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豪牙醫診所
| From 柬埔寨‧牙科義診 |
在吳哥義診的第一天,有幾個工具箱打開來裡面就有所有的看診的工具,外加洗衣機的排水管,許許多多的延長電線,還有我們習慣澆花的加壓器瓶,一個個組裝起來,很神奇的一下子變成了牙醫的診療台,包含磨牙、洗牙、補牙、吸唾液的設備。組裝時他還拿出了一些水電工的腰帶,頭上帶著看診的頭燈,只差沒戴上工地用的安全帽就成為水電工的打扮。
第一天上午我實在搞不清楚這些器材做甚麼用,所以沒辦法幫忙,到了下午搞懂了原理,就協助組裝,不過有時我沒有工具,很無助的需要張醫師的幫忙。澆花的加壓器瓶連結洗牙的設備,利用壓力自動供水給高壓機噴出水柱,連結水管有時因為壓力太大而斷掉,張醫師檢討了一下認為下次可以裝一個壓力偵測器來改善。另外吸塵器連結到一個大水桶,利用氣壓可以吸唾液,一個小小的吸塵器就可以同時吸入六個病人的唾液,不過有時因為壓力不均勻導致吸力過強把大水桶收縮起來。另外,還有一個加壓的管線,是雇用當地的發電機來加壓,供電也是當地用牛車拉過來的發電機。
就這樣,臨時的牙醫診療設備在短短地20分鐘,就可以開始運作,第一天上午的一些毛病,到了下午就全部改善調整好,不會在發生問題,這些都是透過張醫師的巧手,在另一個地方重新組裝也只花了10分鐘就完成了。
放置診療系統的工具箱
台灣水電工開始工作
在機車上的機動加壓器
整套工具在工具箱從台灣帶過去
吸唾系統的轉換頭都要自己處理
吸唾系統的吸塵器
提供洗牙機的高壓瓶
機具發生問題時,水電工隨到隨時服務
大家都來看神奇的水電工變成臨時診療台
在返台的飛機上,張醫師跟我說他的高中同學認識我,原來是大學的學姐,台灣人很多,但緣分就是很奇妙的把一些人連結起來,小小的義診團遇上很有愛心的人,去吳哥不只是去治療當地人的牙齒而已,對我來說是種學習,看著當地人的悠遊自在,面對太陽,黃昏可以直視雲彩紅藹轉為暗,多了一抹的深藍,我好像看到了年少的夢,但太快長大,記不起當年簡單的志願!但看到張醫師我彷彿見到那單純的快樂。




亞洲的廟宇,好像都是這樣吧!賣香、賣鮮花素果的小販就這麼設立在廟宇一旁,呉哥的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這裡販售著一朵朵蓮花,含苞待放的,在我們這,比較少見。我們每人買了一份,一份裡有兩支蠟燭、三柱香跟兩朵蓮花,售1美金,以當地0.5美金就可以吃個柬式營養三明治的算法來看,這香燭賣得並不便宜,但,無坊!反正都是一種體驗。
廟宇建築,跟泰國很像,都是三角尖頂,尖頂上頭裹著一層金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很是耀眼。這座廟,不大,正向站著兩尊佛祇,神桌上還有一些被供俸的小佛;上了階梯,入室之前必須要先脫鞋,這點,和台灣的廟宇又是很不相同,我們幾乎是半蹲半跪半坐的到裡面去。至於,要怎麼參拜??完全不知道,只有再次請地陪先做,我們再跟著依樣畫葫蘆!
風,輕輕的吹著。三月的吳哥,很熱,一整天沒有停歇的景點參觀,此時被涼風拂過,疲憊感盡失,整個人瞬間慵懶了起來;加上因為不是熱門景點,只剩下我們以及幾個來收走祭祀品的當地人,空氣裡流動著緩慢的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