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17/08/31
【台北】片場咖啡
2017/08/3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5-柏林博物館島
到柏林遊覽博物館,除了二戰猶太博物館之外,推薦必去博物館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築、文化與歷史的結合,普魯士帝國規劃之初,將其定位為世界的中心呢!
話說十九世紀初,法國將羅浮宮改造為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開放公共參觀,那時候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還在打仗,即便戰亂,博物館島不停止興建,可看到德意志民族懷抱的理想和意志力。迎接千禧年時,大羅浮宮計畫找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大英博物館在廣場蓋起圓頂,柏林呢?1989年才倒塌的圍牆,東西德統一但經濟蕭條,可是博物館島仍持續擴建。
1810年腓特烈三世召集優秀建築師來規劃博物館島,1830年第一棟建築「舊博物館」落成,接著普魯士皇家博物館(現稱「新博物館」)、「老國家藝術畫廊」、原「腓特烈國王博物館」改名的「博德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1880年建築群成形,並決定島上只展出「高貴的藝術品」。島中央是「柏林大教堂」底下有國王陵墓,旁邊建築有軍事大廈象徵國力,以及洪堡大學為知識代表。為了紀念「博德」館長將柏林博物館推上世界舞台,這位別稱博物館界的俾斯麥,1960年將「腓特烈國王博物館」改名為「博德博物館」。(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8/27
【台北】Scent cafe 香手捻咖啡
【台北】老人與小孩,中間的連結是恐龍
2017/08/26
【台北】同安樂分享:台灣咖啡館史

到同安樂分享大稻埕的咖啡館歷史與文化。結束後走出來,有一個客人問說這邊陳列的書籍是否可以購買回家?
是啊!我也好想買回家。
今天談到《台灣藝伎》染黑齒這件事情,我居然整個忘了這種文化的脈絡,實在是汗顏,只好貼上維基百科,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染黑齒
2017/08/25
【宜蘭】茶屋。以及慘不忍睹的風景區
2017/08/24
【台北】誠品R79的爐鍋咖琲,書很多的曬太陽洋食小館

來到了以前鐵窗最多的地方,鐵窗花變成了展覽品,咖啡店內的畫作,是老闆娘父親作品,地下街內顛覆了窗內窗外,街上街下,店內店外,觀看與被觀看的世界— 在爐鍋咖琲 誠品R79 Luguocafe Eslite Underground 。

