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台北】探訪陳維英的足跡--太古巢


大龍峒位於台北市的西北角,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匯處,開發晚於艋舺(萬華)而早於大稻埕,是以前凱達格蘭平埔族巴浪泵社(Pourapon)的舊居地。如今松山機場飛機降落的聲音不時傳來,這個以前是淡水河、基隆河交會的河口,有文化遺址、河口貿易、農墾、廟宇、書院等,是個文風鼎盛、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

陳維英,1811-1869年,是大龍峒的地方仕紳,曾在眾多的書院教書,除了寺廟的對聯寫得好吃外,也是一名詩人,紀錄眾多台灣當年的風土民情。

大龍峒的保安宮有陳維英書寫的對聯,台北孔廟內,寧夏路的也有一個陳德星堂是陳家的宗祠。艋舺的學海書院、泰山的明志書院、宜蘭的仰山書院,到處都有陳維英的足跡。


*消失的太古巢

陳維英52歲時,圓山兒童育樂中心附近居住,自名為太古巢,在此吟詩遊憩直到過世。時光回到1859年,陳維英已經49歲,去考試中舉可是沒去就任,可能是因為年紀大的關係,反而回到台北隱居,就在圓山旁蓋了太古巢,是建在樹上的樹屋,並且有三間房屋,原址現在已經消失,據說是在今天的台北電台前面那塊地,後來日本時代開發為三線路,為台北神社的參道,就是今日的中山北路,『太古巢』就消失。

他的詩也描述當年台北的景象,例如《淡北八景》中的八里觀音山、關渡、淡水河、紅毛城、蘆洲、大屯山等景象。以下這首詩,或許道出了他生活周遭的景象,有渡口、沙洲、竹林,還有農人與水牛的聲音,我感覺就是在大龍峒周邊的景象。

〈晚歸〉

歸途十里夕陽斜,野渡黃昏不客嘩。蘆島月搖千畝竹,龍塘煙暝一村沙。綠堤人語聞驅犢,滿路春聲聽踏車。卻見將前深柳處,燈光微漏室吾家。

在夕陽西斜時回家,大約要走十里路;黃昏下野外的渡口,看不到旅客的喧嘩景象。沿著溪流,可以看到月光下生長著蘆葦的沙洲以及搖動著的大片野外竹林;也看到了人家的池塘以及夜幕下的野外村莊。終於來到了生長綠草的那段堤岸,就聽到了農人吆喝牛隻的聲音,還聽到路邊水田有踩踏水車的聲音。只見前面不遠的那片柳樹叢中,露出了燈光的地方就是我家了。(這段為宋澤萊譯)

那種田園意象,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擔任過很多學院的院長,年紀大的時候為病所苦,他的詩中也充滿了伊甸園的想像,退休告老返鄉,或者佛教用語不斷的出現,對於禪學的意境,有獨到的描述。

陳維英的大哥早逝,靈堂失火,他還冒險去把大哥靈柩救出。他的長子比他早逝,隔年,長子的妻子殉夫留下三個子女,這三個子女還有兩名生病而死。陳維英第二個兒子與妻子早逝,加上長女難產死亡,就在他人生五十歲前後,親人朝逢那麼多的意外,或許面對『生死』,陳維英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想法透漏在他晚年的作品。


〈太古巢即事〉之四

隔一重江佛國開,劍潭寺隱碧林隈。
山僧日日通音問,故送鐘聲渡水來。

這首詩描述當年太古巢隔著基隆河與劍潭山旁的劍潭寺對望,雖然只有一水之隔,好像人間與天堂的分隔,如今的劍潭寺也不在原址。日本時代總督府原本要在圓山興建台灣神社,但因為腹地不夠大,對岸的劍潭山也比較高,於是要求劍潭寺搬遷。後來台灣神社蓋了今天的圓山大飯店。

陳維英的對聯比較知名,但他的詩透漏了他的心境,陳維英的作品中,大量的描述了他生活周遭的景色,從淡北八景,到他位於八里觀音山上的別墅棲野巢,到晚年的太古巢,從早年的形容詞多帶有中國名勝地名,到了晚年的書寫,多用台灣地名,並強烈的紀錄了台灣史地,凸顯了他的在地意識。

