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查詢「九份」依關聯性排序顯示文章。依日期排序 顯示所有文章
針對查詢「九份」依關聯性排序顯示文章。依日期排序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7/1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9-在臺灣尋找Y字路



「Y字路」,你的印象中是「三角窗」嗎?本集介紹〈在臺灣尋找Y字路〉這本書,由玉山社出版,作者栖來光,譯者邱函妮。

首先要嚴謹定義「Y字路」,街道交會處必須是低於九十度的銳角。書中的Y字路風景大部分在台北市,因為日治時期都市改正計畫,農村發展到都市小鎮時,道路做棋盤式規劃,便將彎曲小路拉直。然而水圳道並非筆直,於是畫過棋盤,而形成ㄚ字路口。1990年,地方上多要求將水圳道加蓋,現在看到的都是水溝蓋。另一種ㄚ字路,在上坡道、下坡道交會處形成的,東京就很多,或是台灣的九份、金瓜石。還有台北、台南獨有的Y字路,則是1945年為了防美軍轟炸而開設的防火巷。

水瓶子特別介紹潮州街59巷,攤開1930年代都市改正計畫圖,台北城中同安街、牯嶺街、南昌街等開發早,必須要有條馬路穿過,像法國巴黎在棋盤式道路中,有45度角馬路穿插其中,但可惜台北沒有實施45度角道路的開發。其他Y字路口,例如:牯嶺街95巷的赤川上游;同安街8巷及8巷2弄旁水溝蓋很多,以前也是水圳道;西園路一段306巷口,一棟閩南式融合西方的三層樓建築,現在是星巴克。作者栖來光從日本嫁來台灣做媳婦,本書以日本人的眼光來看我們習以為常的街景,讀來真是有著不同的樂趣呢!(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9/02/19

【新北市】about cafe



久聞其名,但每次經過北濱公路,剛好都是休假日,前陣子去九份樂伯書店做最後巡禮,經過時有開,終於進入咖啡館看海。

外頭飄著細雨,不少情人從窗前經過,我卻只看到變電箱。

2012/01/24

【大吉嶺】從天堂到凡間@第七天

從不丹的彭措林 Phuntsholing 過一個橋,就到達印度境內,各類汽機車喇叭聲出現了,地上佈滿了垃圾,道路兩旁滿是人、牛、羊、豬、狗、猴子,跟不丹的景象截然不同,好像從一個『空』的領域,到達一個『滿』的地區,雖然佛陀也是從印度婆羅門教出身,可是這兩個世界就是佛教與印度教的最大差異吧?



1. 經過一個個大茶園,一個個村莊,每個村莊的商店賣的東西都大不相同,有的村莊專門修大卡車,有的村莊專賣家具,有的村莊很多藤椅,雖然都不相同,可是路上大部分是男性。
2. 經過大吉嶺火車站,看到蒸氣小火車,火車站的站名標示跟倫敦地鐵一模一樣。看到火車,又好像置身阿里山奮起湖老街。
3. 快樂村茶園,這山城好像10倍大的九份,人車都在小小的巷弄間走,坡度很陡。英國殖民時代的建築式樣,還存在這裡。

2008/02/08

【花蓮】摩里沙卡(林田山林場)

這幾天陰雨綿綿,到了花蓮去逛逛,沒想到天氣一樣,到了林田山走走,跟金瓜石一樣是個霧濛濛的氣候。


2008.2.7

林田山原名摩里沙卡,是台灣遺留下來日治時期最完整的伐木基地,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開發了很多產業,九份金瓜石的金礦、平溪的煤礦、花蓮豐田的石棉、林田山的林場等等,每一個生產區都自成為一個小鎮,小火車運送物品,電影院與康樂中心的規畫,日式宿舍與官方的建築,林田山的保留算是相當完整,這裡最重要生產的是檜木。

林田山林區在1972年發生過大火,燒了一個多月。荒廢的社區於1996年開始重建,中山堂是仿原日式建築樣式,目前裡面有些展覽,提供演講或放影片用途,需要脫鞋進入的展示館展示當年的生活情況。2001年上方的康樂新村祝融,30多幢檜木房舍燒毀,整個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老房子付之一炬,走到康樂新村舊址時,只有空蕩焦黑的地基。

由於下著雨,鮮少有遊客走到這邊,看到一家人在日式房舍門口過年團圓,小朋友坐在台階上玩掌上型電玩,父母在屋外烤玉米要賣給遊客,就好像看宮崎駿卡通的感覺,不得不佩服舊的日式建築的生活機能。

2010/05/30

【神戶】阿貝之有馬溫泉@炭酸煎餅本家

我很喜歡木頭的日式建築,尤其是一整條街道都是,走進這樣彎彎曲曲的街道,就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古代。

From 日本

日式建築在台灣上應該很多,很少有整條街,或是整個聚落保存下來的。現存的老街,多是清末的洋樓,重修之後,賣著全台都一樣來自中國製作的紀念品。我想我們之所以去日本的京都、神戶、大阪、高山等地,就是因為日本各地的街道都有不同的特色,所賣的土產也都不同。經常會在九份的階梯中遇到來觀光的日本人,或是平溪線的火車站遇到日本的背包客,他們追尋的是不是就是懷舊的氣氛?


