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

《隱匿於冬 解救家庭危機》



類似《推理總在晚餐後》的拍攝模式,背景設定也相同,這回主角是一家專業人士。推理內容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描述現代人玻璃心,內心容易受傷,也精於算計。

但這些小事情也多點出了現代人生活疏於溝通。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洋式的建築空間,拍攝角度是從地上往上拍,華麗的燈飾與天花板,有別於傳統日式榻榻米的角度。

《BG 貼身警衛》



木村拓哉這回跟兩位姊姊演對手戲,更凸顯了缺點,雖然木村的演技已經跟十年前精進了很多,但是跟兩子(石田百合子、山口智子)一起演出,真的一對戲就看出來啊!

這幾年木村一直努力突破不同的戲路,可是相同的表達方式,好像都是機器人。即使如此,他的演出,我還是每劇都要捧場的。

2018/03/04

《梵谷:星夜之謎》



藉由郵局局長的兒子,去探查梵谷的死因,也藉由梵谷在死前所遇到的人所畫下來的作品,做了一些推測。

有關梵谷死之前的割耳案,有人說是高更不小心割傷了梵谷,所以急忙逃離。這部電影懷疑梵谷被小孩霸凌而死,中間有不少的推理。

無論梵谷的死因為何?他在死前短暫的時光,留下來的作品都是最知名的,從27歲開始畫畫到死亡這十年間,他畫了九百多幅油畫,一千一百多幅素描。

創作,成為他生命中唯一的出路。

這部電影有幾種不同的畫風,黑白的代表梵谷生前,彩色的代表後人的解讀,不同的角度,也剛好把梵谷不同的畫風給呈現出來。

《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



從小到大我們從書本、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常識,大多觸摸不到,這幾年到各地旅行觀光,發現真的行萬里路驗證了書本中所說的事情!

看了很多日本神社、寺廟,看這本書的當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西洋藝術畫作中經常會埋藏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等結構,像是一個循環,看一尊佛像,甚至只是看手勢,原來也有這樣的結構,六道輪迴就藏在這些神像裡面。

如來、菩薩、明王等,在佛教中所代表的意義,從印度來的傳統如何影響到寺院的佛像呢?雖然太過於講究這些原則、意義可能會掉入學院派的泥沼,但是很輕鬆的看過這本圖鑑,下次到寺廟用欣賞藝術品的角度,或者理解那個年代的環境,別具有意義。

佛像是靠眾人支撐的,但佛界代表的意義,是超脫人間的。

在咖啡上作畫



這幾年很多咖啡館在咖啡表面作畫,甚至出動了雷雕機,也在杯子底下動腦筋的,喝完咖啡會出現一隻金魚,或是出現老婆的畫像,有人利用杯子厚薄不同,來感覺喝咖啡溫度不同產生的變化,也有人利用咖啡與果汁的密度不同,有了分層的效果,也有利用地瓜焦糖緩慢的融入咖啡中,還有咖啡冰塊加入牛奶,融化時呈現孟克的吶喊,或是巧克力碎片偽裝成盆栽的土浮在咖啡上......。

無論如何的變化,都是美學與味覺口感的多重體驗,而我是喜歡千利休的方式:夜幕低垂,帶著底下有圖案的漆器,盛滿了水,看著倒影中月亮在樹枝中搖曳。

如同組圖左中那樣的方式,我們是否可以在咖啡館創造好拍的倒影呢?提供給咖啡館參考,也如同蔣經國與顧正秋的迷離之情。

Jas Chen 從東京到京都有再版嗎?

2018/03/02

《敦克爾克大行動》



透過陸海空三個角度,也透過厲害的剪接與配樂,傳達了戰爭中所有人內心的創傷!

戰爭片總是刀子的兩面刃,拍攝A方的角度就會得罪B方,這部片大家心知肚明敵對的是德軍,但是對白描述只用"敵"軍,也不多敘述敵軍的臉孔。

入圍90屆奧斯卡獎的最佳電影有:

《敦克爾克大行動》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最黑暗的時刻》
《逃出絕命鎮》
《淑女鳥》
《霓裳魅影》
《郵報:密戰》
《水底情深》
《意外》

我猜這部應該不會得獎,大家要來猜猜得獎的會是哪一部片子呢?

【台北】中央廣播電台,劉玉嬌

這幾年上了不少廣播節目,應該好好的整理留存一下。

2018/03/01

2018.03《TaipeiWalker》No.251,水瓶子城市漫步17:永和網溪別墅,楊仲佐與楊三郎父子的詩畫世界



永和網溪別墅,楊仲佐與楊三郎父子的詩畫世界

網溪別墅,是楊仲佐(1875-1968)在1919年興建,目前在新北市新店溪畔,對岸就是高級料亭紀州庵。日本時代溪上有戲船,文人雅士在此泛舟,黃昏時可賞夕陽,入夜月色倒影如畫,當年「網溪泛月」成為「中和八景」之一。

楊仲佐,日本時代在公學校擔任老師、台灣日日新報擔任記者,在總督府實施菸酒專賣制度,成為酒類經銷商,他在網溪別墅種植蘭花、菊花,成為台北州的名園之一,不少日人大官都有來參觀。因參加傳統詩社「瀛社」,花季會邀集好友在別墅飲酒賞菊,詩人留下了不少作品。

楊仲佐的兒子楊承基,在大稻埕開設維特珈琲店(上一期介紹),另一個兒子楊三郎(1907-1995)更為有名,因為小時候每日放學經過文具店外看到鹽月桃甫的油畫作品,立志成為畫家。

