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大安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安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10/09

【台北】楊進順教授故居



今天上午在青田七六導覽完,去了旅人書房一趟,並且到了附近的咖啡館門口遇到了附近老教授的兒子,自從老教授過世,他很快的把房子清理乾淨後交還給台大,每天就在咖啡館門口看這他以前住家的變化。

之前也已經跟他聊過他的父親,今天跟他聊了很久,大致上都在講青田街的改變,還有這些老教授處世態度,當時還有一些日本教授留在台大教書,這些日本教授非常紳士,出門一定要穿戴整齊,戴頂帽子,無論是否下雨都要帶一支雨傘出門,居住在此的很多台籍教授,因此教授的太太們互相串門子都是用日語交談,而日本的居住文化,包含他接觸過的將軍,都深受影響。

透過他的說明,讓我更了解了這些老房子的珍貴,聽他說洋式的客廳,屋頂還特別要做裝飾,還沒有修復前我還沒有觀察出來,修復後仔細端看,這屋子的門廊還真是創新,非常適合台灣的氣候。

照片是 1957年中研院的航照圖,位於今日泰順街 26巷,原來是一個大水塘,不少小朋友夏日在那邊玩水被溺斃,他說這邊有幾戶人家還有竹筏,我好奇的打開航照圖,真的跟威尼斯的岸邊一樣,好像還有碼頭的樣子,其實這水塘的規模,從 1945年的航照圖與 1957年的比較,已經縮小了一些,後來全部填平蓋房子。

我看到門口有資源回收的老人家,以前這樣有院子的教授,往往會讓一些空間給老人家存放回收品,在這些住家收回後,還有建商、市政府在整理違建的空間,弱勢族群的生計馬上受到擠壓。我了解一個都市要有乾淨的市容,但是是否有足夠的包容力,我沒有答案?

除了老房子的消失,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情感,似乎也不存在了!

2017/09/24

【台北】老屋新聲,溫羅汀周邊的 LiveHouse



今天帶導覽活動的紀錄
http://2017tp-culture-passport.com/passport/Activity_17081815213721653.aspx

老屋新聲,溫羅汀周邊的 LiveHouse,從英美反文化運動開始說起,剛好昨晚有廣播金鐘獎,今天台大有中國新歌聲,要從歷史上連結聲音與搖滾的關係,其實是極為弔詭的一件事情。

1. 先從巴布·狄倫說起,然後講到披頭四與約翰藍儂,邊走邊放了三首歌。然後朗讀了Blowin in The Wind - Bob Dylan中文歌詞。最後談了村上春樹這個人獲獎的致詞內容,還有我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高牆的見聞。以及布拉格的約翰藍儂牆。

2. 反文化運動的關鍵字:倫敦、紐約、舊金山、民權運動、搖滾、革命、迷藥、性行為、女權、精神藥物、美國夢、波希米亞、嬉皮,1963.11 甘迺迪,1973 徵兵法案,1974 尼克森下台

3. 台灣部分:民歌中的搖滾精神李雙澤的嘎然而止,美麗島楊祖珺、胡德夫、野百合學生運動,我應該延伸更多的學生運動與音樂的關係,從林強、羅大佑、伍佰、五月天,還有滅火器,這一連串,其實不容易在那麼短的時間談完。這部分我只好 pass。

4. 推薦閱讀:馬世芳、張鐵志

5. 今日走過:TheCube立方計劃空間、The Wall、寶藏巖的再生空間、水管音樂空間、挪威森林(已經歇業)、海邊的卡夫卡、河岸留言、晶晶書庫、小地方舊址(目前已搬遷到金門街)

6. 口頭補充Blue Notes、月見君想

7. 搭配日本時代的水圳道、自來水、電力、鐵路的開發作為配菜。

這個題目不像建築一樣,所見就可以知道脈絡,我用放音樂的方式,看來是不是要到台大校門口看老照片,才會有更有所感動呢?

