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台南】林百貨內的文具書店



林百貨在1932年經營之初,有不少的創新,除了當年街道改正的周邊的商店街、路燈設置之外,頂樓神社、員工與客人分開的樓梯、漂亮的裝潢,大窗戶給客人觀景,還有一次購足的百貨概念等等,至今都不退流行。

一家百貨公司必須有『書店』這個標準配備,從1930年代開始就有了,最近的 TSUTAYA BOOKS、MUJI CAFEBOOKS 或是原本的法雅客、誠品,都不單單只是從書店的角度看這件事,若我們從百貨店來看,就很清楚的看清楚『書』這個商品的意義。

一切都是從商業需求來看,若是『書店』可以建立百貨店的風格,引入人潮,建立一種區隔,是非常必要的選擇。

維基百科節錄:

頂樓神社遺跡
6F:機械室與瞭望臺,此外於屋頂設有花園與「末廣社」神社(1933年設置)。
5F:餐廳與喫茶館:壽司一份2角,西餐一份5角(當時一斗米為1元6角)。
4F:販售碗盤、玩具、文具與鐘錶等商品。
3F:販售紡織品與服飾。
2F:販售洋品百貨、雨傘、寢具、皮箱與旅行袋等商品。
1F:販售菸酒、化妝品、糖果餅乾與牙膏等日用品,另有臺灣旅行社在此租一攤位推廣業務。

2017/03/28

【桃園】方圓書房,超級專業的兒童書房



一走入書房,就看到這隻蝸牛書架,但是從不同的視角,這隻大蝸牛又呈現一隻大象的形象。

在安親班工作,名字有個『源』的男主人;念閱讀研究所,名字有個『芳』的女主人,成立了這家方圓書房。兩人逗趣互虧的對話,好像小孩子,但跟我談話卻十分的靦腆,彷彿這個書房內只有我一個大人。

繞了兩圈看到了不少比我年紀還大的書,我挑了兩本要買回家,女主人說那是父親送的禮物,上面還有讀完的心得、感想,重點便利貼,看她表情有點不捨,我再三確認真的要割愛?

二手書漂流到下一個主人手上,應該可以產生其他的故事吧?我想我會帶著這兩本書,去日本探訪這些書店、圖書館。

這樣一個夢想實現的空間,書房不是把書擺滿了就好,有主題性的書店,除了熱情、飲料、點心(太便宜了)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專業』。— 在方圓書房。

2017/03/26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有關"自燃"現象的導覽



每一個文化資產遭遇的狀況不一樣,或許是都市更新的利益,也或許是要趕走舊住戶,或者是指定為古蹟前後不想要維修種種因素,今天的路線還真的累積了不少失火案例:

1. 梁實秋故居:描述師大路商圈事件,沒有失火。

2. 殷海光故居旁的前海軍總司令部招待所:2010年六坪都更新聞與2013年農曆年的失火,今日已快重修好了。看了一下立石鐵臣曾經住過的房子

3. 青田七六:給大家看了整修前的照片,這裡也沒有失火過,不過有很多人關心過這裡會不會失火呢?

我漏講了葉雪淳、黃敦友這兩位台大的學長(不過這跟今天主題不太相干,是跟白色恐怖相關)

4. 金華街行政院青創基地(彭孟緝):許壽裳、張光直、四六事件

5. 金華街157號, 2016.9.25 凌晨失火
6. 指定為古蹟的澡堂,原本是金華麵店
7. 華光社區 2011.2.11 失火
8. 武德殿舊址,1990年代也失火燒掉
9. 台北刑務所北邊圍牆與運屍門

其實要講的很多沒時間講,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與自燃有很深的淵源,大家多了解,或許未來有機會可以少一點自燃。

這篇是從白色恐怖的角度書寫,走的路線跟今日差不多,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2/blog-post_28.html

2017/03/25

《百日紅》北齋、阿榮、杉浦日向子以及印象派畫家


圖:葛飾應為(阿榮)所繪的《吉原格子先之圖》


梵谷的畫,背景都是浮世繪

兩百年前的東京,到底是甚麼樣貌,庶民生活如何?貴族武士、和尚方丈、浮世繪畫師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即將邁入明治時代的現代化社會前,江戶到底如何迎接黑船來襲?