書很多的曬太陽洋食小館。搬家後第一次來,義大利麵的味道沒有變!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4-三峽李梅樹與祖師廟
為何三峽大多是安溪人的聚落?而1767年祖師廟動土興建,歷經1833年大地震、1899年、1947年三次的大整修,最後一次由在地藝術家李梅樹負責,整修成什麼樣子?請聽本集節目以及國語日報專文《城市美學:三峽祖師廟與李梅樹》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3/2017032206.html
聽節目、讀文字、看照片,水瓶子完整介紹!
整修祖師廟時,學習西方教堂的整修模式,把東方廟宇往上帶往藝術的層次。我們可以到三峽的湊合賞鳥,也可以到三峽祖師廟內賞鳥,看看栩栩如生的石雕,或者走一趟李梅樹美術館,看看一生都是『寫實』的作品。(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8/23
20170823《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6:瓦薩利走廊與舊橋,梅第奇家族的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來看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雙層大圓頂,米開朗基羅的雕刻與烏菲茲美術館的畫作,但這座小城市充滿了太多「未完成」的建築,不對稱的都市景觀,讓第一次來造訪的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瓦薩利走廊
瓦薩利走廊是連結市政廳、烏菲茲美術館,跨越舊橋到達碧提宮,這個私人的走道委託瓦薩利設計,興建於 1565 年,當時貴族想要從自己的住宅(碧提宮)走到辦公室,要經過舊橋,橋上有肉攤市集,龍蛇雜處的公眾場合非常不安全,而且浪費時間。
瓦薩利除了設計這個走道,還設計烏菲茲美術館,市政廳的壁畫、大教堂的圓頂畫,最重要的著作是《藝苑名人傳》,主要描述十四到十六世紀繪畫、建築、雕刻有重大成就的藝術家,他的理念是文藝復興既然是古希臘的藝術再生,就不要讓這段藝術史再度被磨滅掉第二次死亡,「文藝復興」這個名詞,就是瓦薩利提出的。
*舊橋
瓦薩利走廊跨越舊橋的三樓,並且連結了不同的建築物,不但安全又迅速,若發生戰爭可以很快的逃跑,還可以觀察、監視平民百姓的生活,真是一舉數得。由於橋上的肉攤腥味太難聞了,1593年,貴族下令肉販不能在此營業,後來金飾、珠寶商店聚集,成為今日的特色之一。
二次世界戰爭,德軍佔領佛羅倫斯期間,這座舊橋並沒有被破壞,據說是喜歡藝術的希勒特特別下令要求。1966年,佛羅倫斯連下三天的大雨,整座城市幾乎被水淹沒,很多藝術品也被洪水沖得不知去向,幸好舊橋沒有完全被毀,念舊的義大利人馬上把舊橋修復回原來的樣子。
*梅第奇家族,造就了佛羅倫斯藝術建築與科學的研究
修建這個私人走廊的貴族梅第奇家族,是佛羅倫斯十三世紀到十七世紀最強大勢力的家族,經營羊毛紡織商業,並且投入金融業務創立銀行,累積大量財富後,在政治、宗教上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家族有四位擔任過教皇。
梅第奇家族還贊助藝術、音樂、戲劇、建築師、科學家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布魯內列斯基、伽利略等人都受到家族的照顧。統治佛羅倫斯的時候採用公開競圖的模式,讓佛羅倫斯的公共建築,例如:大教堂的大圓頂、教堂內的藝術品得以萬世流芳,可以說沒有梅第奇家族,就沒有現在的佛羅倫斯,甚至就沒有文藝復興。
*一座永遠未完成的城市
走在這座文藝復興的城市,到處看得到先人的遺跡,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還有許多未完成的雕刻作品、教堂內的設計、達文西設計的涼廊、布魯內列斯基的大圓頂與未完工的聖羅倫佐教堂、吉貝爾提的天堂之門,聖十字教堂的名人墳墓。到山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鳥瞰整座城市,從文藝復興後就沒有多大的改變,讓活在這裡的人們擁有輝煌的記憶。
2017/08/22
2017/08/20
【台北】藝穗節的城南藝文空間導覽
可能是我的企圖太大了,想要講完從日本時代至今的劇場表演空間,還有戲劇表演型態的轉變,時代的斷層與解嚴的影響等等。再把城南這一區的一些公共建築的演變,使用單位的變遷說明完,結果想當然爾,就是甚麼都沒有講清楚的感覺,而我最近氣虛,以前講兩個小時都不會喘,可能一開始音量過大,整個狀況沒有調整好。
地點:
1. 牯嶺街小劇場:從解嚴看劇場演出,介紹藝穗節的精神,念一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發想新聞稿。
2. 知新劇場:很榮幸我有在那棟大樓上過班一年
3. 二二八紀念館:從日本時代教育會館,戰後為省議會再到美國新聞處(說明為何會變成美國的),林肯會議廳展出洪通的作品,現在為二二八紀念館。
4. 建中,每年老蔣銅像的 kuso
5. 建功神社的改建,說明欽差行台、武德殿、神社、建中的關係,延伸的中軸線建築等等。結果漏講了欽差行台在還沒有搬過來前,也曾經當成表演展覽的場地啊!
6. 南海劇場:放了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徐志摩那段,後來提了三個毛毛蟲,有一個毛毛蟲是建中學生的發想,應該旁邊就是建中。暗戀桃花源。
7. 文總的媽祖展:東西信仰文化
8. 南海藝廊即將結束
9. 南門院區:小白宮,說明城牆石的應用模式,還有一個神社。
10. 南風原醫院,說明沖繩、台灣、滿州的關係,說明了南昌街的一些官舍與私人診所。
11. 芳乃座二館原址介紹,我講了辨士、黑撇仔戲,可是漏講了當時台灣人哈上海劇的過往。
12. 南門市場
13. 戲劇院戲台咖
14. 藝穗節開幕十年的破土儀式。
應該把建築說明少一點,完全focus 在劇場空間的演變,還有表演型態會比較好。— 在牯嶺街小劇場。
2017/08/18
【台北】建成圓環,兩個歐吉桑經過,問說:這甚麼?
兩個歐吉桑經過,問說:這甚麼?
另一個歐吉桑說:景觀啊!