2017/09/15

【台北】亞典書店重新出發,有了咖啡座



義式咖啡機來了,大批人馬安裝中

藝廊,咖啡座,書店

繪畫,設計,建築

書變少了,但親和力提高了。雖說書變少了,但是,還是很多書啊!

2017/08/15

2017/06/28

【台北】與老學長的相遇



上一次在 欒樹下書房 分享 溫州街的故事,內容包含一些相關的雜誌、書籍節錄出來從 1930年到現代的溫州街的印象,我談到了因為在昭和町文物市集買到了一本很老的台大畢業紀念冊的事情,其中有一個朋友事後跟我聯繫,說他的父親要送給我他的畢業紀念冊。

很感謝這位政治系畢業的老學長,日本時代念到了基隆初中,後來念了民國時代的基隆高中,發生了校長被抓走槍斃事件(晃馬車之歌),這位學長1950年考上了台大政治系。

他大一的時候,因為宿舍外省籍的學生比較多,所以改居住在遠親福星國小的宿舍,但後來被檢舉所以大二的時候就搬到了台大在潮州街(近杭州南路)附近的宿舍,那時候該宿舍住得比較多本省籍的學生。或許是四六事件後,校園稍微平靜點,也或許是老學長的生活圈沒有同學、老師被抓之類的事情,所以他說念台大期間受到影響不大。

老學長身體很好跟太太兩人每周看兩三場電影、唱一次KTV,到處走走看看,尤其是收藏的畢業紀念冊簡直跟新的一樣,晚上,遇到了黃建忠老師,我拿給他看這本畢業紀念冊,他找到了他父親的名字,然後一個個講這個名字是誰的兒子,這是誰誰誰,光是一本台大畢冊,馬上串連了白色恐怖與政府重要官員的關係圖。

今天,從波士頓回來的社團同學 Michael JF Chen ,突然提起了他父親九十歲,也曾經被抓到綠島去關了十二年,他是大學時代(1989年)才知道這一件事情,這兩天,遇到的一些朋友,都與白色恐怖相關啊!— 在青田七六。

2017/04/19

【台北】欒樹下書房,快速流逝的閱讀時光



溫州街巷弄的櫻花、杜鵑花,同時的開放,忍不住走入了這條巷子,雖然原本的日式庭院早就消失了,能夠在公寓大樓前看到美麗的花,也是台北難得的風情。

在臉書上看到欒樹下書房引入新進的玻璃杯,就很想來飲用看看,是否會有幸福感。今日聽老闆說明這個坎坷的過程,以及當年原本要落腳溫州街前另一個我也熟悉的場地,原來世界就是那麼小,這些因緣際會下,感覺好事總是需要時間的醞釀,成熟了就自然開花結果。

每次來此,一個下午很快就流逝,翻閱了半本書不到《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只好買回家慢慢啃,最近流行日中對照的書,這本的中文實在有點小,看得很辛苦。— 在欒樹下書房。

2017/04/16

【台北】新文化空間開幕,金屋藏膠



此膠是黑膠的膠,位於金華街金華公園旁的小店,除了收藏許多的黑膠唱盤之外,還有不需使用電力的蟲膠留聲機,聽過使用物理性發聲的『樂器』,當日的DJ 王信凱,研究歷史的 「古殿樂藏」唱片藝術研究中心負責人,十分感性的說明,這幾台不只是骨董,應該說是可用的「歷史文物」。

雖然已經多次聽了這台「歷史文物」的運作,好像貓王就躲在裡面唱歌的那樣真實,但我還是聽的如癡如醉。

金屋藏膠的主人 林珮如,不只是收藏黑膠,也收藏許多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也彷彿配合著這家店的成形,在這些與收藏品相遇的過程,逐步實現了金屋藏膠的理想。

我們經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這間金屋藏的是一個可留下記憶的『聲音』,還有你我的歲月。

PS. 目前營業採用預約制,歡迎學校團體。

2017/04/15

金車千人同時走讀大安區,基金會舉辦的,實在太強了。



被分配到最短的路線,雖然最輕鬆,可是我想我講的內容應該是最艱深最觸摸不到的歷史,我大部分圍繞在 1930-1950年這中間發生的事件,表面上看不到,實際上隱藏在這些古蹟建築與都市紋理裡面。

事後回來檢討,我居然忘了講梁實秋先生第二任太太的八卦啊!

