事,真的很棒!

看了這部漫畫家的生涯,影響他最多的是姐姐,即使在病床上還是一直創作,於2008年1月25日正式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史上獨力著作並出版漫畫最多者。

這種簡短搭配當代新聞影片與演出的紀錄片,我們是否可以多多拍攝這樣的電視劇呢!

PS. 好想買一頂漫畫家的帽子

真的帶書去慢步的女畫家#女文青26



看到 mina 在臉書上貼的照片,背景是我熟悉的圓環與森高砂咖啡館那個路口,這兩個地點我的感慨最深。

1. 圓環從日本時代的圓公園,變成小吃攤這是我童年的難忘的回憶。目前露出了台北大轟炸前的消防蓄水池,重慶北路的拓寬,不適宜的玻璃屋,間接形成了目前寧夏夜市。

2. 南京西延平北這個十字路口,日本時代有兩家重要日人經營的店面,菊元百貨店、光食堂支店,這兩棟建築都已經改建大樓,而另兩家台灣人開的店面,老房子依然存在。這說明了甚麼?是不是跟永康街有點神似呢?我們從來沒有論述過,我沒有更多戶籍資料不敢妄下分析,這跟迪化街的立面保存,也可以拿來分析一番。

老房子的保存,蓋新大樓的經濟利益衝突,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文化利益放在更前頭呢?

感謝這位女文青,讓我更有力氣繼續寫慢步!— 和高素寬。

2018/09/03

《台北慢步》書店#女文青25

女文青指定到33巷咖啡館拍照,我們到達現場才發現暑假期間店家休假,於是轉戰附近的書店拍照



到達書店的時候,樓上已經有一組網美拍文青照,該攝影師的鏡頭很多,換來換去很努力的想構圖,麻豆身材姣好而且動作已經媲美專業模特。還好我們阿寄薑是老的辣,硬是把年輕辣妹當成背景拍出美照。

重點還是鼓勵閱讀,這樣的書架與燈光,雖然氣氛好,但真的很值得大家來看看書,更重要的是順便買一兩本書回家。— 和 Candy Ane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