午後豔陽,我特地來拍照,不知道這兩位指著是紅磚蓄水池,還是指著那群雕像?無論是指甚麼,前一陣子的新聞,還有公園的看板應該可以讓兩個歐吉桑恍然大悟,不過,我想講的是這幾面強化玻璃的歷史。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夏天變成了大熔爐,小吃攤不適合的空間設計。除了玻璃帷幕建築興建之後,市政府要委外經營一直失敗之外,這個快碎掉的玻璃,在2006年,十一年前,曾有人在此開槍把圓環當成練靶場,強化玻璃有彈孔,而且還裂成蜘蛛網狀。
歷經多年不適當的蚊子館,曾經有人妖秀,這段暗黑的歷史,終於回復到公園的模樣。
日本時代,大稻埕居民曾經抗議為何台北城中有新公園,在此成立了小小的圓公園,周邊旅社林立,林獻堂多次提到的高義閣旅館,還有許多中西藥鋪(甚麼堂的)、修車店、旅館、食堂、喫茶店、咖啡館。甚至,還是劉銘傳時代規劃的鐵道路過的地方,人字形的雙連埤都在此交會。
這樣的歷史,看板與公共藝術,絕對可以擺滿整個公園!
另一個歐吉桑說:景觀啊!

午後豔陽,我特地來拍照,不知道這兩位指著是紅磚蓄水池,還是指著那群雕像?無論是指甚麼,前一陣子的新聞,還有公園的看板應該可以讓兩個歐吉桑恍然大悟,不過,我想講的是這幾面強化玻璃的歷史。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夏天變成了大熔爐,小吃攤不適合的空間設計。除了玻璃帷幕建築興建之後,市政府要委外經營一直失敗之外,這個快碎掉的玻璃,在2006年,十一年前,曾有人在此開槍把圓環當成練靶場,強化玻璃有彈孔,而且還裂成蜘蛛網狀。
歷經多年不適當的蚊子館,曾經有人妖秀,這段暗黑的歷史,終於回復到公園的模樣。
日本時代,大稻埕居民曾經抗議為何台北城中有新公園,在此成立了小小的圓公園,周邊旅社林立,林獻堂多次提到的高義閣旅館,還有許多中西藥鋪(甚麼堂的)、修車店、旅館、食堂、喫茶店、咖啡館。甚至,還是劉銘傳時代規劃的鐵道路過的地方,人字形的雙連埤都在此交會。
這樣的歷史,看板與公共藝術,絕對可以擺滿整個公園!
2017/08/17
2017/08/1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3-桃花源記,美秀美術館
來去京都近郊40公里外的滋賀MIHO美秀美術館,體驗一場現代桃花源記行,「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水瓶子推薦從京都搭地鐵到石山駅,轉搭黑豹標誌的帝產巴士,行車一小時,便來到深山綠蔭中的美術館。如果在櫻花季節,沿路可見淺粉紅色花配滿山綠意。下車步行走進隧道,出了洞口見一座很長但低調的鋼絲橋,遠處看到小小玻璃屋頂像是寺廟的山門。貝聿銘建築師將走入美術館的路途,設計為走進莊嚴寺廟前讓內心沈澱的參道,超級放大版的桃花源記,從遠處或空中也難以一窺藏身於自然之中的美秀美術館。
建築本身是透明屋頂,採光極佳,以西方建築材質加上東方建築樣式,周圍大松樹、播放鳥鳴的大鐘塔和大型枯山水,像是放大版的京都庭園,造就令人驚嘆的山中美術館。展題多是國際文化交流,輔助以歷史背景說明,例如傳入波斯再回傳的青花瓷,魏晉朝代的佛像技法等,記得要租導覽機,仔細聽展覽解說,更不虛此行!一定要親自走一趟,想像自己是桃花源記的漁夫,一步步走進現代秘境。(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8/15
2017/08/12
【新北市】非虛構寫作,有敘事非虛構,藍博洲@有河book
《大叔幫幫我》鐵塔與存在主義