*臨濟護國禪寺與圓山文化遺址

在圓山捷運站旁,一進入臨濟護國禪寺,就好像到了日本的神社,《台北古蹟偵探遊》描述:護國禪寺屬於日本江戶時期風格,目前雖已看不出原來的配置,但保留下來的大雄寶殿,就是日式佛寺的本堂,還有寺左側的山門,兩者皆為純日式木構建築。

木造的寺廟主體,有別於台灣傳統廟宇上的七彩交趾陶,原木色素雅的木樑,黑瓦屋頂,石頭基座,每根石柱刻上捐贈人的姓名,有些已經看不清楚了,也不會有金漆上色。下雨時屋簷一滴滴低落的水滴,那種靜甯的時光,也只有在這樣的寺廟體會。走上後山腰,經過石刻的纖瘦地藏王菩薩,山上是靈骨塔,或許除來祭祖的人才會上來,但我很喜歡遠眺遠方的四獸山,看著朦朧的台北盆地,懷想這百年來的變遷。

建於1910年的禪寺,是日治時期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日僧來台佈教,該塊土地由板橋林家捐贈。禪寺的側門外,有一塊刻有「無往生心」的大砥石,日本時代,台北帝國大學宮原敦教授在圓山遺址發現的磨刀石,後來這塊磨刀石失蹤,這塊不知道是不是原來那一塊?磨刀石已經列為古蹟,上面有刻字,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出了禪寺,沿著馬路往北走一小段,到了圓山遺址,五千年前,此地是一個鹹水與淡水交接的大湖泊,圓山地勢較高,原住民在此地生活,打漁的貝類食用完後,把貝殼堆丟在同一地,形成了圓山貝塚。圓山遺址不只是只有一層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後來的考古學家研究細分了更多時期的文化層。

*台北孔廟

......

*保安宮

中午到保安宮人潮並不多,可以靜靜地看這裡的非常細緻的木雕彩繪,若攜帶長鏡頭的照相機,可以拍下更清楚的照片。

保安宮位於大龍峒(以前稱為大琅泵),相傳1742年(清乾隆七年),同安先民把家鄉慈濟公保生大帝分靈過來,保生大帝生於979年(宋太平興國4年),博覽群籍長於醫道。目前這裡除了保生大帝,還有供奉神農大帝、孔夫子、關公、玄天上帝、天上聖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到這樣的大廟拜拜,無論是要保平安、求子、念書考試、做生意平順等等,都有相對應的神明保佑。

艋舺的龍山寺、清水巖與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三大廟門,與大稻埕地區佔地較小的廟宇不同,廟宇後有靠山,接近河邊,是觀察研究風水很好的地方。

保安宮開始有雛形是在清乾隆時期(約1742)就有保安宮的興建痕跡,如今的正殿前方有四根龍柱,若有興趣的可以觀察兩側的龍柱比較小隻,雕工也不若中央的兩支龍柱活潑生動,懷疑外側的龍柱是較早興建的龍柱,因嘉慶年間擴建的時候才把這兩隻龍柱外移,保安宮的完工大約到1830年才完成,依據這段歷史可以發現所有的廟宇建築時間通常都很長,慢慢興建,而擴建的過程,也盡量保存先前的遺跡。

1917年由地方仕紳陳培根等人捐資,為了讓廟宇的建築能夠完美,採用傳統的"對場"模式,就是由兩大師傅組成團隊,以正殿的中軸為界,互相對拼技藝,一邊是板橋的名匠陳應彬,另一側是大稻埕的郭塔,如今在前殿的壁面仍有重修的碑記。

潘麗水,1914-1995年,台南市人,從小就在父親潘春源的教導下,特色是肖像畫十分細膩。正殿旁的畫作,1973年由國寶級畫師潘麗水所作,主題有韓信跨下受辱、虎牢關三戰呂布等七幅。潘麗水融入了西洋繪畫的透視法原理,依據觀看者的視角,畫作中的歷史人物頭大身小,但從下往上看的時候,人的身材比例卻是正常的。

保安宮後進的圖書館,經常辦理社區活動,一旁解釋籤詩要抽號碼牌掛號才能進入,服務處上斗大的LED燈號碼,好像到了醫院看診。有時我會點兩根蠟燭祈求平安,看著到廟裡祈福的人,有的愁容滿面,或許尋求慰藉,或尋找答案。因求籤放的位置太高,有次幫一個歐巴桑拿了張詩籤,我看她的表情轉變愉快,我想這就是廟宇的功能之一。

二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因為大批的官兵沒有地方住宿,正殿的兩側屋簷下簡易的圍起了帆布,就成為臨時的住所,這段歷史或許隨著時光而讓大家從腦海消逝。看著地上的大磚紅磚有正向排列,也有斜向排列,磚塊的大小、排列說明了寺廟的種種禮儀,抬頭望著梁柱的木雕,很難想像這樣精益求精拼技術的場面,到底是怎樣的過往!