檢視較大的地圖
居然在 Google 地圖的 Street View 找到明信片上的實景

我原以為這張明信片上的街道太小,Google 的車子應該進不去,沒想到一搜尋就找到,而且還跟明信片上一模一樣,因為攝影機比較高,角度有些不同。

阿貝說:有馬溫泉有兩種,一種是像金瓜石黃金瀑布那樣含有鐵質的金湯,另一種則是炭酸溫泉,稱為銀湯,土產則是用炭酸泉做成像法蘭酥的薄餅,我在明信片中的這間試吃了很多片。(石田 步 有馬溫泉 湯本坂)

From 日本
攝影/阿貝

2019/02/24

【新北市】瑞芳新村芳書院



人生至今對於瑞芳的印象,並不是煤礦,而是去九份金瓜石的必經轉運站,每次來都是下雨,潮濕的空氣中散發出些許的霉味。

但是,進入了新村芳書院,儘管窗外是多麼多雨潮濕的氣候,屋內竟反而讓這些木製家具散發出濃厚的香味。原來發霉是可以克服的,平時開著暖氣或冷氣,只要讓空氣流通,木頭吸入潮濕,又釋放味道,大自然的製品非常的神奇。

一面大書牆的書院,平常舉辦很多活動,我一直以為每一個小鎮都應該有這樣的空間,新村芳以民宿的方式營運,二樓外的空間,像是咖啡館,非常不容易登上的閣樓,是一個秘密讀書處,而一旁的露台,又造就了另一個不像是瑞芳的空間。

一樓掛在牆上七彩鮮豔的不一鼓,連結了世界各處的可能性,旅行中的學習,一輩子也不會停止。— 在新村芳書院。

2008/05/11

【金瓜石】煉銅廠與陰陽海

從濱海公路上金瓜石,一定會看到這座巨大的煉銅廠,據說有十八層,而且因為廢煙的問題,還有煙囪直接接管到山上排放。


2008.5.11 廢棄的煉銅廠

金瓜石雖然產金出名,可是銅才是真正產出很多的產品,產銅過程會產生銅煙,銅煙中的二氧化硫遇到下雨就變成酸雨,落入地面更造成汙染,金礦沒有了,只有大量的生產銅,台金公司大量的生產銅,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當年因為國際銅價下跌,台金公司被台電接收,而嚴重的污染將禮樂煉銅廠關閉。

從山上看這一片海,可以明顯地看到顏色的不同,稱為陰陽海,成因為山上的酸礦,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形成了陰陽海特殊景象。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很多人來挑金,一直到日治時期的大量開發,此地還有戰俘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此地又有不同的政策,一直到1989年《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把這個地方轉化為觀光地,如今酸雨已經不在,前幾年因為人潮太多,在山下建了一大片的停車場,所有人都要坐公車轉運,但是如今觀光客似乎不多,這些停車場似乎又閒置。

看著金瓜石的繁華與孤寂,民宿與餐廳的起起落落,只留下這些建築獨自望著陰陽海發呆。山上的黃鐵礦在陽光下就好像金礦一般,也因此稱為愚人金,金、銅、鐵這幾種礦物是共生的礦物。而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來淘金的,也有艱苦的礦工,時代的變遷,還有在九份租房子做生意,或者開民宿的外地人。這百年的金瓜石絕對不只有鍊金的故事,還有更多悲喜的人生故事。

2015/07/06

【淡水】紅樓,層層疊疊的石牆,述說這裡興衰的過往雲煙。

1945年,戰爭到了末期,美軍瘋狂的轟炸台灣主要城市,淡水這個台灣第一個現代化的小城受到嚴重的衝擊。這時候洪燦星出生了,我想他當時或許不知道母親會堅持買下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紅樓,後來家族又堅持復原不改建大廈的這段歷程。



在紅樓內見到如今已經七十歲的洪燦星先生與太太,談到他三歲的時候在街上玩耍,被黑頭車撞到彈飛幾公尺,居然全身毫髮無傷,開車的有錢人掏出三百元交給洪燦星的母親,但洪許俸堅持不收,說沒有甚麼事情不應該收錢,倒是撞擊力道之強,車頭燈都破了。我想這是台灣人敦厚的一面。

......


*年表

1899年,開設洋行致富的船商李貽和興建紅樓完工,歷時四年
1913年,前因李家兩艘貨船發生意外,經濟困難將紅樓轉賣給時任臺北廳參事、後任淡水區長的第二任屋主洪以南,
1915-1916年間,台灣總督視察淡水參訪紅樓,取名為達觀樓。
1927年,洪以南過世
1928年,洪以南兒子洪長庚獲醫學博士學位,回國後舉家搬遷到大稻埕,開設達觀眼科,紅樓由長老教會郭青年一家居住管理。
1963年,洪炳堅、洪許俸購入紅樓,為第三任屋主,此洪家與洪以南並無親戚關係。紅樓整修時外觀變成黃樓
2000年,洪炳堅的兒子洪燦星整修,敲掉黃色沙漿,紅樓再現,目前洪家第三代洪良鑑、洪偉賓經營咖啡館、餐廳。

一般人到淡水老街,可能就是在中正路上吃吃喝喝,在淡水河畔散步看夕陽。其實,從福佑宮走上重建街這條有點陡峭的階梯,走到有點喘的時候,往八里觀音山方向看著河景,你會注意到原來此地跟九份一般,是座靠海的山城,在重建街旁,矗立了一座三層樓高的紅磚建築。

