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台北】閒置空間再生



生活在台灣,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能力,一個地方各自表述的超強能力,這個在以色列周邊的國家,我想早就習慣了。而我們正要開始學習而已。

這幾年的地方踏查,社區營造者希望鄰居們走出家裡,到某一個空間DIY,或是一起坐下來喝茶聊天;文史工作者希望大家了解當地的歷史演變,最好是恢復以前的樣貌;喜歡植物綠意的人希望到處種滿了樹木,地球不要再發燒了;喜歡毛小孩的人希望街貓安全,會想盡辦法抓貓去結紮;書店老闆希望大家坐下來靜靜的閱讀,享受書中的黃金屋;年輕媽媽希望有便宜時間又長的安親班,讓小孩考試第一名。

我有一個天馬行空的解決方法,既然大家生活在這裡,公用這樣的空間,就是利用時間點切割,讓大家使用同一個空間吧!

第一個問題,就是誰出錢?

以往我們政府的解決方法,就是公開招標,例如華山、松菸,以金錢來考量,所以結果都是以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這樣窮人慢慢的會被排擠在外。

所以當然是政府編列預算來維修一個地方或空間。

例如:星期六用市集的方式收租金,星期日給公益團體,星期一給社區營造團體,星期二給親子共讀團體,星期三給書店或咖啡館的老闆,星期四辦骨董拍賣會,星期五是跳蚤市場等等。(只是舉例)

當然,不同團體不能單純的用租金的方式處理,每一天的出租模式並不同,來客率、社會力、弱勢族群、教育用途等統計模式,分區分時段,讓大家多了解彼此的運作模式,也是一種學習。

或許,不只是用星期幾來區分使用方式,也可以用『月』為單位。

我知道這個天馬行空很難在現今的商業模式中運作,但是,觀察了現今的商業模式,每一家店與每一個社區間,都有某些程度的連結,只是目前這個連結只到了『人』為單位,只要超過一個店的能力範圍,店老闆就自動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城堡內了,這個問題其實頗嚴重,目前大部分人就是自掃門前落葉,顧好自己就好了。

公開招標的案子,即使經營者在怎樣有文化屬性,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變成這樣。若我們轉換出租的模式,得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