最重要的,夜晚的花街柳巷,妖怪與傳說,江戶時代眾多的生活習俗,明治維新後就這樣硬生生消失了呢?

喜歡浮世繪的人應該會喜歡這部電影,浮世繪從狩野派父傳子、土佐派貴族世襲出身,因為競爭者眾,被畫派驅逐後畫師轉往浮世繪發展。

當時版畫興起,浮世繪透過印刷複製傳播,而後旅行盛行,葛飾北齋繪製了《冨嶽三十六景》,歌川廣重也創作了《東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此二人確立了浮世繪「名所繪」風格。

大致上了解了這樣的原由後,來看一下這部電影會比較有感覺,主要透過葛飾北齋的第三個女兒阿榮來看父親如何在浮世繪中奠定基礎,阿榮的妹妹阿猶失明,作為父親的北齋無能為力,甚至他覺得因為女兒的失明,讓他可以看到神怪之事,增加了他的創意,內心非常愧疚,不敢回家面對這個小女兒。

前年去日本,剛好永青文庫舉辦春畫展,算是江戶時代浮世繪比較沒有公開展示的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葛飾北齋的代表春畫『蛸と海女の圖』。韓國的電影《下女的誘惑》、《原罪犯》都有出現章魚畫面,應該是向北齋致敬吧?

浮世繪的粉絲,應該就屬於巴黎印象派的畫家們了,無論是莫內、雷諾瓦、梵谷到畢卡索都受到這樣的影響,以日常生活的題材,所有物體可隨想像放大縮小,並且改變觀看的角度,加上水彩顏色的對比色,浮世繪多樣的樣貌,至今的藝術家還拿來持續創新。

北齋到了六十歲才成名,他喜歡中國小說《西遊記》《水滸傳》,插畫中的妖怪或許受到這些神話的影響。他的女兒繪畫技巧甚至比父親還要好,看到父親個性的陰暗面,還有不斷持續的創作,九十歲臨死前,他感歎的說:

『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天我をして五年の命を保たしめば 真正の画工となるを得(う)べし。』




師大美術系館與北齋的浮世繪。大家有跟我一樣的想像嗎?每次經過師大路與和平東路上的美術系館,看到大樓門面上貼了奇形的玻璃碎片,就讓我想到了章魚哥,然後就想到了北齋的這兩幅知名的浮世繪。師大終於把玻璃碎片剷掉了。

2017/03/24

【桃園】瑯嬛書屋,做自己的兩性主題書店



時光轉動的很快,一下子書屋開幕已經過了兩年,這兩年來最大的變化,我想就是書架上的各樣的書,主題明確,活動很多,問店長如何做到的?想必一路辛苦吧?

我到二手書店喜歡問幾個問題,一是倉庫很大嗎?收書遇到怎樣的趣聞呢?如何把書的主題分類明確化呢?

我的問題好多,原本會選擇開在大學旁,應該是希望大學生是主要的客戶,雖然偶有大學生晃進來翻翻書,但是書屋最大的客群,還是上班族為主,或許是消費能力,或許是休閒之餘的閱讀習慣,透過一場一場兩性議題、環保、社會運動相關的活動,瑯嬛書屋也走出了自己的理想,本來書店裡也有擺放一些收回來的二手暢銷書,養生、健康、休閒的書籍,但顯得有點雜亂,後來這部分的書就減少到很少。

很大的空間,有層次的擺設,兩隻年輕的貓在店內衝來衝去,海報、攝影作品,小小的擺飾,瑯嬛書屋呈現簡樸的美學,我看著一系列同主題的講座,能堅持的人一定能成功吧?— 在瑯嬛書屋。

2017/03/22

20170322《國語日報》城市美學06:三峽祖師廟與李梅樹



以下是原稿:

早年來三峽開墾的漢人,以福建泉州安溪人居多,不但帶來了安溪茶葉鐵觀音,也帶來了民間信仰清水祖師廟。沿著三峽河岸的老街、老市集、祖師廟,山上伐木、煤礦、茶葉、樟腦、染布等行業,形成了熱鬧的街市。

1777年,三峽的安溪人與周邊的客家人爭奪地盤發生械鬥,客家人被趕到今日的中壢地區。後來安溪人與漳州人械鬥,漳州人被趕到桃園地區。經過了多次械鬥之後,三峽一帶主要是以安溪人為主的聚落。

1916年日本時代實施「市區改正」,興建公共衛生的排水道,把道路拉直,老街有連通的圓拱亭仔腳,紅磚屋的建築立面有洋、日、漢式的風格,1920年老街完工時已經建設台車道,方便運送物資,通達鶯歌、成福、有木、媽祖田、金瓜坑等地,可謂四通八達。

*祖師廟,一座東方藝術館

1767年動土興建的祖師廟,歷經了1833年大地震、1899年、1947年三次的大整修,最後一次的大整修,是由在地藝術家李梅樹負責,戰後意外的買到了台灣神社鳥居的石柱,產自於庫頁島的樺太花崗岩,目前位於中殿的八根石柱,有別於寺廟經常使用的福建青斗石,或是八里的觀音石。

三峽祖師廟,石柱很多是最大特色,柱上的雕刻樣式繁多,整座廟刻有一千多隻鳥類,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種類,仰頭觀察這些小鳥,彷彿聽到吱吱喳喳的聲音。一般廟宇,不是色彩鮮豔的剪黏,或是油漆鮮豔的斗栱,祖師廟的風格大不相同,大量的石雕、銅雕、木雕,只貼上金箔裝飾,重現了廟宇殿堂給人嚴肅莊重的精神。


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有一座地下宮殿,原本是一座教堂,因為大火而改建為蓄水池,擁有眾多的石柱;


捷克的卡羅維瓦利,有個溫泉長廊本來要蓋兩層,結果經費不足停建,所有的柱子都陳列在一樓。許多老人、觀光客泡完溫泉後,在長廊散步,變成了此地重要的特色。

三峽祖師廟眾多的石柱,前殿、中殿、後殿皆有藻井,打破了廟宇募款一次大整修的傳統,雕刻裝飾要素描畫草稿,計畫性的長期培養工匠師,如今成為外國觀光客必到訪的所在。

*李梅樹,寫實畫家

李梅樹,1927年以「靜物」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隔年又以「三峽後街」入選第二屆台展,並到東京美術大學習西洋繪畫,1934年畢業回台灣後,就被任命為三峽的議員,與陳澄波、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楊三郎、立石鐵臣等年輕畫家成立了臺陽美術協會。

1945年,戰爭結束後,李梅樹組織了治安維持會,被推舉為三峽鎮民代表,並且擔任祖師廟的重建負責人,後來擔任縣議員等職務。

台灣戰後民風保守,李梅樹讓家人擔任模特兒,經常以農家生活為背景,臉部凝重的表情,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特別的顏色,配合當時社會氛圍,白色恐怖極權統治下,每一件作品,背後或有隱喻的故事。

李梅樹學習西畫,構圖、色彩、技法,無不從西洋藝術出發,可是他的畫作呈現了台灣在地生活樣貌。整修祖師廟時,學習西方教堂的整修模式,把東方廟宇往上帶往藝術的層次。我們可以到三峽的湊合賞鳥,也可以到三峽祖師廟內賞鳥,看看栩栩如生的石雕,或者走一趟李梅樹美術館,看看一生都是『寫實』的作品。

三峽老照片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3-臺灣大學2



帶我們從台大校門口開始,沿著椰林大道走,從建築的元素與概念細說校園內的特色建築。

著名的台大洞洞館,以中國傳統三合院為概念的三棟聯合建築,是美國援助學校蓋的,可惜,現在只剩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和哲學系已經拆了,聽水瓶子身歷其境解說,做工有多細緻、方柱與圓柱構造、整齊密合的地磚、以及裝窗型冷氣後,怎麼越挖越大洞啦。