走進一看,這山城的紅樓前居然有大廣場,夕陽西下,眺望著河景,海天一色,紅色的陽光照在人的臉上,紅通通的好像喝醉酒一般,回過頭來看這座紅樓,會以為是隸屬於官方的公共建築,但其實目前是私人所有。

三樓樓頂上開設咖啡館,視野風景極佳,不輸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樓頂咖啡館。一樓是餐廳,氣派的圓拱迴廊,一樓樓面挑高的地基,底下有防潮通風口,仔細觀察大門兩側柱子下方的裝飾,左右兩邊堆疊紅磚的樣式不同,為這棟房子留下了一些些趣味。

1899年完工的紅樓,與紅毛城內的英國領事館建築風格類似,有人推測可能是同一個建築師所設計規劃,利用紅磚與石頭,加上藍綠色瓶子形狀的護欄,一種融合漢式與洋式的外觀,反而比領事館更具特色。

*兩任屋主的機緣,紅樓取名為達觀樓

1860年(清咸豐10年),天津條約,淡水正式開港。各國在此設立領事館,一時之間商賈開啟貿易通商航道,富商李貽和經營船運行,1895年,在此購地蓋屋。剛好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統治,或許是如此,紅樓屋內的建材,不只有來自中國進口的紅磚、石材,除了從中國進口的紅磚、石材之外,屋內使用北投的唭哩岸石,還有壁爐的設計,可以安然度過冬天,紅樓在不同時代被使用,有著多樣的故事。

1913年,李貽和的船公司因為兩艘自家的船對撞沉沒,經營發生困難,剛好當時當任台北廳參事的洪以南的太太生病,需要較好的環境靜養,於是洪以南買下了紅樓,全家搬遷進去。隔年,洪以南升任淡水區長,同時也擔任傳統詩社瀛社的社長,經常邀請文人來家裡作客,在庭院吟詩作對。台灣總督曾經視察淡水,參訪紅樓,取名為達觀樓。

1927年,洪以南過世,兩年後,兒子洪長庚用「達觀」之名,在大稻埕創立的達觀眼科醫院。從洪以南以達觀之名,不只表示這棟樓位於淡水河與出海口,對岸還有觀音山景,海天一色的美景之外,還表示人生必須有豁達遠觀之意。洪長庚去日本留學,與父親還曾經共遊日本,這樣的父子情誼,學習眼科回台後,將自己的眼科醫院命名為「達觀」,這個「達觀」的用義轉移為健康的雙眼,頗具意義。

從第一任屋主李貽和到第二任屋主洪以南過世,洪家的重心就移到到大稻埕,紅樓由長老教會的郭青年使用管理,期間歷經了戰爭期間,紅樓的庭院旁就多了一座防空警報塔,用台語稱為「淡水螺」。

*淡水人共同的記憶「淡水螺」與「黃樓」

我前去拜訪紅樓餐廳的經營者洪偉賓,打開他家的相簿,全家人在「淡水螺」前的合照,他說著小時候就在這個塔爬上爬下,多次颱風吹襲下,「淡水螺」非常不安全,於是政府拆除並且把防空警報器遷移到警察局的樓頂。

我原以為洪偉賓跟洪以南家族有親戚關係,沒想到只是剛好都姓洪。1963年,洪偉賓的阿嬤洪許俸女士在淡水賣魚丸,聽說紅樓要出售的消息,馬上找到屋主議價,原屋主開價二十萬,殺價兩千元成交,但後來洪家卻花了六十萬整理房子。

洪偉賓的父親洪燦星當年剛退伍,進入這棟宛如廢墟的房子,屋內長了樹木,藤蔓攀爬到處都是,曾經有養雞、鴨、豬的屋子,也有流浪漢居住在裡面。一樓外面的欄杆傾倒,紅磚上有被子彈掃射過的痕跡,已經風化隨時有崩落的危險,於是家族整理房子的時候,用了黃色沙漿將紅磚全部包覆起來,整個外觀變成了黃色系,也因此被稱為「黃樓」。

當時一樓出租給大學生,隔成許多小房間,一樓大門入口有個大廳,大廳內放置桌球桌給學生運動休閒,二樓還有撞球桌。二樓是洪家十口居住,木頭地板,走路時還會發出不小的聲響。洪偉賓說,小時候家裡就沒有關過門,學生自由進出,住在附近的鄰居會藉由庭院穿越到重建街,還經常有畫家就直接進入他們家二樓、三樓架起畫架就開始作畫。

洪偉賓的記憶中,從小到大,紅樓就是大家可自由來去的地方,在這棟樓有時風大可聞到市場撲鼻而來的魚腥味之外,魚丸店的師傅工作一天回來,身上都帶有魚丸的味道。由於阿嬤在工作上比較強勢,也經常看到阿公在花園整理,很多人來找老闆,經常把他當成園丁或佣人。

*經濟起飛,阿嬤堅持留下起家厝

1986年,因為小孩長大,二樓木地板毀壞,洪家人搬出,紅樓又荒廢了。這段時間曾經有建商來洽談改建十二樓的大廈,但被阿嬤堅持下婉拒,這幾年一直有建商來談改建,但阿嬤認為這裡的風水好,是他們家的起家厝,而前手屋主洪以南家族產出了多位博士,堅持要保留住這棟紅樓。