剛開始看到這齣戲,以為又只是大叔援交少女的題材,沒想到從討論法國文學入門,竟然分析了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沙特的存在主義,齊克果、尼采還有甚麼夫斯基的,還沒有看完,我感覺應該會把西蒙波娃的第二性也拿出來討論一番吧?
以上,我的確在吊書袋,但整齣戲不會直接把這些名人的理論拿出來討論,而是不知不覺得演給你看,從戀父情結、父女不倫、好友老婆到同性戀都稍微提及,看似無關緊要的同事關係,相互理解的也令人印象深刻。
看到夜晚的東京鐵塔,你會想到甚麼呢?
前一陣子有個朋友去東京旅遊,問我沒有去晴空塔會不會很遜,我說不會,因為我也沒有進去過,但是我每次到東京一定會到東京鐵塔附近遊走,因為不只是東京學習西方文明社會的建築模仿而已,牠也把法國文化與東京人深刻的連結了起來。
大家或許只記得黑木瞳失樂園的東京鐵塔,但這齣戲每一集出現的東京鐵塔,卻是青出於藍的巴黎鐵塔,我們有這樣的編劇就好了!
2017/08/11
【台北】《帝國興亡下的日本‧台灣》

我喜歡逛書店入口的第一桌,然後學妹尾河童這樣看世界,忘記自己隨身帶在 360度的全景相機,下次應該把逛書店的全景跟大家分享。
《帝國興亡下的日本‧台灣》從繁華的 1920年代開始,一路看著繁華落盡,全民皆兵,到一切無可挽回,一個小島轉變成大帝國,原來只是曇花一現,但,日本花了不到二十年,1964年的東京奧運,又重新站起來,這樣的精神我們要如何學習呢?
底下那張照片是東京的獅子咖啡館,後來變成啤酒屋,現在還在連鎖經營,曾經在台北新公園內也開設了女給咖啡館,開幕的時候政商貫星雲集,還請來藝妓表演。
每到一個國家,我都會思考這個問題,然後想想我們,只能再三無奈,這本書,用照片給我們反思,感謝王佐榮先生的編撰,烙印特別的深刻。
PS. 欒樹下的牛肉餐真好吃!
2017/08/0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2-蔡瑞月2
在那樣的時代,歷經日治、太平洋戰爭、戰後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繼續說著蔡瑞月老師剛毅堅忍的故事。
二戰期間從日本到南洋勞軍,某次途中船停泊在高雄港,年輕的蔡瑞月與石井綠老師,邀台南家人前來相聚,她看到父親白髮,因擔心自己受戰爭波及而眼神不安,強烈感受到或許無法再與親人相見。到了雲南、緬甸、高棉戰場中勞軍,身處戰火中醫院,傷兵無數戰況緊張,她體驗到人生無常。返日本繼續巡迴,多達一千多場次的演出及勞軍,鍛鍊剛毅堅忍、逆境中求生意志。戰後回台,在神戶搭上大久丸號船,船上二千多人多為留日台灣留學生,蔡瑞月編二段現代舞〈印度之歌〉、〈咱愛咱台灣〉,在甲板上面對無垠無邊際的太平洋演練,同行遊子無不驚艷,回到台灣便邀約不斷,亦開設舞蹈教室教學。
與外省籍雷石榆相戀結婚生子,二二八事件後,教育部干涉台大校務,雷在解聘名單中。雷的父親在印尼過世,買好船票那天,家裡來二位陌生人說「傅斯年校長有事找你」,爾後雷被驅逐出境,四十年之後,夫妻才能再相見。蔡瑞月因與雷的通信往返被抓,搭上開往火燒島的船。在夫妻分離之前,1948年他們坐火車到台南,雷石榆寫的〈臺南行散記〉刊登在《台旅月刊》創刊號。而深陷牢獄之災的蔡瑞月,1949-53年間,只要政府需要接待外賓或宴客,當局便從獄中借提蔡瑞月,舞蹈表演給外賓看。台灣、日本、中國,蔡瑞月的人生是時代巨變的縮影。
蔡瑞月舞蹈社每年定期舉辦展覽,有空歡迎大家到舞蹈社旁的跳舞咖啡館喝咖啡。(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809《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5:【土耳其】阿尼古城,亞美尼亞人的傷痛