*四十四坎與隘門

在保安宮旁還有舊稱為四十四坎街屋的哈密街,雖然目前看不到當年這些商店的繁華景象,但轉到了大龍街,倒可以感受到整個大龍商圈的活力。

在大龍街上還有不少好吃的小吃,但我總迷戀小吃攤背後的老房子,一塊一磚的蓋起來的洋樓街屋任其頹廢,在心中總會假想若是修復好,會是怎樣的景象,油漬在磚瓦上已經留下了褪不去的痕跡。

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末,在台灣發生多起漳泉械鬥事件,最大規模還到達三千人互相打來打去。發生在1853年的頂下郊拼,泉州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發生械鬥,同安人落敗,逃到大龍峒投靠親友,傳聞連續下雨三個月,無法興建住家與防禦工事,於是移到大稻埕發展。

四十四坎是保安宮通往河岸的必經之路,也是人潮聚集之處,早年先民聚集在寺廟旁生活居住,在四十四坎邊設立隘門,防止盜匪來襲,隘門東側題「小邑絃歌」,西側為「大隆同」,從原住民部落「巴浪泵」,到今日稱為「大龍峒」,用台語發音頗為類似。

*文昌祠與樹人書院

樹人書院是陳維英1853年所創,據說當年在保安宮內,在文昌祠內看到樹人書院的歷史碑文,說1932年遷到這裡,當年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書院為何會遷移到這個地方?當時在保安宮旁邊有大龍峒公學校(大龍國小),是不是因為這是日本人的學校,而當時時局比較穩定,是否是給台灣人一個可以學漢學的場所呢?

我來這裡好幾次,雖然是座小廟,可是來此地拜拜的准考證可不少,鳳梨罐頭是桌上看到最多的貢品。

*老師府

陳遜言自福建泉州同安隨父來台經商有成,1807年在此地蓋大厝,傳言這裡風水很好,陳家子孫稱為賺錢祖,傳說陳遜言曾經去考試,看到很多人用買官的方式,因此憤而從商。後來陳遜言的大兒子陳維藻考上舉人,陳維英中了秀才,當時有傳言是靠陳家捐了三千兩銀子才買到了秀才。大哥陳維藻赴北京考試,長途跋涉積勞成疾客死蘇州,後來陳維英被老婆嘲諷,因此陳維英發奮念書,1859年中舉,朝廷頒贈石旗桿,目前全台灣也只剩下這座保留完整。

陳家的家族公號是『悅記』,看到陳維英所提:「數十年克儉克勤,祖宗創業;第一等不仁不義,兄弟爭田。」,雖然很簡單的幾句話,但卻是鏗鏘有力。整修完成的公媽廳,平常並沒有開放,周末傍晚有開放民眾參觀,有時布袋戲國寶陳錫煌老師傅會在此導覽,帶大家認識掌中戲。陳錫煌是李天祿的長子,因為他的阿公、阿爸入贅,所以四代有四個姓氏,這是傳統台灣人經常有厄運要改運,或是無子嗣的作法。

我每次進入老師府,總有些滄桑,進入祭祀公廟,看到兩百多年的木椅,還有不少匾額,書本形狀的窗戶,用石竹子裝飾,放眼望去雖然殘破,可是可以感受到當時書香世家的各式文句教誨。

走在老師府裡面,雖然有些慘破,看到許多阿公阿嬤在此生活,有的很年輕就嫁到這裡,當時前面還有小河可以停小船,與社子島間還要坐船過溪水,如今前面是抽水站,旁邊是高速公路經過,我想風水應該大不如從前。進去老師府總會看到不同的世界。

此地在松山機場的航道下,或許附近的居民已經習慣聽到飛機的聲音,對於一百五十年前的文風鼎盛這件事情,似乎沒有人關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