洪偉賓回憶他經常要回來巡查,有次發現一隻狗死在裡面,無論用各種清潔用品,地上都還有死狗的痕跡,當他燒紙錢祭拜,打掃後就不留痕跡了。

*黃樓變回紅樓,風華再現

1998年,洪家重新整理黃樓,將黃色的沙漿敲下,露出本來紅磚與石頭,展露出原來的唭哩岸石,紅磚牆面還有彈孔的痕跡,木頭地板改以目前較常使用的輕型鋼,2000年,紅樓重新開幕,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

現在的紅樓,假日在廣場持續舉辦著市集活動,而餐廳用淡水八景意象入菜色、使用在地食材,非常有特色,三樓的景觀咖啡館可欣賞淡水河景,如今河面上已沒有商船、帆船航行,但有觀光船遊河,欣賞兩岸風光,夜裡的紅樓在燈光照射下,更顯得美麗。

1899年起矗立在此的紅樓也歷經了116年的時光,看盡多少商賈起落、文人吟詩、畫家來去,達觀樓在詩人洪以南經營下,後代把「達觀」兩字擴展到眼科醫院的名稱,第三任屋主洪家第三代更成立了達觀樓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兩洪家家族記憶,紅樓也是淡水求學的學子難忘的回憶。




2008/08/29

《老街》觀光文化

老街,這兩個字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對妳來說是什麼意義呢?


侯硐街景

我想對一般人來說,老街=小吃=人多=歷史=古代商業往來處=很多大陸貨,其實每條老街應該有自己的生命力,有自己的特色,走在這些老街,竟然70%是一樣的景況,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當我走在沒有觀光客的老街,想著以往的歷史,撫觸著巴洛克式的女兒牆,日式木頭建築,老街的生命是人,看著老人下棋聊天,或是人潮洶湧的九份,很多日本來的觀光客,假日才來開店的台北客租著店面作生意,不同的地方,各有不同的故事,台灣的老街有哪些特色呢?

2018/02/0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10-日本尾道之旅



尾道在廣島東邊,鄰近著福山市港口,是個小鎮。

曾經許多畫家、文人長居在尾道市,也有經典電影來此小鎮取景。例如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便是在淨土寺旁的宮燈,公公和媳婦談論著年輕人在中產社會裡辛苦的打拚。電影敘述老夫婦去東京探望子女,卻沒人有時間陪長輩,安排老人去熱海泡溫泉,老人不習慣都市,於是決定回到尾道家鄉,坐著那時候剛建好的新幹線,可是婆婆回到家鄉就過世了。也很像台灣現代的社會吧,二代間的隔閡,老人家不知道何去,下一代不知如何回鄉。

尾道市的老街道,有著濃厚的懷舊感。街道上隨處可見談論日本的文化遺產保存,例如尾道在推廣的海賊王-村上家族。台灣的海賊王想當然是鄭芝龍,稱霸台灣海峽、澎湖,而村上家族則是叱吒瀨戶內海的小島群,收保護費引導商船避免觸礁。說到文化遺產,我們直覺是無法當飯吃,但只要群眾心目中認可了,文化遺產就容易保留,尾道家家戶戶的老人家都認可村上家族的故事。有了認同基礎工程,便可以開發觀光旅程。

尾道有海賊路線的導覽,同時也是單車旅行者的天堂,騎單車在瀨戶內海小島間的公路穿梭。走出車站,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單車旅行客,在規劃好的空地組裝單車、維修,商店旁也備有停車位。更細膩的設計吸引騎士來旅行,就是當騎車後滿身汗,港邊的舊倉庫改建,裡面有淋浴間、超市、咖啡館等提供休憩。當然也可以在此租借單車,邊騎看海景。當地規劃很多的散步路線,例如電影拍攝路線、文學之路,還有貓之細道,位在像九份一樣的小山城,有些年輕人在廢棄的老房子養貓,開博物館以及展覽館等。推薦大家去尾道旅行,規劃多天的行程,收穫一定非常豐富!

2016/03/12

【台北】行冊,大稻埕散步,延平北路的車聲




隨時到大稻埕來,都有不少人車,假日台灣人喜歡來逛街買東西,平日則是各國的觀光客,充滿了活力,很多人對於打著文創名號的店家進駐迪化街各處,則顯得憂心忡忡。

剛去了一家新開幕的 岡達造物-迪化會館門市 ,除了香道香品之外,還有香皂、醋飲、苦茶油等產品,對於味道這件事情,從小在迪化街周邊聞到的中藥味,南北乾貨等,如今有這樣的店進駐,也算新奇。

遇到了隔壁的 天山行 的老闆,也走入了 Simple Pleasure 簡單喜悅 看一下有孔蟲的照片,意外的看到了 一青妙 的書《我的箱子》,一直要買卻都忘了,一青妙的父親顏惠民,出身基隆顏家,經營基隆九份金礦,而地質系的老師顏滄波也是她的親戚。

來大稻埕會有習慣走一樣的路,吃一樣的小吃,經過了慈聖宮前面的小吃攤,想想應該走不一樣的路,於是在小巷子內穿梭,延平北路上許多銀樓仍在此服務,跟四五十年前相比,應該是少了燈紅酒綠的酒店!