我這組走的路線雖短,可是我在青田街裡面就繞了一個小時。這幾年這樣的活動多了,行走在大街小巷的大車子逐漸的也能夠緩行禮讓行人,倒是機車與腳踏車比較不能體會慢步的樂趣,還是比較自我一點。

說到了互相尊重,我們這一個組的路線,都是老房子,庭院室內都很小,又分成四組,經常會相撞,很開心參與者多能互相禮讓,在悶熱的天氣下,是不同世代互相學習的機會教育,我想這也是這社會上最缺乏的一環。

照片為這次活動金車提供— ──和鄭勝吉、高苦茶、唐山、Y.h. Chang 、Alyan Huang 、 Joy Hung、孫啓榕、程華生、 Irene Chao、石芳瑜、周季五、凌宗魁和陳美桂,在師大禮堂。

2017/03/26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有關"自燃"現象的導覽



每一個文化資產遭遇的狀況不一樣,或許是都市更新的利益,也或許是要趕走舊住戶,或者是指定為古蹟前後不想要維修種種因素,今天的路線還真的累積了不少失火案例:

1. 梁實秋故居:描述師大路商圈事件,沒有失火。

2. 殷海光故居旁的前海軍總司令部招待所:2010年六坪都更新聞與2013年農曆年的失火,今日已快重修好了。看了一下立石鐵臣曾經住過的房子

3. 青田七六:給大家看了整修前的照片,這裡也沒有失火過,不過有很多人關心過這裡會不會失火呢?

我漏講了葉雪淳、黃敦友這兩位台大的學長(不過這跟今天主題不太相干,是跟白色恐怖相關)

4. 金華街行政院青創基地(彭孟緝):許壽裳、張光直、四六事件

5. 金華街157號, 2016.9.25 凌晨失火
6. 指定為古蹟的澡堂,原本是金華麵店
7. 華光社區 2011.2.11 失火
8. 武德殿舊址,1990年代也失火燒掉
9. 台北刑務所北邊圍牆與運屍門

其實要講的很多沒時間講,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與自燃有很深的淵源,大家多了解,或許未來有機會可以少一點自燃。

這篇是從白色恐怖的角度書寫,走的路線跟今日差不多,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2/blog-post_28.html

2017/02/11

昭和町導覽


今天是下午的導覽是日本時代的昭和町街區,大約在航照圖的區域,昭和町是預備成立的町,1941年開始才有正式記載。(我是根據文字敘述畫出的昭和町區域,不敢保證正確性)

今天時間沒有調控好,感覺會講不完,所以沒走青田街的十一、十二巷部分,導致有一個重要的脈絡沒有提及,主要是這個街區居住農業教授,與戰後引入的重要人士,引介馬廷英教授入住足立仁宅的推手松本巍教授,戰後這些留用日籍學者受到經費與設備的影響,不得不放棄許多重要的研究。

另一個重要的脈絡是亞熱帶與熱帶建築的調適,到了青田街十二巷的兩層樓建築(羅銅壁),我會提及尾辻國吉宅,這部分絕對不能再忘了。

此外,有關氣象學家白鳥勝義、人類學家小川尚義,這部分是完全沒有時間提及。

主要關鍵字如下,是以今日導覽的順序:足立仁、馬廷英、劉榮標、下條久馬一、許壽裳、張光直、昭和町市場、瑠公圳、庄司萬太郎、洪耀勳、洪伯文、台灣電力公司、馬場惟二、沈剛伯、曾祥和、莊長恭、蔡瑞月、雷石榆、翁通楹、磯永吉、中村種(台灣米身世之謎)、謝兆樞、林朝棨、林瓊仙、廖繼春、雲和畫室、梁實秋、立石鐵臣、日僑學校、殷海光、彭明敏、中村三八夫(溫州街20巷9,11號)、紫藤廬、周德偉、河邊生活、台灣工藝、顏水龍、植物染的編織展

檢討:
未來應該還是把重點放在日本時代加上1945年剛接收之初的事情,殷海光與紫藤廬這部分份量會再減少(請參加自由主義之路的導覽),加強台灣藝術史與台灣工藝部分,也可能要在室內講一個小時再出去走一圈。

2016/12/02

【台北】金甌高中的地方文史演講



今天是小高一,真的要引發興趣有點困難,不過掌握了幾個笑點。因為感冒,講了兩個小時,完全無聲!