阿尼古城位於今日土耳其東部,鄰近亞美尼亞邊界,位於絲路貿易交通要道,全盛時期人口十萬以上,媲美當年的伊斯坦堡、開羅、巴格達等大城市。
西元301年,亞美尼亞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基督宗教指定為國教的國家。亞美尼亞人的建築技術卓越,在亞美尼亞地區中世紀的教堂,影響了西方教堂的建築風格。幾乎全部用石頭蓋成的教堂,牆面採用玄武岩,而圓形的尖屋頂則使用較輕的火山凝灰岩,由於教堂需要容納較多人數,傳道需要而中間不能有柱子,所以厚重的牆面與屋頂的交叉結構室內有大空間,陽光從細長的窗戶照射下來,呈現聖潔的氣氛。
教堂壁畫與雕飾有華麗的葡萄藤蔓,亞美尼亞人非常會釀製葡萄酒,自許為舊約聖經中諾亞的後代,大洪水後諾亞方舟就停靠在五千多公尺的亞拉拉山上,因此目前亞美尼亞的國徽、鈔票上,都有亞拉拉山的圖騰。
阿尼在西元961年成為亞美尼亞的首都,由於地勢顯要,周邊有河谷,只要在北面建立城牆,就非常容易防守。阿尼城中興建眾多各國的教堂,有一千零一座教堂之都的稱謂,可以說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但目前的考古遺址一片荒煙蔓草,不到十座殘留的教堂廢墟,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即將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
目前阿尼古城內比較完整修復好是聖格雷戈里教堂(St Gregory of Tigran Honents),格雷戈里是亞美尼亞出生的聖人,教堂內的壁畫完整,還有耶穌的故事。
阿尼在歷史中命運多舛,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賽爾柱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不同的政權互相爭奪統治該區,1915-1917年,土耳其甚至進行了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受害的人多達一百五十萬人。1921年蘇聯與土耳其簽訂條約,亞美尼亞大部分的區域,被劃定在土耳其國境內。
到阿尼古城參觀,目前在土耳其境內,只有一河谷之隔就是亞美尼亞,有因為地震少了圓頂的教堂,也有被雷劈剩下一半的教堂,甚至是只剩下一面牆的教堂,殘破的城牆,考古遺址上也沒有任何管理,亞美尼亞每日望著這個曾經繁華的宗教中心,又不屬於自己的國土而無能為力,這樣的心情應該十分悲傷的。
2009年,藝術家在卡爾斯市長的支持下興建了友誼之手紀念碑,兩個高達三十公尺高的雕像,兩人互相伸出手握住對方,象徵著土耳其、亞美尼亞要化解百年來的恩怨,即將開啟邊境的交通,但在2011年兩國關係惡化後,土耳其總理批評這紀念碑為『怪胎』,雕像的手還未完工就拆除。
除了基督宗教的教堂建築,著名的伊斯蘭教大清真寺也都是亞美尼亞人的設計,除此之外,在音樂、數學、科學、文學等領域也多有成就,米格機也是亞美尼亞人發明的,這些輝煌的成就背後,歷史上卻遭遇悲慘的命運。

友誼之手,取自維基百科
2017/08/08
【新北市】永和楊三郎美術館

畫作:迪化街口,1946— 在楊三郎美術館 / Yang San Lang Art Museum 。
幾次默默的跑去楊三郎美術館,目前是由兒子楊星朗先生與太太經營。
在老房子內陳列著政商名流的簽名與照片,可知楊三郎的父親楊仲佐的關係良好,戰後七十歲高齡仍擔任永和地區要職。我不斷反覆看著雄獅美術那一套《陽光印象楊三郎》的書,1946年後擔任台灣省美術展負責人之後,歷史就這樣中斷,下一頁1950年說明五月、東方畫會之後,直接就跳到了1976年,中間發生了甚麼事情呢?
這次特地詢問了楊星朗先生,原來在淡水家中楊三郎多次逃跑紀錄,軍警到家中抓人,他坐小船從淡水河逃離,看著河水被血水染成紅色。也有被抓走軍車爆胎,到派出所被認識的警察偷偷放走,還有楊三郎太太去拚酒救回先生等等事蹟,即使父親是地方民意代表,楊三郎本身也身居要職,也差一點在二二八中被抓。
此外,在目前楊三郎的畫室中有一幅畫,是楊三郎留法期間的作品,後來有人在法國看到了買下來寄回給楊三郎,也頗具意義,從印象派到野獸派,楊三郎年少到日本,轉到法國學習,這樣的過程讓他接觸更多西洋美術大師的作品,在美術館看到不同年代的作品,有時候是同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軌跡。
如今我們連一座官方的台灣人專屬的美術館都沒有,只能靠畫家的後代自立美術館,也真是悲哀。聽說原本當代藝術館就是要做這件事情,後來改了設館的目標。
父親節的禮物《看見李火增》