來到了很多朋友來吃過的地中海餐廳 行冊 walkingbook ,來到了三樓可以閱讀的空間,一小時八十元的收費,可想而知一個人都沒有,就我一個人在這裡奢侈的享受這樣的空間,我喜歡在木作的封閉空間內,現在播放著 an Evening in Caroline ,雖然延平北路的公車聲音很大,但是聽著歌劇等各式歌曲,彷彿回到 1930 年代的大稻埕咖啡館,或許有些年輕的台灣人,懷抱著想要去東京留學的夢想。

而蔣渭水在這裡開了大安醫院,也創立了台灣民報,為了突破報紙被警察查禁,在東京登記發行印刷後,再運送來台灣,我懷想著這群人,是不是在我現在的位置,討論著發行的策略呢?(蔣渭水過世,這棟樓有重新蓋過,目前是四層樓的老公寓)

很希望這樣的空間能夠持續的存在。— 在行冊 walkingbook 。

2011/04/09

【台北】咖啡與書,四五六月份的書架@集地咖啡館

這一季就放這些書吧!有關咖啡、咖啡館與書的主題。我喜歡逛書店,最近開始逛到咖啡館的書架去了,有時會把書店誤認為是咖啡館,昨日有朋友問我為何書架上沒有水瓶子的新書?原來,藏在左下的角落。


左邊那個拉達克的日曆,是客人來聽演講的時候所贈,也算是咖啡館辦講座的意外收穫

每次訂一個主題,把書擺上去之後,小小的書架還是放不滿,為何堆滿我書房的書到了這個空間就變得很少,開始佩服一些獨立書店進書的量了,雖然書店小,可是要擺滿同一個主題的書架,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書架上的書都沒有重複,無論是淡水的有河 book,九份的樂伯二手書店,還是永和的小小書房,或者是泰順街的布拉格二手書店,龍泉街的舊香居,這些書店的選書,無論新書或是舊書,都有店主人的靈魂。

還好,我不是書店的主人,只是咖啡館的小書架負責人,這個書架只有三層,每三個月我提著一袋袋的書從家裡的書架遷移到這裡,有些書我沒翻完,有些有作者的簽名,有些來自二手書店,有些來自朋友的遺愛,無論這些書的來源如何,這三個月也流落到這小小的書架上,等待有緣人的遇見來翻閱,但,我們不賣書的。

鍾芳玲的書店傳奇與書店風景,傅月庵、昆布、果子離這些愛書人的書,還有查令十字路中兩個不相干的人用書信往返買書的故事,我希望書與咖啡這個不相干的名詞能夠有些連結。

2005/08/27

《平溪線》鐵道之旅



平溪線、集集線是台灣的重要觀光鐵道路線,淡水線、福隆線、阿里山等觀光鐵道消失後,反而懷念起童年搭火車旅行的時光。

平溪線從瑞芳起點經過侯硐、三貂嶺、十分、平溪、菁桐等地,幾乎每個小站都有獨特的特色,瑞芳可以上金瓜石、九份欣賞山景與淘金的昔日繁華,搭上平溪線火車(電車)會經過煤礦博物館、十分寮大瀑布、最後到達平溪放天燈。

每每到了日式建築的舊車站,就讓我有很深很濃的懷念,曾經搭火車出來聯誼烤肉玩水;當兵的時間多,搭著最慢的火車前往另一個營區報到;或者成功嶺報到的樂隊迎接;大學出野外實習搭夜車到達目的地後在火車站打地鋪睡覺;全家一起返鄉吃著鐵路便當,一路上聽姐姐講著嚇人的故事。

這一切的發生都在火車上,當火車轟隆隆的從身旁掠過,一連串的回憶才正要上演。

http://www.railway.gov.tw
-------------------------------
2008.6.7 更新,沒想到花了三年才把平溪線的車站逛完,可是周邊的風景區還沒有仔細品味,未來應該還會繼續玩耍繼續寫吧!

平溪線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6%BA%AA%E7%B7%9A
侯硐三貂嶺大華十分|2望古(慶和)嶺腳|2平溪|2菁桐|2


2011/04/20

【金瓜石】生態工作假期

大學時社團同學不知道為什麼經常來九份金瓜石,當年在金瓜石的小路走著走著看著山與海,這兩天在這小徑走來走去,看這個地方是悲情城市的拍攝場景,那個地方是無言的山丘的山頭。看到本山的一半被挖空,以前煉礦的遺址漸漸地消逝,或許台灣人習慣於遺忘,這裡又是一座失憶的小城市。



4/19 金瓜石傳統聚落導覽,跟陳健一老師看看不一樣的金瓜石人文故事→報時山旁看空中索車的遺跡→逛民宿119咖啡館、樹屋、小房子、石頭屋等→二姐的私房料理→阿正的礦山美靜幸福經濟→夜宿雲山水

4/20 陽光灑在海面上,綠色的山嵐在霧氣上反射出迷樣的金色→陳石成大叔去無言的山丘拍攝地,看到金水公路蜿蜒的馬路,再到秘密花園,經過上中下的三座橋,並在河邊掏金→參觀『緩慢』民宿→古水道摸乳巷步道除草→晚上去找夜行性動物,看到昆蟲、青蛙、蟾蜍、鳥,冷風很強,所以出來的動物不多,最有趣的應該算是看星星吧!

