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11 廢棄的煉銅廠
金瓜石雖然產金出名,可是銅才是真正產出很多的產品,產銅過程會產生銅煙,銅煙中的二氧化硫遇到下雨就變成酸雨,落入地面更造成汙染,金礦沒有了,只有大量的生產銅,台金公司大量的生產銅,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當年因為國際銅價下跌,台金公司被台電接收,而嚴重的污染將禮樂煉銅廠關閉。
從山上看這一片海,可以明顯地看到顏色的不同,稱為陰陽海,成因為山上的酸礦,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形成了陰陽海特殊景象。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很多人來挑金,一直到日治時期的大量開發,此地還有戰俘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此地又有不同的政策,一直到1989年《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把這個地方轉化為觀光地,如今酸雨已經不在,前幾年因為人潮太多,在山下建了一大片的停車場,所有人都要坐公車轉運,但是如今觀光客似乎不多,這些停車場似乎又閒置。
看著金瓜石的繁華與孤寂,民宿與餐廳的起起落落,只留下這些建築獨自望著陰陽海發呆。山上的黃鐵礦在陽光下就好像金礦一般,也因此稱為愚人金,金、銅、鐵這幾種礦物是共生的礦物。而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來淘金的,也有艱苦的礦工,時代的變遷,還有在九份租房子做生意,或者開民宿的外地人。這百年的金瓜石絕對不只有鍊金的故事,還有更多悲喜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