一路走著,不難發現以巴洛克及文藝復興風格為主的系館,乃是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建築,例如工學院等,設計時的考量有什麼呢?第一學生活動中心也是美國援助蓋的,王大閎建築師如何用不同元素,將新舊融合在一起,又如何在建築細節上體現,體貼的設計讓學生在內自在的活動,打開聲音聽這一集精彩的節目!(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四重奏》與《火車》



一場難以吞下的悲傷故事,我們需要誠實面對欺騙自己的謊言,淡淡的逃避,還是要自嘲就好?《四重奏》

有關身分冒用的主題,我想大概也只有日本這個國家會那麼在意,在現在這個社會,最後掌握個人資訊最多的,恐怕是Google 、臉書,網路的紀錄有多麼不堪,頂多就是刪除重新註冊,但是一個人的過往,有那麼容易就重來嗎?

這兩齣戲劇,主要在探討這類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因為欠債這個原因,引發了更大的事情嗎?

宮部美幸的作品,一再的討論道德與現實的衝突,每一個微小的事情,一連串起來可能造成巨大的災害,社會有無能力去處理這樣的問題?

最近在街上也經常看到討債的大哥,找到債權人就大聲叫罵,形成巨大的壓力,至於債權人後來會做出甚麼事情,真正的我們就不重視修補的過程了。

天地人學堂:在地文化與服務的結合、推廣操作策略分析



紀錄一下

✔水瓶子:黃金種子暨青田七六/文化長(在地文化與服務的結合、推廣操作策略分析)
#今晚要來聽台北最美一條街的故事了
#文化推廣是一步一步慢慢深耕累積的
(點選下方資訊瞭解更多 ↓ ↓ ↓ ↓ ↓ )⋯⋯

水瓶子,台大地質系畢業,喜愛城市散步,從事旅行與藝術寫作、導覽講座,對於城市觀點與論述多有研究,參與過台北市各類導覽活動,帶領民眾了解一棟老房子、一個街區、一座城市所發生過的歷史、地理、科學、人文的故事。著有《台北閱讀空間》、《台北捷運散步手帖(紅線)》、《我的書店時光》、《台北咖啡時光》《台北小散步》、《台北咖啡印象》、《在城市的彼端,我站著》等書籍。

水瓶子現任青田七六文化長一職,青田七六於2011年由黃金種子所開設,是為古蹟活化再利用的主要項目,作為推廣地質科普與民眾親近老屋的平台,定期舉版文化導覽、講座、地質科普活動等,從2011年至今,已超過千場活動,內容深具多樣性,讓參與的民眾總是收穫良多,且獲得多家媒體報導。N163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黃金種子暨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與大家分享:

(1)文化可以當飯吃嗎?在地文化推廣策略剖析;
(2)如何透過品牌經營、故事敘述方式操作與推廣;
(3)服務與文化的結合,以青田七六為例。

☞報名與瞭解此場次跨產業沙龍>>> http://goo.gl/mYAe9y
天地人學堂|提供最豐富的跨界產業知識。點選我們其他推薦的商業專業課程 >>> https://goo.gl/WKCqti
#老房子 #在地文化 #文化導覽 #古蹟 #城市的故事 #街區慢步 #黃金種子 #青田七六 #天地人 #跨產業 #天圓地方人逗留

2017/03/21

這學期的附近小學地球科學導覽心得



每學期都有小學生來青田七六,介紹台灣島的形成,岩石的形成分類,本次重點我放在臺北盆地的形成,雖然不期望可以讓小朋友馬上了解,但是各式各樣我想像不到的回答,也讓我學了一課。

這次有幾班的老師很用心,有的老師在出發之前就發了資料,也真的有學生先看了(不過是少數),也有老師特地要學生抄筆記。

既然如此,我就加強同學們上台自我表達的能力。

我們已經要走多元教學的方式,就會犧牲掉填鴨教學下背誦答案的優點,但是應該會換來更多創意吧?如今各科目在網路上查詢到各種解答,我覺得培養多元思考能力才是正道。— 在青田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