4/21 119咖啡屋喝咖啡



PS. 此為花旗基金會贊助,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主辦,雲山水民宿協辦。

2009/10/16

【台北】美少女法官的旅程

還記得兩年前去倫敦一個星期,然後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那個車站跟美少女法官會合,一起坐火車去參加另一學妹的婚禮。她說她重回倫敦,會有種近鄉情怯的心情。



記憶力超好,幾乎過目不忘的美少女,應該是台灣最年輕考上法官的女生,法官間的評比也名列前茅。她曾經留學倫敦一年多,跟我當兵的時間一樣長,要我重回曾經住在那麼久的地方,可能也跟她一樣會有點睹物思情的感覺,不知道當初她歷經了怎樣的離別?不過兩年前她重回倫敦已經不是第二次,而是第三次回去,這次是擔任伴娘的工作。

今年年中,她的脊椎會刺痛,經常半夜痛醒就難以入睡,去各大醫院檢查與治療,又嘗試了各種民俗療法,都沒有改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信奉了主。然後檢查出有了肺腺癌,當我得知這個消息的那一晚,幾乎沒有入眠!

隔天,一群社團的同學,學弟妹都去探望她,我實在不知道該抱持怎樣的心情。只見到她神采奕奕的跟大家解說自己的病情與發現的經過,這樣有條理與邏輯的分析,還有描述她受洗的經過,理智,整個人就交給專業的醫生;情感,就交給主吧!很多護士會私下來探望打聽,不知道她的堅強只是表面的,會不會崩潰?事實證明,這幾個月走來,也只有面對才能心靈安定。

從發現得到癌症至今,標靶治療一陣子,美少女法官總是樂觀面對,如今也有了成果,指數下降,在X光也觀察不到腫瘤。難得意外地得到人生的假期,是一場非常艱困的學習旅程,或許有這些不完美,才能造就完美的人生。

這是美少女法官的部落格,我私心的覺得,請大家別留言給任何建議與問問題,就把這份祝福留在心底給自己,同時也給大家。至於兩年前,是不是從九月四分之三月台離開倫敦,前往哈利波特的奇幻世界,我記憶力本來就不好,神經裝大條些,世界看起來會更美好。

2010/06/05

《觀‧台灣》吃米樂、呷飽咩?台梗九號的幸福契作

《觀‧台灣》這本雜誌不知道從哪裡取得?最近翻了一下,覺得介紹台灣從原住民時代的『吃』文化,一直到國民黨來台眷村的吃,與台灣小吃等,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翻譯的書介紹各國吃的歷史文化,難得看到台灣的,讓我感動的幾乎要流淚。



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在台灣『吃』的多樣性不只是反映在料理上,夜市、廟口,一張桌子、幾個長板凳,或是攤子前就可以當桌子,一叫馬上就料理,比西方的速食店還要快速,而且還是新鮮熱騰騰的,這樣的強調新鮮的飲食模式,在海鮮店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活跳跳的魚在門口讓客人選,不到十分鐘的快炒料理就上餐桌,叫幾瓶啤酒,幾個人大呼小叫,這樣的隨興文化,在西方也只有酒吧透過高分貝的音樂才有。



產地是台灣『地區』喔!

甚麼是台梗九號?梗稻新品種-台梗9號

官方說法:

幸福契作,集結各個領域的專業達人,以及上天賜予的天然環境,
潔淨的水源,充沛的日照氣候,飽滿的稻穗熟成,
期望大家在品嚐米飯香之餘,
能夠感受到層層用心的結合,
才得以造就這份滿溢的幸福米香。

這包米的包裝令我印象深刻,不但米好吃,包裝也很有幸福感,背後還教我們怎樣煮飯。

PS.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稻米開放進口後對稻米產業所產生的衝擊,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積極進行稻米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期望有效區隔進口與國產稻米的市場,突顯產地及品牌特色,自94年起透過「稻米產業結構調整計畫」的「強化良質米產銷供應體系計畫」,積極輔導優良稻米產區。這篇文章為果子咖啡的『吃米樂、呷飽咩』的活動所寫。

台灣好米:台灣良質米的聯合行銷網站

2006/09/18

【宜蘭】古蹟小吃走路半日遊



 北宜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的觀光人潮應該會多很多,可是大家往往注意的是周邊的展覽館,其實市區裡還有很多地方可逛。

 這次請大家穿著輕便的服裝,餓著肚子,穿著好走路的鞋子,踏上旅程。

◎第一站:昭應宮,中山路三段106號
三川殿的木雕及建築非常豪華,龍柱栩栩如生。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3459.html

◎第二站:菜市場內的50年老店阿木的魚丸米粉,忘了什麼地址了,附近有個鄉公所的樣子?

◎第三站:美觀園,新民路156號
這家店跟台北西門町的美觀園沒有關係,炸糕渣真是好吃,老闆夫婦很有人情味。

◎第四站:鴨喜露滷味,新民路178號
我覺得鵝肝鴨肝非常新鮮,沒有腥味,可以線上訂貨配送到家。
http://www.duck168.tw

◎第五站:碧霞宮,城隍街52號
又稱岳武穆王廟,不過整個寺廟已經翻新,只有前院的石桿座是舊的,旁邊有文物館可以參觀。
http://life.e-land.net.tw/cgi-bin/S_show?path=/yi-lan/pi-hsia-temple/&kioskmode=0&language=Chinese

◎第六站:楊士芳紀念林園,舊城西路66號
就在碧霞宮的後方,紀念館旁有些老人在下象棋,討論國事。這邊本來有個仰山書院,可是完全看不到遺址。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第七站:藝堂人文咖啡館,舊城西路66號
其實是楊士芳紀念林園的一部份,建築結構很有特色,進入咖啡館第一眼會讓人眼睛一亮。看這窗外的竹林及景色,很有遺世獨立的感覺。

