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5

【維也納】方濟會教堂

前幾年流行的小說《達文西密碼》就是以方濟會這個教派為主的假想小說,所以在各城市都想去逛逛方濟會教堂,這跟我看到龍山寺就想進去比較看看有甚麼不同有異曲同工。


2009.3.27 方濟會教堂門楣上的雕像

方濟會進入維也納這裡比較晚,這座教堂的前身是修女院,1603年才蓋好目前見到的方濟會教堂,教堂前面有1798年設計的新古典式摩西噴泉,外觀著個山牆看起來是文藝復興式,可是一進入教堂內部,感覺非常的華麗,巴洛克式的講道壇,祭壇很高到天花板,許多細部裝飾是金光閃閃,宛如聖母發出的光芒,祭壇旁有幅基督受難圖也很引人注意。

進入的門口上方還有1642年至今的管風琴,據說琴上有些雕飾與宗教圖畫,我在樓下用長鏡頭就是拍不到,在此回顧到威尼斯的方濟教會,感覺是蠻有規模的教派。從教義來看,教友是很清貧的,不但要行乞,還要捐給窮人,這讓我想到小說中丐幫的組織。

【威尼斯】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
【倫敦】達文西與聖母@國家美術館
維基百科:方濟會

2009/05/03

【知本】溫泉、部落、山林,我要重新認識知本的流水帳

每次到知本就是泡泡溫泉住一晚,然後隔天趕往下個地點,這次停留在知本,除了溫泉之外,知本還有山林生態、原住民部落,蝴蝶生態與花草香精肥皂等,雖然只在知本待了24小時,但好像過了兩三天。


知本卡地布部落的小朋友跳的迎賓舞

每次參加這類的活動,總想書寫很多,但是往往力不從心,不是對當地的歷史文化無法深入體會,就是覺得短時間的接觸,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感受,每次都很想再去幾次,或是多住幾天。但現實與理想總是有距離,所以這次我不再那麼拼命的去探索、搞笑或是亂拍照,試著把自己放空,當作一次家庭式的旅行體驗。

我想先記錄一下這次的流水帳,避免未來要書寫的時候遺漏掉了。

1. 東遊季蝴蝶生態導覽,做精油香皂
2. 公仔彩繪
3. 大頭目餐廳的晚餐與歌聲
4. 知本街歷史文化導覽(忠義堂、溫泉老街、泰國四面佛(神))
5. 統茂飯店溫泉澡
6. 卡地布部落,剛好部落青年在練舞要出國表演
7. 知本林道

這幾年不少的小旅行,有些是政府單位的地方再造的社區營造,有些是為了促進觀光產業,有些是有機農產品的推廣,無論是自己花錢花時間去體驗,或者有單位補助,真的都讓我學習到不少。而提升台灣生活文化,真的是要自身『做』中學的。

P.S. 本次活動是為經濟部商業司98年度創新台灣品牌商圈計畫之台東縣台東瑰寶風華再現品牌推展計畫的「知本溫泉套裝行程部落客試遊活動」,由傳動經營顧問有限公司主辦,這篇文章與往後的書寫內容全為水瓶子個人體驗心得。

2009/05/02

【台北】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北美館

利用五一勞動節放假一早跑去北美館看展,一進來沒甚麼人,不一會人潮多了起來,還有一群市議員來看展!許多導覽團體,顯然這個空間又開始消化不良。


整個展我最喜歡的夏卡爾作品(局部),畫家化身為雞來思考

這裡展出許多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的知名畫家的作品,有畢卡索、布拉克、米羅、夏卡爾、馬諦斯等,大部分是野獸派的作品,也夾雜了立體派、抽象派與超現實主義,我比較不清楚的是收入了美國的一些普普藝術之後的作品,看起來也是能符合世外桃源的主題,可是跟巴黎那邊流行的畫派似乎又有點格格不入。或許是我了解得不夠深入吧?

