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花旗基金會贊助,由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辦的生態換工旅行體驗,一直很難忘短短三天所遇到的人,從年輕人到長輩,所做的事情,感到自己的微小,我應該更努力才是。

第一天開車從海濱上金瓜石,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黃金瀑布。

第一次碰到話很少的執行長林意楨博士,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


陳健一老師帶我們走廢棄的水圳道,談他眼中金瓜石聚落的改變歷史,剛好前陣子社大在推陳老師的新書
城市‧故事‧社大識,投入社區大學的教學工作,好像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這是他的部落格
有意見的教室

大熱天走在金瓜石的步道上,就看到遠方有清涼的辣妹在拍照。


阿正吳乾正28歲的時候就回金瓜石投入民宿觀光產業,目前是石山里的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是台灣民宿協會的榮譽理事長,也經常到處演講,分享他幸福經濟的理念:假期輪休、換工旅行等,而且他自己就是最好的示範,永遠笑容滿面充滿了朝氣。我回來翻一下我的書櫃,居然有本
金瓜石的書就是他寫的。


二姐(照片右),她研發的餐,看起來非常的家常,可是會用當地的食材入味,並考慮自然的調味方式,真是吃得非常健康。二姐經營
雲山水小築民宿很多年,她身後的石頭屋景觀非常好,屋內很溫暖,露台又可以跟朋友泡茶聊天看夜景,住起來非常舒服自在,我跟室友阿良就是住在這裡。


郭正文老師退休後承接了龍君兒的家,自己重新整理後改名
我們的家民宿,裡面的設計擺設都是他的巧思,一進入這個空間就好像到了歐洲的感覺。



緩慢民宿目前的管家,她是萬華人,跟我們一起參加夜間生態的行程,可以看出她的用心,讓這個緩慢的空間融入金瓜石的聚落中。


老礦工陳石成叔叔,帶大家到無言的山丘的拍攝地,他說他年輕的時候也很喜歡玩攝影,當年電影拍攝時在對山拍了不少的照片。然後到他的秘密花園,實際到溪邊示範掏沙金給我們看,他不但樂於分享,除草與走路的速度都超級快的,實在不像已經快八十歲的人。(照片旁是認真的景點家記者,跟叔叔訪談了一個上午,真期待這期的內容)




阿秀陳錦秀,
119溫馨咖啡渡假屋的主人,說明她搬來這裡後一磚一瓦建立這間民宿的過程,看到如今這個溫馨美好的裝飾,實在難相像以前是廢墟的樣子。阿秀還說了一個澳洲人來台灣民宿旅行的故事,台灣的人情味真是國際間最大的資產啊!


貓,總是瞇著眼,慵懶的不理人,這才是貓本來的樣子吧!

在夜間探訪金瓜石多樣的生物,老師一直用蛙叫跟青蛙對話,草叢裡還有不少的青蛙對鳴,還有看到在睡覺的小鳥,偽裝成樹支的蜘蛛,除了礦產,金瓜石的草叢裡還藏有不少的寶藏。(很抱歉,老師的照片拍不清楚)


駱明永,他的
遇見台灣百合部落格,研究台灣百合多年,即將開幕的店有他的收藏品,言談中感受到他對台灣的熱愛,也說了他在網路交友認識了他老婆,並且發行小豆芽雜誌,推廣台灣生態保育,金瓜石的台灣百合花上有著紅線又跟各地台灣百合不同,生態多樣性的台灣實在是寶島。
立犀爸爸陳教授,還有立犀媽媽,真是部落客的典範,到處趴趴走,還能隨時詳時記錄,並且隨時不忘推廣自己去過的地方,相信金瓜石應該留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吧!
肉魯與
Carrie在辛苦的除草後種下小樹苗。肉魯最近出了一本書
一生一定要帶她去的一百個私房景點,他剛從繁忙的工作中離職,真佩服他。
阿良萬家良,目前在教設計,到處拍台灣,尤其是廟會慶典,能夠把這些慶典儀式拍得好,一定要了解這些儀式的原由,跟阿良短暫的交談,真的把這些事情搞得清清楚楚,而且我看他再看一本介紹金瓜石記錄的書,他讀起來津津有味,真是一個異於常人的年輕人。而且,為了拍攝夜景,他整晚都沒睡覺,在山上走來走去。
馬丁,很低調的沒讓我留下照片,也是一個到處趴趴走拍照的人,他的攝影器材千奇百怪,一切都是能夠以方便久拍為考量。

最年輕的
阿亮,看起來應該是活寶才是,可是因為跟我們這群老人出來,所以只能在後面幫忙拿東西,聽他說話,可以發現對事情看法的了解與犀利。

最後,在金瓜石的119咖啡館打一下水瓶子新書的廣告,我也曾經在這裡散漫一下。
PS. 此為花旗基金會贊助,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主辦,雲山水民宿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