◎第八站:宜蘭酒廠,舊城西路3號
宜蘭酒廠的紅露酒曾獲世界評鑑銀牌獎,而加了酒香的冰棒是這裡的特色產品之一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4.html

◎第九站:宜蘭設治紀念館,舊城南路力行3巷3號
http://life.e-land.net.tw/cgi-bin/S_show?path=/yi-lan/government-history/&kioskmode=0&language=Chinese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1/blog-post_20.html

◎第十站:九芎埕,舊城南路縣府1巷8號
http://yilan.mmmtravel.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L1_id=15&L3_id=31430&town_name=yilan

2007/06/24

【台北】舊香居二手書店

去了幾次舊香居,雖然是二手書店,可是我想有一半是新書,另一半是古書,根本感覺不出來是二手書店。


2006.10 攝影‧一進書店這個桌子最吸引人

每次進入舊香居,我的荷包就大失血一次,不知道為什麼比去買新書花得錢還多,仔細推敲了一下,因為這裡賣的書都是大部頭的書,新書要花千元以上才買的到,而這裡打六折之後,還會在打九折,感覺很便宜,所以不由自主的搬好多書回家。

舊香居的藏書最多是兩岸史學相關的書籍,很多書本的年紀比我還要老,這方面我想是其他二手書店比不上的。另外,名家小說散文詩集、攝影、藝術的書籍也不少,這是我最喜歡逛這裡的原因,雖然有些書籍沒有現在印刷的精美,可是價格便宜,文字敘述多,書末的參考資料完整,這是現在書籍比不上的地方。除此之外,政府單位的出版品以及童書也不少。

我想開的書店特色是什麼?舊香居、有河 book、小小書房、台灣ㄟ店、v1492 的特色加起來,就是我想開的書店了,看別人的成果很容易,可是我想箇中自有自己的苦味。

在舊香居拿到一份由韓良露總編的免費『南村落』小報,才剛剛開始要凝聚這個社區的活動,希望他們能夠成功,或許圓環文化工作室能有機會一起舉辦導覽活動。

舊香居
http://blog.yam.com/jxjbooks
南村落
http://www.southvillage.com.tw

2007/07/17

【台灣】《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其實看了這本書名並不會想去翻它,可能會覺得是本生硬的歷史書,我問我姐說要找一下日治時期的台北古都的照片,她特別推荐這本書的文字整理。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話題著手,以飲食、生活用品、社會生活、公共事務、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等九個部份,詳述日治時代因為西洋生活用品,或是西方傳過來台灣的文化,導致生活上的改變,很難想像當時的開放程度。

有關自來水的發展歷史,這本書有很多的描述:
由池水、井水到自來水,台灣用水的變貌......是從淡水開始。1895年日本一接收台灣,立即委請英國衛生工程師韓森開始進行勘查和設計自來水系統。隔年8月28日開工,歷時快3年,1899年3月31日完工供水。......

作者為了考據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讀了不少當年的小說,也閱讀了不少當年的報紙,然後歸納出來的文章,本來是刊載在週刊的專欄,後來集結成書,對本書的主題而言,日本時代的報紙是個大寶庫,但是為了要了解日文,還特別請翻譯來幫忙。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http://www.anobii.com/books/01869a9456a47efb7b/

前陣子看了《跳舞時代》的DVD,又用Tivo把公視所放的紀錄觀點系列的紀錄片錄了下來慢慢看,這才發現我們對日治時代的歷史了解竟然是零,最近努力補足這段歷史,先不論日本殖民的功過,這段歷史的確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要了解的。

2012/08/27

【京都】流水帳 20120827:修學院離宮與柳月堂歐吉桑

1. 修學院離宮

修學院離宮是學長推薦一定要來的,上次來京都看了桂離宮實在太值得了,也因為事前有做功課,有很大的收穫。

這次,修學院離宮,完全不知道背景,到了之後拿著中文解說,買了一本日文手冊,聽著日語導覽解說,然後導覽器裡面講英文,頭腦有點轉不過來,於是乎,我把所有的東西都關掉,很認真的看完中文導覽,接著就用我自己的"心"去看,看完後最後拍照下來,我想我回去後還是要消化一下。


宮內廳的導覽老師都很專業,今天派來的導覽老師我想應該是日本政府偷偷研發的機器人,很親切的大叔形象,不但聲音宏亮,走路上下樓梯、爬坡、石子路、開門都十分流暢,而且到了定點會用同樣的姿勢來說明,站在大太陽底下也不會吃螺絲,有人在前面搗亂,他也完全不受影響,我更驚奇的是有人跟他用英語、日語都對答如流,我本來要跟他試用中國語,但是沒有機會。

修學院離宮的建築比較樸實,沒有桂離宮那麼細緻有創意,建造者後水尾天皇是桂離宮智仁親王的外甥,但是,整個庭園景觀,從洛北的山景,可以看到農民耕作,在看到洛中、洛南的城市景觀,人民在做甚麼都一覽無遺。