台灣有這樣的展覽是不錯的,比起國外或許進步的空間還很大,入場票價與小紀念品的價格已經趕上國際了(就是夠貴),北美館為了這次展覽出版了一本900元的參展作品介紹,雖然很喜歡,可是實在買不下手。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官方網站
【巴黎】龐畢度中心旁水池

近年來很多國際知名畫作的展覽,希望策展單位與看展民眾的品質能夠逐年的更提升一些。而我,若有機會去參加專業導覽老師的介紹,應該還會再跑去一趟吧!

2009/05/01

【台北】格蘭利威品酒會與練習曲導演拍片心情

星期一參加了一場威士忌的品酒會,《練習曲》的導演說明當時拍這部片的心路歷程。


到品酒會前我對威士忌一點都不了解,逛到二手書店買了一本村上春樹的書

本來我對品酒會沒有甚麼期待,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情,而比較有興趣的是想聽聽《練習曲》導演的分享。但酒訊雜誌總編輯莊雲斌先生一上場就問大家,今天要來品酒想要獲得甚麼?害我心裡著實緊張了一下,整個心裡就是一片空白,通常我小喝一點酒都是在飛機上,請空姐倒一杯白酒,讓我可以很快的昏睡過去。

莊先生要我們去聞威士忌所含的味道,然後大喝一口,利用類似漱口的模式,讓酒在口中接觸所有舌頭的味蕾與嘴內的所有皮膚,去感覺所有的味道,苦苦、澀澀、甜甜、辣辣......等,這些味覺在口中會慢慢地中和掉,所以應該不會感受到特別甜或特別辣,只要有不平衡的口感,就不是好的威士忌。

我喜歡格蘭利威的15年份的酒,回想在金門當兵的時候,所喝高粱的香醇,當時一杯杯的下肚,完全不知道怎樣品味真是浪費。

品酒結束後,《練習曲》導演陳懷恩講他拍這部片的籌備過程,還有退路都想好了,若是片子不賣,也可以拿到學校去播映,至少給學生一些正面的砥礪。而這部片最有名的一句話:『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今台灣現在流行的腳踏車環島運動,在台灣這個不大也不小的島上也真的是蠻好的訓練,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了解不同的人,認真的做好每件事情,真的就是我們缺乏做人做事的精神吧!

最後,我們又去永康街的一家烤肉店大吃一頓,今天真是味蕾的大挑戰。

當日完整紀錄的連結:
寧靜海的銀色天空:【格蘭利威】威士忌品酒會與陳懷恩導演的單一無二練習曲@麗水街COZY

警語: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請勿過量!

2009/04/30

【維也納】希臘巷與聖喬治教堂

沒有去過希臘,所以進入了希臘巷並沒有甚麼與希臘連結的感覺,只是覺得小小的巷子,陽光照下來還真好看,小巷內兩側的房子牆壁到處有石檔,可能怕馬車撞壞牆壁吧!


2009.3.27 風笛手曾經酒醉被誤為黑死病垂死病人被丟到葬坑,猛吹風笛才讓人救了出來

這條巷子是因為18世紀有些希臘商人在此居住而得名,一走入巷子就有些酒館與餐館,石頭路搭配兩側比較古老的房子,露天桌椅與好天氣的藍天,旅客在巷子裡走來走去,陽光只會照到高樓的窗戶,然後再反射下來。往河岸走去,四周房舍的歷史,最老的是1611年,保持著原來的樣式,而應該都有修建過的痕跡。

1803年所建的聖喬治教堂,外觀是紅磚建築,外牆的鍍金壁畫很值得駐足欣賞,原本以為外表這樣亮麗的紅色教堂裡面應該會有些看頭,一走入教堂是不規則狀,祭壇在另一邊,應該是我沒專心看,感覺沒甚麼東西。在希臘巷有17世紀土耳其軍攻打的遺物,也有13世紀的暸望台。



我說不出來怎樣喜歡這個小巷子,或許是當天的藍天白雲,也或許是陽光,或者是這裡的石頭路或比較古的房舍建築,或者是有別於大教堂外的人潮洶湧,這裡人比較少!

