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 From 黎巴嫩 |
這座古城應該跟亞美尼亞人沒甚麼關係,是阿拉柏歐瑪雅王朝(661-750)的一段歷史中,因為兄弟鬩牆而讓這座城市毀壞,不是因為地震或天災。這座城市有很深的羅馬帝國的建築式樣,有中央列柱大道,但是仔細看又非常細緻,不若羅馬帝國是大塊的石柱石塊堆砌起來,而是一層層大石塊與小石塊相間堆疊,據說這裡是國王的夏日行館。
這裡的特色是灌溉與水道系統特別的發達,十字的列柱大道旁可以容納600個店鋪的商店街,雖然我們沒有看到甚麼雕像,可是據說有發現貓頭鷹、鷹、貝殼、葉子等雕飾,到底是拜占庭的樣式,還是羅馬帝國,亦或是有自己的新式樣?
在這座行館中,國王與人民是平起平坐的,雖然有雄偉壯觀的石柱與大廳,可是在國王的會客室並沒有貴賤之分,這是一座商業交易的城市,也給來此的商人有個休息的地方(三溫暖)。在最近的考古中,發現有座小清真寺。我們的當地導遊是個念考古學的博士生(之前是念地質系的樣子),他解釋了很多目前考古的思考方法,可是他很少講所謂的標準答案,在旅行中的思考,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個晴空萬里藍天無雲的安佳古城,看到遠山被白雪覆蓋的神聖之山,利用雪水流下來的灌溉著農作物,井然有序一排排的果樹,加上這座不到40年短命的古城是伊斯蘭的建築師設計,但充滿了濃厚的羅馬風味,有三溫暖與公共澡堂等。而亞美尼亞是最早承認基督教的國家(330年),在這個地方的建築、宗教、種族的混搭,在歷史中充滿了另人玩味的省思。






亞洲的廟宇,好像都是這樣吧!賣香、賣鮮花素果的小販就這麼設立在廟宇一旁,呉哥的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這裡販售著一朵朵蓮花,含苞待放的,在我們這,比較少見。我們每人買了一份,一份裡有兩支蠟燭、三柱香跟兩朵蓮花,售1美金,以當地0.5美金就可以吃個柬式營養三明治的算法來看,這香燭賣得並不便宜,但,無坊!反正都是一種體驗。
廟宇建築,跟泰國很像,都是三角尖頂,尖頂上頭裹著一層金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很是耀眼。這座廟,不大,正向站著兩尊佛祇,神桌上還有一些被供俸的小佛;上了階梯,入室之前必須要先脫鞋,這點,和台灣的廟宇又是很不相同,我們幾乎是半蹲半跪半坐的到裡面去。至於,要怎麼參拜??完全不知道,只有再次請地陪先做,我們再跟著依樣畫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