浴龍池彎彎曲曲的景,每個角度都有不同景致,後水尾天皇在此生活悟道,著作等身,這樣的一輩子活到八十五歲,應該很值得也很有貢獻的了。

2. 禪華寺

從修學院離宮出來,太陽很烈,我想很多人都要蒸發了,一出來轉個彎,看到一個禪寺的山門寫著"解脫山",非常認同。

我走進了這個門,我想是心理作用吧!好像真的解脫的感覺,寺廟內有些人聲,因為門口沒有說可以參拜,這樣闖進來很不好,我想我以後還會來解脫,還是重返人間比較好。

3. 并天茶屋

上次來曼殊院,就很想在旁邊一家并天茶屋吃冷麵,今天經過的時候就走進來,這間茶屋在并神社旁,走進茶屋前要先經過鳥居、小橋,兩旁的湖裡養了眾多的烏龜與鯉魚。

只要人一接近,所有的烏龜大的小的都會從遙遠的地方游過來,顯然是一種習慣。茶屋內可以看到小湖面,重點是蕎麥麵,整體來看是不錯。

我點了冷麵、還有紅豆牛奶冰,這冷面上面還有加了點ㄘㄨㄚˋ冰,菜單上說是自行研發的。我一邊看書一邊慢慢吃,可能待了太久,服務生都不來幫我倒水了。茶屋不像町屋要坐在地上,可是室內室要脫鞋的,這對日本人來說好像非常習慣,對歐美人來說真的很不習慣吧!

來曼殊院,若是用走的,路途很長又是上坡,附近又只有這家店,我想生意應該不錯,京都好像都沒有看到發財車、機車上就賣起東西的攤販,要是許可的話,或許這周邊會很多吧!

4. 詩仙堂

上次來京都沒時間進來詩仙堂,今日終於一償宿願,發現這種小寺廟的參拜費用跟大廟一樣,會來的人自然減少,我發現到這種小廟的人,也常是一個人,就靜靜地坐在角落欣賞體會,不是年輕夫妻,就是年長的夫婦。

會來每間廟的客群不同,定價策略也不同,詩仙堂收500圓,室內空間很小,庭園其實很大,人也可以散步在其中,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風情,都是一球一球修剪很漂亮的樹叢,一年四季的詩仙堂都有不同的顏色,該寺廟也有出售攝影集,庭院中還有一些小屋沒有開放,我覺得有點可惜,以"詩"為主題,可以賣的相關祈福品可以很多樣化,在小屋簡單的賣茶、抽籤詩,都可以加值的非常好。或許,院方不缺這些吧!世界各地來的觀光客就夠多了,不必要多做這些。

看到了室內有個房間裡面有36個詩人的詩,有七言、五言絕句等,但是抄詩的人並不是分段抄寫,而是用一個個字拼出對稱的圖案,害我讀起來念起來都很吃力,不過這些詩的意境,很可惜在這裡並沒有全部發揮出來。

在詩仙堂很想拿電腦出來當咖啡館,可惜中午太熱,斷斷續續地風吹來,還是汗流浹背。或許一早來會有不同風情,詩仙堂門口賣甜糕的阿嬤還在,一切都沒變,這好像就是京都寺廟的寫照。

5. R印刷店:京都市左京區一乘寺里西町九五

在曼殊院到騎著腳踏車慢慢晃,看到一個老先生在印東西,原來是僅存的活版印刷店,印出來的質感很有溫度,店內店員跟客人在討論印刷規格與費用,我獨自看著老先生純熟的一張一張把一些資訊印在很厚的紙盒上。

6. 萩書房二店

好多文庫本,我買了川端康成的旅行,京都的名庭、京的近代建築。裡面有些古書,還有一些老照片,老闆再拍照片,可能是把書上傳到網站去拍賣。門口的看板把老闆畫的非常風趣,而且是全能者。

7. 惠文社

本來沒有計畫要進來惠文社一乘店,但是還是不由自主的在門口停好腳踏車走進去,逛了一個小時,手上提了一袋子的書出來。

我喜歡逛京都那一櫃,無論新的舊的書都會放在那一櫃,介紹京都的書太多了,但是這邊可以只挑我想要看的,每一本都很想要買回去,尤其是有本京都的貓寫真集,但實在太貴,還是做罷!

8. Cafe Anonima

這家咖啡館人不多,大多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大部份的人來吃個飯、或是喝杯飲料就走了。我發現來這家咖啡館怎麼都是女生,而且都兩個結伴而來,不是長得高,就是有點胖。只有一個女生是獨自來吃飯,也是吃完就走。

只有我在門口角落的座位,一個人待了很久。

9. 柳月堂:


上次在柳月堂聽黑膠名曲,這次來樓下買麵包,跟明星咖啡館一樣,樓上是咖啡館,樓下是麵包店。樓上的裝潢消費很高級,樓下就很平實,我看不少學生、年輕人、上班族會進來買麵包回去。

我一進去看到老先生,就用台語跟他打招呼,老先生八十八歲了,他說他1943年左右在戰爭時期,就移民來京都,我想應該是我太興奮了,一個人旅行太久,沒有習慣講太多話,居然不知道要講甚麼,都是老先生問我問題。

老先生問我怎麼知道他從台灣來,我說我從網路上得知,"網路"這個名詞他不瞭解,但是講"電腦"他就知道了。老先生是艋舺人,我說我辦了一些大稻埕的導覽,他很直接的就說是不是從北門那邊過去,果然跟老先生聊天,都要回復到1945年以前的台北市,我頭腦要轉好多圈,才可以講下一句。

我也說我們目前有經營日本教授所蓋的木造房子,就在台北昭和町我用台語講不出來,日文又不知道,只好遞名片給他。他說他今年才回台北一趟,希望有機會在台北遇到老先生。

唉!台語太破,要多練習。我八十八歲時,會有陌生的旅人來找我聊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