這是李火增的孫子李政達先生,幾年前在父親的遺物中,找到這一批作品,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簡永彬、王佐榮先生,把1930、1940年代的台灣還原了回來。
李火增曾獲得總督府登錄寫真年鑑制度,所以有權利可以到處拍攝很多照片。當我在納悶為何日本人少有這個年代的台灣紀錄,原來是終戰後日本人兩手空空回內地,很多資料都燒毀,也只有台灣的攝影師保留了當時的照片,但歷經了白色恐怖極權統治,要把日本時代比國民黨時代,較進步的照片出版,我想也有極大的風險。
在獨立書店看到很多人打開這本攝影集,專注的眼神翻閱著台灣人穿著和、漢、洋式的衣服走在街頭,穿戴整齊,帶著帽子、街上美麗的街燈、選舉的旗幟、建成圓環小吃攤等等。這張北門圓環前蒸氣火車經過的畫面,現在已經不可見到,火車已經地下化,三井倉庫旁的商店也都已經拆除變成大馬路了。
原來,文化從來不曾斷裂,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斷裂了而已。
定價八百六十其實很便宜,要感謝台灣的父親們,李政達先生願意將阿公的作品當成台灣人的資產讓大眾了解當時台灣社會的景況。
2017/08/07
【台北】 誠品R79 中山地下街與爐鍋咖琲

今天走文青吹冷氣的路線,長型的書店,走入一區或是一小格的書櫃,都有一些主題,第一次來雖然看不太懂分類的模式,不過還是很容易就找到了我想要找的類型。圓拱的門口設計,有點像是在老街的亭仔腳逛街的 fu,這是台灣老街的特色。
這兩年到處在日本、中國逛書店,卻忽略掉了誠品在台灣展店時的細心,實在非常抱歉。
這個地下街的攝影展,有把目前地下街周邊的景況描述出來,對人物的刻劃蠻深刻的。我覺得對歷史地理的交代還少了些,或者也是我的一廂情願,那些東西太難咀嚼難以下嚥,要透過一檔展覽轉換,要下一番功夫。
經過爐鍋咖啡,剛好遇到了盧郭夫婦,他說了這兩三個星期的開店觀察心得,真的也是另一種『台北物語』,非常值得書寫出來,看來我要來蹲點觀察看看。
雖然,不少同溫層的朋友對於誠品書店變成誠品百貨公司這件事情有些情感上的不願意,但地下書街目前觀察還是以書為主,與生活雜貨文具搭配的景況並不明顯,其實我還蠻期待誠品可以玩出更不同的風格,日本蔦屋是學習誠品青出於藍,但誠品目前在我來看還是比較保守的。— 在爐鍋咖琲 誠品R79 Luguocafe Eslite Underground 。
【台北】松菸導覽志工分享:導覽經驗與古蹟經營。後來去逛書展與書店

松菸導覽志工分享

今天到了松菸去分享這幾年的導覽經驗,所以利用上課結束後在辦公區晃了一下,這些光影可以玩不少遊戲,配合中央的歐式花園,導覽規劃千變萬化。
現在來看在市中心有這樣的空間真是奢侈,一是四周沒有大樓遮住陽光,二是有簡單重複的工業風格,若是在此舉辦世界菸展,從世界殖民史開始談鴉片,到民國時代的工業村,這個面向來看,其實松菸算是蠻好的典範的,包含了接收後的繼承與發揚光大這一面向。
國外的工業廠房,都做了甚麼其他再利用的用途呢?

松菸有回頭書拍賣,很長很長的展區,有小朋友當遊戲區跑來跑去,還有一個人走進來就問:這些書都是誠品的嗎?
這句話不僅得罪了舉辦賣書的基金會,也得罪了誠品,真是 #一句話得罪所有人 的良好範例。為什麼得罪誠品呢?整個美感很差。為什麼得罪基金會呢?因為要找那麼多出版社願意來賣書捐出去,也要花不少氣力。
我其實還蠻悲傷的,立意良善的書展,要規劃更好要更多的人力,撿便宜與書展規畫中間的平衡點在哪裡呢?有甚麼是現代科技可以補足,讓展覽更好呢?
我或許想太多了,不過就是回頭書拿出來拍賣然後捐助弱勢團體。— 在松山菸廠藝文中心。