2009/04/29

【維也納】彼得教堂

彼得教堂在小巷弄之中,若把旁邊的房子略去不看,其實那圓頂與樓塔還蠻壯觀的,雖不及史提芬大教堂,可是這樣的巴洛克教堂感覺很像置身貝尼尼的城市--羅馬。


2009.3.27

彼得教堂原址在12世紀的時候就有教堂,但是目前這樣的圓頂教堂是18世紀初完工的,在羅馬內的的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為設計的方向所建,當然規模沒有那麼大,但是進入教堂內看到圓頂畫,主題是『聖女瑪女的假設』。主祭壇的屏風很有名,可是我看不出有名在哪裡?放在側邊有個講道壇,上面有鍍金的雕塑,是說一個『聖徒的墮落』。還有聖母懷胎等畫作,跟布拉格類似的是教堂內都有貴族徽章的圖騰。

1393年,有個神父在黑死病傳染的期間,因拒絕透露波希米亞女王對神父的告白,被國王丟到河裡死掉。這個神父的雕像就在教堂內。

據說希希(SiSi)公主(伊麗莎白皇后)經常一個人在此禱告,直到深夜。

2009/04/28

【維也納】霍爾市場的安可鐘

聽說這裡有羅馬廢墟,可是我到處走來走去只看到這個安可鐘,然後約莫10人在此等候正點報時,我想應該跟布拉格的天文鐘,或是SOGO的時鐘一樣,會有人出來表演吧!


2009.3.27

這個安可鐘是1914年完工,當時流行的新藝術風格,為在兩棟辦公大樓中間的連結橋上(讓我想到威尼斯的嘆息橋),橋身用黃銅裝飾,我看書上說每一個正點會有一些歷史人物出現,如:魯道夫四世、海頓等人,在管風琴的音樂聲中,會一個個繞到時鐘的前面遊行。

霍爾市場是個廣場,這裡目前在整修。中世紀開始就是個市集,賣魚賣肉賣衣服,也處決人犯,但是我實在感受不到這邊以前的樣子。這附近還有座婚禮噴泉,不過我沒看噴泉在噴,倒是有一個主教在幫人證婚的雕像,很新很新,應該是剛修復,這噴泉是1732年左右建造完成的。

找不到羅馬廢墟,可是看到旁邊有個羅馬博物館,我想應該就在裡面,不過第一天在維也納沒甚麼興致逛博物館,現在就來逛網站神遊一下。

Römermuseum

至於那個安可鐘整點的人偶遊行,在『噹』了一下後,甚麼也沒有發生。沒有音樂也沒有人偶出來打招呼,就只有我們幾個人面對面乾笑了一下就解散了。

2009/04/26

【維也納】莫札特的費加洛之屋

費加洛之屋在大教堂旁邊不遠處,莫札特在1784-1787年間在此創作了歌劇費加洛婚禮,因此這裡就這樣命名,莫札特住在第一層樓(就是我們的二樓),但博物館有很多層樓。



這裡放了許多莫札特生前遺留下來的東西,不過真的很少,用來描述死的時候窮困潦倒,只有許多手抄的譜。但是或許是整修過了,我倒覺得這裡很大,有臥房、書房還有遊戲間、廚房、餐廳等等,樣樣具備,還有一個小的撞球檯。但以名人來講的話,應該算是很寒酸居處吧!

樓上有一些莫札特的歌劇,用3D電影的方式呈現,短短不到十分鐘,實在很精彩。還有大鍵琴等樂器,逛完了這個故居,還真想把莫札特的所有創作的歌劇看過一次呢!


維基百科:費加洛婚禮




這裡是少數看到有簡體中文的說明DM,日文版是到處看的到,不過已經被索取光了,可見日本觀光客不少。我在此聽解說的時候,有個非洲某國的大官,或是總統?國王之類的人來參訪,還有一堆隨扈,真的是很面熟,或許有來過台灣,我看那個解說員很想解說甚麼,可是他們很無奈的匆匆走過,我趕時間只停留30分鐘,可是那個大官居然不到5分鐘就走了出去。

【維也納】莫札特250歲
【布拉格】《阿瑪迪斯》莫札特與愛斯特劇院

2009/04/23

【台北】建國啤酒廠散步

上星期日(2009/4/19)要感謝圓環文化工作室舉辦了建國啤酒廠的散步導覽活動,讓我踏入了台北市還未踏入了空間,知道了這陌生又熟悉的空間裡還有寧靜的另一個世界。


