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2017.04《Taipei Walker》No.240,水瓶子城市漫步06:松菸工業村的育嬰室在哪裡?原來今天是閱樂書店



到松菸文創園區去參觀,一般民眾的感想呈現多樣的面貌:百貨公司、旅館、餐廳、書店、創意設計、工藝設計、看展覽等等。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工業村的具體實現,這個實現跨越了戰爭的前後,難得一見非常重視員工生活的工廠。

1937年開始動工興建的松山菸草工場,選址在縱貫線鐵路沿線,位於台北市東邊的水田地,貨運、水源、電力十分便捷,工廠運作又不影響都市生活機能。

我們之所以稱為工業村的概念,是 1940年完工的「煙草工場」長方形主體建築,有員工澡堂
、育兒室、醫療室、福利社、值班室、禮堂、餐廳與娛樂空間,另一側是倉庫與現代化製程的廠房,後又興建了日本人宿舍區,實現了讓員工生活與工作一體的空間。

戰後延續這樣的思考模式,1954年於「工場」南側新建木造的育嬰房。原本的育兒室設置於工場一樓,但因為戰爭時期廢止。這間房子曾經被當成員工托兒所、福利社、檢查站。根據老員工的口述,當年在松菸工作的人,旁邊有運動跑道與運動場,下班前可以做運動,到福利社買東西,然後帶小孩一起回家,這樣一個工作與生活結合的地方,如今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大巨蛋。

1958年,具有園藝背景的林元朗設計「工場」內巴洛克風格的花園,原本要放上一些希臘神話的裸體雕像,但陳履坦廠長找了幾個漂亮的女作業員為模特兒做雕塑。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大噴水池,除了欣賞外,還有消防用途,只要接上水管就可以滅火。此外在「工場」四周有日本時代種植的台灣原生種植物,如今是中、日、台混和的庭園風格。

松菸東側水池旁,今日的閱樂書店,是因為一齣偶像的拍攝延續書店經營,很多人看到了全木作建築,以為是日本時代興建,但沒想到這棟建築是戰後因員工數量增加,餐廳不敷使用,員工還要輪班在禮堂用餐,廠長體恤員工新蓋的育嬰室,而這棟建築因為大巨蛋的興建,從「工場」南側移到了東邊的水池旁,若要講這棟木房子與傳統日式建築有甚麼不同,大概就是很像三合院兩翼的對稱性,但如此並無損文化資產的重要性,這棟建築說明了從日本時代重視員工生活的延續精神。

如今,縱貫線在台北全面地下化,聽不到火車、鐵軌摩擦轟隆隆的聲音,在松菸也完全看不到製菸機具,看不到人們努力工作、員工家庭和樂休憩的樣貌。但這座空殼建築塞入了更多的想像,希望這座被移位的古蹟,能夠教我們體恤女性、重視員工的工業村曾經在此存在著。

5 則留言:

  1. 歷史總是要有人訴說,不過大部分的人與所有人事物歷史場景,難有聯繫共鳴,被忽視是必然的,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只有會說書的人讓人得以延續情感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希望有一個小區可以放歷史建築資料和相片,或是使用電視播放歷史建築資料和說明往日風華歲月的故事亦可。

      刪除
    2. 現在有服務中心,應該是可以做這件事情,來建議看看!

      刪除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