2016/11/13

【台北】永康街巷弄慢步:彰藝坊、飛頁書餐廳、秋惠文庫,作家的第一本書展



今天跟小時候住在附近的朋友碰面,是我姐姐的同學的雙胞胎妹妹,雖然第一次見面是三十年前,這幾年在臉書上有 follow,所以反而好像是多年的好友。

也許久沒有到飛頁書餐廳來,隔壁新開了一家茶館,加上原本夜晚就很熱鬧的快炒,在學校旁的這裡並不難找,我一直對地下室那堆二手書很有興趣,有空仔細慢慢挖寶,會找到

一樓後方的書展,應鳳凰老師的收藏,有關作家的第一本書,應老師很厲害,這邊展出的是有名氣的作家,我相信無論是有沒有名氣,她都有收藏。台灣這一類的藏書家很多,各式各樣的主題都可以累積出一個個源源不絕的展覽,只是目前這樣的展覽好像無法可以有直接的收入,但書店、圖書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展覽地點。

今日從御林芯茶苑走到彰藝坊、飛頁書,最後在秋惠文庫解散,永康街其實真的不只有吃吃喝喝,還有藏在巷弄間很深很深的文化啊!

2016/08/31

【台北】安靜地中午



今天上午導覽客人未依時間前來,先離開,讓我賺到一個安靜的中午,曬了一下太陽— 在青田七六。

2016/07/2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17-殷海光故居與紫藤廬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十七集,帶我們來探訪「殷海光故居」。殷海光是臺灣第一代自由主義的代表之一,聽水瓶子導覽這幢深藏在溫州街18巷裡的木造日式房子,它與主人一同經歷過多少故事:自由中國雜誌社被查禁和雷震入獄、殷海光被逼離台灣大學、馬路學派是甚麼,特務軍警監視學生們來找殷老師、與經濟學家海耶克無法會面…等等。以及,在白色恐怖的幽籬下,殷海光與妻子夏君璐浪漫的愛情故事,點開Youtube聽精彩的《殷海光故居與紫藤廬》。(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05/11

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雄獅美術曾經出版過一系列台灣畫家的介紹,立石鐵臣與石川欽一郎,是少數日籍畫家。

立石鐵臣,1905年在台灣出生,父親因為職務的關係調回東京。後來立石鐵臣又回到台北,參與了一陣子台陽美術協會,並在台北帝國大學任職,戰後還持續擔任編輯,也在日僑學校、師範學院任教,於 1948年12月返回日本。

照片是在日僑學校期間留台的日人合影,立石鐵臣雖然在台灣的期間不長,但是參與台灣民俗的編採工作,繪畫的內容,紀錄了台灣的風土民情,回日本後還憑藉著記憶,1962年出版了《台灣畫冊》。

今天在華山看了這部拍攝十年的紀錄片,非常務實的紀錄了這位畫家的足跡,並且兩位兒子也來參與了討論會,讓滿座的電影會場增色不少,也是難得的紀錄片內容進入了真實世界的感覺。

在討論現場發現有人對於立石鐵臣的履歷非常了解,也對黃鳳姿、西川滿等人相互之間的關係很好奇,我覺得這點是很好的開始,紀錄片做為一個研究史料的基礎,會讓事情更有全面性的了解。

但也有人詢問了日本在戰爭期間的種種,還有該部片沒有深刻的表達"政治"立場,則是非常狹隘的國族觀念,這幾場紀錄片觀察下來,發現不少人還是帶有自己的立場在看紀錄片,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可是進入了戲院,不就是要想辦法了解電影中不同的角度嗎?