來到了熟悉的書店,滿足了觀光客拿本書假裝文青的拍照,至少來的客人點了一杯咖啡外帶,但很難讓一個外國人了解松菸的歷史。
我覺得或許說明DM,或是在書店外有看板可以說明:育嬰室的搬遷,還有工業村的延續,對於有興趣的人可以拍照回去看看。這或許也是我的一廂情願......
簡單的書寫這個過程,請點入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4/201704taipei-walkerno24006.html
PS. 閱樂的選書還是很棒— 在閱樂書店。
2017/08/06
《即便是愛,也有秘密》
2017/08/05
【台北】薄霧書店談BRUTUS雜誌

BRUTUS 創刊,男性愉悅生活,小巷子的樂園,美容,休息與憤怒,鋼筆,室內裝潢,藍白穿著,威士忌,所以開宗明義的定位是這樣的雜誌。泡沫經濟,凱撒。
筆記:
廣告史
流行會回頭
100 sex,愛滋病等等
同志議題
醜聞可以刺激創造力
不良
到了 1990 經濟崩壞
到死都要單身
越南的夏天,泰國享樂 1985
日本外國人的東京指南
仿冒品是文化嗎?
裸體藝術
建築,居住空間

時尚相關(圖像裡可能有1人站立)
中國崛起
和食,動漫,日本文化
重新讓年輕人認識自己的文化
漫才,浮世繪,現代藝術
貓狗專輯
上個世代的流行拿回來用
橫尾忠澤
不要吊書袋
廣編,雜誌生存的平衡點
音樂,松本隆
書,小說,閱讀,危險讀書
溫泉
旅遊
Pen
臺北鐵皮屋
不同世代都會看
看廣告
《十二怒漢》人權、人性與根深蒂固的意識型態

陪審團制度的重要性,經典電影改編成舞台劇版本
昨晚去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看畢業表演,看完了非常震撼久久無法提筆寫下心得,一直到睡醒後,才開始抓重點關鍵字。
合理懷疑與無罪推定的基本精神下,我們對於判重刑這件事情,是不是都覺得是法官、檢察官、律師的責任,我們事不關己的把所有事情都覺得是別人的問題,我們已經走入民主時代,甚麼事情最後都是有關自身權利的,民主化已經是我們的價值,那麼下一步:人權、多元、放下成見、同理心這幾件事情,是否可以繼續深根,這是別人奪不走的價值。
一口氣看完了這齣舞台劇,沒有冷場,沒有停頓,燈光效果一點點,音效也不多,沒有換幕,女性只有法警一人,但,演員的情緒、表情與對話是到位的,雖然"趕時間"這個藉口用得太多,但是用來呈現"事不關己"是十分貼切的,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這樣的演出。
經典電影再看也不嫌晚,這幾天(八月五日、六日)都有演出,大家可以去看看,非常值得。
https://www.facebook.com/justice.needjury/posts/1373638722755460— 在關渡 台北藝術大學。

十二怒漢的票,進場的時候,有同學說設計那麼漂亮的票根,一進場就被撕毀,沒有更好的方式嗎?
打洞
蓋章
截角
做事情,真的必須精益求精
【台北】美國人的北門旁,西區門戶計畫以前的建築們

目前北門周邊的西區門戶計畫,在北門旁放了巨石陣,從 1884年台北城建城牆蓋北門以來,現代都市軸線與圓環的規劃方式,鐵道部、台北工場(目前鐵皮包起來)財團在鐵道旁的三井倉庫,北門郵局,其實還有一棟美國大使館。
除了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在台北火車站前有抗議事件,1957年的劉自然事件,聚集在北門旁的美國大使館聚集了六千民眾砸毀了大使館內的桌椅,憲兵軍人還開了坦克車來維持秩序,在忠孝西路與中華路(縱貫線),還有更多的建築,大部分已經消失,若要立看板或是紀念碑,其實是一整排列過去列不完。
歷史記憶的重點是各個年代的事件帶給我們甚麼反思,而不是單一棟建築蓋好的年代,我們準備好認識台北城的歷史了嗎?
#一句話得罪所有人
忍不住隨手標示一下已經消失的建築(1957年航照圖)

1. 前美國大使館(圖片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國家文化資料庫)

2. 第二代台北火車站(上色葉書)
[缺圖]
3. 扇形車庫

4. 老蔣通勤陸橋,復興橋
5. 考棚、市議會舊址

6. 鐵道旅館

7.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修復中)
8. 三井倉庫
訂閱:
文章 (Atom)