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公益GO》台東鹿野太陽米,捐助瑞豐國小營養午餐
http://ok.writers.idv.tw/2008/06/blog-post.html
更多照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writers.idv.tw/kSqYOH02
關山站是歷史建築,1919年建,當年為糖廠所有
這棟建築有什麼特色呢?揉合了維多利亞與哥德式的建築型態。關山舊名里壠,所以關山站當時也叫里壠驛。這棟左右對稱的建築在2006年整修完成,現在是出租自行車的商店,由於關山鹿野都有自行車道的設置,騎自行車在風景優美的田野間,有山有水,藍天白雲,稻香樟樹,蟬聲蟲鳴,好想在這樣的午後在樹下睡上一覺。

關山的前後站是海端與月美,『關山海端』與『關山月美』這兩句話念起來都蠻有意境的,下次去再買來紀念。
當日的行程很趕,雪貞姐姐開車配合老夫子姐的導覽,我只能流水帳紀錄如下:
台東機場→新舊台九線(舊路的變成觀光點)→脫線的農場→初鹿牧場→林蔭大道→福祿茶業的悲歌→鳳梨→酪梨→吃龍眼吃到飽→香蕉天堂→阿美族漢人與卑南族等部落交流故事→豪宅往事(墳墓區)→老芋頭通婚與賣車票的故事→阿度的店(自行車出租與心靈旅行)→瑞豐國小學生會長→雪貞姐姐家→吃玉米→剛收割的稻米在曬太陽(現在都用烘的,沒有人用曬的)→大中午騎自行車看收割車作業→吃軟飯配菜與水果的豪華午餐→農村散步→好多口味酸梅→高台遠眺四處是收割完燒稻草的煙→簡爺爺的魚→老夫子姐姐小學獲最佳孝順獎(因為母親與那條溪)→適合有機摘種的土地介紹→經過親水公園→關山車站旁的臭豆腐→關山舊車站→懷舊關山便當→回家。
除了風景,鹿野的故事很多,我想全台灣各地應該都有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