楊三郎不顧父親的反對,十六歲偷偷搭上稻葉丸到日本唸書,京都的關西美術院畢業,回台灣不久,作品「靜物」入選台展特選第一名。1932年,楊三郎自覺所學不足,又前往法國留學,作品「賽納河」入選了法國秋季沙龍,返台後與畫家朋友們成立台陽美術協會。

戰後,楊仲佐仍然繼續教書,1958年永和鎮成立,八十幾歲高齡還被推選為首任鎮長,據說客廳那張圓桌,每星期都有飯局,至今還保有大官們的合影、簽名,可見無論日本時代或民國時代楊仲佐的政商關係都很好。

楊三郎在戰後則接手舉辦台灣省美術展覽(省美展),類似日本時代官方所舉辦的台展、府展,延續台灣的美術教育。1991年,楊三郎更成立了楊三郎美術館,目前由兒子楊星朗經營,依然持續做美術教育。

目前挑高的畫室中有一幅畫,是楊三郎留法期間的作品,後來有人在法國看到他的簽名,買下來寄回台灣送給楊三郎,雖然年輕的作品還不成熟,但畫作繞了世界一圈回到他的畫室,頗具意義。從印象派到野獸派,楊三郎年少到日本,後轉到法國學習,這樣的過程讓他接觸到更多西洋美術大師。楊三郎不同時期的畫作,從日本時代的大稻埕,到世界各地寫生,夫妻在同一地點創作的對比,楊三郎深受印象派畫家的影響,也記錄了台灣上一個世紀劇烈的轉變。

網溪泛月 / 楊仲佐
向晚臨溪一撫膺,水天月色共清澄。
近樹連村屋可數,短繩繫岸舟堪乘。
網溪居愛網溪水,蟾峰突兀當前起。
舉杯邀月面蟾峰,長空無雲碧千里。
扁舟放乎隨溪流,溪上冷冷風欲秋。
明月無心偏照我,我與溪月共悠悠。
悠悠此意寄溪水,人生長見月光不。
月光今古長如是,人生百年安所致。
共欣身健月當頭,況值心中無個事。

讀完這首楊仲佐的詩,看看楊三郎的畫,父親的詩與兒子的畫,在新北市定古蹟網溪別墅,原本從畫室望出去就是這樣的景致,也難怪楊仲佐可以培養出楊三郎這樣有美感的畫家了。

【台北】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理想的價格與價值



從幾年前來參加哲學星期五的免費演講活動,在這邊開咖啡館人潮不少,但我總覺得雖然一樓有挑高,可是只要有幾桌聊天的聲音很大,整間都是鬧哄哄的。

經營咖啡館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我很佩服有理想性的咖啡館,原本是鄭麗君經營的咖啡館,因為擔任公職,所以更換了經營者,所以入門處新增了書架。我每次經過一定會晃進來,翻翻幾本書內文,從剛開幕到目前選書非常成熟有立場,不會流於只選書封或書名,這點表面看起來容易,其實要真的翻閱內容才可以做得到。

每次在日本、台灣的喫茶店、咖啡店,看到中午洶湧的人潮,碗盤的聲音,服務人員像是在打仗一樣,看到這些人的表情,我都會想說大家為何而忙?但是想到因為這些洶湧的人潮,才能讓這些店可以存活下去,比較空閒的時間可以讓人細細的品嘗咖啡,或是讓服務人員可以與人對話。

左轉有書很清楚的是用那一小個書店的空間宣揚理想,領檯對面的一些產品,即使買的人不多,那也是一種推廣理想的態度了。

雖然今天在這裡買了《四六事件與臺灣大學》是用原價購買,在網路時代像是傻瓜一樣,我會想說到底一家店販賣的是甚麼?價格與價值的意義,還有中間的關係是甚麼?

1949年,二二八事件兩年後,這些學生應該可以理解面對的是怎樣的政府,但他們還是勇敢的表達了他們所認為的正義與理想,當年的台大學生,從戰爭結束後,還歷經了中國的內戰、學潮,外省籍學生來到了台灣又歷經了這一波校園開始的白色恐怖,只能說情何以堪。

快要到了打烊時間無人的咖啡館,還有在書架上白板努力畫畫的人,希望我們不是白做工。

【台北】在商業區難得的里山咖啡館



四平街周邊眾多的中小企業上班族,中午用餐眾多的客人,咖啡館越來越少,都被外帶飲料店取代,中午用餐競爭激烈,竟然還有一家兩層座位的文青咖啡館。

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點就是當你的理想要做A事情,可是無法營利就要做B事情來賺錢,然後有餘力再做A。結果只有三種

1. 只做B,活下去,忘了A
2. 做了A, B 但是很辛苦,兩樣都做不好
3. B賺錢,A也做得不錯,但是A部門總是會被排擠

所以,除非是老闆非常堅持可以做到第3種的結果,莫忘初衷,或是為了金錢為了生存,都是很難平衡的。

里山咖啡館裡頭有一些圖書,對於里山倡議的內容,或是里山生活方式,我覺得跟這區上班族非常格格不入,很希望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是到了二樓的空間,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樓梯間的電影海報,有了很好的轉換。

二樓牆上有二二八受難者的照片,書架的內容十分的多樣化,不過可以了解店主的想法,是一種態度的表達。

或許,穆斯林世界中,要把收入的四十分之一捐出來,基督宗教也有相關規定,是否我們的每一家中小企業主,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理想呈現出來呢?或許只是一個空間,幾個說明牌,讓整個社會更有夢想。— 在里山咖啡 - Satoyama Caf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