2016/02/20

【台北】昭和町街區慢步

20160219-20



這是我們舉辦導覽以來,最短的路線,但是還是沒有在兩小時內走完。昭和町的範圍,在目前的青田街與泰順街的周邊,被和平東路切著兩個部分,大抵上是以當年的瑠公圳的支流與錦町為界。

這條路線是第一次帶大家走,重點有下列:

1. 日本時代台北帝國大學與高等學校的教授研究與介紹,當時這些教授的專長與任務。
2. 帝大到台大交接時期,住在這邊的台籍教授
3. 瑠公圳的歷史簡介
4. 殷海光故居

大抵上說明了當時台北的環境,日本人來台追尋台灣夢的過程中到了1940年代的戰爭,農業研究應用在戰爭的後勤支援上,馬場教授的研究派上了用場,也提了醫學與考古學、建築、動植物的研究者,希望大家了解,一個國家的強盛,基礎研究真的很重要,日本當年在台灣工作的學者,一定是懷抱這某種夢想,從這些住家樣式,可以看出一點的端倪。

關鍵字:足立仁、杉本正篤、下條久馬一、庄司萬太郎、馬場惟二、松本巍、大倉永治、立石鐵臣、中村三八夫、馬廷英、
劉榮標、沈剛伯、曾祥和、許壽裳、張光直、殷海光、夏君璐、林朝棨、黃敦友、葉雪淳......

2015/09/15

【台北】4599協會的導覽與其他



參加這個協會的資格是 45-99歲,我剛好是年紀最小的,每次參加都覺得非常汗顏,要帶這場導覽活動,也怕只是班門弄斧,所以只能靠講名人的八卦來取勝。

每次都很剛好星期二是梁實秋故居的休息日,青田七六也在內部整修,有些地方是星期一休(殷海光故居、紀州庵),有些地方是星期三休,所以,我的經驗是最好這三天都不要排導覽活動,不然經常進不去。

動用了惡勢力請人家開門,真是錯誤示範。

1. 青田七六
2. 紫藤廬(經過)
3. 中村三八夫住過的房子(溫州街20巷9,11號)
4. 殷海光故居
5. 梁實秋故居

有關中村先生

椰林大道的規劃者是中村三八夫,新聞報導在此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0593

中村三八夫先生離台返日時是助教授職(台北帝大理農學部園藝學講座教室),他專門研究熱帶果樹,著有《世界果樹圖說》,這本書在1978年由東京農業圖書株式會社出版。~)

以下是張文亮教授的說明:

我在台大任教時,無意中在辦公室的舊書堆中,看到他在1943年(昭和十八年)所著「南國の果物」,捧讀再三。他在書中提到中國的「椰」字,意義深遠,「耶」字原為「耳之相連」亦即父親,耶上加父字,即為「爺」,意即祖父。耶是尊稱,所以古人將高樹稱為「椰」。子為多結果實。他建議種植大王椰子,可能並非影射日治皇軍高高在上,而是願這學校如同椰子樹,令人尊敬,多結果實。

2015/09/13

【台北】品旅遊的青田街導覽

好一陣子沒有帶導覽,這場活動是因為上次颱風延期的導覽,我前一天才猛然想起,假日的上午,永康街、潮州街的很多店家都還沒有甦醒,於是趕快跟小丸子借了鑰匙,讓大家進「?什麼」,還好 彰藝坊偶相與花樣工作室 與 秋惠文庫 Formosa Vintage Museum Cafe 早上 11:00 就開門了,長期帶這些地方的導覽,一群人大喇喇的走進去,又沒有消費,有時候實在非常抱歉。我希望帶動的是文化價值的提升,這幾個地方,都有深厚的功力。

寄件者 台灣‧台北3

1. 青田七六
2. 旅人書店(經過)
3. 品墨良行(經過)
4. 昭和町文物市集(經過)
5. ?什麼
6. 彰藝坊
7. 秋惠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