2009.4.19 建國啤酒廠

啤酒工會的吳樹榮老師很風趣的從歷史與人事變遷,介紹了建國啤酒廠的演進過程,還講了他進入啤酒廠幾段迷路的趣事,可以知道這裡在他心目中佔有多重要的人生回憶,我想不只是吳老師的回憶,也是台灣從日本時代歷經戰後的這段期間,建國啤酒廠在這個產業中的風風雨雨的過往,曾經擁有幾個世界最大的設備,或是幾個絕無僅有的歷史建築,還有棒球隊等等。

除了啤酒的製程外,令我驚豔的是走在啤酒廠的中心點,四周的空間是那樣的寧靜與混搭,有剩下僅有一面紅磚牆的歷史建築,還有許多好幾層樓高的發酵槽,有點廢墟,又有點時空的錯置,但實際又是製酒的空間。吳老師說這個地點曾經有法國的藝術家在此設計裝置藝術,注入的大量的水,並把藝術品放在水上觀賞,曾經轟動一時。這也讓我思考著到底甚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文化?還有歷史古蹟的定位作用到底是甚麼?

建國啤酒廠官方網站

我們在販售處喝了些台灣啤酒的新產品,剛從德國回來的我自覺我們的啤酒應該不輸德國,雖然產量與種類不及,但的確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跟同是釀酒的溫先生聊了一下,他打算還是專攻台灣特有水果的啤酒,我非常認同我們處於全球化的產業鏈中,我們應該是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的。

在販售處買了不少產品,然後再到酒廠裡面的 346餐廳去吃飯,覺得星期日的午後真是幸福。

參與導覽人員的紀錄:
黑社惠:乎乾啦~~建國啤酒廠喝酒趣
黑社惠:圓環飯團 346 543
Giovanna:【尋酒記】參觀建國酒廠活動紀錄--品飲新款Mine啤酒(飲酒不開車)
Mini Lazy:建國啤酒廠三溫暖一日遊
MonsterJamie:圓環文化工作室_建國啤酒廠漫步
frances的淡藍色牧場:419建國啤酒廠(1)光陰.故事
frances的淡藍色牧場:419建國啤酒廠(2)工業.線條.古蹟


2009.4.9 柏林

或許是剛從柏林回來,走到建國啤酒廠內,我就會聯想到柏林許多空間,這個到處塗鴉的廢棄公寓已經被改造成為文化中心,空地擺了很多裝置藝術品,一旁有啤酒餐飲店,大家在這裡聊天,公寓也提供一些藝文活動的交流場地。柏林有不少這樣的改造案例,很多舊東西留下來,反而是觀光的經濟來源!

2009/04/22

【維也納】大教堂博物館

大教堂博物館不在教堂內,是在大教堂旁邊的一條巷子內,入口並不顯眼,這裡大部分是魯道夫四世的收藏品,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壽衣。


大教堂博物館的特展(Arik Brauer 聖經裡的故事)

這個特展的畫我覺得很有佛教的特色,我會一直想到佛陀要成佛前遇到很多很多妖魔鬼怪的誘惑,或者是十八層地獄的感覺。後來想想,其實好像任何宗教的故事都可以套用在這個特展的畫內,很具有想像力的花可以憑空長出來,沒有臉的人,或是手上有臉有眼睛的想像空間,或者是從書中長出的花長出的火,好像描述書裡的智慧。

阿里克布勞爾(Arik Brauer)是奧地利畫家,生於1929年。同時也是詩人、舞蹈家、歌手與舞台設計師,居住在維也納,是當年維也納的神奇現實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維基百科:Arik Brauer


2009.3.27 大教堂博物館的票根有魯道夫四世的肖像畫

魯道夫四世在1359年為史提芬大教堂舉行開工儀式,大規模的擴建教堂,1365年維也納大學的創立,都是魯道夫四世的功績。博物館內有不少宗教文物,主教穿的衣服、宗教畫、聖骨、法器等等,最有名的是一個畫家畫了魯道夫四世的肖像畫,對天主教沒甚麼興趣的可能進來會覺得很無聊吧!

大教堂博物館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